肱骨干骨折患者应用经上臂前侧入路闭合复位MIPO技术的疗效观察
2020-02-26杨松波李志军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472000
杨松波 李志军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关节外科 472000
肱骨干为人体非承重骨,位于肱骨外科颈下1~2cm与肱骨髁下2cm这一位置的骨折即为肱骨干骨折,骨折端固定方式及骨折愈合过程与常规骨折相较特殊性更强[1]。肱骨干骨折一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但传统开放性手术具有创伤大、技术要求高、使用限制大等缺陷,微创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可克服传统手术的不足,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MIPO技术入路选择仍无统一定论[2-3]。为比较上臂前侧入路与上臂外侧入路行MIPO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为临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参考,本文做了如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遴选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确认为肱骨干骨折;骨折至入院时间<1周;年龄18~70岁;手法复位失败;体征等均符合MIPO术的要求;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骨折伤及桡神经;二次肱骨干骨折;病理性骨折;肝肾功能障碍;手术禁忌证;妊娠妇女;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依照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前侧组和外侧组,各30例,两组基本资料分别为:性别(男/女)为[(17/13)和(19/11)]、年龄为[26~67(41.34±8.07)岁和33~62(43.02±9.11)岁]、平均骨折至手术时间为[(4.26±0.87)d和(4.70±0.93)d]、骨折原因(车祸/高处坠落/其他)为[(13/8/9)和(15/7/8)]、骨折部位(近端1/3/中段/远端1/3)为[(8/15/7)和(7/16/7)]、按AO分型的骨折分型情况(A型/B型/C型)为[(10/14/6)和(9/16/5)];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检查,确认无手术禁忌证后做好术前准备,择期手术。前侧组患者接受上臂前侧入路闭合复位MIPO技术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全麻(20例)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10例),取仰卧位,将上臂外展90°,前臂保持旋后位,入路切口位于上臂前侧近端肱二头肌及上臂前侧近端三角肌间隙,于此处做一约2~3cm切口,做肌下隧道直达肱骨远端;远端切口则位于肱二头肌外侧缘横纹上部,于此处做一约2~3cm切口,显露肱肌并分离肱二头肌,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加压钢板(10~12孔,4.5mm),钢板长度可满足两端至少3枚螺钉固定需求,由肌下隧道经过骨折部位置入,直至肱骨干前部,屈肘行纵向牵引,采取间接复位手法复位骨折端,2.0mm克氏针暂时固定加压钢板,在C型臂X线辅助透视下观察骨折部位,及时调整至钢板长轴与肱骨干长轴一致,患者屈伸肘不受影响,钢板远端与冠突窝有较远距离后,可取出克氏针,于克氏针原位各置入螺钉1枚,再次确认复位准确后于钢板两端各拧入3~4螺钉固定,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尽早介入康复锻炼。外侧组患者接受上臂外侧入路闭合复位MIPO技术治疗,具体方法为:同前侧组采取全麻(22例)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8例),体位、上臂、前臂均相同,入路切口位于肩峰下约6cm位置,于此处做一约4cm左右切口,纵切三角肌;远端切口位于骨折线外5cm位置,于此处做一约4cm左右切口,钝性分离出肱肌、肱桡肌,同法复位骨折端,选择适宜长度加压钢板,从肱骨近端插入至远端,途经骨折断端、肱骨中段外侧三角肌止点,如有需要可适当剥离三角肌止点,一般需游离桡神经,使加压钢板与骨面相贴,于钢板两端各拧入3~4螺钉固定,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后给予相同干预。
1.3 观察指标 (1)手术效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等,其中手术出血量以称重法进行评定,骨折愈合时间的考察为术后每周行X线检查。(2)肩肘功能[4]:术后6个月,要求患者来院复查或进行随访,考察其肩关节、肘关节功能,评价工具为Gill评价,包含肩关节疼痛、肘关节疼痛、运动及功能4大考察维度,患者肩肘关节功能与评价分数正相关。(3)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期内,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前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外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2.2 两组肩肘功能比较 前侧组Gill评价中肩关节疼痛、肘关节疼痛、运动及功能4大维度分数均显著高于外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Gill评价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期间,前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总计3例(10.00%),其中感染1例,愈合延缓2例;外侧组出现并发症总计7例(23.33%),其中桡神经损伤3例,肩关节功能性障碍2例,愈合延缓2例,两组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20,P=0.166)。
3 讨论
在解剖学上,肱骨干为长管状骨,由较粗圆形向下逐渐变细成扁三角形,营养动脉在肱骨中段向两端发散,桡神经途径三角肌、桡神经沟跨越肱骨干,纵行向下,以上解剖特点使肱骨干骨折后的闭合复位、骨折愈合过程较为特殊[5]。钢板内固定被许多学者当作肱骨干骨折治疗的金标准,笔者采用MIPO技术对肱骨干骨折患者进行闭合复位,效果满意。
MIPO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固定端符合生物力学要求,能够控制肱骨干旋转、成角,复位效果优于其他外科手术,对肩肘的影响较小,但手术入路选择大多由骨折解剖、手术医师决定[6]。文中分别以上臂前侧入路和上臂外侧入路两种入路方式行MIPO技术,对比两组手术操作,发现以下几点异同:(1)入路位置是二者主要区别,前侧组入路位于近端肱二头肌和三角肌间隙,需做肌下隧道;外侧组位于肩峰下,需纵切三角肌,由此推测外侧组对三角肌损伤较大,可能对术后恢复有一定影响。(2)入路位置不同导致两组远端切口也不相同,前侧组远端位于于肱二头肌外侧缘横纹上部,外侧组位于骨折线外约5cm位置,根据骨折情况决定,前者在插入加压钢板过程没有涉及桡神经,后者一般需要游离桡神经,在需要情况上需适当剥离三角肌止点,这可能导致手术操作对桡神经及三角肌的损伤。(3)在术前准备及术后干预上,两组均相同,但表1显示前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这与前侧组切口较小,不需分离桡神经有关,外侧组手术操作较多,难度相对较大,一方面增加了手术时间,一方面也增加了出血量等风险,但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对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相当,与李平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表2显示,前侧组术后6个月的肩肘功能恢复效果更好,上文述及营养神经分布于肱骨干中段及两端,外侧组入路位于肩峰下,需纵切三角肌做入路,并且一般需要游离桡神经以使加压钢板和骨面贴紧,对于中段骨折患者而言,这或可导致其肩肘肌肉、神经受损相对较大,术后营养补充不足,需要较长时间恢复,导致在同一时间段下外侧组恢复欠佳。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样本量较少,可能结构有失偏颇,但整体而言上臂前侧入路的治疗效果优于外侧入路,且其操作相对简单,学习难度小,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更有利于开展学习、推广工作,这一观点与何小健等[8]的报道一致,但没有任何一种外科手术方法能够适应所有的肱骨干骨折类型,临床上应根据骨折情况及医师技术合理权宜。
综上所述,上臂前侧入路行MIPO术治疗肱骨干骨折术时短,术后肩肘功能恢复佳,整体疗效更优,具有一定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