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设施栽培产量和品质比较

2020-02-26解华云陈东奎洪日新李天艳柳唐镜李桂芬

西南农业学报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无籽西瓜果皮可溶性

何 毅,解华云,陈东奎,洪日新,李天艳,柳唐镜,李桂芬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 南宁 530007)

【研究意义】广西亚热带季风气候背景下的暖冬、暖春、秋旱兼高温及光照和热量充足等特征,为冬春季和秋延后两茬西瓜反季节栽培创造了有利条件[1]。广西西瓜春植早熟栽培面积约占全年栽培面积的60 %,秋植延后栽培面积约占全年栽培面积的30 %[2]。中小型无籽西瓜是西瓜产业发展中极具市场价值的新类型,是高品质无籽西瓜生产发展的新潮流[3-4],因具有小巧玲珑、皮薄多汁、清甜爽口、入口即化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5-9]。随着保护地西瓜栽培的迅速发展和人们需求水平的提高,我国西瓜生产已由传统大果丰产型向优质小果型转变[10]。但目前广西无籽西瓜生产仍以大果型品种为主导,品种结构急需调整。因此,筛选产量高、品质优且适宜广西设施种植的中小型无籽西瓜优良特色品种,对促进广西西瓜产业结构调整和满足西瓜市场多元化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项生等[3]开展中小型无籽西瓜引种品比试验,筛选出中兴红1号、小宝无籽、绿野无籽和金兰无籽等4个适合在宁夏日光温室种植的小型无籽西瓜品种。柳唐镜等[4]对引进和征集的25个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墨童、蜜童和帅童在海南进行适当面积推广,并推荐参加小型西瓜品种生产试验。相育苗和高会芳[7]从引进的13个小果型功能西瓜品种中筛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M2(番茄红素含量高达98.0 mg/kg)和M11(瓜氨酸含量在黄瓤类型品种中最高,为3.2 g/kg)。朱迎春等[11]筛选出可在河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小果型西瓜品种小玲、众天玉和早春翠玉。蒋仁娇等[12]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突出且适合珠三角地区种植的优良小型西瓜品种玲珑、众天1293和众天2013,并建议在珠三角地区推广种植。 广西无籽西瓜主栽品种分大果型和小果型两种类型,大果型品种主要有广西三号、特新一号、林优新一号、广西五号、洞庭一号、郑抗无籽5号和雪峰花皮无籽,小果型品种主要有黑蜜、蜜童和京玲等[1-2,13],以露地栽培为主、市场销路较好的无籽西瓜品种为广西三号和林优新一号,其产量达45 000~52 500 kg/hm2,大棚栽培品种以早佳(84-24)、绣球黄瓤、红玉和京玲1~3号系列小型无籽等品种表现较佳[13]。【本研究切入点】目前,在广西有针对性地引进各地较受欢迎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进行设施品比试验的研究鲜见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引进国内外10个在各地较受市场欢迎的中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于大棚设施内开展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广西春或秋延后大棚设施栽培的中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为加速广西大棚设施栽培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更新换代及促进广西西瓜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0个供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分别为xj-2(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嘉美(江苏正大种子有限公司选育)、苏蜜无籽(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帅童(山东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提供)、墨童二号(山东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提供)、桂系4号(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桂系5号(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桂系6号(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金蜜童(山东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提供)和对照品种蜜童(山东寿光先正达种子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18年2-6月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武帽农场西甜瓜试验基地塑料大棚中进行。采用基质栽培,立体吊蔓单畦双行种植,试验小区面积13.5 m2,每品种定植1个小区,每小区定植30株,折合密度为22 230株/hm2。采取主蔓留单瓜,主蔓第3或第4朵雌花坐果。试验区周边设保护行,水肥滴灌和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措施与当地设施西瓜标准化生产管理相同。在大棚内采用穴盘基质育苗,2018年2月8日浸种催芽,2月10日点种,3月1日当西瓜苗长至2叶1心时移栽定植,3月25日至4月1日授粉。

1.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果实成熟后每个小区随机抽取5个瓜,测定单果重、果皮厚、口感、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单果重用电子秤称量,果皮厚、纵径和横径用直尺测量;果形指数=纵径/横径;口感由5名考种者品尝后分为好、较好和中差进行评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采用PAL-1型测糖仪测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西瓜中心果肉进行测定,取5个瓜的平均值;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近瓜皮0.5 cm处果肉进行测定,取5个瓜的平均值。

1.3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以SPSS 20.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实形态及产量对比

2.1.1 果实形态 由表1可知,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实纵径为15.3~17.3 cm,平均为16.3 cm,其中,xj-2和嘉美的纵径较大,分别为17.2和17.3 cm,苏蜜无籽和帅童的纵径较小,分别为15.6和15.3 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xj-2和嘉美的纵径显著大于苏蜜无籽和帅童(P<0.05,下同),与其他品种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而苏蜜无籽和帅童的纵径显著小于除桂系6号外的其他品种。各品种果实的横径为14.5~16.6 cm,平均为15.3 cm,其中,xj-2和桂系5号的横径较大,分别为16.6和16.2 cm,苏蜜无籽、帅童和金蜜童的横径最小,均为14.5 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桂系5号和xj-2的横径显著大于苏蜜无籽、帅童、金蜜童和对照,与其他品种差异不显著,而苏蜜无籽、帅童和金蜜童的横径除与墨童二号和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均显著小于其余品种。各品种的果形指数为1.00~1.10,平均为1.05,其中嘉美、金蜜童、对照、苏蜜无籽和墨童二号的果形指数较大,分别为1.10、1.10、1.10、1.08和1.06,桂系4号、桂系5号和桂系6号的果形指数较小,分别为1.02、1.02和1.00。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嘉美、金蜜童、对照、苏蜜无籽和墨童二号的果形指数显著大于除xj-2和帅童外的其余品种,而桂系4号、桂系5号和桂系6号的果形指数显著小于除xj-2和帅童外的其余品种。可见,参试10个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形态虽存在差异,但均为圆形或高圆形,与对照相近,基本符合市场需求。

2.1.2 果皮厚度及硬度 由表1可知,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皮厚度为0.4~0.9 cm,其中xj-2、嘉美、桂系4号和桂系5号的果皮厚度较厚,且显著厚于对照,其他品种的果皮厚度与对照相近,无显著差异,其中苏蜜无籽和帅童的果皮厚度最薄,均为0.4 cm。果皮硬度以xj-2和嘉美最大,分别为19.88和22.78 kg/cm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大于除桂系5号外的其他品种,而苏蜜无籽和金蜜童的果皮硬度较小,分别为11.44和11.56 kg/cm2,二者显著小于除帅童、墨童二号和对照外的其余品种。可见,10个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皮厚度间和果皮硬度间差异较明显,其中,xj-2、嘉美和桂系5号属耐运输品种,桂系4号和桂系6号的果皮硬度大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也属于耐运输品种,苏蜜无籽、帅童、墨童二号和金蜜童的果皮硬度小于对照,属较耐运输品种。

2.1.3 单果重 由表1可知,桂系4号、桂系5号、xj-2和嘉美4个品种的单果重分别为2.27、2.43、2.36和2.23 kg,均显著高于对照,属于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其余品种的单果重与对照接近,无显著差异,其中苏蜜无籽、帅童和墨童二号的单果重较轻,分别为1.67、1.76和1.99 kg,属于小型无籽西瓜品种。

2.1.4 产量 从表1还可看出,小区产量超45 000.00 kg/hm2的品种有5个,排序为桂系5号(54 107.82 kg/hm2)>xj-2(52 462.80 kg/hm2)>桂系4号(50 639.94 kg/hm2)>嘉美(49 572.90 kg/hm2)>桂系6号(46 816.38 kg/hm2),这5个品种的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40 102.92 kg/hm2);小区产量低于45 000.00 kg/hm2的品种有5个,排序为墨童二号(44 282.16 kg/hm2)>金蜜童(43 437.42 kg/hm2)>对照(40 102.92 kg/hm2)>帅童(39 213.72 kg/hm2)>苏蜜无籽(37 213.02 kg/hm2),这5个品种的产量间无显著差异。

表1 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实形态及产量对比

2.2 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品质对比

2.2.1 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由表2可知,参试10个西瓜品种的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幅为6.0 %~7.9 %,其中,嘉美、xj-2和金蜜童3个品种的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6.0 %、6.5 %和6.9 %,显著低于对照和除桂系6号外的其余品种;苏蜜无籽、帅童、墨童二号、桂系4号、桂系5号和桂系6号6个品种的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对照相近,差异不显著。

表2 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品质性状对比

2.2.2 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参试10个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果实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幅为10.4 %~12.1 %,其中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的6个品种排列顺序为帅童(12.1 %)>苏蜜无籽(11.9 %)>墨童二号(11.8 %)>对照(11.7 %)>桂系5号(11.6 %)>桂系4号(11.5 %),该6个品种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差异不显著,而嘉美、xj-2、桂系6号和金蜜童4个品种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对照。

2.2.3 色泽 从表2还可看出,10个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实剖面均为好,瓤质脆、纤维少、口感好、皮色色泽均匀;个别品种的瓤色和皮色略有不同,其中,桂系5号的瓤色为大红色,其余品种的瓤色均为红色,金蜜童的皮色为黄色,其他品种均为花皮,但均符合市场需求。

3 讨 论

西瓜商品品质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果实大小、果实形状整齐程度、皮色花纹、果皮光滑程度等果实外观表现及果实含糖量、瓜皮厚薄程度、果肉颜色、肉质口感和耐贮运性等[14],本研究参试10个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这些指标均符合生产要求,但各品种间在产量、品质和耐贮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西瓜产量直接影响瓜农的经济收入,高品质低产量或高产量低品质的西瓜品种都无法满足瓜农和市场需求[15]。本研究中,桂系4号和桂系5号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边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与对照相近,但兼具高产及耐运性较好等优势,单果重和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即产量、品质和耐运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在广西设施中推广种植;苏蜜无籽、帅童和墨童二号3个品种的产量较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单果重较轻(仅1.67~1.99 kg),属小型无籽西瓜品种[16-17],其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品质好,果皮薄,较不耐运输,建议作为设施保护地高档精品西瓜品种推广种植,商品瓜使用专用纸箱包装运输;金蜜童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2 %,与对照(11.7 %)仅差0.5 %(绝对值),产量与对照相近,其果皮呈黄色,外观新颖靓丽,符合观光采摘等特色需求,可作为特色西瓜品种小面积种植。

西瓜果肉硬度决定西瓜的品质和口感,西瓜果皮厚度及硬度决定果实的可食用比例和储运性。许晓婷等[18]研究发现,西瓜果皮厚度与果实切裂应度呈负相关,即果皮厚度越厚,果实切裂应度越小,越不易裂果。高美玲等[19]研究认为,西瓜果皮厚度、果皮硬度与切裂应度呈显著负相关,且果皮厚度与切裂应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果皮厚度与果皮硬度呈正相关,即果皮厚度变厚则其果皮硬度变大。江海坤等[20]研究显示,果皮硬度、果皮厚度等与裂果率呈负相关,即果皮硬度大、果皮厚度厚则裂果率小。本研究仅对各参试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皮厚度和果皮硬度进行分析,今后应开展对其裂果率和果实切裂应度的分析研究。西瓜果皮厚度是判断果实品质性状的指标之一,果皮硬度决定贮运性,本研究中10个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的果皮厚度(变幅0.4~0.9 cm)均小于1.0 cm,属于薄皮品种,可食率较高,果皮厚度间和果皮硬度(变幅11.44~22.78 kg/cm2)间差异较明显,随着果皮厚度的增加,果皮硬度趋于变大(金蜜童除外),与高美玲等[19]研究认为果皮厚度与果皮硬度呈正相关的观点吻合。根据国家西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xj-2、嘉美、桂系4号、桂系5号和桂系6号等5个品种的果皮硬度大于15.00 kg/cm2,属耐贮运品种,可用于远销,苏蜜无籽、帅童、墨童二号和金蜜童等4个品种的果皮硬度较小,耐贮运性略差,宜进行包装运输或就地采摘行销。

嘉美、xj-2和桂系6号等3个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0.4 %、11.0 %和10.7 %,较对照低1.0 %~1.3 %(绝对值),但其糖度均在10.0 %以上。由于桂南西瓜在春茬坐果期间遇高温天气,夜温过高而导致昼夜温差不明显,不利于糖分和养分积累,一般设施大棚栽培西瓜果实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0.0 %即表现为口感和商品性均较佳,达到市场消费要求,因此,综合嘉美、xj-2和桂系6号的产量优势及其他性状表现,仍可推荐在广西种植。

本研究根据广西当地西瓜设施大棚栽培技术特点,参考徐志红等[21]、何毅等[22]的方法对引进10个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进行春季品比试验,但未开展不同种植季节与栽培方式对其品质和单果重等影响及引进品种在广西秋延后栽培表现方面的研究。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广西生产环境和市场消费习惯选种具有相应特性的中小型无籽西瓜品种,针对单果重较轻的苏蜜无籽、帅童和墨童二号等3个品种可通过改变种植密度、采用单株双蔓或三蔓整枝以提高产量[4]。

4 结 论

桂系4号和桂系5号在广西春季进行大棚种植兼具高产、优质和较耐运输特性,建议作为广西中小型无籽西瓜主栽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苏蜜无籽、帅童和墨童二号可根据市场需求作为设施高档精品西瓜品种进行适当规模种植;金蜜童果皮呈黄色,外观新颖靓丽,可作为特色西瓜品种小面积种植。

猜你喜欢

无籽西瓜果皮可溶性
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可溶性碳淋溶的影响
陕北沙壤土无籽西瓜的种植方法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别乱丢果皮
不乱扔果皮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削皮器也扭曲
无籽西瓜是怎么种出来的?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
类芽孢杆菌属β-葡萄糖苷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重组表达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