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大多数企业无法成为平台型组织?

2020-02-25穆胜

中欧商业评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中台资源企业

穆胜

越来越多的实践发现,企业在组织模式上的“平台化”之路并不顺利。所谓的平台理论,大多数企业老板听得懂而且很buy in,但回到企业却根本无法落地。这是为什么呢?

企业进化的三阶段

我们认为,企业根据发展阶段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种子型企业(创业公司)。这类公司的典型特点是营收规模小,生存依赖于某个赛道的战略红利,商业模式尚未得到完全验证;内部管理相对粗放,是一种“团伙模式”,主要依靠老板和“匪帮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带队;与外部合作者之间也是“谈恋爱”状态,缺乏稳定的关系。

二是成熟型企业。典型的特点是年营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商业模式经过验证,开始快速复制;老板开始充当舵手,借助一个成熟的管理体系来操盤企业;进一步看,这个管理体系应该沉淀到内部的IT平台,管理开始标准化、基线化、可复制化;与外部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合作联盟,甚至有IT接口。

这个阶段的变化在于,由于商业模式和战略已经相对明确,企业在组织管理上就有必要进行沉淀,去支撑业务的快速复制。当然,不少企业的老板和“匪帮管理者”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还在用个人英雄主义来解决问题。结果自然是业务跑不起来,组织成为最大的掣肘,老板往往还埋怨团队不给力。实际上,“问题出在前三排,根源还在主席台”——老板没有决心去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体系,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其实,大量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还不能算作成熟型企业,只能说是介于种子型企业和成熟型企业之间,我把这类企业叫作“巨婴型企业”——身体(规模)长大了,但心智(管理)还是不成熟,这也是它们一直无法做强做大的原因。

三是平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的特征是年营收已经达到相当规模,成为行业寡头;依靠极具优势的“资源洼地”、内部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开放平等的价值观,形成了企业自己的“平台”,开始让员工变成为自己打工的“创客”,孵化出一个个自负盈亏的“项目”;进一步看,这个平台应该沉淀为开放的IT平台,才具备极强的扩展性,足以纳入各类利益攸关方,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这个阶段的变化在于,成熟型企业按照金字塔的形态进行搭建,在带来整齐划一的秩序的同时,也必然产生“部门墙”“隔热层”“流程桶”等官僚主义。这个时候,再去强化管理体系,如做更精细的流程再造或KPI考核等,已经收效甚微了,应该寻找另一个方向上的突破。所以,与其管控,不如释放;与其去对付员工,不如让员工自己对付自己、员工自己对付市场。这个方向就是让企业变成“平台型企业”。请注意,这里我没有说成“平台型组织”,因为“平台型企业”包括在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两个方面的“平台化”。实际上,企业走到最后会发现,平台型商业模式和平台型组织模式本质上是一回事。

这种三阶段的企业进化路径,是客观的规律所在。但最终能走向平台型企业的,只是凤毛麟角中的凤毛麟角。

“下跳棋”的种子型企业

根据我们的观察,种子型企业对于向平台型企业进化最大的一个误会是直接“下跳棋”。不少企业乘着互联网商业趋势的东风,认为互联网环境改变了管理逻辑,希望“以乱制乱”,直接从种子型企业走向平台型企业。极致扁平化、去Title化(或者乱给Title)、去KPI、去流程、以情怀替代管理、提倡员工freestyle……都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

用类似平台型组织的论调来回避在组织管理上应该下的功夫,显然是幼稚的。即使这些创业公司都拥有了高估值,也不能证明这条路就是正确的。客观来说,这种估值是来自企业在互联网的风口上的布局,并被饥渴的一级市场放大了价格。但这些企业能否往下走,组织管理上的功力才是关键。倒下去的“独角兽”,在管理上多半都是千疮百孔,“花样作死”的方式让人大开眼界。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有这类想法的企业家并非是没有带过团队的“首次创业者”,但他们依然陷入了这种陷阱,也许是“大企业病之恶”让他们更希望找到一条新路吧。

当下,大型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地重新聚焦管理,走向“成熟型企业”,正是因为它们看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这些企业也会把重塑管理的手段冠以“大词”,主张是在进行组织模式的创新,但其实都是在重回常识,走向金字塔组织。

其实,在研究平台型组织之初,我也曾经希望存在这条“以乱制乱”的路,但现实却很快给出了反面的答案。种子型企业尽管无比认同和向往平台型企业,却根本无法落地那些理念,原因大致有三点。

没有资源洼地 企业经营还在摸索,商业模式都还没有得到验证,哪有什么明确的资源优势?我在《释放潜能:平台型组织的进化路线图》一书中谈道,金字塔组织(科层制)是平台型组织的底层。也就是说,金字塔组织通过统一调配资源,能够获得规模经济的效果,进而累积大量质优价廉的资源,这才是走向平台型组织的基础。所以,一旦有初创企业大张旗鼓打造平台型组织,将员工推为“创客”,必然会遭遇到众口一词的反对。道理很简单,你给的资源不能确保人家在创业时获得优势。这个时候,埋怨人家没有创业精神,就是鞭打快牛了。

当下,大型互联网公司无一例外地重新聚焦管理,主张是在进行组织模式的创新,但其实都是在重回常识,走向金字塔组织。

没有激励机制 初创企业大多连薪点表都没有,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没有拆开,绩效工资和奖金混为一谈……在对员工贡献的衡量上,连正常按照KPI分配的套路都不会用,怎么可能按照市场机制来核算回报?有意思的是,大多数老板们都以为平台型组织的激励是类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的简单,一个农民,一块地,就是一个公司,那该多好激励呀?问题是,现代企业的协作太复杂了,账真的很难算清楚。

没有价值观共识 这个时候的老板一定满口情怀,一定高呼要改变行业,让兄弟们过上好日子……但是,他说的究竟是真话还是假话?这个就要仔细玩味了。有的时候,老板的演技水平堪比奥斯卡影帝,他不过是想用平台型组织的外壳来做一种新的“权控体系”;还有的时候,一把手的情怀是真的,但创业搭档又是另外的想法……如果我们不明就里,继续推动打造平台型组织的变革,一定失败。因为到了后来,“权”和“钱”他们一个都不会放,所有最初的改革主张他们都不会兑现。

“进退两难”的成熟型企业

如果说,种子型企业不具备成为平台型组织的条件,那么成熟型企业是否就能自然而然走进转型的轨道呢?遗憾的是,据我们的观察,依然很难。

这里,我们首先排除老板没有分享精神的这种可能。因为,这个时候的企业已经形成了基本的管理体系,老板已经能够驾轻就熟地操盘,他们想要走向平台型组织,基本不是为了占员工便宜,而是形势逼迫出来的认知和情怀。说简单点,一个穷人谈分享,那不是真情怀,因为他们没有拥有过(可能在画饼);但一个富人谈分享,那就一定是真情怀,因为他们已经拥有。

我们观察到成熟型企业转型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中后台资源池共享与前台诸侯割据之间的矛盾 平台型组织的一个典型特点是资源池建设,即各个业务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按专业分类、沉淀,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可以被前台随需调用共享的“共用件”。严格意义上讲,这也不算是平台型组织才有的创新,而是一般的组织设计规律。因为,这种资源共享的模式是最经济和最规范的(防止资源被滥用)。只不过,在平台型组织里,资源池的建设规模更大,响应要求更高而已。所以,最底层的资源池被叫作“后台”,如技术研发,而靠近一线应用的资源池被叫作中台,如产品研发。

但这样一来,必然抽走一线业务诸侯们的“兵权”,随之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他们倒真不一定是为了私利,而是身背指标带来的压力,往往让他们对资源的灵活性有着极高要求。无论是中后台的资源池建设有多么强大,从感觉上,也一定比不上自己身边养着的队伍。所以,我们遇到的压力是,业务诸侯们纷纷强调自己的业务有特殊性,不宜抽走兵权,要求建立全功能的事业部。但是,如果真的都建立事业部,对公司来说就一定是好事吗?

还有一个阻力在于,在建设中后台(尤其是中台)的初期,资源配置的效率肯定会经历一个“下落再爬坡”的过程,业务诸侯们当然会进一步提出反对。如此一来,这种改革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企业家要不是真的想清楚了,很难往这个方向上走。

无形中台前置的需求与其能力现状之间的矛盾 如果把靠近一线应用的资源池叫作中台,这应该是一种“有形的中台”。而“无形的中台”应该是由职能部门派出的各类BP(Business Partner,业务伙伴)组成的联合团队,他们深入到各个前台作战单元中,一方面与前台共同进退,另一方面充当后台的利益代言人。实际上,这类中台有点像是投资机构派出的项目组:一是进行投资评估,帮助投决会决定项目能不能上,配置多少资源,有什么具体的游戏规则;二是进行投后管理,负责在业务运行的过程中提供包括资源、政策、知识(咨询)等维度的综合赋能,确保项目能够最大概率获得成功。

在我的观点中,这类中台才是真正的中台。否则,光是抽离出“共用件”建资源池部门的组织模式,在设计上和传统的金字塔组织没有区别。尴尬的是,尽管有海尔这类标杆在前,但每当我们对客户企业提出这种理念时,却无一例外地遭遇了反对。有的HR甚至质问:这么一来不是要我们变成投资机构吗?但一个企业高管为我们帮腔的话却极其有穿透力——HR的未来不就是要做人力资本的运营,为企业实现增值吗?现实是,如果要转型平台型组织,对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的能力升级应该同步进行,否则改造出来的平台型组织就会失去“腰部”。

除此之外,前台部门对于无形中台的抵制也是不言而喻的。原来只有一个HRBP过来,倒是好对付,现在来一个“调查组”,这还怎么玩?但他们应该清楚的是,这个“调查组”是和他们共同劣后的,钱在这里,心就在这里。何况,如果要配置HR等职能人员,究竟是要一个听命自己的“仆人”,还是要一个能够与自己PK、提出反对意见的“搭档”?不做大事业,不知道“搭档”的重要性,这一点自然也是很难说服他们。

平台型组织和金字塔组织是完全不同的逻辑,两个体系切换的成本非常高,稍有不慎会严重影响业务发展。

平台型组织的另类参考意义

按照上面的说法,平台型組织似乎只有少数企业是能够驾驭的,那么,我们宣讲平台型组织的意义又在何处呢?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对于大量企业而言,应用平台型组织的局部理念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平台型组织和金字塔组织是完全不同的逻辑,两个体系切换的成本非常高,稍有不慎会严重影响业务发展。所以,不妨将平台型组织的一些理念碎片化,局部对标,逐步升级。

无形的中台 一家企业做了很多相关和非相关业务的多元化,但这些业务单元并没有如老板所期,快速产生业绩,实现自负盈亏,反而需要不断追加投入。老板很苦恼,说不投,可每次下面都告诉自己很快就会出成果,况且已经投了这么多了;说投,真投进去也不见效果,怎么都感觉像个“无底洞”。更有甚者,业务单元负责人拿着老板的钱做自己的事,都快把这块业务架空了。

老板把平台型组织里“无形的中台”的理念引进了公司。他认为,这些业务单元的负责人大多没有独立经营管理经验,能力上本来就存在瑕疵,导入正规的管理体系,让财务和人力帮助他们孵化业务,且在业务单元拿大部分的奖金,非常有必要。可想而知的是,业务单元负责人在最初都会强烈反对,称“不被信任”“束手束脚”,有的甚至宁愿从外面聘任行政人事,也不愿接受公司的安排。但老板认为财务和人力是业务的两个基本逻辑,坚持把这个调整贯彻了下去。

这有点像是HRBP和财务BP的模式。导入了一系列赋能业务的财务和人力工具后,这两个职能的作用开始向着推动业务的方向发展。老板感叹:“都说HRBP和财务BP应该深入业务,但只有在这种模式下,他们才会深入业务呀。”

对赌式激励 还有一家企业,老板苦于打不开销售局面,明明感觉市场很大,但销售部门每年打下来的业绩都是“刚刚好”。所以,通过“下压目标”来保护自己和公司就成了他的拿手好戏,甚至在酒桌上推杯换盏之间也能下目标。久而久之,这个模式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一是压下去的目标可能不准,有时太低,有时太高,最后的结果全凭销售部门“喊困难、说无奈”的演技。自然,这个目标也没有了牵引的意义。二是目标一旦不准,团队和资源的配置也会出现问题,激励也难有公平可言。

老板采用了平台型组织的“超利分享”理念,转而让销售们认领业务目标,认领得越高,达成目标值后,增量奖金分享的比例越大。虽然依然存在一定的博弈问题(我们认为,只要在企业内部,这个问题无解),但从大的方向上,业务部门已经跳出了“藏业绩”的习惯了。

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捕捉了老板的心态:让老板去分利益的存量,谁都会舍不得;但如果让老板去分利益的增量,他们会欣然同意的。以前双方是陷入了零和困境,而现在是一种完全的正和博弈。这样一来,这家企业的销售模块就形成了一种十足的创业氛围。由于中后台尚未实现平台化激励,我们很难把这家企业称为平台型组织,但至少有了第一步。

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改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中还会有若干的反复,但只要老板不把自己的预期设得过高,总会看到一些惊喜的变化。现实中,老板们通常都没有那么好的耐心。比如,有的老板在深入了前台和中台的运作后,用自己作为经营者的标准来把大家痛骂一顿;再如,有的老板在实施了超利分享之后,又觉得员工其实也没做多少事情,或者开始反悔,主张超利分享线划低了……有的时候,先形似,再神似,心态要好。

综合来看,平臺型组织不是一剂大企业病的“万能解药”,而是一个“综合疗程”,向平台型企业转型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企业既要“按照常识”打造金字塔组织的管理体系,更要“打破常识”追逐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管理体系。思来想去,都是纠结。突破这种纠结,还是要靠老板,他们必须有那种认知的水平和坚定的信念,这种人自然是凤毛麟角。

今年,有个年营收千亿元规模的企业邀请我去讲授平台型组织。老板告诉我,他现在已经不管业务,而是把全部的时间放到研究组织上,他认为,这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钥匙。这才是认知和坚定!

猜你喜欢

中台资源企业
关于零售企业“中台”建设的研究
我给资源分分类
浅析订单中心系统的支撑实现
汽车制造企业质量中台研究
以技术开发中心为中台,数字化转型之见解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资源回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