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社区营造的研究
——以益阳市紫薇村为例
2020-02-25何滟姣
何滟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我党2007年明确提出“生态文明”,五年后再次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同时也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思路,把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一同作为重要指标。为乡村建设问题的解决指明了道路。2016年益阳市公布《益阳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此导则旨在切实有效地指导各类村庄规划和民居设计,进一步提高益阳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明确到2030年,90%村庄达到美丽乡村标准的目标。
在其《导则》的第一条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生态优先,保护好赖以发展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生态社区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载体,主张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利用农村各种资源,营造的一种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人类聚居环境。本文在对当前农村生态社区发展现状、问题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益阳市紫薇村为例,提出当前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发展主张,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一、农村生态社区的形成和特征
(一)农村生态社区的形成。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禀赋条件。在当今世界,中国农村资源的压力就显得巨大与沉重,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耕地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森林为13%,草地为33%。资源的瓶颈与压力,要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循环型经济和绿色产业。发展循环型经济和绿色产业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手段,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方向,而循环经济和绿色农业正是农村生态型社区一种典型建设方式。
与传统社区相比,生态社区强调人性化、生态化的统一,满足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生态环境及其效益与房屋的功能、性能、质量及成本结合起来设计,全寿命设计;要求节约消费、特别是要选购带有节能能效标志的产品,同时要求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把资源节约的理念融于社区的一切管理和活动之中。
(二)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第一,农村社区环境友好。环境友好是生态社区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也是社区生态系统良好的具体表现。农村生态社区的社区环境应该是优雅、整洁、开阔、和谐,集中体现于净化、绿化、美化。第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小。生态型农业高效持续,工业布局科学合理,产业高度发达,信息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和资本经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运转灵活有效,基本形成理想的经济结构模式。第三,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公用事业基础设施完善,金融、邮政、通信、养老保险等功能齐全,综合服务水平优良,人们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基本需求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生态文化形式多样,载体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状态良好,普遍有较强的生态环境意识。以生态为主题的文化、经济融为一体,共同张扬着社区的生态特征,提高着社区的文化品位。第四,村民生活文明。广大社区村民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第五,产业发展技术含量高。农村生态型社区的主导产业应该使用绿色农业技术、特色工艺品加工技术、循环经济运用技术及节能、节水、节电等技术。
二、益阳市紫薇村农村生态社区发展现状
农村农业部发布了2019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该名单旨在加强村镇整治,促进乡村田园美、景观美、庭院美、生态美、产业美建设,打造一批视觉美丽、内涵美好、体验美妙的美丽休闲乡村。其中,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黄家湖新区紫薇村在列。
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模式大致可以归纳成三个类型: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绿色农业模式和农村循环经济模式。根据对紫薇村的实地调研分析,紫薇村则是生态旅游开发型的农村生态社区。
紫薇村总面积7000亩,总人口3800人,有高标准农田3800亩,村内主要产业为特种水产养殖、有机蔬菜种植、花卉苗木种植等。2014年,紫薇村被选定为湖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开启了它不同寻常的蝶变之旅。经过四年打磨,整个村子脱胎换骨。目前,紫薇村已形成了“四个一”即“一景观主轴”、“一环村公路”、“一公共服务中心”、“一紫薇文化博览园”的大格局。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近2000亩,拥有花木城、绿亚景观等多家大型的花卉苗木企业。
在紫薇村,景区里100多栋民居都进行了整饰,统一了建筑风格,村里充分利用外墙,充分展示以剪纸为特色的益阳民俗文化。目前,大部分紫薇人家农家乐都已经接入“搜空云厨”,游客通过扫码就能自助点餐、自助加菜、自助结账等,智能服务给游客留出更多的时间来领略湖乡美景。许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目睹家乡的农村社区发展形势,也打算回到紫薇村开设农家乐,为紫薇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助力。
三、农村生态社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不到位。目前,包括紫薇村在内的益阳市多个农村社区大多实行的是村社合一的管理模式,基本由所在村的党支部、村委会人员兼管,没有专门负责生态社区管理的专业管理人员,管理很难到位。
(二)服务机制不健全。农村生态社区正处于发展阶段,附近村民和游客大量聚集,各种服务机制还未建立,暴露出很多新问题。一是环境卫生差;二是服务保障工作滞后;三是存在安全隐患;四是文化教育缺失。
(三)基础配套有待完善。农村生态社区大多由个体老板或返乡能人投资开发建设,由于建设量大面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只能保证基本的市政功能建设,无法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目前,益阳市的农村社区除紫薇村政府投入较多,基础设施较完善外,其他大多数生态社区仍然存在环境不美、供水不足、排污不畅、路灯不亮等问题。
四、完善农村生态社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社区组织,实现村民管理。应按照“政府主导+社区自治”的模式进行管理,体现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共融并行的特色,建立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社区中介组织为补充的管理组织,加强社区自我管理。
(二)加强宣传,提升村民认同感。第一,首先应加强农民的生态知识普及,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其次普及农村生态社区的概念,让村民对于其内涵和要求有深刻的理解。第二,发扬民主的思想,增强村民建设生态社区的主体意识,提升村民的认同感。
(三)立足实际,改进生态发展措施。要立足于地方实际,根据当地村庄的特色来进行生态社区建设,比如紫薇花是紫薇村的特色所在,该村建立了紫薇文化博览园,栽植了国内外紫薇、银薇、赤薇、翠微近100个品种,以弘扬紫薇文化为重点,打造集品种博览、文化展示、观光游览和科普、体验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