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叙事性设计在校园文化空间改善的应用研究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叙事性校园空间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00)

一、研究背景

“叙事”作为人类交流的有效途径,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于叙事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叙事的媒介从文学延伸到了电影、绘画、建筑。特别是在多元化、体验化、人性化等观念逐渐成为主导之后,建筑师更加关注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情感体验,更加渴望与使用者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的数量的增加,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建设还停留在空间形态本身,在功能上也难以满足更加多元化的需求。作为社会青年文化的集中地,应当具有其独特的校园精神与文化特征。在叙事性建筑设计中,注重时间与空间的表达,思考建筑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增加人在空间中的参与性,因此在营造具有校园文化氛围的场所上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叙事性建筑设计方法

叙述行为包括三个构成要素:叙事者、媒介、接受者。延伸到建筑领域,就是设计者、空间载体、使用者。陆邵明曾在文章中总结道完整的叙事空间的表达应该包括三部分;虚拟图像、空间语言、空间实践。虚拟图像是建筑表达的基础,也就是设计者主观思想中想要营造的空间图像,可看作电影中的“脚本”。空间语言起到了组织空间的的作用,也是叙事的主要环节。空间实践就是利用虚拟图像的表运与空间语言的组织来进行的在空间上的反馈。

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总结,也基于上述表达方法,我们将建筑叙事设计方法分为四个部分:空间剧本的拟写、空间要素的演绎、叙事空间的建构、空间境界的提升。每个环节都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而构建出具有逻辑性与文学性的叙事空间。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主要阐述前两个环节的方法。

(一)空间剧本拟写。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它是由事件组成,是表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其作用是将各个叙事要素根据题材并用场景编排组织串联,使情节产生依存与互动。正如路易斯·康所认为的那样,秩序是一种运动的序列,秩序的营造、空间的配置是由自己对生活选择开始的。合理地安排结构秩序可改变体验历程提升意义,让原有的建筑空间变的更具有感染力,同时也强化了叙事主题。类比文学手法,空间剧本中结构的组织手法也可以归纳为:顺叙、倒叙、并叙、插叙。

(二)空间要素演绎。叙事空间的空间要素包括建筑顶棚、墙体、地面以及开洞等。其特性集中现在尺度、形状等可见层面,也可通过触觉等其他感知实现叙事。具有叙事潜力的实体要素需要与人的行为尽可能亲密联系,以呼应主题叙事。

1.空间尺度。包含高度感知与宽度感知。空间尺度带给体验者不同的也理感受是身体日常认知的反应:处于高而窄的空间如同在悬崖底部的体验产生一种身体的危机感;低矮的空间也同样打破一种舒适的尺度,传递一种未知的神秘感;高而宽的尺度向来可以给人带来一种神圣庄严的空间体验。所以我们在考虑叙事空间的尺度时,有必要利用人体下意识的反馈,创造出更有情绪张力的作品。

2.空间形状。由于建筑功能的要求,空间的形状多数为矩形体积。矩形体积的性格稳定,方便于各种空间主题的表达,但固定形态束缚了表达的可能性。不同的形态给空间提供了更广阔的性格特质表达可能。例如矶崎新设计的上海喜马拉雅艺术中心,人为的创造了“洞穴”式的体验,。当空间失去了矩形的稳定特征之后,墙体与天花板倾斜、冲突,或许还有交错的缝隙中射入的强烈光线,这反传统、非日常的空间体验,可能给观众带来恐慌、激动、期待、新奇的情绪反映。

3.空间开口。开口即内与外的对话,空间的开口可能是门,也可能是窗洞,关系到远望、窥视、进入与走出等空间行为。空间的开口不仅在某种程度上增强建筑的形式美,在叙事性的表达中,可以像朗香教堂那样通过窗洞塑造雕塑感,也可通过洞口的变形与消失,打造纯净均质的空间,赋予场所精神。

4.空间节点。在建筑空间中,人和人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较为集中的空间形式,如门厅、中庭、休息空间、展示空间等,被看做是节点空间。节点空间的存在可缓解观众长期观看展览的疲劳,作为休息和交流空间存在,而在叙事学视角下看来,节点空间的存在不仅能促进空间序列的有机组织,并且可帮助空间的叙事表达。

5.空间坡道。在现代建筑空间中有一个特别重要和常见的建筑要素——坡道。传统模式的坡道是局部放置于建筑的某个部位,没有脱离“层”与“层”之间连接体的概念,人的行为也同样受到规范。复合型坡道则是做到了层与层之间光滑无缝连接,人的行为有着很大的自主选择性。如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以螺旋型的内部坡道组织空间流线,消除了传统的楼层界限,让使用者的参观体验更加流畅,让空间保持连续、渐变的节奏。

三、课题确立

基于叙事性设计方法的前期研究成果,以“校园中的微型公园”为课题设计一个空间装置或建筑作品。此课题旨在通过叙事性空间的介入,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弥补具有校园特征的功能缺失,为校园增加活力,赋予校园活动更多的可能性。

四、方案成果

本方案旨在为学校设计一个“微型公园”,完善缺失的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文化活动空间。根据前文所述方法,进行剧本拟写、要素演绎、结构组织、以及氛围营造等环节的操作。

设计以电影阿甘正传为叙事脚本,将场景进行创造与串联。总结出叙事路线、人物情感特征、剪辑手法等作为空间设计的基础与手法,通过不同情景的营造为游览者提供多样的感受与体验,以空间的方式重塑电影,为游览者提供非日常性行为模式的场所,为生活带来不一样的乐趣与感悟。设计的整个路线与情景的设计围绕“struggle”到“peace”的过程,暗示人生总会经历从努力抗争到回归平静的过程。我们将整个建筑的系统划分为三种空间情节线,再用蒙太奇的方式将空间情节交叉并置,使之成为立体空间系统:包含视觉中心的点系统,行径路线的线系统以及一系列承载不同活动的平面系统。此系统既灵活多变,又可以容纳大量分散的序列结构,使参观者能在游览停留的过程中感受空间以及情节的起承转合,产生区别于其他场所的非日常情绪体验,以空间化的方式重新感受了解电影叙事的节奏与方法

五、结论

虽然叙事性在建筑设计中的经常不经意的体现出来,但叙事性在建筑空间作为一种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将叙事性建筑空间设计作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来指导设计是本次论文的主要目的。同时,基于叙事性设计方法的校园空间完善课题实践,也为激活校园精神、营造多样氛围提供了一个新的思想方法。经过课题设计,我们对空间剧本编排,空间关系组织以及空间氛围营造等叙事性设计策略也有一个更切身的体会与反馈。反思整个研究实践过程,仍具有深度不够,思想片面等问题,我希望在之后的研究与工作过程中,能逐渐弥补对此理论的认识与理解,将叙事理论带入自己的建筑设计中,创造更多与人共鸣、被理解、被记住的空间场所。

猜你喜欢

叙事性校园空间
叙事性景观中植物的特点及配置形式研究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对叙事本质的探索与追问——评《叙事性的理论化》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