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方制在反射疗法及推拿中的运用体会
2020-02-25汪芳吴启亮海广平
汪芳,吴启亮,海广平
(武汉洪山华拓精诚门诊部,湖北武汉 430000)
推拿及反射疗法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情况,达到治疗的效果。 犹如运用复方治疗内科疾病,疗效取决于合理的用药和严密的配伍一般,推拿及反射疗法手法的选用和配伍对治疗效果起决定作用,其中尤以合理的配伍为关键。
方剂的组方原则最早来源于《内径》,《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方制君臣,何谓也? ”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1]。 清代吴仪络《成方切用》曰:“主病之谓君。 君当倍用。 佐君之谓臣。 比君当减。 奇者阳数。 即古所谓单方也。 偶者阴数。 即古所谓复方也。故君一臣二其数三。君二臣三其数五。皆奇之制也。 君二臣四其数六。 君二臣六其数八。 皆偶之制也。 奇方属阳而轻。 偶方属阴而重。 ”[2]
“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是方剂的组方原则。 中医组方不是简单的药物的相加,推拿及反射疗法手法也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立的组方原则,这种原则就叫作“君臣佐使”。
当今中医《方剂学》对君臣佐使做了如下解释
君药是针对主病和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其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大,是不可缺少的药物。
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药力小于君药。
佐药有3 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的兼证。 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 三是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主要作用的药物。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使药有两种意义,一是引经药,即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使药的药力较小,用量亦轻[3]。 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又如六味地黄丸是我们都熟知的补肾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这六位中药组成。 这其中,六位地黄丸重用熟地滋阴补肾,熟地黄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山药可以健脾固肾,这两位都是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称为“三补”。 茯苓滋渗脾湿,并有助山药的健运;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的滋腻;丹皮泄虚热,并且制山茱萸的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 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量大于泻药量,以补为主,共同达到滋阴补肾的目的。 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伍,只有遵循君臣佐使原则,才能组出主次分明、细致严谨和疗效可靠的良方。
在推拿及反射疗法手法治疗中, 依方制君臣原则,先辩证,再依君臣施治。 以颈、腰痹症为例,如脉弦细或细涩,舌苔紫暗或瘀斑,临床表现肢体疼痛或头、颈部、背部、腰部疼痛或伴有麻木则为瘀滞阻络,则足厥阴经、足少阴经为君。 在推拿疗法中按君药前置法,可先以太冲、涌泉为君,先予点按,以左病右治、上病下治法为臣,以阳明少阳为臣,以拨揉、循经推拿为佐使,以颈、腰部复位术结束,并嘱其按要求静躺20 min,待经络自行恢复才能起床,以确保安全。
张某,男,50 岁,主诉颈项疼痛不适,痛有定处,头晕目眩,伴头痛,急躁易怒,脉弦细,舌苔紫暗色伴瘀点,诊断为气滞血瘀型颈痹证。 方剂用身痛逐淤汤,治法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方中以桃仁、川芎活血祛瘀,为君;没药、当归、香附、红花理气止痛,为臣;羌活、秦艽祛风除湿、舒经通络;地龙,怀牛膝通经络而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均为佐使。 中医推拿治疗依君二臣四方制,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为君,按君药前置法,点按太冲、涌泉穴,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涌泉泻1 min,补2 min,太冲平补平泻3 min。以督脉、膀胱经、胆经、脾经为臣,拨揉督脉,从长强上会阳两侧拨到八髎、白环俞,由下而上沿华佗夹脊拨至大椎,点按肩、天宗、肩外腧、肩贞、少海、后溪。 拨揉内外膀胱经,先点至阴以松弛颈椎两侧天柱穴,再从上往下全身推拿为臣,以助君。 以循经推拿为佐使,最后以颈椎复位术结束。 并嘱患者静躺20 min,待经络、气血运行恢复才能起床,以确保安全。
在反射疗法中,在肝、肾反射区先按轻—重—轻手法各揉5 min,为君(君二),以脊反射从骶—颈为臣,以颈项、脾、胆反射区为臣(臣四),依原则各3 min,以肩、肘、肺、大小肠等为佐使,以拿揉颈(腰)部,抖动双上(下)肢为结束。 按要求垫好颈(腰)部,静躺20 min,饮300 mL 温白开水,以确保安全。
张女士,30 岁,述经期小腹疼痛,卧床难起,月经量少伴血块,面色无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脉虚,诊断为气血虚弱型痛经。 治疗以肝脾反射区为君,手部阳明经反射区,足肾部、足背胸部反射区及足子宫反射区为臣,余为佐使。 全程45 min,临床症状均有改善,疼痛消失,面有华泽。
反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对全身各个反射点、反射区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反射区,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以预防或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 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 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淀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有些呈颗粒,有些只有肿胀的感觉。 适当刺激各反射区,自然也会加快排除沉积在组织周围的毒素和废物,因而达到疗效的效果, 这就是现代医学所称的第三医学:利用刺激细胞组织的再生能力,让器官自我恢复并保持正常功能的理疗法。
“君臣佐使”配伍理论在推拿中的应用古今均有。清代徐崇礼在《推拿三字经》中就明确提出君臣佐使配伍的原则:“六腑为君,数一万五千,夭河水为臣,数一万,后溪穴为佐,数四千五百,三关为使,数五百,共三万数,为君臣佐使之分。 ”在推拿急症手法应用中君穴的使用地位非常突出,晋.葛洪《肘后方.救足心痛方》所记载的“闭气忍之数十度,并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救治心痛[3]。 如掐人中穴救治昏迷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点按内关穴或脊反射中点按至阳穴等。
体会:腰椎病,属于中医“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曰:“腰者,肾之府也,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5]《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 ”《素问·痹论篇》曰:“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故具此五者,则不通也。 ”从以上中医文献可以看出,腰椎病发生的关键是肾气虚损,筋骨失养。跌扑闪挫或感受风寒湿之邪为诱因。经脉困阻,气血运行不畅是疼痛出现的病机。 因严重跌扑损伤而致者,则与损伤筋肉,淤血留滞有关。 总之腰椎病的基本病机不外肾虚和血瘀,乃本虚标实症。 在推拿中,因肝主筋,肾主骨,故君药前置,以经络远端取穴为君,重按肝经太冲,肾经涌泉。 又因督脉为阳,肝胆相照,脾主运化,以督脉、膀胱经、胆经、脾经 为臣,拨揉督脉以生发阳气;滚揉膀胱经以松解腰肌,解除痉挛;拿揉胆经,脾经以疏经通络,行气通气。 以腰椎动法为佐使,运用斜扳法整复腰椎关节。 在反射疗法中,以肝、肾反射区为君,各点揉5 min,以脊反射区、膀胱、胆、脾为臣,依原则各3 min,余为佐使。 以拿揉腰部, 抖动双下肢为结束, 按要求静躺20 min,饮300 mL 温白开水,以确保安全。
用“君臣佐使”配伍理论来指导临床推拿及反射疗法手法操作,可使手法应用合理有序,克服胡乱堆砌,华而不实之弊端,有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以及推拿及反射疗法手法配伍理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