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之源动力

2020-02-25周红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政政治

周红梅

(南京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6)

以生活化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有本真意义。为了解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去生活化”弊端、回应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回归“生活”和“生活世界”的趋向,在中央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自2004年开始,我国理论界掀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研究的热潮。经过十几年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推进,其相关范畴和领域如基本内涵、理论依据、现实状况、重要意义、实现途径等方面都已被充分提出并展开研究。其中,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然性问题论证,学界的分析思路主要从理论依据与现实要求两个维度展开。关于理论依据,提到最多的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提到较多的是杜威教育哲学、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还有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的哲学理论中关于“生活世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观点;也有提到列菲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和许茨的日常生活世界理论等。关于现实要求,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信息技术和微媒介的普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产生的颠覆性冲击和全面挑战;另一方面是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现实生活的严重疏离导致的教育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些分析丰富了我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趋势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笔者认为这些研究忽略了对一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导致研究无法深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未能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的主要矛盾来理解和分析问题,所以,无论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只是在概念、个别问题和现象层面绕圈子;对于一些长期争议的问题也无法找到解决方向和突破口。二是没有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中国特色来考虑问题,忽略了或者也许是刻意回避了最主要的推动力量:党和国家政策层面的强大推动力。尽管许多文章也引用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会议精神、提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但没有把这个因素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动力系统的分析框架,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大部分文章还是从学科发展的科学性和现实需求角度分析问题。三是由于受到以上分析思路的制约,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和前瞻性思考不足,视野不开阔,站位不够高,从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及趋势理解不够深入全面。

一、抓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矛盾正确理解生活化的内涵

为何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能否以生活化视角观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提出者和反对者的争论焦点即在于此:生活化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相容还是相冲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的争议和主要矛盾

自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提出以来,学界就一直存在批判和反对的声音。如有学者担心提倡生活化会淡化甚至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令其沦为德育抑或素质教育。有学者认为,现实生活是一个良莠不齐、善恶并存、充满矛盾的世界,其中的“恶”会对意识形态教育产生负面、消极影响,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还有人担心提倡生活化有陷入世俗化、平庸化的危险,应警惕反对传统教育模式“去生活化”的初衷转变成“唯生活化”“泛生活化”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如大学校园中滋生的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有些人担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会产生以体验活动、以生活实践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肤浅、表层的形式主义,并成为某些无所作为的教育者“不教”“懒教”而推卸责任的借口。在批判者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如胡金木,他从教育与生活的元视角来考虑问题,反对教育回归生活,实质是反对教育与生活边界的错乱,反对被生活化消解的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教育者应做好本职工作,立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和重构教育世界中的生活。

这些争议表面上看,是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提法,也涉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施原则和方式的批判,还涉及教育与生活、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的思考。但其实质还是集中于如何解决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中保持政治性观照的问题。生活化的理念方法与政治性的本质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主要矛盾。我们的工作想要富有成效,首先要清楚两者看似对立其实统一的相融关系,保持两者之间适当的张力,还要对时代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科学理性的认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积累,才能做到智慧地把握。

(二)生活化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

“生活化”既是理念,又是方法论。学界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针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导致的过度工具化、知识化、理想化等不良倾向,指出应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生活中,以“生活化”的方式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让其根植于生活并随生活变化得到持续丰富和发展,重建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以“生活化”视角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有本真意义。生活是首要的、第一的,生活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根基,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归宿。生活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价值取向”[1],思想政治教育从各方面与生活相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应有之义。就一般性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概念具有哲学意义上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等多个层面的内涵,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原则。

首先,生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本源性和本体性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为生活所推动并为达成完满生活之目的而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生活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发展。马克思曾明确地阐述:“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2]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为了生活,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样式。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同时,也要清楚认识到,每个人的生活也与政治息息相关,不管他是否意识到,政治作为无所不在的生活内容之一,作为上层建筑,居于核心和关键地位,统帅并引领着一定社会的生活走向。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土壤,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本质,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现实作用。一句话,思想政治教育为个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其人生格局和发展潜力具有决定性意义。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确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风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始终立足于人的完满个性发展和更美更善的幸福生活,是科学而彻底的以人为本。马克思主义强调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需要出发,教育始终是为了人、为了人的更好的生活。因此,教育本身就具有丰富性、现实性和人本性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激发教育对象追求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

最后,就方法论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自然而然地 “化”为生活、融入生活,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完整、全面、持续融入真实、丰富、鲜活、发展的现实生活;强调从封闭乏味、机械教条、单向灌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向开放互动、潜移默化、全面渗透、日用而不觉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化。

在此,需要强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本质借助生活化的方式,更能有效达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它与专业教育不同,是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结合,体现为政治理论认同并外化为行动,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同时,较之以德育为主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强调理论性和政治性。这个目标任务的达成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科学的、彻底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二是鼓励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无论认知过程还是践行过程,都是一个体验、成长和积淀过程,一个探求人生意义的生活过程。大学生需要在生活实践中比较、检验多元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真理性,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磨炼、塑造自己健康人格和完满人性,需要关注社会发展趋势,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大潮,激扬无悔青春。

生活与实践具有同质性,而且较之更丰富更温情: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除了实践关系,还有认识关系、审美关系、价值关系等;生活的真实、完整、丰富、深刻,能够满足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无论高校如何开展实践活动,都是人造生活,不如现实世界层次丰富、真实震撼。课堂教学、学校教育、学生个人生活的有限性需要到广阔的社会生活去“补短板”。从丰富多彩的生活样态中挖掘、生发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和内容,开发、创造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既体现出生活应有的意义,又可补充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之不足,使教育、生活与实践在良性互动中融合促进、共同“优化”。

二、生活化源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因传承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拥有9000多万党员(中共中央组织部201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059.4万)的大党、近百岁的老党,能够在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武装的、具有崇高理想信念、严密组织纪律、强大战略定力的伟大政党;在于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于她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总而言之,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和总结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勇挑历史重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重视对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善于用灵活生动、富有生活气息的方式方法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协调行动、鼓舞士气。

作为上层建筑,思想政治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具有统率全局的作用。毛泽东说“思想、政治是统帅”,“是灵魂”[3]。邓小平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4]江泽民指出:“没有这个政治的灵魂,就会迷失方向,……”[5]胡锦涛强调:“政治素质是头等重要的……必须在政治上很坚强,坚定地听党的话、跟党走。”[6]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反复强调:“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虽然,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会随着中心工作、经济基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发挥最直接有效的重要作用是不会变的。革命年代,“支部建在连上”,加强军队的政治工作,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取得了政权;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在人民内部广泛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思想政治的统帅、引领作用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紧紧围绕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围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美好生活需要,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否则就有陷入“空头政治”的危险。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着党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故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识论充分肯定了人民群众作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的主体性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紧紧依靠群众,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7]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一项根本性的重大任务来抓。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9马克思有一句为人熟知的名言:“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总之,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改造和开创历史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这支力量首先就要用彻底的理论说服和教育人民群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心任务。

善于采用生活化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总结起来,大概有三个鲜明特征。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一方面,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发挥人的主体作用。党善于发动群众、紧密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激发、鼓励人的创新精神,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另一方面,把人民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8]18二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一句话,坚持讲政治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有着惨痛的历史教训。一方面,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力量,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大发展的积极作用,形成了关于“政治首要性和统帅作用”的正确认识,习近平总结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也犯过“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各方面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国家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三是善于结合现实生活和时代主题开展党员干部整风和教育活动。如革命年代延安整风、土改整党,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整党整风运动,改革开放初期全面整党及之后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9年6月开始的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等。这些整风和党员教育活动,都是根据各时期时局发展、中心工作需要、党内现实状况开展的针对性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党员头脑,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坚持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实现党的自我革新、自我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活动的突出特点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党员的工作和生活、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当然,党员教育活动中也要注意克服形式主义和“左”倾思想。

三、生活化源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9]0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中央的直接部署下进行的,尤其这二十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研究出现了历史性重大变革。

(一)课程改革与时俱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称几经变更,为了表述方便,全文统一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叫法,简称思政课)从“98方案”到“05方案”,标志着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自“98方案”开始实施,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该课程体系予以规范。199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教社政〔1998〕,教育部也颁布了四门思政课的教学基本要求并对教材进行了修订。 2004年, 出台三个重要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 号文件),实行“05改革方案”,将7门必修思政课调整为4门,并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不断进行教学内容修订;相关部委出台了“三十多个配套文件”[10]134,高校思政课进入建设发展期。

党的十八大后,高校思政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宣部、教育部组织了两轮高校思政课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党的十九大后,中宣部、教育部全面修订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政课教材(教学大纲),并且开展了新教材任课教师全员培训。2016年12月,党中央专门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之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从总体要求、思想理论教育、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和阵地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党的领导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系统安排。为贯彻落实会议和文件精神,教育部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要求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从定位、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到教务、教学、管理等环节都做了详细安排和全面部署。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19〕47号),从总体要求,完善课程教材体系,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等五大方面二十个细目提出了改革创新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文件和制度的密集出台,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每一份文件的出台都是直面难题、从实际出发,务求解决问题、推进发展。几轮高校思政课改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精准把握时代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与时俱进推进工作创新的方法论原则。

(二)学科、师资、机构等建设和保障机制全面落实

党和国家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针对思政课在高校中学科地位不高、科研支撑不足的问题,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出台《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学位〔2005〕64号),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五个二级学科;2008年又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把为思政课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中心任务。设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开展思政精品项目工程,进行成果评奖活动等,结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支持鼓励高校思政课课题研究。加强平台机构建设,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直属学校领导、独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高校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重点培训,支持思政课教师进修深造、访学交流、社会实践研修等。完善教师待遇、职称评聘等制度保障,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

社会生活中一度流行“去政治化”倾向,有一部分人反感、嘲讽政治,导致思政课教师腰杆不直、缺乏自信,总觉得专业上低人一等。特别是2002年左右,各高校纷纷设立社会学、政治学、行政管理等专业,从思政课教师中抽调了一部分师资,思政课队伍建设受到影响。有段时间流行搞“一套班子、两个牌子”,思政课教师既上专业课也上思政课,思政课教师队伍被削弱、专业地位更感觉是“一落千丈”。随着中发〔2004〕16 号文件出台,高校思政课迎来了改革的春天。200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在培养培训、政策和制度保障等方面进行部署,尤其是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文件要求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这之后,出现了思政课教师回归的现象。有了专业平台、学科支撑和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有了底气和自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接地气、生活化的改革促进了学科创新发展

近十余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全面展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看,“以人为本”“成果导向”“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生活化”“实践育人”“全员育人”“大思政、大实践、一贯制”“大德育”“三全育人”“十大育人机制”“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等基于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实践观、认识论和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新理念不断提出,体现出学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目标、过程与规律的全面深入思考。从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看,“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慕课”“微课”以及情景模拟、案例式、启发式、互动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效果处于进行式。近十年尤其注重对实践教学的研讨和改革。从教学手段和载体工具来看,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发展迅猛,微媒介平台已广泛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之中。思政课课题研究热点从2004—2012年间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到2012年以后转向中国梦、党建、法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个方面,显示出思政研究与国家意志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特点。显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实效的关键在于是否紧扣时代脉搏,是否顺应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否满足大学生思想成长需要。简言之,是否“接地气”。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高站位和更宽广的视野

生活世界是无限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也是无限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随着时代与生活的变化而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要求我们从理念、内容、方法、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研究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新内涵,尤其是需要顺应教育现代化、以人为本、国际化的趋势和要求。从教育理念来看,现代化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终生学习理念、国际比较理念等不断发展;从授课方式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多媒体技术不断优化教学效果。随着神经科学与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与人机交互技术以及网络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知识成为可能。 2019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9.1%,互联网普及率达61.2%[11]。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迅速在世界范围兴起,它打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据2019年中国慕课大会报道,我国上线慕课数量有12500门;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1291门;学习人数达2亿多人次,其中一半是社会学习者[12]。大学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全球所有的大学都在和飞速发展的未来赛跑。“未来大学”“泛在大学”理念应运而生[13],未来的高等教育学习将与全球“泛在大学”互通,彼此联接在一起。高校思政课课堂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互联网+教师”成为其基本样态,平等、开放、自主、互动正在成为新课堂特点。

今天,世界交流的日益深入和国际局势的重大改变尤其需要国际视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国际交流是应对西方思想理论挑战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交流互鉴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开放发展的科学理论,在全球化、开放多元的价值标准和评判环境中,有生命力的理论必将在应对批判和比较中脱颖而出。随着中国道路、中国成就日益为全球瞩目,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研究兴趣。所以,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研讨,发出中国声音,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全球治理模式谋求共识、贡献思想智慧。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撰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所倡导的,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使每个人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14]。

梳理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政课课程改革的经验,不难发现,党开展工作总是立足时代变化和现实发展,从人民诉求和生活需要出发,抓住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顶层设计、制定政策规划并部署落实,围绕中心工作宣传、发动、依靠群众推进目标任务达成。在德国人韩博天所著《红天鹅:中国独特的治理和制度创新》中,作者把中国独特的国家治理方式视为“红天鹅”,提出了中国政治治理的特色基因:将政策制定视为一个不断变化以解决矛盾、持续实验和随时调整的过程;认为正是依靠灵活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大量自下而上的参与,保持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适应性和永久活力[15]。显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理念的提出不是偶然,它的产生和发展源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因传承。这一持久和深厚的源动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持生命力、发挥实效性以及走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的根本所在,研究和发掘其中的丰富内涵和宝贵经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改革和创新发展的力量之源。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政政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