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探析
2020-02-25洪斯琪
洪斯琪
(大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大理 671003)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经典力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在论证共产主义思想时,就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观点,处处彰显着生态智慧之光,也为我国各项民生事业的推进提供了举足轻重的借鉴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手稿》中生态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理论基础
(一)工业革命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阶段矛盾的激化。现实生活中所有的思想体系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们无不来自于人类社会环境的客观需求。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创新,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人们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滥用与掠取,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与损害,最终导致自然界与人类和谐关系的逐渐恶化。20世纪以来,全世界陆续爆发了多次举世瞩目、惨绝人寰的环境污染事件,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对人类生命都造成了极大的摧残和伤害。虽然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崛起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人们也不得不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生态代价。
随着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的加快,资本主义生产力不断在高速发展,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了制约和阻碍资本家寻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重大难题。为了在经济发展中谋取更多的利益,资本家以机械化的方式对自然资源进行无止境的索取与破坏,并对工人劳动者进行残酷的剥削,产生了以人性为核心不断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思维意识,因而导致自然界被剥夺了其神秘的斗篷,并逐渐沦为了满足人类贪婪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工具。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被进一步恶化了,但这也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蒙及现实条件。马克思站在了历史的高度,认为两次工业革命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进步,是以一种“异化”的形式来获得的,它并没有意识到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损耗与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更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性,拯救日渐式微与千疮百孔的地球将成为人类的一场全球性挑战。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1.黑格尔关于唯心主义的自然观。《手稿》积极批判并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自然观,即一方面使自己科学地摆脱了黑格尔自然哲学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有效汲取了黑格尔自然哲学积极的思想精髓,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改革。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认为自然的本源不是他物,而是绝对精神,自然界只是理念世界异化的结果,绝对精神才是自然存在的真正依据,唯有“理念才是永恒存在着的”。针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思想,马克思与恩格斯通过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了黑格尔唯心式的“自然观诡辩”——自然作为意识的抽象性存在,是自我异化的精神。然而,黑格尔以“绝对观念”的外化为基础,以“总体性”视域去观察自然和人的关系,深刻分析主体和客体、内在和外在的相关要素,并对自然的片面性进行摒弃,从而给自然界予以客观实在的内涵,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黑格尔关于唯心主义的自然观为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务实的理论基础。
2.费尔巴哈关于人本主义的自然观。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式的自然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反思与批判,重新扛起了德国古典哲学唯物主义大旗,并创立了关于人与自然界、人与人相统一的人本主义自然观。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思想在历史观上是唯心的,他把人和自然都看作“感性客体”,认为自然界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东西,而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只有把感性自然当作认识的出发点,人的认识才能最终迈向正确的轨道。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手稿》中系统地批判了费尔巴哈以“感性哲学”为核心的人本主义自然观。此外,马克思还深刻揭示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自然观的机械性与狭隘性,就在于其社会实践之维的缺失,因而不能科学地掌握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自然观的过程中马思形成了辨正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曾鲜明地提出了“人是类存在物”的观点,即人需要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才能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真正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明确地表明了人类归根到底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自身的发展是与自然界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自然界是人类谋求基本需要的客观条件,倘若离开自然界,人类将频临灭亡,更谈不上创造。另外,马克思还在《手稿》中强调:“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充分表明了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也深刻地描述了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为了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对自然进行无限制地掠夺与破坏,必然会遭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与惩罚。
(二)人是自然界中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手稿》中提到:“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类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明确地指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唯一事实上存在的实体,因而自然界是人类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对象。人类的实践活动必然会对自然界造成一定的影响,自然界并不是被动的存在物,它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也会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只有通过劳动实践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实现它们的和谐统一。由于人依靠着自然界生活,并且二者是以劳动实践为桥梁进行着物质交换,所以人与自然具有一种对象性的联系,这正是人和动物最主要的差异之一。马克思与恩格斯都一致承认动物与自然界不具有对象性的关系,正如《手稿》所言:“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这就深刻表明了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并且人的能动性、创造性会通过社会劳动而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自然界也随之逐渐进入了人类的活动视野中,成为人类的对象性存在,从而实现了从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的历史性蜕变。
(三)劳动实践是人与自然界的中介。《手稿》中指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由此可知,劳动实践是关联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纽带,也是主观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沟通的桥梁,人类则通过劳动实践的形式,不断对自然界进行着利用和改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因此,无论是原始社会或封建社会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业化道路,都应该在劳动实践的前提下,遵循自然规律、珍惜自然资源、爱护自然环境,并朝着有助于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这也具体展现了人的本质力量,促使自然界通过劳动实践这个中介深深地印刻上人的生存足迹,进而演化为真正属人的自然界,实现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三、《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地位。马克思在《手稿》中的生态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既承认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又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深刻地突显了二者的内在统一关系,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依据和实践基础。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人类在生产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与自然界产生彼此的联系,他们只有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共同活动以及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生产。”由此看来,人类与自然界所出现的相对紧张和对立状态,不但是工人和劳动产品之间发生异化的结果,而且是人与人之间对改造自然所得的不均衡的占有关系的必然后果。如果我们要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道路,就必须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把生态问题当作新时代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并用生态学的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经济活动,从根本上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坚持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科学的行动指南,从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航向。
(二)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在《手稿》中,马克思深刻揭露了生态危机爆发、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的根源,并在这一基础上表明了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环境下,才能使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妥善的解决。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条件,党和国家通过反思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所遭遇到的种种环境破坏,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才是最明智、最现实的选择。”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尚未健全与完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党和国家引起高度的重视,并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关键着力点,不断改善与修正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发展转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发表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应该而且必须成为发挥在那的题中应有之意”等重要论断,把坚持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全面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念、意义、方针和举措,从而为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以及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理,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而进一步推进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分析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关系,他的伟大预想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现实中,并主张应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在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互动过程中达到高度的统一,最终实现对人和自然关系异化的超越。虽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在《手稿》中仍未发展成熟,仅仅处于思想萌芽的初级阶段,不能够为当时社会的生态发展提供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它却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中国共产党不但继承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科学要义,并且还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从而增强了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共赢局面的信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21世纪最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有助于引领新时代我国各项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迈上新征程、开启新格局、实现新发展。如果要切实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务必深化环境保护领域改革,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普及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激发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进而促使人民群众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明理念,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