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世界丢了生命:电影《追凶者也》品评
2020-02-25连丽丽王占峰
连丽丽 王占峰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追凶者也》又名《吊水岩杀人事件》/《边城凶案》,是曹保平执导的黑色幽默悬疑片,由刘烨、张译、王子文等主演。该片于2016年9月1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一上映在国内引起了网友的争论,大多是对电影的黑色幽默和惊悚悬疑给以评价[1],此部影片是曹保平继《烈日灼心》之后的又一力作,刘烨也因饰演主角宋老二而获得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但笔者认为,无论是黑色幽默还是追凶悬疑都是作品的表层结构,或者说,观众在追随着电影的节奏来查找真正的杀人凶手、追寻罪犯杀人动机的时候才明白,主人公宋老二不迁移祖坟挡了商人和全村人的财路才是电影得以展开的重点。在物质主义至上原则指导下,人类不仅无限制地对大自然进行掠夺和破坏,也导致了新的野蛮,甚至做出了物伤其类的非理性行为。对大自然的征服与占有,不仅是自然生态的危机,更是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
一、一起凶杀案
电影《追凶者也》的故事发生在中国云南的偏远山村,电影一方面呈现出浓郁的云南边陲的地域风情,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该地刚刚被工业文明所浸染大搞建设的“兴盛景象”。影片在结构上采用美国鬼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八恶人》的形式,整部电影由几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有自己故事内容和叙事视角,用不同的叙事视角拼接成整部电影的情节内容。电影分2为五个章节,导演为了突出地域色彩,采用云南方言作为章节小标题:1.憨包——宋老二(刘烨饰)的故事;2.小烂屎——王友全(段博文饰)的故事;3.土贼——董小凤(张译饰)的故事4.乱屁麻麻(意指一团糟)——全知视角;5.鸡枞(意指胡说八道、扯蛋)。曹保平采用这样的方式结构电影使得影片地域特色和人物性格鲜明浓郁。影片前三个章节分别以三个人物的视角进行叙事。而在第四个章节“乱屁麻麻”才形成全知视角,人物完全交错在一起,全面爆发至电影高潮:金沙江逼供逃杀,以及人质对峙。[2]第五个章节“鸡枞”电影收尾,杀人凶手被警察击毙,宋老二洗刷了冤屈。电影内容如下:中国西南的小镇上发生了一起“抢劫凶杀案”:被害者是一名摩的司机,财务被抢劫一空,这使寂静的小镇掀起了巨大风波。警方和村民最大的怀疑对象是曾经和被害人猫哥有过过节的汽修店老板宋老二。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宋老二走上了“追凶之路”。宋老二凭着自己的职业知识找到了偷死者摩托车的古惑仔王友全,但是王友全只是一个偷车贼并不是凶手,凶手又成了悬案,凶案背后可能隐藏着的巨大的阴谋。在电影的第三篇章《土贼》中,出狱不久的夜总会领班董小凤(张译饰)正为和心爱的女人远走高飞做着最后的准备(值得一提的是,张译的表演是整部电影的亮点之一)。因为这起谋杀案,命运把没有任何关联的三个人——宋老二、王友全和董小凤连接到一起,“在荒蛮西部上演了一场追凶大戏。”
电影的英文名字是CockandBull,直译的意思是“公鸡与公牛”,是英语中一句谚语,“无稽之谈,荒诞不经”的意思,电影采用这个英文名字意在使观众在凶杀案后有更多的思考。电影的最后杀人凶手被找到并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是细心的观众都会对电影的结局产生疑问:虽然凶手被击毙,可是雇凶杀人的凶手只是死了一个,马氏兄弟接下来还会做什么?宋老二家的祖坟到底迁没迁移?电影留下悬念的地方也是最精彩的地方,当电影买凶杀人的真正原因得以揭示的时候,我们不仅会问:为何因为一个迁坟地的事情使村里保安队长(贵哥)和商人勾结对自己的村民痛下杀手?人性何以丧失到此等地步?
二、人与自然的失衡导致人性的堕落
电影问世以来,许多电影爱好者和各大网站(如搜狐、腾讯、豆瓣、网易、知乎)纷纷对电影的黑色幽默、电影拍摄技巧、演员的造型及表演艺术等方面进行评论,但是我们对电影的研究应该跳出作品本身的艺术特征,走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封闭的艺术信条,应该看到在作品的故事结构背后深深隐藏的矛盾——人为了向自然索取资源而伤害阻挡他的同类,这宛如当年的该隐杀死自己的兄弟亚伯,这是精神生态的严重危机,而且这种危机是为了物质利益对大自然过度索取造成的,正如国内生态学学者鲁枢元所说:“在生存的天平上,重经济而轻文化、重物质而轻精神、重技术而轻感情,部分中国人的生态境况发生了可怕的倾斜,导致了文化的滑坡、精神的堕落、情感的冷漠和人格的沦丧。”[3]是的,对大自然过度索取所导致的恶最终指向了人类自身,电影中出现的为了开采锡矿而雇凶杀人是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
鲁枢元先生是我国比较早研究生态学的学者,他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对生态学有很好的界定。提出了一般生态学意义上的“自然生态”概念,还指出广义的生态学应该包括“社会生态”及“精神生态”,正如鲁先生多次强调的“人不仅仅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一种社会性的存在,同时还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就人的生存状况而言,除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还应当有一种‘精神生态’……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他自己的关系。”[4]自然生态的破坏是人类进入现代文明以来一直对大自然过渡的索取造成的,这种对大自然过渡的索取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自身“精神生态”的不健康引起的,所以拯救自然和拯救人心是保护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手段是不行的,必须要从“人”自身找根源和解决之道。国内学者王岳川在论著中提出精神生态失衡的主要是“现代性的恶果”,表现为两大危机,“其一是当今世界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危机,其二是人类精神痼疾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生态危机。”[5]以我国为例,从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精神生活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并愈发猖獗,经济利益成为大多数人的特别是商业追求的最高目标,“人文精神失落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下降,人性被资本普遍异化,自然生态恶化与人类精神滑坡密切相关。”[6]进入21世纪,我国面临严峻的生态考验,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艺术作品都在呼吁环境保护的问题,哪怕不是纯粹的反映生态问题的作品,也会对生态问题加以关注,有的艺术作品甚至把生态问题作为作品的潜文本供人思考,电影《追凶者也》就属于后者。
在电影中,导演采用了设置悬念,层层剥离的叙事手法揭示凶杀案件的真相,直到电影的第四个章节的时候,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主人公宋老二才是要被杀的那一个,但杀他的原因竟然是挡了商人的财路。因为宋老二不肯迁移祖宗的坟地,村里就不能开锡矿,不能开锡矿村里人就不能引进外资,商人也没法赚钱,村干部也没法仕途顺利,县里也不好交代,甚至影响省里的经济发展。电影中好像是村里保安队长和商人要杀主人公,可是令人惊讶的是,不是几个人要杀他,他仿佛是全村、全县、全省的敌人,这些人是宋老二的整个世界,要杀宋老二的是他生活中的整个世界。因为他影响了他们的发财梦!在金钱面前,生命显得那么脆弱,人类最珍贵的情感,那么不值一提。
在宋老二那里,坟地不仅风水好,可以保佑他家儿子顺利考上大学,还是他和死去的人的一个连接点。坟地里躺着的不仅是一个个死去的人,还是活着的人的情感寄托,宋老二难受的时候可以到坟上和死去的妻子说说话,儿子伤心了可以到母亲的坟前哭一哭,如果把祖辈留下的这唯一纽带给斩断了,活着的人来哭的地方都没有了。俄罗斯著名作家拉斯普京曾说:“死亡,似乎是可怕的,但死亡总是在生者的心田里播下最有益的种子,腐朽和神秘之种能结出生命和理解之果。……人,不是个体,他身上融合着许多彼此不同的乡亲,他们聚集在同一个躯壳中同舟共济似的从此案划向彼岸。”[7]他在这里表达了人与世界、家族、融为一体的思想,因此在“子辈”对父辈的纪念中死者得以复活。在宋老二和娃子的心里,死去的人还活在们的心中,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最后的一片家园,但是在历史的大潮中,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人都物化为非人,精神已经不是最重要的,在资本的面前,一切都坍塌了!工业化文明是历史的趋势,在历史的车轮下,什么也阻挡不了!
对死者的遗忘,就相当于犯罪。电影中的王砚辉(贵哥)是数典忘祖的代表。
当宋老二历经艰险找到真凶的时候,他拿着凶手的西服来找王砚辉,王砚辉认为迁坟不过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是为全村人谋福利,娃子在哪里还不能哭,偏偏跑坟上去干嘛!在物质利益的主导下,王砚辉已经被物化为非人,这种物质主义导致的野蛮不仅要杀死阻碍他的宋老二,还要割断同类与祖辈的联系。人类自大、以自己为中心的罪孽在他的身上尽得体现。迁坟的事情电影到最后也没能给出答案,导演给了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但是我们不敢想象,最后宋老二能否守住他家的祖坟,因为想他死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以王砚辉和马家兄弟为代表的破坏者,他们是工业文明的附带品,在这样的形势下,建构良好的精神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语
俄罗斯著名作家艾特玛托夫在《断头台》中指出:“生命高于死亡——世上没有比生命更高的尺度。”王砚辉在利益的驱使下买凶杀人,在轻看别人生命的同时,自己也在慌乱中被凶手董小凤杀死,当生命结束的时候,他什么也没有赚到,留下的是对生命的唏嘘和对后人的警示。电影中杀手董小凤和王砚辉的死也让马家兄弟的罪恶被掩盖起来,由对自然的疯狂掠夺导致的恶还继续存在,由自然生态导致的精神生态危机仍然存在着,这是电影的缺憾也是其高明之处,使我们直视当今生态失衡的恶果!正如鲁枢元先生所说“生态问题实际上已成为悬挂在人类上空的一个带有‘终极’色彩的问题。”[4]人类若不重视这一现实,生态危机带来的不是世界的终结,而是历史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