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发展问题分析

2020-02-25秦铭巍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8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秦铭巍

(吉林梦溪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吉林吉林 132021)

0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发展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方法的应用领域也逐渐拓展,渗透在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大大提高了各行各业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到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是一个巨大的突破更是一个历史的革新,使管理的决策更加科学,管理的过程更加高效,也会给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和健康持续发展。

1 信息化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1.1 进行预控管理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具有工程量庞大、项目施工周期长、多方参与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诸多特点,所以在工程项目从准备到实施再到收尾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威胁到工程项目的平稳运行[1]。所以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利用信息化的方法来收集同类项目成功的经验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尽可能避免出现影响项目实施的因素,帮助做好预控管理工作,是项目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

1.2 进行全程监测管理

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项目是由多分部项目环环相扣而成的,每一个环节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能造成整个项目的运行陷入瘫痪,所以各个分部项目的平稳安全实施保证了整个项目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这就要求对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控和测算,每个分部项目都要建立完整的施工规则规范,运用信息化手段严格检测施工行为是否按照规范进行,可以保证项目过程的平稳运行。

1.3 进行审核和评估管理

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完整的管理过程都是一个闭环型项目,而在闭环的末端就对整个项目的全过程进行审核与评估,信息化方法可以利用在项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信息加以记录和分析,来对项目工程数据进行综合评估,避免了人为造成的误差,科学精准的评估出项目综合效益[2]。

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 相关人才的缺失

当前正处于信息时代的蓬勃发展期,对于信息化方法的应用正处于初级阶段,而建设工程项目量大且复杂,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人才,但在熟练掌握技术软件应用的同时又需要具备管理能力,学会统筹和应用各种信息来做出科学的预判和决策,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综合全面的素质能力。但在实际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即使有完备的内部网络信息化系统和功能强大的项目管理与业务管理硬件设备,但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仍然未能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网络平台,而导致项目管理过程效率的低下。

2.2 应用设备未能得到全面推广

我国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发展起步较晚,首先,研发先进的项目管理应用软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并且去认识和学习应用这些先进设备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其次,大部分的管理团队缺乏高质量高科技的信息化管理设备的配备,而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设备又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增加了建设工程项目的运行成本,导致管理人员对利用信息化管理设备进行管理工作的意识和积极性降低。最后,即使有的设计院和部门团队拥有先进的网络设备,或者投入资金与国外公司合作,购买其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但仅有部分功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未能发挥此系统的最大效用。所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应用设备与软件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推广也是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重点问题[3]。

2.3 未建立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标准

在我国,许多企业和工程项目中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标准。各项目之间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需要制定严密的工作流程以及清晰的责任划分来让信息沟通更加顺畅,但从工作流程的设计规划到组织责任的认定划分以及各种信息资源的分类整合,都没有制定一个详尽的工作标准细则,这就影响了各部分项目管理工作人员的任务交接与信息交换,导致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受到严重阻碍。

3 促进信息化管理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培养高水平人才

首先,在招聘过程中要积极吸纳真正有信息化管理能力的人才,不仅能熟练地操作信息化方法的应用软硬件设备,更要具有高素质的管理能力,运用先进的信息化设备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各阶段进行数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其次,要把培训教育常态化[4]。由于缺少针对性的培训教育工作,导致管理人员缺乏对相关知识技能更为深度的理解和学习,甚至一些项目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进入到一个误区,简单的认为使用电脑操作一些基本的社交软件和电子邮箱进行信息的交换与沟通就是信息化管理过程,使得诸多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理决策效率的功能被搁置和浪费。所以要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开展培训教育课程,并在培训课程结束之后进行实时考核,把考核项目纳入绩效制度中,对于成绩优异的人员进行绩效奖励,积极调动每位管理人员深入学习信息化的热情。最后,要主动学习国内外优秀的发展思想理论,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专业化团队的培养计划,并随着时代发展的特征及时调整计划,打造一支现代化信息化的高素质管理团队。

3.2 加大信息化应用设备的推广和普及力度

熟练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效率,但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新事物被管理人员接纳和掌握需要一个漫长的过渡期。首先,要加大对信息化管理应用设备的研制和开发,建立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能实现最大效用的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有些企业一味地追求高端的机器设备而不注重系统的运行是否发挥了最大效用,这就会造成成本和资源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其次,要加强每个管理人员对这些信息化应用设备的深度学习,不仅要运用这些设备进行信息共享,更要实现整个项目周期的全方位监控,学会使用这些设备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最后,要对信息化管理应用设备进行长期的、广泛的应用,让管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快速熟悉其用法,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全面的推广和普及。

3.3 建立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标准

要在企业内、行业内甚至在国家层面制定系统的信息化项目管理标准,有了标准才能让信息化管理过程更加高效和顺畅。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标准成果,例如ISO开发的UNICLASS系统为开发建设项目信息分类系统建立了基本体系标准。让信息化管理贯穿于整个项目周期之中,降低技术升级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

4 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是各行各业管理模式发展的主流方向,要顺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提高对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重视。企业管理的各部门各团队都要意识到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发展以及项目平稳运行的重要作用,主动积极地努力学习信息化管理知识,尽快熟练掌握先进的信息化应用软硬件设备。企业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及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加快建立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基本标准体系,从而加快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步伐,最终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工程项目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