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八个统一”的整体涌现性
2020-02-25卫郭敏
卫郭敏,姚 兰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明确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需要坚持“八个统一”,即“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整体涌现性
系统思维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思维方式。例如《易经》对“变化”的强调体现着系统思维中演化的思想,中医理论对于人体与环境、人体内部相互联系的强调体现着系统思维中整体的思想。随着20世纪40年代系统科学的出现和发展,系统思维逐渐具有了自然科学基础,且其丰富内涵也在随着系统科学的发展而不断被深化和拓展。
事物存在和演化的系统性首先体现为整体涌现性,在系统科学中,整体涌现性指的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而系统要素或要素总和不具有的某种宏观特征。也就是说,系统的要素按照某种关联方式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系统,而系统一旦成型,就具有一些要素以及要素总和所不具有的整体的形态、整体的行为、整体的状态、整体的功能等整体特征。系统的整体涌现性蕴含了事物宏观指向与微观涌现的辩证统一。一方面,事物之所以能体现出整体的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微观层面广大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广大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在事物的宏观层面涌现出“部分及其总和不具有的特性”[1]。另一方面,事物一旦在宏观层面形成整体的特征,即事物整体上表现出的一种趋势,这种整体趋势就会反过来对微观层面的事物要素形成宏观的指向作用,“处于层级的低层次的所有过程都受到高层次规律的约束,并遵照这些规律行事”[2]。事物存在和演化的整体有序性、进步性就是源于这种宏观和微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生成的互动作用机制,“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就如同埃舍尔画的著名的双手互画一样,既有个体要素的相互作用拖动系统宏观模式的变化,又有系统宏观模式的约束作用拖动个体要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变化”[3]。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教学对象——学生,就构成了系统的微观要素,微观要素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涌现出的宏观趋势就表现为系统的宏观特征。系统演化的目标就是学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系统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式,“八个统一”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系统,体现着系统性的哲学意蕴。“八个统一”的系统性特征突出地体现在它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宏观指向和微观涌现的互动机制构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深刻理解“八个统一”的整体涌现性,并且在贯彻“八个统一”的实践中注重系统推进、整体协调,才能达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目的。
“八个统一”可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维度,对系统的双向互动机制进行构建。
二、教学内容的宏观指向与微观涌现统一
“八个统一”中的前四个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宏观指向与微观涌现的统一。政治性、价值性、建设性、理论性是对教学内容宏观层面的要求,而学理性、知识性、批判性、实践性则是对教学内容微观层面的要求。
政治性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整体的、一以贯之的政治立场、观点,它关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宏大政治指向。学理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要遵循科学的原理和法则,即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无论是学生使用的教材还是教师使用的课件、讲义,都要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思想彻底。
价值性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体现整体的、一以贯之的宏观价值导向,它关涉塑造广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大课题。知识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要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要做到表述凝练而思想丰富,提纲挈领又适当外延,既能够深入也可以浅出。总之,要让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获得感。
建设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体上贯穿传播真理、讲清道理、明晰事理、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4],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主战场,“立”和“树”都体现着建设性的宏观要求,建设性也通常表现为宏观要求或特征。例如前面提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体现政治立场、价值导向,这无疑都属于正面的、整体的、宏观的要求。批判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中主要表现于微观层面,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整体理论体系也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性、革命性品格,但将批判性作为建设性对立统一面指出时,它通常表现为微观图景,这是因为立德树人中的“立”和“树”是统一的,建设的正确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是统一的,而需要批判的错误的政治立场、价值渗透是多样的。
理论性是与实践性对立统一的范畴。理论性是宏观层面的要求,实践性是微观层面的行为,理论性体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实践性体现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的多样性。因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理论,理论是抽象的、共性的,实践是具体的、个性的,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体现着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这显然是一种宏观与微观的互动图景。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宏观指向与微观涌现的统一不是单纯地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各自发力,而是实现宏观指向与微观涌现的有机融合。
坚持学理性离不开政治性的宏观指导,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理性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逻辑严密性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只有在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才能实现坚持学理性的目标,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始终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这便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的核心和出发点。同样,坚持政治性离不开学理性的微观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不是空中楼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以及充分实践过程中涌现出的政治立场,所以用政治性指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应该是在科学地设计教学内容时水到渠成地涌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
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也应该遵循相同的建构机制。宏观的价值指向必须以微观的知识为载体,脱离开微观知识的载体,价值指向就成为枯燥的说教,从而很难被学生自觉地接受,所以要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融入价值传递,使得宏观的价值指向成为自发的微观涌现。同时,知识内容的构建,必须在价值的指向作用下来完成,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决定的,脱离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宏观指向,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偏离了其基本功能。
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在微观层面针对一些错误立场、观点进行批判需要从建设性的立场出发,批判行为得以进行当然前提是树立正确的对立面,这个正确的对立面的选取和确定不是随意的,必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的正确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另一方面,要注重通过微观批判行为自发涌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的建设性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批判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批判本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学生能够自觉认同建设性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使得这些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成为自己自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自觉地使用这些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对错误的立场和观点进行批判。总之,通过建设性和批判性的有机统一,能够使得正确的立场和导向成为学生的自觉内化。
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学生的微观实践活动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学生设计实践活动计划、执行实践活动流程、进行实践活动总结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自觉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即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自觉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自觉地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要实现此种微观层面的涌现行为,就要求指导教师必须精心地构建实践活动细节,既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实践活动是“戴着镣铐的舞蹈”,产生逆反心理,也不能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听之任之,达不到预期的实践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八个统一”中的前四个统一,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在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的不同要求,政治性、价值性、建设性、理论性是宏观层面的宏观指向,学理性、知识性、批判性、实践性是微观层面的具体规范或行为。这四个统一要求宏观指向必须来源于微观层面的自觉涌现,而微观层面的建构又必须在宏观指向的作用下进行,如此才能将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统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进程之中。
三、教学方式的宏观指向与微观涌现统一
“八个统一”中的后四个统一,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从教学方式的维度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宏观指向与微观涌现的统一。统一性、主导性、灌输性、显性教育是对教学方式宏观指向的要求,而多样性、主体性、启发性、隐性教育则体现了对教学方式微观层面的要求。
统一性、主导性、灌输性、显性教育凸显的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输出方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主要课程,它必须在宏观层面输入时保证统一性,这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统一性决定的。主导性要求是尊重和重视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和学生一对多的关系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宏观整体的层面,而学生处于微观层面。灌输性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的无差别性,这只能是宏观整体的作用方式。显性教育是按照预定教学计划,将统一的教学内容对广大学生进行课堂授课,相对于隐性教育的多环节、多领域,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显性教育无疑处于整体宏观的维度。
多样性、主体性、启发性、隐性教育凸显的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输出方的重视。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关系,在不同程度上体现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而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通常表现为宏观整体和微观部分的互动关系。统一性强调保障输入的同一,多样性则强调微观情境或微观个体的差异。主导性和灌输性都强调教师作为一对多关系中的宏观层面,凸显了教师处于宏观层面的无差别性,主体性和启发性则强调尊重学生作为教学环节中的差异性的微观个体的能动性。显性教育侧重的是课堂授课的主渠道,隐性教育则侧重的是多渠道、多领域、多方式的渗透教育,所以相对于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无疑处于微观的层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也需要宏观指向和微观涌现双向互动、有机融合。
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论如何创新,都必须坚持整体宏观的统一性。比如必须有统一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5]。另一方面,在具体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又要结合实际,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改革创新,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多样性是统一性指导下的多样性,统一性又是多样性整体呈现出的统一性。
要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重点在于激发微观层面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从微观层面自发涌现出宏观的指向和特征。我们的课堂教学通常的问题都在于以教师主导和灌输为主,缺少了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忽视了对于启发式教学方式的运用。主导性和灌输性固然重要,但缺少或忽视主体性和启发性,就不能在教学系统的微观层面自发涌现出我们主导和灌输的正确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而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必须让学生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内容、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微观层面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内生出我们主导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系统宏观指向和微观涌现的有机融合,达到教学目的。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也体现了宏观指向和微观涌现有机融合的要求。通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都是注重显性教育而忽视隐性教育,同前面的分析一样,这就忽视了微观涌现机制的重要作用,也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的重要症结所在。重视隐性教育就是注重在其他领域用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发学生正确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的涌现。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课程思政的建设,重视大思政理念的践行,通过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多样性教育环节的改革创新,激发学生自觉的微观涌现。一旦学生作为微观层面的涌现产生,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显性教育环节打通,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结语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将“八个统一”中的前四个统一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体涌现,将“八个统一”中的后四个统一视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的整体涌现,本文的这种区分当然不是严格的,更不是绝对的。事实上“八个统一”是一个整体的思想体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上都需要贯彻“八个统一”的整体思想。本文做上述的区分,只是揭示“八个统一”不同部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同环节的侧重或者针对性,如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时才能纲举目张、有的放矢,才能各有侧重又相互协调、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