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缺失与重构
——基于中国高校“空心病”现象的思考
2020-02-25王云峰
徐 伟,王云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心理教育发展中心,辽宁 大连 116052)
0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持续实施,我国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空前完善的生活保障和丰富易得的学习资源.然而,部分大学生却出现了与上述客观环境不相匹配的一些现象,如部分学生内心充斥着极度的空虚,不知道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针对这种现象,北京大学徐凯文副教授在第9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以“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为主题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空心病”这一说法.他从心理健康角度描述了北京大学很多学生所存在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的状态.其症状虽与抑郁症相似,但因缺乏明确的诊断结果和相关量表的佐证,将其定义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1].如果仅作为一种心理障碍,“空心病”毫无特别,但因其定义中强调了与个体价值观的密切关系,直接触动了“价值观”这一当今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从而使得“空心病”现象迅速“升级”至社会层面.又因社会对青年价值观的关注与讨论从未止歇,“空心病”现象一经提出,便成为了舆论的焦点.
当今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截止到2019年7月,在中国知网学术论文库中以“空心病”为主题进行搜索时,与之匹配的相关记录仅为30余条,如此庞大的“患病”群体与如此有限的理论研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梳理已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将产生“空心病”的原因归为三种,一是功利的应试教育,二是精致的利己主义思想,三是残酷的社会竞争.从表现上来看,三种原因确实是有理有据,然而当深度思考时却发现这些原因着实有待商榷.因为可以清楚地看到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展现了莘莘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导致“空心病”现象产生的三种原因与行为结果并未存在着明显的对应关系,缺乏显著的“因果关系”逻辑.事实上,当一个现象上升为社会问题,并可以用共性的语言描述出来时,就已然召唤人们应超越表面的现象描述,拓宽对现象的解读视角,寻求此现象背后更为深层次的结构与背景,明确产生机制,提出解决方案.对于“空心病”现象的研究需要分析心理活动形成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理清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缺失环节,并通过个体成长过程的行为追溯来探寻导致缺失环节的真正原因,并由此推演出现象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而找到此类问题的解决之策.
1 情感体验及其对个体成长的价值
1.1 情感体验的内涵
关于情感,普通心理学的定义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主观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作为个体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与个体内在感受和主观意向的协调一致性.基于情感的定义,情感体验可理解为个体对客观事物引发特定情感的主观感受.情感体验的产生要求个体参与到生活世界中,体现了情感体验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个体与外界事物相联系的中介,情感体验往往与个体的生命价值相联系,并通过“扬弃”的方式融入个体生命意识中,从而丰富、超越甚至是替换旧有的意义.并通过理解、体会等多种心理活动的交融、撞击,通过个体的反思判断和价值判断能力,达成内在感觉与外界客观事物的统一.
1.2 情感体验的教育价值
无论是教育家孔子所述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还是当代情感教育名家朱小蔓所论证的“离开情感层面,不能铸造人的精神世界”,抑或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表达的个体学习的情感动力因素,都在强调一个基本的事实,即个体的情绪情感在教育、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由于个体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构成心理活动结构的全部内容,三者缺一不可,缺少了情感过程的参与,个体的心理活动将呈现不协调状态.情感体验是个体获得知识的动力基础,是高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前提,是个体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2].如果父母师长在进行教育实践过程中只关注认识系统的操作,而忽视情绪情感的体验,企图通过灌输式、填鸭式的方式来解决个体的精神困惑,那么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1.3 情感体验不足导致价值观教育低效
现在的大学生从小就接受价值观的教育,可以说价值观的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来说都是空前的,但是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当这一客观事实摆在面前时,人们开始反思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低效问题.价值观的形成是以知识学习为基础,依据自身的心理加工,通过自觉、理性的反思而不断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这里的知识来自于生活中不断沉淀下来的经验、总结凝练出的理论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要求,需要经过内化过程才能逐渐演化成能力,助力个体的探索过程.心理加工是指个体在价值判断时所依据的心理状况,心理状态和水平直接决定着价值活动中选择、解释、定向功能的发挥.而个体的情感体验又是心理状况的核心成份进而直接决定着价值观学习的效果.大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失去平衡甚至向两个极端发展,则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2 个体情感体验不足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发生非偶然,对于它的解读也不能局限于某个个体偶发的行为和成长困惑,而是要将社会作为现实背景予以分析.这需要回溯到“空心病”群体的成长时代,将该现象置身于社会变迁的现实环境中,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解析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就是说在解答“情感体验不足”现象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今天的教育过程,也要追溯到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甚至需要结合其父母的成长环境和社会的舆论影响来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2.1 社会舆论的渲染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不单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型,还有与之相伴的政治和文化的转变,这种转变必然促使人们价值观念层面的变迁.在从社会到心理层面的深刻变革过程中,最先看到的是经济的变化,之后才是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也使得人们对于价值观转变的察觉稍显滞后.现如今,青年价值观的变迁仍在延续,只是在融入了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后,讨论形式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多样而已.如果一定要说现在的价值观讨论与以往有何明显的区别,那么答案一定是现在的讨论对于个体生活意义的关注比重增加了,个人可以比以往更加轻松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空心病”现象的讨论恰恰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讨论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出现呈出了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点,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青年价值观的深度思考,在一段时间里频繁见诸报端.随着社交网络和自媒体的发展,学生能够轻易阅读到相关信息[3].目前互联网上关于“空心病”大多被定义为“情绪低落、情感缺乏”.而这些状态又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经历的情绪状态,因此极易被“对号入座”,再加上舆论效应的几何级数递增,大量的“患者”便呈现出来.
2.2 家庭教育功能的异化
家是心灵的港湾,是情感培养之地.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个体要充分体会到温暖、理解、牵挂、呵护、责任、尊重等情感的意义.学校教育的核心是知识教育,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个体要明确知识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给予个体的力量.也就是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二者虽然都旨在培养人,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且不能相互替代.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家庭教育的本意正逐步弱化,家庭教育正变成学校教育的延伸.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界限正愈加模糊,除了学习场所、学习监督者有所差别外,学习内容几乎完全一致.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是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通过知识来改造世界的成果令人震惊,知识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西方发达经济带给个体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家长们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从而将全部注意力投入到了如何帮助学习知识上,家庭教育的功能逐渐演变成课堂知识的再学习,所有的努力全部是为孩子的学习铺平道路,至于其核心情感教育就变得可有可无,孩子内心世界的情感缺口不断增大.
2.3 个体情感教育的不足
既然个体的情感教育不足是导致大学生价值观缺失的症结所在,那么个体内心的情感缺口为什么没有引起家长们的注意?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需要回看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梳理个体的原生家庭教育,看看家庭教育者最关注什么.家庭教育者最关注的内容与其自身还处于孩提时代时最想要得到什么密切相关.当进一步回溯“空心病”患者的家庭教育者们的成长环境时,不难发现作为家庭教育者的父母正处于改革开放政策初现端倪或改革开放政策刚刚落地之时,父母在不断体会到多样的物资带给个体内在幸福感受的同时,又不得不面临着物资相对比较贫瘠的状况,因此,他们对物质条件的追求在孩提时期便已深埋于心,但与此同时因他们在内心里感受到了亲情带来的温暖,并习得了如何通过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尽管对物质的追求在内心里十分“执着”,但外在行为表现相当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有了自己的下一代,这种内心对物质的追求便通过“给予子女”的形式得以满足.子女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了予取予求的“特权”,从而减少了个体通过努力获得“需要”的动力.更加可怕的是因为家庭教育者在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丰富,所以当他们在教育子女时特别容易忽视情感教育,造成个体情感的极度缺失.
3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应对途径
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否健康,精神状态是否和谐直接决定着未来能否担当历史的重任.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出现并不意味着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垮塌,而是大学生对自己内在价值的普遍思考.它的出现恰恰是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产物”,其旨在向社会发出的讯号,并要求人们理性反思该现象背后所阐述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3.1 社会层面:客观审视、理性对待
人的精神状态一直是社会科学讨论的重点[4].无论是1925年英国诗人托马斯·艾略特创作了诗歌《空心人》所描写个体的无聊、空虚的精神生活,还是192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在其所著《自卑与超越》中所述的个体普遍性的自卑情绪与生命意义探索,抑或是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的《习得性无助》都在阐明个体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无助的心理状态.如果上述内容所表述的都是“西方语境”,那么如今这种现象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呈现在了人们面前.2008年,我国精神病学家许又新曾在《神经症》一书中讲述了物质丰富过程中社会群体将呈现出的阶段性精神空虚问题,这也再一次证明了“空心病”现象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其产生受时代背景的影响.既然如此,那么对于“空心病”者就不应该采取鄙视的态度,更不需要神经兮兮,以为“世界末日”,而应该放松心态,以包容之心看待大学生内心的彷徨,以关切之心看待大学生的个体成长.
对于“空心病”现象的处理切莫简单粗暴,高校有关部门也不能因为看到有“空心病”现象的报道,就要求学生做各类心理量表,强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须知,这样的方式非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更多的学生陷入恐慌,使得原本就焦虑的情绪愈演愈烈.对于那些受暗示强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措施可能会使他们“对号入座”,无意中“扩大”了“空心病”群体的数量.同时,学校有关部门也应清晰地看到“空心病”者身上存在的共性特征——情感情绪是平淡的、内心资源是枯竭的、前进动力是不足的.“空心病”者不需要摆事实、讲道理,而需要获得情感关怀,需要获得精神能量,这样才能增进他们的内在力量,使他们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变自身和适应环境的人.因此,高校教师应以润物无声之势,加强学生的情感培养,努力帮助每个年轻人找到自己独特的路,让他们少些彷徨,多些感动.
3.2 家庭层面:回归家庭本真,重视情感教育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个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各司其职、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共同肩负育人任务[5].但社会转型期下的部分家庭却出现了家庭教育的功能紊乱,家庭教育逐渐丢弃自身情感培养功能,转而进行知识的教育.在功能转化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区别越来越少,家长与教师的教育行为越发接近,个体的情感需求无法满足.因为社会转型不仅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改变,它还包括隐藏在更深一层不易被发现的个体的情感体验变化,一种个体对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因此,家庭教育应该充分认识到其在个体教育当中的重要作用,回归本真,充分发挥其情感教育的功能.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学生能够拿出时间来思考个体存在价值这件事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只是在思考过程当中,因缺少情感的“润滑”而使前进的汽车故障多发、行使缓慢而已.这种踌躇或回避“意义”的行为在不断提醒教育者,因此,情感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出生开始便贯穿于个体的整个生命过程.
家庭是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初始场所,也是个体情感体验最早、最丰富之地.如果个体在原生家庭中缺少情感关怀,不能获得无条件的支持,不能体验到父母给予的精神力量,那么个体的内心世界可能就会变得孤独、冷漠、怀疑等,外在行为也将表现出不合群、退缩等行为.如果以人际交往为例,缺少了早期情感体验的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容易体会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情感沟通.他们感受到的可能是人与人关系链接的若隐若现,亲密关系形成的举步维艰.个体不知道昨天的朋友还有没有联系的必要,今天的朋友明天醒来后是否依然还在.学生的内心填满了各种不确定,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如果原生家庭情感教育得当,家庭氛围是幽默、和谐、健康、向上的,能够处处体验到关心、理解和尊重,个体将通过原生家族的情感互动过程积累正向情感,从而激发出更高的自信、开朗、积极、幸福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力量将成为个体成长的原生动力,促进个体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3.3 个人层面:经历生活事件,重在情感体验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认识到“空心病”现象是时代的附产品.它的产生是转型背景下成长期家庭教育功能的异化、个体情感教育缺失所致.同时个体也要清晰地意识到“坐以待毙”、“陷入悔恨”并不是好办法,可以通过改善与家庭、学校的情感互动关系来缓解内心的无助感,可以通过积极参加生活事件来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进而改善“空心病”的症状.当这样的目标明确之后,个体在实施行为时就会自觉投入到生活事件的经历、体验、感悟之中,在深刻体会与收获感悟之后,个体将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个体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后,即便是单纯的理论学习,也能有意识地去体验和感悟定理、规律等背后隐含的思想与方法,并用心去体会这些学者在研究理论时所流露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6].只有这样,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更加丰富,求知态度才能更坚决,自我价值才能更加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