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2020-02-25王晋伟肖红青
王晋伟,肖红青
(1.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吉首大学 体育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0 引言
中华文明根植于土地,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近代来,城镇化的进程打破了传统乡村天然的人际关系,村民住进“单元楼”,相互之间变得陌生,失去了乡村原有的“闲话”空间,一些珍贵的记忆渐渐被抹去.传统的乡村文化逐渐衰落,新的乡村文化重建不成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文化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乡村文化空间弱化,乡村文化向心力缺失,乡村农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与日俱增,乡村文化振兴乃至体育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观需要.迫切需要改变乡村文化落后面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保持乡村风清气正的传统风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局,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1 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机理
民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在乡村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孕育产生且长久传承,验证了其主流文化内涵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乡村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犹如黄河之水一般连绵不绝.当故乡已经成为在外游子魂牵梦绕的故土家园时,它潜移默化地起到了凝聚精神力量的作用.民俗文化具有提升积德扬善的功能,是人神共娱的民间信仰的精神浸染,其犹如唐诗宋词一般,流芳百世、福泽后代.民俗体育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跟民俗文化一样,它可以用同一种方言表达生活习惯,激发人们的文化认同,维系父老乡亲无法割舍的睦邻亲友之情.乡村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力,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条件.
1.1 有利于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实现产业振兴
民俗体育有其地域的独特性,可以有效提升当地的知名度,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挖掘特色资源,展示文化魅力,提升文化价值与知名度,与当地旅游经济协同发展.体育旅游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推手.一方面体育旅游可以让乡村中更多的人参与到民俗体育文化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政府和当地群众会更加珍惜本土的特色体育文化,从人力物力上加以大力扶持,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特色体育文化.
乡村体育旅游可以有效吸引观光游客,促进游客对于农副产品的消费,拉动乡村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等传统农业的繁荣发展;可以促进乡村民宿、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乡村农业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实现当地产业振兴.
1.2 有利于乡村劳动力“本地化”,实现人口振兴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迁移与产业转移的空间轨迹逐渐趋同[1],乡村长期缺乏产业,乡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生活困难,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的人口回流,人口回流的效应涉及乡村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带来人力资本在乡村地区的释放,也带动了乡村产业结构转型.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农民富裕,让农民留在乡村,实现人口振兴.
1.3 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振兴
乡村生态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民俗体育文化可以促进体育旅游的发展,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本具有环保性,可以促进当地群众更加注重美好环境的开发与保护,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必将促使本地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更好地打造乡村宜居环境,实现乡村环境振兴.
1.4 有利于提高乡村农民素质,实现文化振兴
作为乡村振兴的任务和基本要求,乡村文化振兴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促使当地充分发掘村落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扬和传承特色传统文化,有效激活乡土文化密码,通过与当地村民治理价值理念有效结合,融合政府扶持政策,合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文化体系.文化也是一种产业,可以发掘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乡村振兴的特色抓手.基于共同记忆和愿望的民俗体育文化彰显了地方文化认同和凝聚力,是乡土社会善治的有利条件,要多运用民俗体育文化提升民众文化认同感,持有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提升主人翁意识,强化自治参与意识,促进民众参与公共决策,参与社会治理,推进乡村自治,满足乡村社会在民主政治方面的需要[2].
2 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挑战
2.1 乡村的地域性特色减弱
以前由于交通通讯不发达,乡村环境客观上保存了地域特色.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乡村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一些乡村为了建筑上的美观,片面追求现代化的建筑效果,竟然把古香古色的民宅拆掉建成整齐划一的别墅洋房,与当地乡村地域特色格格不入.由于高铁、公路、村村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乡村地区与外部环境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乡村民俗文化越来越受到现代文化的侵蚀,城乡文化逐渐同质化,乡村社会正在面临与我国城市千城一面一样的窘境.
2.2 乡村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不足
近年来特色小镇的大力推广,虽然保护了传统民俗文化,但是缺乏特色鲜明的文化小镇,文化产业的开发仍显不足,尤其体育民俗文化产业化滞后.诸如节庆赛事、民俗体育项目等方面的开发缺乏创意;民俗体育文化市场的活力仍显不足,表现为市场规模小,布局不够合理,农民文化消费潜力不够,且缺乏监管和引导.体育旅游的开发仍旧不足,旅游大环境的整体规划不足,未能形成上下一盘棋,零星散落的民俗村落与当地旅游市场不够协调,导致旅游市场的牵引力不够,文化消费群体的受众面较小.
2.3 乡村文化振兴主体缺失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传承人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很多民俗体育起源于长期的生产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改变,伴随着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们当年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民俗迅速减少,曾经赖以生存的技能没有了用武之地,导致传承人难以为继.年轻人受到城市现代化生活的影响,不愿意学习传统民俗技艺,尤其是西方体育项目的广泛普及,严重压缩了我国民间传统体育技艺的生存空间.比如正月十五前后扭秧歌、敲大鼓、踩高跷等习俗,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和儿童无力承担此类体育活动,客观上加速了传统节庆中传统体育项目的消失.随着传承人的逐渐老去和生存空间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内涵的消亡日渐明显,客观上出现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断层.
2.4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失灵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通过文化下乡等形式来服务乡村社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虽然初具规模,但是文化的有效供给仍旧不足.比如虽然很多乡村都设置图书室,但基本都是大门紧锁,里面陈列的图书得不到利用,乡村书屋成了应付检查的形象工程.笔者走访调查发现,一是很多村民不知道有乡村的存在,二是他们感觉去看书不如看手机电视方便.乡村文化生活比较匮乏,打麻将成了为数不多的消遣娱乐项目,体育文化生活基本都是广场舞,且广场舞的内容乏善可陈.
3 民俗体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传承与应用
3.1 坚持“外部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统一
乡村振兴的一大难题就是外部供给严重不足,有效增加外部输入资源供给成为当务之急.一是要增加组织供给,打造乡村文化服务中心,把民俗体育文化融入其中,成立专门的机构,与新时代党组织有效融合,定期组织开展活动.二是增加资金供给.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通过土地、房屋场馆租赁或者PPP招商引资等模式吸纳社会资金,来用于乡土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同时,积极鼓励本地出去的成功商人、社会名流、爱心人士进行捐赠赞助;体育彩票公益金和体育产业引导资金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重要的经费来源,各乡镇应将政府转移性支付资金充分用于农村群众体育.同时,通过鼓励民间捐赠、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形式,优化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投资结构,并落实国家财税优惠政策[3].三是增加人才供给.要发掘离退休教师党员干部等发挥余热,尤其是具有一定体育特长的能人.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着重考察文体特长,要求一专多能,具备体育特长和开展文体活动的能力.四是增加文体活动供给.积极做好文化下乡活动,详细考察各村落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各地量身打造文化下乡活动,进行“订单式”精准服务,激发村民活动的热情.
在内部自身造血方面,一是重视挖掘乡村内部的体育能人,发掘培养新乡贤.将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与当地的生产生活密切结合,让其在乡村土壤中萌发,又要在乡村生活中成长.丰富乡村体育文化载体,可以定期举办文体汇演,充分利用乡村节庆,把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乡村运动会.让体育活动占领乡村文化阵地,有利于净化诸如赌博等农村不良文化环境,提高乡民文化和体育素养.乡村节庆体育活动要切实做到“官办”和“民办”的紧密结合,政府要提供必要的节庆体育文化公共产品,满足乡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并且利用适当的政府补助作为激活民间资本的推动力,政府的“角色”不可或缺[4].
3.2 挖掘历史记忆,打造文化基因
一是去粗取精,挖掘优秀传统民俗体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导致优劣并存、良莠不齐.对于一些带有封建迷信性质的活动,不能机械地进行继承,要对村民进行说服教育,坚决予以剔除.当地文化部门要注重做好当地民俗文化的甄别性挖掘和系统梳理,可以汇编成册,逐门逐户下发给村民保存学习.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物品,建立档案管理机制,实物、荣誉资料妥善保管,避免散失.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网络平台,扩大宣传与交流.建立武术、民间花会、民俗传统方面的图书室[5],以此加大体育文化保护与修复力度,延续传统历史文化文脉.把散落在“田间地头,农民口头,老人心头”的民间优秀文化元素整理收集汇编成册.结合地方政府打击乡村不良风气的行为,严控乡村红白喜事不健康的文化表演,让健康阳光的民俗文化占领文化阵地和文化市场.
二是“软硬兼施”、活化利用,做好民俗文化实物保护.传统乡村里的实物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需要尽量原汁原味地保存.比如手推车、石锁等老物件,富含民俗文化元素,记载了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是当地特色文化的历史标本,具有重要的收藏价值.当地政府应该充分激发村民动力,进行选择性收藏和保护.对于传统体育项目的载体(如祠堂故居)进行保护时要本着“生活化”原则,杜绝陈列馆式的保护,赋予原有的使用功能,让这些载体充分“活起来”.维修保护破旧场馆要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在还原原貌的基础上,再增加新设施,扩展新功能,焕发新生机.
3.3 坚守特色阵地,创新宣传载体
随着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各种新媒体应运而生.网络传播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迅速传播,这使得原本偏僻封闭的乡村不再封闭.可以模仿诸如《舌尖上的中国》等节目,广泛向城市居民宣传乡村的传统体育文化,引导他们关注乡村生活,激发群众对乡村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直播、微视频等方式,推介分享自己的乡村体验旅游经历,可以引导原本崇尚城市生活的新青年,放弃外出务工,返乡自主创业,通过拍视频搞直播的方式,激发广大群众埋藏心底的乡土情怀.可以委托专业公司帮助研发民俗传统文化的电脑小程序以及手机APP等.一是要搭建数据信息平台,建立传统村落档案和保护管理信息系统,采取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等形式,为各传统村落、古巷、传统建筑、节庆习俗等建“身份证”.二是要打造社会宣教平台,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举办各类展览、讲座、专题研讨、学术交流会、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加强领导干部宣教,以提高官员的文保意识和文化自觉.发挥传统村落保护的舆论宣传及监督曝光的重大作用,营造全社会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
3.4 多管齐下,发展体育旅游
一是文化旅游模式.乡村体育文化旅游开发重点在于文化遗迹的展示、体育文化的体验以及体育文化的创意等.民俗文化旅游不仅需要民俗文化,还需要满足游客“衣食住行”和“游玩、娱乐、购物”等要素,需要和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盘活农村剩余房屋、剩余劳动力、传统农业等资源.二是开发特色民俗体育项目模式.传统村落利用现有的旅游景点,增设民俗体育旅游的项目,比如靠山的地方,可以开发自然攀岩;临水的区域,可以增设野外垂钓;林地可以穿插骑马射箭等,积极创造视觉上、感官上的体验产品,增加游客与当地艺人的互动.还可以与当地高校体育院系、艺术院系等相互合作,创建“产学研”实训基地,促进高校师生与当地民间艺人的相互合作,联合开发提升文化品牌价值.三是体育康养模式.民俗体育文化要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以及近年来“非典”、“新冠病毒”等疫情的发生,过乡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成为人们绝美的渴望,强身健体增强自身免疫力,也成为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要尝试积极打造“体育民俗康养旅游产业集聚区”,推进完善体育康养产业链,推进我国体育旅游业从单一运动休闲式向度假养老旅游式的发展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