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0-02-25竺铝涛
竺铝涛
(浙江理工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在促进国家教育水平发展和科研能力提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在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阶段,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但是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长、生源地的不断增加,在校研究生的构成日趋复杂,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显现。研究生是一个与本科生有着非常大差异的群体,他们在本该选择就业、承担家庭经济责任的年龄选择继续在高校深造,在提升自身学历的同时,对自身今后工作和职业也有了更高的期望。另外,从本科阶段记忆与理解式学习方式突然转换到研究式学习方式[1],研究式学习方式强调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方式的转换加上繁琐而枯燥的科研和非科研任务,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使研究生面临着学业、就业、经济、人际交往及情感困扰等多重压力,由此引起的孤独、苦闷、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问题逐步增多,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疾病,个别还会感觉生命无意义、尝试自杀、发生暴力事件等。因此,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研究生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
一、 研究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我国研究生的心理总体上呈现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态势。大部分研究生能够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是在一些研究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出走以及其他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思想政治工作司发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各高校高度重视,纷纷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疏导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
研究生心理问题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学业科研压力、性格情绪问题、社交人际关系、情感抗压问题、适应问题和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等。研究生在遇到上述问题和压力时,一般会通过情绪或行为表现出来,而部分研究生因不善于沟通或缺乏沟通渠道,压力和情绪得不到有效疏导和发泄,导致自我封闭,加剧心理问题,更有甚者引发心理疾病,甚至会采取极端手段。
为了促进研究生能够乐观健康地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高校的科学研究中学有所成,成为祖国的栋梁,分析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根源,提出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增强研究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刻不容缓。研究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他们当时所处的现实,想要寻找到心理压力的解决办法,就必须深入到研究生所面临的生活、学业、科研、就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掌握研究生的心理个性化特征,探寻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 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较为复杂,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同时各种因素之间还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遗传基因、个体生理和心理因素、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等都会对研究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 经济压力
从2014年起,国务院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确定了研究生教育收费制改革,学生需要全部缴纳学费,但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所获科研成果申请等同的奖学金资助。此举旨在鼓励研究生认真学习,积极参与科研,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但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另外,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研究生的生活成本也不断提高。与本科生不同,研究生每个月都有数百元的科研津贴,这可以维持他们简单的一日三餐,但是当需要其他消费时,特别是处于恋爱当中的研究生,经济就显得非常拮据,他们没有经济来源,又不想直接向父母要钱,因此经济压力在所难免。
2. 人际关系压力
研究生除了与同班级、同年级的同学交往外,更多的是与课题组的导师及同门之间的交往。部分研究生自我保护意识强,缺乏交流与沟通,很少参与班级活动,无法与同学建立深厚的感情,因此遭遇困难和挫折时缺少可以倾诉和交流的对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3]。而与课题组同门之间的交流和课题组的氛围息息相关。对于具有互帮互助传统的课题组,研究生容易克服人际关系压力;而对于缺乏“传帮带”氛围的课题组,大家都忙于自己的课题,有些研究生会产生单调孤独、缺少关爱、无人倾诉沟通的痛苦[4]。这容易使他们陷入科研压力,特别是导师对所定的课题自己也无法精准把控时,研究生在课题研究中遇到困难而得不到有效指导,很容易对研究产生误解甚至逆反心理,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3. 导生关系压力
导生关系是研究生具有的特殊人际关系,它由情感和心理支持、对职业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帮助、行为榜样三个重要部分组成[5]。不同于本科生,每名研究生都有自己的导师,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的课题组氛围、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不同的繁忙程度等。研究生通过与导师交流确定研究课题,通过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获取科研成果,通过情感交流获得心理上的认可与支持。
导师不仅需要对学生在学习、科研上予以指导,同时还将从同门关系、个人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对研究生产生长远的影响。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和行为风格对导生关系具有决定性作用。只问结果不重视过程的“唯结果论”管理、缺乏交流与指导的“放任型”管理、苛责严厉式管理等都不利于研究生的健康成长,而一些高校重结果轻过程、重任务完成轻人才全面培养的错误思想也左右着导生关系的发展[6]。教学制度对导生关系起一定的调节作用,科研经费的发放则使得双方形成了一定程度的老板与雇员关系,这些都会导致研究生产生紧张、焦虑和失落情绪,降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导生的人际关系[7]。
当研究生意识到自己无法达到导师或自身的标准或期望时,可能会被激发出逃避心理,面对高度的自我意识和逃避现实的动机,当自我与标准之间差异巨大时,学生就有可能产生极端的想法。导师的品性和学术修养以及对学生的指导、评价将通过左右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人际关系而影响其自我效能感、对未来的期望值等,导师的学识、品德、为人处世、指导方式等都会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深远影响。
4. 就业压力
近年来,为缓解本科生就业压力,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教育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转变,这导致了研究生质量参差不齐。相比于本科生,研究生对工作环境和薪资的期望更高,而大部分人报考研究生或迫于就业压力,或仅仅是为了得到学位文凭以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因此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缺乏科学研究精神,仅仅满足修满学分,完成课题以求顺利毕业。也有部分研究生将大量精力放在公务员考试上,致使这些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并没用获得扎实的科研素养和专业技能。
一般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型和技术型企业讲究企业效益,重视人力的成本投入与产出,本科生或专科生对薪资期望较低,可塑性强,相较于硕士生更好培养;而对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更倾向于博士生。硕士研究生对自我认识定位不清晰,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拥有高学历,不仅对薪资有较高要求,而且还看重工作环境,不愿到一线车间和基层去锻炼,把大量时间花在面试和等待上,这也增加了他们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8]。
5. 恋爱婚姻压力
研究生的身心都已发育成熟,正是恋爱结婚的黄金时间,很多研究生都期望在学习阶段找到人生的另一半,而高校提供了非常好的恋爱自由和感情交流平台,一旦临近毕业还没找到恋爱对象,就有可能走上传统的相亲道路。特别是女研究生,年龄的增大以及择偶范围的变窄[9],加上家庭的催促,很容易造成情感心理负担。而处于恋爱中的研究生也要考虑双方将来的情感发展,毕业后能否在同一个城市生活、工作,以及面临分手的痛苦和分手后留下的心理创伤等,思想负担较重[10]。
6. 自我激励压力
研究生中有得过且过者,也有渴望上进者。不同于本科生教育阶段以学习成绩作为主要衡量指标,研究生教育更看重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学习能力以及执行能力,而科研成果除了与学生的努力相关外,还与导师的选题方向、指导方式、科研平台、经费支持等密切相关。当自己的科研开展不顺利,看到身边同学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特别是昔日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科研开展很顺利时,研究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嫉妒、失落、惆怅、郁闷等心理,导致自我压力无限增大,而渴望证明自己、自我激励的心态又会进一步导致焦虑、迷茫和失落的心理压力。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正确引导和宣泄,很容易使研究生丧失信心,甚至产生悲观和抵触情绪。
三、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缺乏重视和有效的处理机制
研究生的数量相对本科生较少,且在年龄、生活阅历方面比本科生更成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极端事件的概率也较低,因此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相应的研究生心理健康管理部门,也没有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足够重视,更缺乏规范的制度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机制。根据调查,高校普遍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每个班级也有专门的班主任和辅导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和重视。但是对研究生却缺乏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和师资队伍,在平时的学习中,对研究生的日常管理也较为宽松,有些高校甚至由兼职教师或博士生担任研究生管理工作,因此当研究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很难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
2. 缺少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目前大部分研究生是直接从本科生考入的,没有工作经验,严重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在遇到压力和心理问题时,很少能从自身寻找原因来进行自我调整,而是习惯向家人或以前的同学、朋友倾诉,很少会主动向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或自己的导师寻求帮助。而很多时候家人或以前的同学并不能给出很好的建议和意见,甚至给出不合理、误导性建议,致使研究生的心理问题很难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甚至导致心理问题更加严重。
3. 外界对研究生的期望过高
在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研究生属于高层次受教育人员,是很多家庭引以为豪的榜样,因此对研究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抱有较高的期望。在社会上,人们也普遍认为研究生具有较高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而当研究生在现实中出现挫折时,很难做到面对现实,重新定位自己。因此社会和家庭对研究生过度的期望构成了他们的外界心理压力。
4. 研究生群体间互助能力较弱
研究生采用导师负责制,大部分研究生以课题组为一个群体,大部分时间在导师指定的工作室或实验室从事学习和科研工作,非相关课题研究生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对较少。部分研究生甚至只与同寝室、同课题组的同学熟悉,缺乏与外界的沟通,缺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交往。两点一线的生活规律已经成为部分研究生的生活常态,造成了研究生群体交流圈子小,同学之间情谊浅,缺少知心朋友,导致了研究生封闭不合群、群体间互助能力较弱。
四、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思考
基于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实际,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经验,笔者从如下几方面提出解决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1. 更新理念,树立人文关怀主理念思想
结合高校学科特色,更新教育理念,摈弃以往只注重招生数量和毕业就业率,树立研究生人文关怀思想。从研究生内心思想和心理健康实际出发,重视与研究生的交流,全方位深入了解研究生的心理诉求,注重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挖掘身边的励志案例,树立荣辱意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杜绝个人极端事件的发生[11]。
2. 创新管理,建立心理辅导主机制模式
构建专职研究生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在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及学生交流方面的培训,逐步建立学校心理咨询组织—学院研究生管理机构—研究生导师三级管理模式,确保分级管理,责任到人[2]。研究生导师应该时常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除了重视课题研究外,更应该注重学生心理情绪的波动,多关心少苛责。积极发挥研究生校友会、研究生委员会等社团组织的影响力,让这些社团组织成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平台。
3. 整合师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主力军作用
从研究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和特殊性出发,严格按照22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指示精神,扩充师资力量,选聘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到思政工作岗位上来,专职从事研究生辅导员工作,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教师,加强岗位培训,使其成为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主力军。
明确研究生导师的责任与义务,要求导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技能学习,提升导师解决研究生心理问题的甄别筛选和危机预防能力,承担起研究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和引导者[12]。另外,要充分利用青年教师资源,吸收其作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后备力量,确保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专业规范。
4. 提前预防,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在研究生第一学期课程中,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采用互动式、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模式,全面了解每名研究生的心理现状、困惑、压力并对症下药,一对一地对其提出帮扶方案。做好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研究生课堂教学和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做到提前预防,确保身心健康[13]。同时,学校要建立规范的心理健康咨询团队,全面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教育、咨询和预防等工作,帮助研究生处理好学习科研、情绪控制、压力释放、人际沟通、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基础扎实、技术过硬、身心健康的新时代研究生。
5. 加强合作,发挥实践活动主阵地作用
对于纺织工程类专业,研究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和技术难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而各类实践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接触社会、服务企业的机会,可有效提高研究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鼓励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如在暑假开展以团队或个人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在具有地方产业集群优势的地方与当地政府联合筹建相应的研究院,与具有实力且专业对口的企业合作建设实践基地。高校要做好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顶层设计,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对积极参与企业社会实践的导师和学生要有保障和激励措施。鼓励导师将企业技术难题作为研究生课题,使研究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服务于企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达到学以致用、学有所长的目的,让研究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升其独立工作能力和抗压素质。
同时,高校要重视“5·25”心理健康教育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研究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帮助他们塑造积极、乐观、向上的品质,进而提升团队合作、人际交往和心理抗压能力。
五、 结语
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既有环境客观因素,也有自身主观因素。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主阵地,要意识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做好顶层设计,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师资队伍,切实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养研究生积极健康的身心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