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书疑义举例》看俞樾的虚词观
2020-02-25周永研
周永研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上海 200062)
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自序中说明该书的创作目的,“使童蒙之子,习知其例,有所依据,或亦读书之一助乎?”[1]可见,《古书疑义举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儿童学习认识古书,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经典文献的能力。梁启超称其为“训诂学之模范名著”[2]63。《古书疑义举例》对文献典籍中的用字、构词、造句等语言使用现象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释,内容涉及了词中特殊表达法、语言成分的省略和繁复、修辞、虚词及校勘等多种问题。显然,《古书疑义举例》不仅在训诂上有价值,在文字、修辞、校勘、语法等方面也有很大价值。
王引之《经传释词》是专门解释经传古籍中虚词的专著,王氏将虚词分字编次,但并未进行系统的语法分类。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多次援引王氏《经传释词》,可见,俞樾的虚词观念受王引之虚词思想的影响。俞樾也未能对虚词进行系统的语法分类,这项工作直到《马氏文通》出现才得以完成。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俞樾不仅关注到了虚词的意义,而且还点明了虚词出现的语法位置和语法功能,甚至认识到了其区别语气的作用,这是对于传统虚词分析的的一大跨越。目前,学界对《古书疑义举例》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围绕训诂学、校勘学、修辞学等角度展开,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但是,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古书疑义举例》虚词和语法研究成果仍凤毛麟角。可见,俞樾的虚词观及语法思想仍待挖掘。
汉语词汇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虚词没有完整词汇意义,一般只有语法意义和功能意义。虚词数量虽少,但其重要性并不亚于实词,有增强语气、表现程度、促进行文连贯等作用。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对虚词进行了不少的独到分析,主要集中于卷四。在此,我们对《古书疑义举例》卷四中的虚词进行整理分析,从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能从一个侧面来揭示俞樾的虚词观及其语法思想。
一、书中副词探析
副词范围较宽泛,不太容易下定义。朱德熙把其定义为“只能充认状语的虚词”[3]192。从语法意义上看,副词主要用来修饰谓语,表动作行为或状态性质的相关特征,同时也修饰主语或宾语。由于副词很少单独使用且不能脱离谓语,因此其成为了谓语的重要标志。我们认为俞樾对副词的认知尚不够系统和明晰,体现为把副词和其他虚词相混不别,主要使用“语词、助语词”这两种名称来称呼副词。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就把虚词统称为“语词”,“语词”当然也可以指称副词,俞樾沿用了这一名称。按照不同的修饰效果,书中的副词可分为五类:疑问副词、连接副词、时间副词、推度副词、否定副词。
(一)疑问副词
疑问副词表疑问或反诘,在句中作状语。常见的疑问副词基本由疑问代词兼任。卷四中主要有:曷、曷不、庸何、庸讵、庸安、庸孰。
1.曷、曷不
“曷”用作疑问副词有“为什么”“难道”意,此外也可用作代词。“曷不”是疑问副词“曷”与否定副词“不”结合形成的固定搭配,具有“为什么不,怎么不”之义。
《尚书·多方》:“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屑播天命,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65 页)(1)
俞樾在“语词叠用例”给出的例子中认为“叠用三‘尔曷不’字,四‘尔乃’字,皆叠用语词以成文者也”[1]65。他看出了“曷不”和“乃”同属于虚词,所以将其归为一类,但这里把人称代词“尔”也当作虚词看待,显然是不对的。
2.庸何、庸讵、庸安、庸孰
“庸”用作疑问副词有“难道”“哪里”意,用于动词前表示反问。也常与其他虚词连用在谓语前表示反问,如“庸何、庸讵、庸安、庸孰”,语气表达更强。“何、讵、安”都可单独作为疑问副词使用。
(1)《左传·文公十八年》:“人夺女妻而不怒,一抶女,庸何..伤?”(68 页)
(2)《庄子·齐物论》:“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68 页)
(3)《荀子·宥坐》:“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68 页)
(4)《大戴礼记·曾子制言》:“庸孰..能亲女乎?”(68 页)
俞樾把“庸何、庸讵、庸安、庸孰”归为“语词复用例”,并认为是“两字同义而复用者”。俞樾点出了虚词连用的现象。
(二)连接副词
连接副词用来表示上下文义的顺承或转折,主要用来修饰谓语。卷四中主要有:曾、乃、遂。
1.曾、乃
“曾”用作连接副词有“竟然”“却”义,在连接之中表示转折。“乃”作为连接副词也有“竟然”义,表转折。例子在“语词叠用例”中。
(1)《大雅·荡》:“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65 页)
(2)《尚书·多方》:“尔曷不忱裕之于尔多方?尔曷不夹介乂我周王享天之命?今尔尚宅尔宅,畋尔田,尔曷不惠王熙天之命?尔乃.迪屡不静,尔心未爱。尔乃.不大宅天命,尔乃.屑播天命,尔乃.自作不典,图忱于正。”(65页)
2.乃、遂、焉
“乃”用作连接副词还有“就”“于是”义,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衔接。“遂”和“乃”同,表顺承。“焉”在句首时,也有“于是”义。例子在“语词复用例”和“句首用焉字例”中。
(1)《史记·商君传》:“乃遂..去之秦。”(69页)
(2)《孟子·离娄》:“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81 页)
(三)时间副词
时间副词传达的是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信息,其出现的频率在副词中占据首位。卷四中只有:尚犹。
“尚”“犹”作为时间副词都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有“仍然”、“还”义。也可以连用,位置可以互换,组成“尚犹”或“犹尚”,意义相同。书中给出的是“尚犹”例,俞樾认为它们是“助语词”。例子在“语词复用例”中。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68 页)
(四)推度副词
推度副词表示对于事件情况的估计与推测,可以分成大约推度与肯定推度。卷四中主要有:大氐、无虑。
“大氐”可写成“大抵”,“无虑”可写成“亡虑”,它们作为推度副词都表示对情况的模糊估计,有“大约”“可能”义。有时也可以连用,组成“大氐无虑”,例子在“语词复用例”中。
《汉书·食货志》:“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69 页)
(五)否定副词
否定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否定或者禁止。卷四中只提到了一个:不。
古汉语中“不”的作用和意义与现代汉语中“不”基本一致,可表示否定也可表示禁止。俞樾在“助语用不字例”的开头提到了“不”作为否定副词的最基本用法,但并未举例。他说:“不者,弗也。自古及今,斯言未变,初无疑义。”[1]74我们认为他解释了“不”的意义,点出了其作为“弗”之义的稳定性,但未说明其属于语词的范畴。
二、书中介词探析
介词,即是介绍宾语给谓语的词。介词与宾语组成介宾短语,一般不可分。其功能是引出与动作状态相关的时间、处所、人物、方式、原因等,从而对谓语进行修饰补充。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用“语词、虚字”称呼介词。根据介词的功用,书中介词主要可分为三类:引进原因、引进人物、引进处所。
(一)引进原因
关于引进原因的介词,卷四中只提到了一个:因。
“因”用在动词前,表“因为……”。
《贾子·数宁》:“因.诸侯附亲轨道,致忠而信上耳。”(66 页)
俞樾在“语词叠用例”所举的例子中说“自此以下,凡用‘因’字‘耳’字者十,其句法皆同”[1]66。显然,俞樾只是从句法角度笼统概括了“因……耳”这种句型,而没有能具体分析两个词的性质。
(二)引进人物
关于引进人物的介词,卷四中主要有:为、知。“为”用在动词前,表“为”“为了”义。
《礼记·檀弓》:“为.尔哭也来者,拜之,知.伯高而来者,勿拜也。”(72 页)
在“上下文变化虚字例”中,俞樾把“为”和“知”并举,分别引进的人物是“尔”和“伯高”。他认为:“知伯高而来者,犹曰‘为伯高而来者’,与‘为尔哭也来者’相对成文,特虚字不同耳。”[1]72但“知”与“为”意义功能相同吗?“知”作虚词使用较罕见,《说文》当中对“知”的解释有“词也,从口从矢”,可能“知”确实有作虚词的用法。
(三)引进处所
关于引进处所的介词,卷四中只提到了一个:於。
“於”可以引进与动作行为相关的处所,它和宾语组成的介宾短语往往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或来源。
《礼记·礼运》:“其降曰命,其官於.天也。”(72 页)
俞樾在“上下文变化虚字例”中通过论证认为“曰”“於”义同,并举《礼记·礼运》的例子,认为“言其降于教命者,皆法於天者也。上句用‘曰’字,下句用‘於’字,亦虚字变化之例”[1]72。他认为“曰”和“於”意义功能相同,但这里“於”是引进处所的介词,而“曰”其实只是语助词,两者并不相同。
三、书中连词探析
“连词是在词、词组、分句、句、句群之间起连接作用,表示他们之间各种关系的词。”[4]453它不能独立作为句子成分而存在,且无修饰作用。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用“语词、助语词、虚字、连及之词”称呼连词,其中,“连及之词”概念的提出算是对虚词分类的一大进步。根据连词的功用,书中连词基本可分为六类:顺承连词、因果连词、让步连词、假设连词、并列连词、选择连词。
(一)顺承连词
顺承连词主要表示前后部分的顺接关系,卷四中主要有:则、即、斯、乃、而后、然后、能。
1.则、即、斯、乃、而后、然后
这一组表示的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表示某事接在前句所述事情之后。顺承连词“则”“斯”有“就”“然后”义,可用于句首和句中。其余词语意义用法相同,兹不赘述。
(1)《礼记·哀公问》:“即安其居,节丑其衣服。”(65 页)
(2)《礼记·檀弓》:“人喜则斯陶。”(68页)
(3)《礼记·三年问》:“然后乃能去之。”(68 页)
(4)《庄子·逍遥游》:“而后乃今将图南。”(68 页)
关于顺承连词“即”,俞樾在“语词叠用例”中认为“此文叠用两‘即’字,皆承上之词,犹云‘则安其居,则丑其衣服’也”[1]65,66,这说明他已经注意到“即”和“则”有相同的承接作用。
2.能、而、则
这一组表示的是前后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连词后面的内容是前面内容的结果,用于单句之中。其中,“能”与“而”是通假关系,《经传释词》有“能,犹‘而’也,‘能’与‘而’古声相近,故义亦相通”[5]127。例子在“上下文变换虚字例”中。复句中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见因果连词。
(1)《盐铁论》:“忠焉能.勿诲乎?爱之而.勿劳乎?”(71 页)
(2)《墨子·明鬼》:“非父则.母,非兄而.姒。”(71 页)
(3)《史记·栾布传》:“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71 页)
(二)因果连词
因果连词主要用于复句中,当连接两个分句时,前一个分句给出原因或前提,后一个分句给出结果或推论。卷四中主要有:故、是故、是以。
“故”作因果连词时有“所以”“因此”义,所统领的分句是对前面分句的推断或是其结果。“是故”“是以”用法意义和“故”基本相同。例子在“语词叠用例”中。
(1)《韩非子·主道》:“故.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将自雕琢……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尽其武。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67 页)
(2)《墨子·尚贤》:“是以..民皆劝其赏,畏其罚,相率而为贤者,以贤者众而不肖者寡。”(68 页)
(三)让步连词
让步连词主要用于复句中,表示对已成事实或未成事实的让步。卷四中主要有:虽、唯(惟、维)。
“虽”和“唯”作为让步连词都有“虽然、尽管”义。“唯”有时作“惟”或“维”。例子在“虽唯通用例”中。
(1)《论语·乡党》:“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79 页)
(2)《尚书·洛诰》:“女惟.冲子惟终。”(78页)
(四)假设连词
假设连词主要用于复句中,用来连接假设关系的句子。卷四中主要有:而、如。
“而”和“如”作假设连词有“如果”“如同”义,可表示对动作行为或事件状态的假设。例子在“上下文变换虚字例”中。
(1)《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页)
(2)《孟子·离娄》:“文王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71 页)
(五)并列连词
并列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具有并列关系的词、词组和分句。卷四中主要有:与、及、于、之、惟。
“于、之、惟”作并列连词使用较少,一般都是上古时期使用,有“和”之义。例子集中在“古书连及之词例”中。
(1)《尚书·康诰》:“告女德之说于.罚之行。”(83 页)
(2)《左传·文公十一年》:“皇父之.二子死焉。”(84 页)
(3)《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85 页)
除了“于、之、惟”,“古书连及之词例”中还举了“如”和“若”的例子,它们不是并列连词(见下文“选择连词”语例)。俞樾认为朱熹的观点不对,“《朱注》曰:‘如,犹或也。’古无此义。”这种说法不正确。
(六)选择连词
选择连词主要是表示对于前后两项之间的选择。卷四中有两个:如、若。
“如”和“若”作为连词既可以表示并列关系,也可以表示选择关系,要注意区别。在书中所举之例是表示选择关系,有“或”、“或者”义。例子在“古书连及之词例”中。
(1)《礼记·投壶》:“矢用柘若.棘。”(84页)
(2)《论语·先进》:“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84 页)
(七)递进连词
递进连词主要用来连接词组、分句和句子,它连接的内容会有一个程度逐渐加强的过程。卷四中只有:尚犹。
“尚”和“犹”都有“且、还要”义,它们可以通过补充说明来表现上下文层次的更进一步,也可以连用。前文中我们提到作时间副词的“尚犹”表示的是时间的持续,要注意区别。例子在“语词复用例”中,俞樾所给出的例句无上下文,我们进行了补充。
《尚书·秦誓》:“惟今之谋人,姑将以为亲。虽则云然,尚犹..询兹黄发,则罔所愆。”(68页)
四、书中助词探析
“助词是对词、短语或句子起各种标志作用的词类”[4]470。常用于句首、词的首尾,或短语之中。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中用“语词、虚字、发端之词”称呼助词,其中“发端之词”概念的提出说明他观察到了部分助词常用于句首。关于助词出现的位置,他在“句中用虚字例”更是说“虚字乃语助之词,或用于句中,或用于首尾,本无一定”[1]69,显然俞樾已经对其位置进行了观察总结,只不过他所谓的“虚字”既包括了助词也包括了其他虚词。书中助词根据作用可以分为两类:语助词、结构助词。
(一)语助词
语助词主要用来强调一种语气,以增强感情色彩,或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用于句首和句中。卷四中主要有:乃、斯、唯(惟、维)、不、伊、曰、诞、若夫、今夫(今是、今氏)。
1.乃、唯(惟、维)、伊、曰、诞、若夫、今夫(今是、今氏)
这一组语助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对所说内容和语气的强调。其中俞樾说“今是、今氏”是“今夫”的变文,我们对“今夫”例上下文进行了补充。例子分散在卷四各例中。
(1)《大雅·绵》:“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亩。”(65 页)
(2)《尚书·君奭》:“迪惟.前人光。”(70页)
(3)《诗经·豳风·东山》:“不可畏也,伊.可怀也。”(75 页)
(4)《礼记·曲礼》:“若夫..坐如尸,立如齐。”(82 页)
(5)《礼记·中庸》:“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82 页)
2.斯、不
这一组语助词常用于句中,有时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无实义。例子在“句中用虚字例”和“助语用不字例”中,但“螽斯羽”一句中的“斯”的词性有争议,杨树达认为它“与文言‘之’字今语‘的’字义同”[6]322,相当于结构助词,也有人认为“螽斯”是虫的专名。
(1)《诗经·周南·螽斯》:“螽斯.羽,诜诜兮。”(69 页)
(2)《诗经·小雅·车攻》:“徒御不.警,大庖不.盈。”(74 页)
(二)结构助词
结构助词常用于短语和句子中,可以组成名词性短语和使句子词序产生变化。卷四中只有一个:之。
“之”作结构助词所连接的前后内容通常是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构成偏正型名词短语。例子在“语词叠用例”中。
《周官·邍师职》:“辨其丘陵坟衍邍隰之.名物之.可以封邑者。”(66 页)
(三)语缀助词
语缀助词附着于另一个词上,一般不改变词的词性和意义,只是对意义起强化和标志作用。卷四中只有一个:之。
“之”作语缀助词一般只出现在人姓名中。俞樾在所举例中说“于人名氏之中用语助,此亦句中用虚字之例也”[1]69。例子在“句中用虚字例”中。
《礼记·射义》:“又使公罔之.裘。”(69 页)
五、书中语气词探析
语气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是专门用来表达语气的虚词。他们可出现在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中。俞樾在《古书疑义举例》当中强调了语气词对于传达语义的重要性,语气词理解出现偏差,文段理解也会出现差错。本文根据语气词用于疑问句还是陈述句将其分为两类。
(一)乎、也
这一组在书中用于疑问句。“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语气词,表达疑问语气时比“邪”更强。至于“也”,也可以出现在疑问句中,但通常认为其不表示疑问语气,仍表示肯定或判断。例子在“反言省乎字例”和“也邪通用例”中。
(1)《老子·第十章》:“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73 页)
(2)《晏子春秋·谏上》:“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77 页)
关于“乎”,俞樾认为是“语之余”并且说明有时可以省略,还指出了其作为反问语气词时,强调的是和语句字面意义相反的意义。他还提到了“也”作为“疑词”和“决词”之间换用的现象,以及“也”应读为“邪”,是反诘之词。
(二)也、与
这一组在书中用于陈述句。“也”最初就是表示判断的词,在先秦文献当中经常可见其用于陈述句。例子在“也邪通用例”中。
(1)《论语·泰伯》:“君子人与?君子人也.。”(76 页)
(2)《礼记·祭义》:夫人曰:“此所以为君服与.。”(78 页)
关于“与”,俞樾认为“‘与’亦‘也’字”,可能上古时期语气词“与”可用于陈述句,待考。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俞樾的虚词观显然深受中国传统训诂观念的影响,对虚词的诠释有时还脱离不了传统“义训”的范畴,对于虚词的语法分类也不够系统清晰,对虚词本身的语法描述也存在一些不足。
但是,从学术史的角度看,相比于前人,俞樾的虚词观和语法思想还是具有明显进步性的。他尝试对虚词出现的语法位置和语法功能进行了归纳和描述。关于虚词位置,他指出:“凡经传用‘焉’字,多在句尾,乃亦有在句首者。”[1]80关于虚词语法功能,他提出“承上之词”“转语之词”“反诘之词”等术语。同时,他还认识到了语气词对改变文段语气及意义的作用,如“也邪通用例”中的“两‘也’字亦必读为‘邪’,方得当日语气”[1]77和“学者不达‘也’‘邪’通用之例,以反言为正言,而此章之意全失矣”[1]77等。显然,我们不能忽略俞樾对汉语虚词研究以及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
通过对《古书疑义举例》具体虚词分析,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俞樾虚词观及语法思想的认识,同时,了解了俞樾在汉语语法研究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透过一隅以见中国语法理论的发展轨迹。
注释:
(1)本文所引语例均出自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古书疑义举例》,中华书局1956年版。括号中的数字为语例所在该书中的页码,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