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析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2020-02-25毛维国任凤琴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知识点政治

王 孟,毛维国,任凤琴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近年来,慕课在不断地冲击与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和共享。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代新媒体技术融合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因此,面对汹涌的慕课“浪潮”,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特点,与时俱进地探索出一套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与慕课在线学习有机结合的模式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趋势。“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当前慕课教学改革大环境下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特点所做的教学改革,力求探索出一套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网络教学、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多位并举,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这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把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打造成“金课”的有效尝试。

一、“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为学生的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但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教学内容理论脱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教学主体本末倒置等问题。近几年,国内外“慕课”(MOOC)正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形式和大规模、开放、在线等突出优势,成为当下教育改革和在线教育的热点。慕课传入我国后,发展势头迅猛,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巨大冲击。在慕课“浪潮”的席卷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挑战与机遇并存,与时俱进地探索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正面回应,也是多年来一直持续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契机。

(二)“基础”课慕课改革与发展趋势

“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接受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基础”课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密切相关。针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为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基础。

全国首门“基础”课慕课由复旦大学牵头,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近10所高校、23名教师参与跨校联合共建,于2014年3月正式开通使用,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2]。从目前来看,慕课除了这种由名校牵头、跨校联合的形式外,还有一种是学校内部制作、校内共享的形式,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慕课教学平台。由于各个高校的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教育技术、教学对象、管理制度的不同,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改革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动态化的发展趋势。总体来说,目前“基础” 课慕课存在如下问题:课程知识点的涉及面广,不够精练;线上教师授课缺乏激情,学生在线学习不够专注;大课堂直播效果有限,浪费资源;网络互动引导不够,流于形式[3]。因此,基于“基础”课的内容和特点,结合各校具体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制度等,探索出一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关键所在。

二、“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具体设计与实际运用

(一)教学设计

1.“N”代表无数个知识点。“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N”代表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高度凝练出符合中宣部、教育部文件精神,符合“基础”课课程要求和课程内容的切实可行的无数个知识点,并保障每个知识点的准确性、可视性和科学性。与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通力合作,秉持“短、小、精、趣”的原则,将“基础”课知识点制作成在线教学视频。以章节为单位,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由一位主讲教师负责归纳、撰写和录制。第一,制定本章节具体教学提纲,不遗漏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第二,精练归纳每个知识点,并配以案例或图片,详细撰写每个知识点的内容。第三,与智慧树平台合作,录制知识点视频,每个知识点的录制时间尽量控制在5—7分钟,做到全面、准确、趣味性强。第四,在视频录制完成后,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还会进行后期的剪辑与制作,最大程度保证每个知识点的准确呈现和课件的质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充分有趣的讲解并制作成在线视频,不仅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还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对学生而言,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观看视频,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与时间;5—7分钟的视频,符合现阶段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规律,使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

2.“4”代表四次专题报告。“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4”代表4次专题报告。“基础”课(2018年版)除绪论之外,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三大部分:人生观(1—3章)、道德观(4—5章)、法治观(第6章)。学生通过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学习与掌握“基础”课的知识点,但这不足以体现“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因此,每当学生整体学完一部分的知识点后,还需要授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次专题报告。在专题报告中不仅要检查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以及为他们及时地答疑解惑,同时要高屋建瓴地对本部分内容进行高度地融会贯通与提炼总结,结合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学习与生活问题,针对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有针对性地设计专题报告,真正达到服务学生、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的目的,这也是对授课教师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

以第二次专题报告为例,主题是“做注重实践、勇于创新、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学生”,结合本部分“人生观、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等关键词,联系农林院校主要培养农科人才的办学特色,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梁漱溟、晏阳初乡村建设运动等为案例,唤起和培养农林高校大学生在“三农”建设上的责任担当意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3.“3”代表三次课堂实践活动。“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3”代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三次课堂实践活动。“基础”课的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行,让大学生真正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脑”“走心”。因此,在每一次专题报告后,紧接着会有一次课堂实践活动。经过集体备课讨论,三次课堂实践活动依次为“课堂讨论与演讲比赛”“传递正能量、学生随手拍”和辩论赛。以第一次的课堂实践活动“课堂讨论与演讲比赛”为例,结合本部分的教学内容和同学们的建议与兴趣,最终给出的主题是“大学生学生会官僚化现象”“中美贸易战”“个别大学生的辱国言论”“少年娘,则国娘”“我是一名镇长”等。课堂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话题与他们息息相关,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切实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实际运用

1.课程入门+开学第一课。由主讲教师对学生说明“基础”课“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意义、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的操作、教学安排、教学要求等,然后以“开学第一课”为主题进行专题报告,让他们了解大学新生活,以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也借此来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最大限度调动他们学习“基础”课的积极性,从心理层面进行“破冰”。

2.学生在线观看视频,完成相应的知识点学习。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运用手机注册并登录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每部分的视频学习,同时完成相关章节的测试。同学们可随时随地观看视频,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并能够反复学习。同时,可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学习,有效地节约了时间。每当一个知识点的视频观看完后,通过相关的章节测试,有效地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同时,“基础”课的每一位任课教师在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也有自己专门的账户,在后台可以随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任课教师适时地在线回答学生通过线上论坛提出的问题,对于低于平均学习进度的同学适时地进行督促。通过学生的章节测试结果,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另外,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设有专门的讨论交流专区,同学们可以就一些问题、时事热点进行讨论、互动和发表意见,任课教师予以解答与引导。

3.专题报告。在学生完成一部分在线学习后,进行一次专题报告。每次专题报告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整合与提炼,通过案例、图片、视频等形式,紧扣教材内容,采取启发式、问答式等教学方法,进一步深化同学们对教材内容的吸收与把握,打通一些影响他们理解理论知识的关键环节,同时让他们不再觉得“基础”课教材知识是抽象与空洞的,而是觉得这门课程与他们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

4.课堂实践活动。在每次专题报告后,进行一次课堂实践活动,采用“小班制”教学,两个自然班,大约60人。在这里我们尝试着打破传统的“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模式,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自我教育与主动探求相结合。比如,第一次课堂实践活动是“课堂讨论与演讲比赛”,以班级为单位,7—8人为一小组,两个班大约分成8个小组,选择任一主题后,先在小组内进行查阅资料、展开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一位优秀者,在全班进行演讲比赛,由8位自选评委打分给出成绩,作为本次课堂实践活动的成绩。由于所选主题贴近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活动由他们自己组织、分工、主持和评审,极大程度地强化了他们“课程主人翁”的意识,从而引导他们学以致用、积极参与,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指导自己的具体实践,入脑入心,真正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针对“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教学效果,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后专门召开任课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并且在线发放2000份左右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满意度和好评率均达到90%以上,初步达到了我们这次教学改革的预期教学效果,最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媒体条件下的创新,一步步靠近“金课”。

三、“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意义

(一)有利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大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一方面,适应和尊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身心发展规律。现在,“00后”开始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角,与“80后”“90后”不同,他们是伴随着网络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批新人,网络已经渗透到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基础”课知识点录制成5—7分钟的视频,上传网络,需要通过手机注册观看,不仅顺应了学生所处的网络化成长环境,延续了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熟悉感,同时也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我们对学生网上知识点学习的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学生认为视频长度在5分钟左右为宜,最长不宜超过7分钟,这样能最大限度降低时间成本、保证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了解学生需求,贴近学生实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充分把握现在学生的知识架构、主观情感和心理需求,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实现知信行三者的统一。

(二)有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5]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主体,我们探索“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是在顺应“慕课”潮流下所做的一次主动出击,也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第一,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在校学生之师生比不足的状况,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减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复劳动,降低时间成本,从而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质量提升和相关科研上。第二,在“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凝练知识点、录制视频,高屋建瓴地开设专题报告,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接触前沿的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第三,克服以往同一教研室每位教师“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教学现象,通过集体备课、以老带新、交流互动等方式,充分利用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在视频录制和课程建设中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形成合力,打造一支质量过硬、齐心合力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助力和借鉴

自2005年“基础”课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以来,在教学改革方面,大致经历了传统教学、专题教学、慕课教学三个阶段,特别是在当下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基础”课慕课教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推广和运用。我们应该看到,“基础”课慕课教学在切实提高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的同时,由于商业化介入、过度追求效应等因素,也存在体系固化、视频制作粗糙、形式大于内容、娱乐化倾向等问题,因此,慕课教学在“基础”课教学改革中绝对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山东农业大学“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管理制度等现实状况,充分利用其优势,克服其不足,是一套积极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网络教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三位一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统一,不仅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提供助力,同时也为同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提供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针对“基础”课的课程性质和课程要求,结合慕课开放、在线、共享等特点,我们构建的“N+4+3”慕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秉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依托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既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又不断探索与慕课的互往共通,采取线上和线下、专题教学和课堂实践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以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与现有新媒体技术的最佳结合,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旨在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让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深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本身是一门“缺憾的艺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创新永远在路上。

猜你喜欢

理论课知识点政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十九大精神融入思政理论课的思考与对策研究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