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工程委托审计管理探析

2020-02-25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内审委托审计工作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逐步推进,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对医疗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顺应趋势,各大医院纷纷加大基建项目投资,扩大医院规模,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条件,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1]。但由于多数医院工程审计力量相对薄弱,人员专业多以财务审计为主,因此日益增多的工程审计工作给医院内部审计带来了极大压力。2018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指出:“除涉密事项外,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对采用的审计结果负责”[2],如上规定为医院内部审计外包提供了政策支持。据此,各医院对大中型建设项目普遍采取委托外部审计机构来解决当前矛盾。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具体实践中出现了些许问题,需要内审部门不断完善现有管理措施,以便更好的发挥外审机构作用,保障医院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一、委托审计中的现存问题

国内工程委托审计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国家目前尚未制定相关法规体系,随着委托审计工作的广泛开展,诸多问题逐步显现并影响着审计质量。

1.近年来由于国家基建项目的不断增多,造价审计咨询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但因经营规模和企业资质的差异,其服务质量和人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为追求效益最大化,一名审计人员往往肩负多个项目,项目人员不按合同约定配置或随意更换造价人员,机构内部人员流动性较强,以上因素均对审计质量造成直接影响。所以选择综合实力强、行业口碑好的审计咨询机构和配备专业能力精、项目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尤为重要。

2.在委托审计中普遍存在内审部门签订委托审计合同后对项目审计工作关注度会降低,审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大都交由外审单位处理,过程监督存在缺位。久而久之造成了对委托审计的过分依赖,形成了外审单位权利的相对集中。因社会化外审机构人员的技术水平和道德素质无法保证,无形之中增加了潜在审计风险。

3.多数医院在建设项目前期和施工阶段主要由建设部门主导统筹管理,审计部门的参与度相对较少。所以对施工过程中的隐蔽工程、小额施工变更等资料信息掌握有限,通常仅能对后期报送的审计资料中的数据发表意见,但其本身的真实性有待商榷,故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4.医院零星改建、扩建项目因规模较小,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通常偏弱,施工过程中项目资料收集不及时、不规范,竣工验收后又急于结算。建设部门在接收结算资料后对变更、签证等资料审核把关不严,通常只是充当二传手,导致报送到审计部门的结算资料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项目实际情况。

二、委托审计的质量提升措施

针对医院委托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为规避风险、提升审计质量,医院可从以下方面加强管理、完善制度,降低审计风险,维护医院利益。

(一)完善委托审计招标制度

选择符合项目实际的外审机构是做好委托审计工作的关键和前提。因此,内审部门应综合考虑外部审计机构的口碑和资质,慎重挑选。在招标之前应做好行业调研,对本地区的工程审计市场进行初步摸底,根据调研情况确定采用公开招标或初步筛选后邀请招标。评标时要综合考虑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业绩、信誉和咨询机构拟派审计小组成员的经验能力,重点关注主审的从业年限、近年来的审计业绩及业主评价等。要采用综合评估法,坚决杜绝不顾审计质量,只追求廉价的最低投标价法[3]。

(二)提升委托审计合同管理与制度建设

制定委托审计合同时不能仅套用工程类示范文本,要在专用条款中将合同履约中的关键问题和潜在风险进行明确,如审计项目负责人、审计进度、支付比例及付款方式等信息。为保证审计质量,合同中还应对复审时的核减率及相应的奖惩措施进行约定。合同履约过程中内审部门应经常检查合同履行情况,一旦发现违约行为要及时指出,屡犯问题或整改不到位的要采取相应措施。与此同时,医院内部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推进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的基础,内审部门在全面把握审计署及各级政府对委托审计制度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委托审计管理制度,以明确内审部门的管理职责范围,委托审计的工作流程和外审人员在审计各主要环节的工作要求。

(三)重视委托审计的过程监督

目前,医院工程委托审计中以全过程跟踪审计居多,内审部门应加强对外审机构在全过程审计工作中的监督、协调与管理,安排专人管理和协调审计过程中的相关事宜。项目施工阶段内审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检查外审单位的审计人员是否到位,是否按合同约定派驻进场人员,是否对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进行认真审核,是否严格依据工作制度和流程中的要求参与隐蔽工程验收、确认材料及设备价格、审查设计变更及施工签证。同时针对工程进度款、索赔费用等资金费用进行认真复核,防止审计过程中外审人员出现缺位或越位的情况。建立定期报告和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造价管理例会,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审计中的相关问题。

(四)规范竣工结算审计

全面真实的结算资料是保证审计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首先,结算资料应包含从项目前期、项目施工到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资料,应提前制定结算资料目录,逐一对照收取。其次,交接结算资料要履行书面手续,结算资料必须从建设部门收取,资料接收后将其编号,便于后续资料管理归档。外审人员严禁从施工方直接收取任何资料,对于后续补充的项目资料,必须经建设部门认可后方可收入。最后,结算审计资料必须为原件,复印件、扫描件等均不作为审计依据,如有原件缺失,须由多方核验签署意见后方可计入。审计报告是工程价款的结算依据,在出具正式报告之前,医院内审部门应进行严格复核。一是检查审计程序是否规范、依据是否充分、资料是否真实,重点核查综合单价较高清单项目中的定额子项套用是否合理,签证的材料单价是否过高。二是比较分析单方造价指标,如单位工程、分项工程和具体材料的单方造价,要与同期同类别工程的相应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对于出入较大的指标要重点分析,并要求外审机构说明原因。对于不能给出合理解释的要退回重新审计,并按合同约定给予相应处罚。

三、结论

工程审计是一项复杂严谨的工作,而内部审计则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疏忽将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在工程委托审计逐渐增多的过程中,要不断健全制度规范,优化完善工作流程,加强对委托审计工作的全过程监督,不断优化委托审计工作中各环节常见性风险的管理,提升医院内部审计管理水平,提高医院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内审委托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聚焦内审转型升级 提升增值服务水平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绩效评价在委托管理酒店中的应用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白水县
治理现代化:委托制下的权力清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