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警务保障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020-02-25潘宏鹏
潘宏鹏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新时代下的城市化进程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峻挑战,结合人民警察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难发现,公安机关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合格的警务后勤保障工作,公安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坚实的保障力量。公安机关只有切实做好警务保障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各项警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努力实现公安创新发展和科技强警战略的重要目标。
随着公安事业的发展,警务保障显得越发重要,有效落实警务保障有利于增强公安机关的战斗力,促使公安工作顺利展开。然而,我国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与改革的深水区,社会矛盾仍然存在,公安工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社会形势,警务保障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步伐,必须得到改进与创新,因此,对警务保障研究进行综述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警务保障理论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警务保障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警务保障内涵、种类上。
(一)警务保障的内涵研究
1.广义和狭义角度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警务保障的概念表述有所差异,但随着警务保障工作的不断发展,逐渐趋向为一致。Gogov[1]在研究中表示,警务保障包含广义和狭义两层说法,广义上的警务保障是国家给予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权和任务的环境、物质及其他保证,而狭义上的警务保障是为促进公安机关正常发挥职能作用,警务保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装备及财务等方面的供给及管理。Mckenna P F[2]从广义角度指出,警务保障是保证警务顺利开展、提高警务效能,且对警务与保障两者关系起到调整作用的法律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规定警务保障是我国警察法律体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国家和政府为支持警察机关顺利展开警务活动而提供法律和物质装备等方面的条件。
2.法理角度与学理角度
警务保障有法律和学理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惠生武[3]表示,在法律层面上,警务保障指人民警察在依法执行警务活动过程中,可获得国家或政府法律条文保障和各类物质条件支持的总和;在学理层面上,警务保障包括三个理论概念,即“大保障”“小保障”和“泛保障”概念。苏娜[4]综合法律层面与学理层面,指出警务保障就是综合性大保障,包含了政策保障、法制保障、警察人力资源保障、信息技术保障及公安经费和装备保障等。曹通等[5]从学理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积极警务保障”的理念,即现代警务保障需要确立科学管理理念,以强大的科学技术和手段为支持,以此为公安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
(二)警务保障的种类研究
1.警务思想保障
警务思想保障是对各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思想观念提出的要求,保障民警的思想要时刻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时刻谨记为人民服务。各级公安机关及基层科、所、队要以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指示为契机,广泛开展多种形式、不同样式的政治学习活动,组织民警学习教育文件,阅读警示案例,探讨危害后果,确定纠正措施,进一步保障民警树立正确的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提升党性观念,以树立警察职业道德,增强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
2.警务经济保障
警务经济保障是保障有力的最直观体现。在我国,公安经费作为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的一部分,由政府财政从公共财政预算中支出,以保证公安机关各项警务活动和经费开销有序进行与顺利开展。现代警务活动中的经济保障包括两部分:一是民警的工薪待遇(包括警务辅助人员),根据人民警察的特点和实行公务员制度的要求,人民警察实行国家公务员工资与警衔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要按规定全额考虑进预算并发放到位,特殊时期要根据党和国家政策给予民警抚慰与补贴;二是公安机关各部门的公用经费,标准要随市场经济变化而运行,尤其是差旅经费、办案经费等公用经费需求量较大,经济保障是确保工作有序运转的关键因素。
3.警务装备保障
警务装备保障是强调警察装备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将远期计划和近期计划兼容考虑,结合现有的设备改进和新技术不断研发和创新的过程。一个国家的警用装备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全的实力和水平,因此,国外相当重视对警察的装备保障。
王兴发等[6]在对日本警察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后发现,日本以强大的高新技术为警务装备的后盾,日本的“110指挥中心”可以随时对基层警务部门作出指挥、无线通讯、接警等反馈,以便于快速接警和处置。
二、基层实践中的警务保障现状综述
随着公安部“210”工程的提出,我国各地公安系统相继展开了警务保障建设实践活动,而学术界也逐渐重视警务保障方面的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可知学者们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一)基层公安机关警务保障现状研究
第一是基层警务保障尚不完全,有待提高,是警务保障建设的突破口。程天磊等[7]表示,基层部门公安派出机关是公安警务保障的“实践者”,然而基层警务落实还是不够理想。因此,上级领导可适当倾斜到基层警务,进一步加大基层警务的经费投入,以增强警务队伍的力量。詹肖冰[8]肯定了2011年以来浙江省提出的“基层导向”目标,主张加大对基层公安派出所人员保障、装备更新和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投入,并探究性提出基层警务保障建设的新思考。
第二是基层警务保障效果不理想,管理模式有待优化。江伟等[9]表示,长期以来基层警务保障室受到传统粗放管理、单一保障模式的影响,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因而基础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第三是基层警务保障城乡不均衡,保障力度有待加强。程航[10]指出,农村警务保障普遍表现出滞后性,具体体现在警力保障不到位及后勤保障落后。在警力配置上,农村派出所或警力的设置通常不以治安、人口状况为重要标准,设置过程多数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呈现出“小基层、大机关”局面,基层一线警力严重欠缺;在后勤保障上,由于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够理想,且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而农村警务保障受到限制,后勤保障不足。
(二)警务保障工作制约因素研究
不少学者在研究中表明,警务保障工作的落实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第一是执法环境因素。GE De等[13]表示,近年来袭警案件时有发生,极大地损害和挑战了警察执法的权威,而且相关保障工作也不到位,具体表现为:1.警察可能承担着经常性、长期性的超负荷工作,但执行权益时常得不到保障;2.警察执法环境不够理想,警察抵御职业风险的保障能力欠缺;3.警察的合法权益、心理健康权、荣誉权维护力度不足。这些存在问题都极大地影响到警务的落实状况和效果。
第二是职业责任因素。DEBNATH[14]指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警察肩负的任务更繁重,责任更重大。然而,由于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加之社会上时常会发生一些跨区域犯罪事件、群体性事件及突发事件等,极大地威胁到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在这些具有明显的复杂性、频发性和突发性的事件面前,警务保障工作变得更加严峻和艰巨。
第三是科技水平因素。邓玉明[15]表示,我国当前警务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比较低,整体表现出如下弊端:注重硬件系统建设,轻视制度革新;注重执行层设计,轻视管理层设计;注重增加信息量,轻视控制信息质量;注重信息采集,轻视信息甄选;注重系统信息和技术集成,轻视系统组织人员集成。
三、完善我国现代警务保障建设研究
国外警务保障建设中的有益经验,可对我国当前及未来公安机关警务保障的建设和创新提供借鉴。
(一)创新警务保障建设思维
警务保障思维需要创新。于子航认为,[18]警务保障需要发挥全局思维,站在基层、实战的层面上思考问题,实施精确定位式保障,保证警务保障建设思路具体、细致到警务工作每一环节,以满足偶发性、多样化警务保障需求。吴帅等[18]从底线思维出发,指出现代警务保障实践和建设的前提是要认清形势,从最糟糕、最坏的假设入手,以争取获得理想化的效果。此外,在具体的警务保障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思想进行统筹规划。
(二)完善警务保障法制和机制
警务保障法制和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崔亚东[19]表示,农村地区警务保障问题的解决路径包括以下五方面。具体为:针对农村公共机关的经费保障问题,构建起专门的经费保障机制;为了增强广大干警服务基层的意愿,可构建起相关激励机制;保证农村公共机关工作机制设计的合理性,有效减轻警务人员的压力和负担;建立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注重农村公安机关民警素质的培养,特别要增强驻村民警的业务能力。
(三)提升警务保障人员的素质与水平
除了上述建议之外,还可以从警务保障岗位的民警培训入手,陈永胜[20]分析了德国警察的在职培训及启示,指出可以尝试将警务保障设置成一门独立、专业的学科,学科内容需要涵盖公安学、管理学、会计学、社会学及军事后勤学等相关知识。这样有利于建成一支专业、优质的警务保障人才队伍。在此基础上,落实涉及公安机密和警务行动的专项保障,调整和优化警务保障模式,进一步增强警务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其暴露在社会大众的视野和舆论监督下。
四、结语
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可知多数学者在借鉴英、日等外国警务保障方面的优势及经验的同时,也为我国警务保障实践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我们在研究和学习国外警务保障体系或机制时,务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了解我国的法律体系、警察文化、警察制度等与国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积极学习国外先进制度,灵活借鉴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警务保障经验,科学制定警务保障的中、长期发展计划,为警务保障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指导。警务保障工作发展至今我国已经构建起一套自上而下、自中央至地方的管理机制,警务保障运行体制也在逐步调整和完善。
我国学术界关于警务保障主题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两个方向,然而,从整体上看,现有研究成果多数局限在理论层面上,且多数是关于警务保障概念、内涵方向的研究,至于警务保障特点、原则及主要内容方面极少提及,地方政府警务保障建设、应急情况下警务保障方面的实践和实证研究更是严重不足。因此,未来研究应该重视挖掘一手资料,并加强实践和实证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警务保障实践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