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性:全球化时代地方高校转型中的文化坚守

2020-02-25余达忠

三明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全球化转型大学

余达忠,陆 燕

(1.三明学院 生态文化研究中心,福建 三明 365004;2.三明学院 海外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转型是进入全球化时代,尤其是信息网络时代后,各个领域都必须面对的现实。20世纪中后期快速推进的全球化,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大变革,将全球置于全面的转型进程中。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文化、产业等都面临着转型的现实,同样,教育发展也面临转型。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完成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层次,还是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机制、管理体制、功能定位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的重新布局,成为从政府决策层到高等教育界的共识。2010年,国家发布教育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转型。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2014年以来,大部分省属高校,几乎所有地方高校,都积极投入转型办学实践中,以创办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可以说,当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与全球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转型相关联的。转型就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改革。

一、大学的功能与功能类型:地方高校转型的再思考

现代大学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是由商人、手工业者及行业协会等团体聚集在一起自由探讨和传播某些专门知识的机构,由此渐渐形成教与学两个不同的群体,即 “先生的团体”和“学生的团体”。在这个机构中,传播知识和服务行业需求是其主要职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以说,大学最初的功能就是服务,是服务于社会和行业、团体的教与学相结合的专门机构。工业革命发生之后,科学研究逐渐得到强化,至19世纪初期洪堡创立柏林大学,大学的办学理念进一步得到充实和拓展,科学研究和追求真理渐渐成为大学最主要的功能,人才培养由此被提高到一个重要的高度。至此,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大学成为表达、传承、研究人类文化的专门机构。教育家布鲁贝克说:“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1](P17)现代社会是在工业革命中孕育诞生的,代表现代社会的,不仅仅是物理机械和纺织化工等工业产品,更是追求知识和真理进程中凝聚的科学体系和知识系统,而凝聚和提升科学体系和知识系统,则主要通过现代大学来完成。大学在整个现代社会结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大学的形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由工业化开启的现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专门化、专业化的社会。由于工业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被赋予固定的职责,限定在专门的岗位上,按照工业产品和社会结构的要求从事不同门类的工作。行业分工、专业分工、学科分工越来越细,需要大量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专门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任务,就必然地成为大学的使命。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的任务,是大学的最重要的功能。大学要培养人才,首先要汇聚各种人才,必须是人才荟萃之地,代表一个国家、区域在科学研究上的最高成就,因此,科学研究、追求真理始终是大学神圣而庄严的使命。如果说仰望星空代表了人类精神和思想的一种最高境界的话,大学就是聚集和培养最多仰望星空的人才的地方。这是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提出的核心宗旨。大学始终是一个由教与学构成的学习机构,在教与学的不断的循环链接中,形成一个传承有序的循环机制,将人类的思想、文化、传统、知识等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尤其是印刷资本主义时代开始后,思想、文化、传统、知识等的传播变得迅捷而广泛,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作为科学研究和追求真理的大学,不再是象牙之塔,而成为人类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凝聚、提升、传承的重要枢纽,承担传承人类文化的重要使命。在现代社会,大学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团体的文化与精神的象征,是精神的策源地,是思想的渊薮。大学必须承载严肃而庄重的文化使命。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象征,也是一所大学的核心,是一所大学的标志和象征。现代大学不是象牙之塔,是根据社会需求而创办和发展起来的,是“先生的团体”(服务)和“学生的团体”(需求)的结合形式。从大学创办之初至今,大学始终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大学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服务社会始终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既通过培养各种专业化、专门化的人才来服务社会,也通过直接的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来服务社会,通过思想的传播,真理的追求来引领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这样来审视大学,我们就可以将其功能定位为四个方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

任何一所大学,无论其规模或者层次,都必然地具备这四方面的功能,秉持这四方面的基本办学理念。这是对于大学定位的基本立场,也是认识大学宗旨的基本起点。

但这四方面的功能从来就不是各自分开的、独立的,而是一个综合体,是一个互相关联、互相包容的复合系统。大学进行人才培养,其目的是服务社会;大学进行科学研究,追求真理,其根本也还是致力于社会的发展与改造;大学开展文化传承,其本质目标就是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人类文化薪火的继承。服务社会是大学的根本宗旨,而大学的基本功能则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

厘清大学的基本功能,我们再看全球化进程中不同大学间的功能定位,这对于深刻理解当下大学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承认大学基本功能的一致性,但不代表大学功能定位的一律性。不同的大学,尤其是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大学,其功能定位显然是有差距的。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就分为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和应用技术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前者强调科学研究和追求真理,崇尚为学术而学术,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是这类大学的代表;后者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开发和面向企业为研究主导。在美国高等教育中,则有著名的威斯康星模式。威斯康星大学在19世纪末提出并倡导 “大学服务社会”的原则,主张高等学校要扎根于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服务。[2]这样就有了大学中的两种模式:洪堡模式和威斯康星模式。“创立柏林大学的洪堡发展并强化了大学的研究功能,大学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机构、科学和学术的中心,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是其基本办学原则,形成著名的‘洪堡模式’。而在美国,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社区大学(学院)则不把高等学府看成是学术的圣殿和文化的象牙塔,而是强调大学的社区服务功能,把大学的活动扩展到社区之外,使大学真正成为社区发展的服务站。这种大学样式被称为‘威斯康星模式’。这两种模式的大学,都对人类思想文化价值的提升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我们在判断大学的时候,却总是有意无意地将‘洪堡模式’的大学看成是真正的大学,而对于 ‘威斯康星模式’却不以为然。大学价值观上的等级制,显然是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一种偏见。”[3]无论什么类型的大学,都是服务于社会的,服务于时代的,都必然地要培养人才,必然地要进行科学研究,要开展文化传承,这是没有争议的终极的目标,因此,大学的转型,并不是在其功能上转型,而是在其功能定位上转型,即是将目标确立为洪堡式大学还是威斯康星式大学。

我国的现代大学兴起于19世纪后期,至今只有100余年的历史。但我国现代大学的起点是较高的,一开始就是按照洪堡模式来创办大学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燕京大学等,从开始创办就定位于一个高层次上,而且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在世界著名大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现代大学的创办是卓有成效的。但对于威斯康星式大学的创办,我国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主要按苏联模式来创办大学,对于威斯康星式大学的创办是忽视的。直到20世纪后期,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后,威斯康星式大学才引起重视,新建了大量的省属和地方管辖的高等院校,迎来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空前发展期。至2010年,我国本科高校由原来的区区几百所,迅速发展壮大到千余所,新增的六七百所本科高校,90%都是省属或者地方管辖之本科高校。但这些迅速崛起的省属和地方管辖的高校,究竟要办成怎样的高校,其办学定位则一直是比较模糊的。正是办学定位上的这种模糊性,才出现当下高校发展的转型。当下高校发展的转型,很大程度上,就是指20世纪后期新建的本科高校的发展转型,指省属和地方高校的发展转型。

二、全球化进程中地方高校的地方化

全球化开始于哥伦布发现美洲。从哥伦布到麦哲伦,世界第一次以整体形象呈现于人类的视野中,各个区域间和国家间的联系成为普遍现象,世界的整体性得到强化。但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则是在20世纪中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形成,尤其是电子通信技术、交通航海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使之终于成为一场遍及全球的伟大运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自觉或是不自觉地被纳入到了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已然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安东尼·吉登斯说:“全球化并不是我们今天生活的附属物,它是我们生活环境的转变,它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 ”[4](P4)全球化是现代世界的一种复杂的联结,“是快速发展、不断密集的相互联系的互相依存的网络系统”[5](P2),是以现代通讯技术、运输技术的发展,世界性资本市场的形成,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跨国公司等的发挥作用,环境危机、人口危机、核威胁、毒品泛滥、网络媒体等现象为表征的世界状态。美国学者罗兰·罗伯森说:“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指世界的压缩(Compression),又指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 ”[6](P11)德国社会学家乌尔利希·贝克说:“全球化指的是在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觉到的、人们的日常行动,日益失去了国界的限制……金钱、技术、商品、信息、毒品都超越了国境。按照这种理解,全球化指的是空间距离的死亡。人们被投入往往是很不希望、不理解的跨国生活形式中。”[7]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的一体化和同质化。但人们在推进一个全球化世界的同时,也同时致力于构建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世界。从转型立场来看,全球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面临的最伟大的转型。约翰·汤姆林森说:“全球化处于现代文化的中心地位;文化实践处于全球化的中心地位。”“我们这个时代所经历的、由全球化所描绘的巨大的转型式进程,除非从文化的概念性词汇着手,否则就很难得到恰如其分的理解;同样,这些转型所改变的恰恰就是文化体验的构造。 ”[5](P1)在全球化时代,人们既努力地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求同,但也同时致力于存异,追求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多样性,通过各种方式体现和彰显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强化体现和属于自身的符号性。“一方面,全球化表现为各国各民族和各种不同的文明体系之间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某种趋同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全球网络信息系统、覆盖全球的各种政治经济组织、民主的普遍追求等,但另一方面,各个民族、各个文明体系中,由于历史发展的进程、民族认同的需要、价值观念的差异等,又会表现出特殊性和多样性,民族、文化、价值的符号性特征更加得到彰显,经济的本土化、文化的本土化、政治的本土化,甚至宗教的本土化,反而是民族国家努力追求的目标和主导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全球化是包含着普遍主义的特殊化和特殊主义的普遍化的双向运动,走向全球化,更本质的意义实质上是走向多样化,经济发展的多样化,文化发展的多样化,民主政治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8]当下地方高校的转型,与全球化进程中文化的转型是相一致的,即在向应用型高校发展的转型进程中,地方高校应该更多地致力于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更多地着力于本土和地方,在功能定位上立足于本土,立足于地方。

我们仍然通过威斯康星大学来阐述地方高校地方化的重要意义。威斯康星大学是一所有近200年历史的州属地方大学,100多年前就提出“州的边界是大学的边界”的理念,强调大学的地方性和服务性。进入21世纪,威斯康星大学已经成为世界著名高校,但仍然将“教学与服务”定为中心主题,仍然强调“州的边界是大学的边界”的办学原则。[9]威斯康星的事例说明,一所大学的卓越,不单单在于科学研究,坚持地方化,扎根于地方,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也同样能够登上象牙塔的顶尖。我国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中的高校,95%以上都是省属和地方所创办的高校,且几乎都是20世纪后期和进入21世纪后所创办的新建本科高校或者合并的本科高校。这些高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一是都是立足于一定区域内的高校——省属本身就是区域和地方的一种表达形式,而省以下地方所创办的高校,其区域性、地方性则更是昭然若揭;二是这些高校办学历史都相对较短,在师资力量、科研实力、教学资源、学校规模等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老牌高校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三是这些高校多半是依托区域或地方内的某一优势资源、某一产业领域或者历史传统而创办的,在办学上,从开始就体现出自身的特色,有鲜明的地方性;四是这些高校从开始创办,无论从其名称还是文化负载,都与地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承担着地方荣耀、品牌和文化传承的使命,是地方代表性、标志性的文化符号。因此,从功能定位上看,这些高校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老牌高校应该是不同的,明显属于威斯康星式的社区高校,即地方高校,其地方的边界就是高校边界。在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主要是为所在地方培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应该是在各个行业领域可以直接发挥作用的一线人才;在科学研究上,地方高校主要是立足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事业进行科学研究,解决地方现代化进程中面临和出现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尤其是地方工业、农业、环境、资源开发等产业发展中存在和出现的各种科学技术难题;在文化传承上,地方高校承担着地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发挥引导和提升地方文化精神和思想价值的作用。地方高校的特点和其自身的办学定位,使其必须坚定地坚持地方性,主动实现转型——向服务地方、服务区域社会需求转型。学者张君诚强调:“转型发展既是地方本科高校寻找自身发展道路,加强内涵建设的内生动力,也是社会发展、产业转型、教育结构调整等外驱力使然。”[10]

我们已然置身于全球化时代,行进于全球化的进程中。全球化中必然会有整体化、一体化、标准化、同质化倾向,但全球化也绝不是一幅抽象的同一色彩的单一平面图,而是由不同地方参与的风格多样化的人类发展进程。全球化是坚持地方身份的全球化,是各个地方最大限度彰显其地方特色和个性,体现其各自的符号意义,传承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全球化,是凝聚和形成各自的地方认同的全球化。很大程度上,地方既是对全球化的推进和拓展,也是对全球化的一种校正,对全球化的一种反抗。地方高校要想在全球化时代中获得自己的地位,彰显自身的作用,重要的就在于其功能定位中强化和突出地方性。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地方性,就是要把服务于地方作为其办学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使命,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紧密地结合地方,坚定地依托地方,深刻地融入地方。地方性,既是地方高校转型的根本,也是地方高校融入全球化进程的根本。

当一所地方高校秉持其地方性,深深地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各方面,在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各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且成功地作为地方的品牌、标志、符号得到地方和社会认可的时候,自然就实现了成功的转型。地方性是判定地方高校转型成功的重要标准。

三、地方性:地方高校转型中的文化坚守

地方是地方的符号,地方的版图就是文化的版图。人创造了文化,人也是文化的作品。文化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方式,不同的自然环境,即不同的地方,就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人类通过创造文化而创造了人类自身和人类特有的生活、社会,而文化则通过其特有的符号性功能将人类由蒙昧引向野蛮,最后引导到文明的大道上。人类不是通过改变自身身体状况来适应环境——这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而是通过改变环境来寻求生存之道,即创造自身生存的独特的“地方”,即适应人类生存的依托于自然的文化环境来建构起只能属于人类的生活。人类生活的地方,从一开始就坚定地烙印上人类的文化创造与智慧,是人类文化创造的成果。地方,于人类而言,不单是一个纯物理空间形态,而是一种文化结构形态,是一个精神空间形态,是一个无限巨大的文化成果形式,是海德格尔所说的“存在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无一例外地要在地方中生存、生活,都无一例外地要从地方中获取物质和精神的滋养,接受地方的哺育和陶冶,烙印上地方的深刻的印记。文化对于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地方而言,正如其地方的生态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说:“我们是通过文化来使自己完备或完善的那种不完备和不完善的动物——并且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文化而是通过文化高度特殊的形式。”“我们的思想、我们的价值、我们的行动,甚至我们的情感,像我们的神经系统自身一样,都是文化的产物——它们确实是由我们生来俱有的欲望、能力、气质制造出来的……每一个人毫无例外都是文化的作品。”[11](P63-64)当人类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定居下来,其文化创造就开始了,文化积淀和文化传统也就渐次形成。除了获取自然资源,文化是给予人类最丰厚营养和滋润的事物。正是在文化的滋养和塑造中,形成了具有各自地域特色的多样性的人类文化。而文化的多样性,正如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的背景和依托。

正是地方和地方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在推进全球化进程中,突显地方的符号性和身份性就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作为立足于地方,坚持和坚守地方性的高校,对于地方文化的继承、守护、弘扬、发展,就承载着更加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和责任。在向应用型高校的转型实践中,地方高校无疑是地方文化的最忠诚、最坚定的守护者、实践者。地方是地方的身份,地方也是地方高校的身份。地方高校的地方性,更多地应该体现在其所承载的地方文化使命上,所承担的文化责任上。

地方高校的发展转型,根本就表现在其怎样建立起和获得深刻的地方性,在于坚定地坚持其地方性,彰显其地方性,发挥其地方性。而高校转型中的地方性,应该主要体现在地方的文化中,体现在地方的文化生活、经济生活和历史传统、文化记忆、文化空间之中。我们既要从文化意义上理解地方性,强调文化作为地方最重要的软实力而彰显的价值与意义,突出其作为地方标志、符号、象征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坚持地方性,就是要坚守地方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成为地方文化的忠实的捍卫者、守护者、传承者,地方文化的创新人、引领者,地方文化思想的渊薮;也要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立场来理解地方性,即地方高校所坚守的地方性,是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现实的,是主动适应、服务和符合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地方性,是对地方各个领域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促进作用、推动作用的地方性,是各个方面都紧密地融入全球化的地方性。只有紧密地结合地方,坚定地依托地方,深刻地融入地方,从地方的历史传统、文化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发展、资源产业等各方面的现实中去实现转型,地方高校才能找到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生存发展之路,才能获得其特别的身份意义,才能形成真正坚实的认同感——自身对于地方的认同感和地方对于地方高校的认同感。

地方高校对于地方文化的坚守不是外在的,而应该是内在的,是一种自觉的文化实践和文化担当,是一种文化自觉。当地方高校致力于地方,立足于地方,坚持做一个坚定的地方文化的守护者、承载者、传承者、创新者、引领者,其转型中的地方性自然就会建立起来,会在对于地方文化的坚守中自然获得。

地方不是一个空洞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包含着深刻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积淀、人文传统的文化空间,是承载各个学科驰骋发展的社会经济大舞台。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立足于这个空间,致力于这个舞台,坚持地方性,突出地方性,发挥地方性,正是其成功转型的根本,也是其汇入全球化大潮的根本。全球化是坚持地方身份的全球化,是彰显和突出地方特色的全球化。地方高校要在坚持地方性中实现向应用型大学的转型,这是对于全球化进程的最好的响应和实践。

猜你喜欢

全球化转型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