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的时代价值及实现路径

2020-02-25徐军叶慧敏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育人体育

徐军,叶慧敏

(上饶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1]。这一对新时代学校体育目标的最新重要论述,不仅明确了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重要地位,更指明了学校体育要按照“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一“四位一体”目标开展工作,为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1 “四位一体”目标的时代价值

1.1 体现了习近平体育思想的新发展

习近平体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的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就“体育强国”发表了10次重要讲话[2]。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提出了“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彰显了迈向教育强国新时代的满腔豪情。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四位一体”目标的提出,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体育思想,更为实现教育强国梦、体育强国梦指明了前进方向。

1.2 提升了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在国家教育方针的历史变迁中,从1957年毛泽东提出“德智体几方面得到发展”,到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再到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体育都始终保持着重要地位。

从“四位一体”目标内涵来看,实现教育强国的发展目标,关键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可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体质”可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可以坚定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感。由此可见,新时代学校体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更凸显、功能更全面、责任更明晰。

1.3 开辟了学校“立德树人”的另一精准路径

“立德树人”是党和国家确定的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强调的是德才兼备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年来,学校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智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而忽视了学校体育育人的本质功能,体育课被挤占、课时被削减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开齐开足学校体育课,要把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中国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上指出,“体育不仅仅是身体健康,体育还承载着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这样的一个思想、意识形态,承载着思想道德修养和振奋民族精神这样一个基础性的工程”[4]。在学校体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健体是基础,育心是关键,二者不可偏废其一,在思想认识上还要把“德”放在首位。体育课堂要突出“以德为先”,课外训练与体育实践要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社会公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四位一体”目标为“立德树人”提供了根本遵循,确定了“精准路径”。

1.4发出了大力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员令

2007年5月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了把“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5]。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学校体育进行了一系列体育教学和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得到普遍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1]。可见,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要重新认识它的价值定位,明确认识学校体育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任务和作用。

从这一角度来看,“四位一体”目标的提出,发出了大力推进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员令。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体育教育教学必须进行与之适应改革创新,坚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的理念,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创新和发展教学内容;坚持发展和创新学校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项目,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坚持家校协同培养,建立与社会团体、企业合作的工作机制;坚持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评奖评优与学生体质健康挂钩的监测评价体系等。

2 “四位一体”目标的新内涵

2.1 享受乐趣——学生成长之源

享受乐趣,顾名思义,就是在体育运动中享受快乐。多年来,随着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创新,快乐体育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受到众多推崇,但学校体育仍是薄弱环节的现状没有改变,学生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

兴趣催生乐趣,兴趣和信念成就梦想。学生要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运动的兴趣是前提,只有在坚定的信念中发展兴趣才会成就梦想,才会在运动中享受到体育的快乐。可见,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不仅仅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要注重把弘扬光大“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作为育人的贯穿于育人全过程。

2.2 增强体质——学生成长之基

从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成立大会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1982年“增强人民体质”写入宪法,到1995年《全民建设计划纲要》颁布,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等一系列重要论述,说明了党和国家关心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相对于一个国家里说,只有人民拥有健康的体质,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不断提升,才能保持民族的旺盛生命力,才能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然而,在学校体育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增强体质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据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体育周课时数少于3节的学校占比为44.3%[6]。这与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7]的殷切期望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把增强体质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结合起来,与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的要求、国家的要求进行对标,把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2.3 健全人格——学生成长之本

人格即人的特质,从广义上来说,一般指人的品格,包括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思想品德、个性习惯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就是我们的用人标准为什么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因为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8]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学校体育必须以育人是本,做到育人和育才相统一,这也是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根本任务的本质所在。

结合学校体育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首要是帮助树立核心价值观。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标准。青年学生要做到既要勤学,求得真学问,又要崇德修身,传承爱国情,长立报国志,还要笃实明辨,踏实做人,作出正确抉择,使“二十四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遵循。

2.4 锤炼意志——学生成长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16年与北京市八一学校师生代表座谈会、2018年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的回信中,多次对全国广大青年提出“锤炼意志”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9]可见,锤炼意志,是学生在艰苦奋斗中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备条件。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学校体育的功能之一。但在具体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对运动中承受的生理上的痛苦、危险的恐惧、失败的不安、枯燥的厌倦等,往往将意志品质培养这一功能化之于无形。锤炼意志,关键在于“锤炼”,即在不同的教育情境中,积极克服艰难险阻,锻炼自己,磨砺自己,提高自己,锤炼中养成信念坚定、意志坚强的品质。

3 “四位一体”目标的路径选择

3.1 课堂教学与价值引领

学校体育达到育人效果,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同是关键。教育教学中课堂是主渠道、主阵地,“开齐开足体育课”这一原则,无论是学校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必须从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提高认识。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体育的性质、功能以及承担的历史使命等内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使体育锻炼成为青年学生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3.2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必须以提升学生身心健康素质、健全人格为目标。一是积极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要以学生掌握至少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运动技能为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兴趣化、多样化、专项化、个性化的供给侧教学改革,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体质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二是积极推进课外体育训练和竞赛,开展小型多样性、新颖趣味性的各种体育竞赛活动,以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浓厚的体育竞赛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运动上瘾,提升学生自主锻炼意识。三是积极搭建社会、学校、家庭 “三位一体”的合力共育平台,吸引社会各界、学校师生、学生家长一同参与到体育教学与管理、竞赛组织与开展、兴趣培养与引导当中,构建多方融合参与体育运动育人创新模式。

3.3 文化熏陶

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熏陶。在育人的过程中,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要充分贯彻“绿色化”的理念,要把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同、体育运动的热爱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中心内容,通过课程思政融入、环境氛围渲染、竞赛活动组织等,实现成风化人的效果。在课程思政方面,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体育精神、地域红色文化等有机融入体育教学当中;在环境氛围渲染上,强化线上线下协同推进,运用宣传栏、标语横幅、雕塑文化石,以及新媒体等进行榜样示范引领、先进文化熏陶,从而陶冶道德情操;在竞赛活动组织上,注重学校特色与新兴发展相结合,以校园足球等国家战略发展项目、武术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冰雪等奥运项目为主导,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终身运动技能。

3.4 实践服务

践行知行合一,实践服务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学校应鼓励青年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在参与实践志愿服务中,一是可以深入了解体育项目,感受奋力拼搏的荣誉感,提升对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二是见习体育项目的竞赛裁判判罚,促进学生遵循原则和规范,培养大局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三是通过志愿服务,体验为公众服务的乐趣和价值,从而纯净心灵,提高道德品质。

4 结语

新时代,实现“四位一体”目标既是学校体育的新要求,也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新任务。体育教育工作者要时刻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全课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活动育人,为教育强国、体育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育人体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16体育年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我们的“体育梦”
他们用“五招”育人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