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丽水瓯江流域古城山水风景系统构建特征研究

2020-02-25叶可陌李雄

风景园林 2020年7期
关键词:瓯江山体古城

叶可陌 李雄

丽水地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中山区,与福建省接壤,具有十分典型的山地地貌特征,是浙江省陆地面积最大的地级行政单位。2018年,该地区成为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的两大核心区之一[1],在省域层面的未来规划蓝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江,古名慎江,《太平寰宇记》称蜃川,《名胜志》称温江[2]。其干流发源于今丽水地区南部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锅冒尖西北麓,自西向东流经丽水、温州地区,出温州湾入海。其干流全长约388 km,在丽水地区境内的干流长316 km。境内瓯江流域面积约12 985 km2,占丽水地区总面积的75.2%,瓯江流域总面积的72.7%[3]40,且今地区内的9座城市有8座位于瓯江干支流沿岸(图1)。因此,丽水瓯江流域作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其古代城市风景体系的形成必然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挖掘其传统营建智慧对指引当代浙闽山地地区的城市风景建设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1 丽水瓯江流域范围Lishui Oujiang watershed area

2 丽水瓯江流域的宏观山水基底格局Macro landscape basic structure in Lishui Oujiang watershed

然而,当前针对地区传统风景营构的整体性研究较为匮乏,多集中于历史、水利和文化景观的专项研究。如吴克裘的《处州乡土 史》[4]和赵治中的《处州史话》[5]介绍了地区的城乡社会变迁历程;《丽水市地名志》[6]从地区地名变迁的角度探讨了城乡格局的演变;梁晓华的《处州古堰》[7]和吴志标、吴志华的《瓯江古堰》[8]均对地区各城水利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宋烜的《丽水通济堰与浙江古代水利研究》[9]详细解析了处州府城通济堰水利体系的结构和布局特征;此外,虞红鸣的《丽水绿谷文化丛书》[10]和陈建波的《丽水瓯江文化丛书》[11],对地区古镇、古村落、古塔、古寺庙、名胜古迹及其他相关文化景观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解析。

基于以上研究,结合各城市地方志书、专业志书、历史舆图、测绘图、卫星影像及实地调研资料,笔者尝试从风景园林的区域视角出发,梳理丽水瓯江流域古城选址与原初山水环境的关系,分析不同类型古城区域水系统优化的特征,探讨各城传统风景体系营建的共性和差异性,以此对地区古代城市山水风景系统的构建特征进行系统性的整体研究。

1 原初山水基底格局与古城选址

中国古代城市大多依托于周边的天然山水资源进行营建,其择址过程是对区域原本自然条件的最直观反映,城址所处区域的山水基底格局是风景体系营建的基础。

1.1 丽水瓯江流域的宏观山水基底

“栝郡为两浙之殿属,邑隶万山之中,窄径茂林”[12],“九山半水半分田”更是丽水瓯江流域宏观山水基底格局的形象描述。区域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兼有部分丘陵和盆地,其中中低山面积约占土地面积的89.17%[3]38-39,因此山体成为影响地区宏观山水基底格局的根本因素。地区境内重峦叠嶂、群山环绕,整体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仙霞岭山脉、洞宫山脉和括苍山脉这三座山脉构成了区域的山体骨架(图2-1)。三大山脉之间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盆地和平原地带,为地区古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土地条件。瓯江水系贯穿于三大山脉之间,走向多与山脉平行,结构清晰,在地区内形成以梅溪、龙泉溪、大溪为干流,松阴溪、小溪、宣平溪、小安溪、好溪为主要支流的区域水系格局(图2-2)。

借助ArcGIS软件对地区的水文、坡度和坡向条件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掌握区域宏观山水基底营建条件与古城选址之间的关系。将水文与高程分析相叠加可知,区域河川径流的空间分布与地形地貌有很强的耦合关系,瓯江沿岸的河谷盆地和平原地带是地区内地表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依据坡度和坡向分析,将坡度<15°、水土条件较佳的区 域[13]①与光照条件较好的东南坡、南坡和西南坡区域相叠加可知,地区内仅有约11.7%的土地较为适宜耕地的开发和利用。将上述结果进一步叠加可得出,地区的8座古城均坐落在水资源丰富且地势较为平坦、宜建土地较为完整和连续的瓯江水系沿岸河谷盆地、平原地带(图3)。临水环山的天然山水环境优势孕育了地区丰富而悠久的地域文明,并为古城区域风景营建提供了充足的自然条件。正如《处州府志》所载,“世称天下山水桂林最奇、武林最秀,栝郡山水奇秀纵远不及桂林、近不逮武林,而襟带闽鸥衢婺,伟峭摩天、岩阿湍激,诚浙东之屏障,非第供游览资樵汲”[14]275。

1.2 古城中观山水基底格局

进一步考察8座古城的基址地貌特征(表1)及其与周围山体的空间关系,可将古城中观层面的山水基底格局分为“平原望山型”“盆地据山型”“丘陵嵌山型”“河谷依山 型”4种类型(图4)。

“平原望山型”格局代表为处州古城和松阳古城,其基址位于面积较大的平原地貌中,古城与周边主要山体的距离较远(4~7 km),它们之间形成良好的视线关联和对望关系。具体表现为古城所在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三面群山围合形成古城的视觉天际线,在平原纵深方向空间十分开敞,城四周分布有诸多海拔较低的土丘、山岗组团形成视觉屏障。

“盆地据山型”格局代表为龙泉和云和古城,其基址位于瓯江干支流沿岸的中型盆地地貌中,古城紧靠北侧山体而建,与盆地区域的其他山体距离适中(2~4 km)。具体表现为古城所在区域四周山体连绵环绕,围合出较为完整的平坦空间,古城南侧空间开敞,盆地区域内有星罗棋布的低山和丘陵。

“丘陵嵌山型”格局代表为遂昌和缙云古城,其基址位于瓯江支流中上游的丘陵地貌中,古城与山体距离较近,呈互相嵌入式的空间关系。具体表现为古城所在区域遍布丘陵低山,周边山体崎岖奔赴,河道蜿蜒曲折,多条山脊线向河谷地带延伸,山势与水势大致呈垂直关系。

“河谷依山型”格局代表为青田和景宁古城,其基址位于瓯江水系沿岸的河谷地带,古城紧依偏北一侧的山体而建,河谷纵深方向空间较为通透。具体表现为古城所在河谷区域两岸山体连绵高耸、地势陡峭,限定出狭长的河谷空间,整体山势与水势大致呈平行关系。

2 人工干预优化古城区域水系统

自然河湖水系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区域人居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类水利设施的营建[15]。旧志云“处郡皆山也,涝则溢,旱则涸。惟因地制宜,蓄泄有方,则可转歉为丰”[16],丽水瓯江流域多山的自然环境加上丰厚的降水量,使得各城周边区域自古便常受洪水的侵袭,来水易、蓄水难的问题一直阻碍着城区的城乡发展。于是,邑人在自然河流之上兴建堰坝、引水入渠,合理调控区域水资源,以疏解洪水、灌溉农田,形成适宜古城发展的“自然—人工”水系统。

2.1 “平原望山型”古城:分段水网

处州与松阳古城所在平原区域主流河道宽阔、水资源丰富,但洪涝灾害较多,明确记载于地方志书上的25次重大水灾中,就有20次发生于两城所在的平原区域[3]49-50。结合平原地貌坡度较小的特点,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区域水资源,邑人采取分阶段筑堰引流的方式,将河水通过层级交错的渠道体系引流至平原畈田区,在缓解洪水的同时达到灌溉面积的最大化。处州古城区域水系统以好溪堰引水体系为核心,由东西向引好溪水的干渠和南北向引寿元山汇水的支渠组成,形成分阶段引流、分流、泄洪的水网体系[17]。在松阳古城区域,自然水系以松阴溪为主河道,六都源、四都源、东坞源等5条山溪为支流。自城西北约10 km处开始,筑金梁堰、梁下堰、青龙堰、白龙堰4座堰坝将主河道河水分阶段引流至广阔的平原地带。同时,于四都源沿岸筑梓溪堰、朴子堰,引水灌溉城北大部农田;于竹溪源筑龙石堰,连接青龙堰共同灌溉城南农田。7座堰渠分阶段引流,形成自然水系与堰渠体系相互交错的平原水网格局(图5)。

表1 8座古城的基址特征Tab. 1 Location features of the eight ancient cities

3 丽水瓯江流域的宏观山水基底营建条件与古城选址Relationship between ancient city locations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basement of Lishui Oujiang watershed

4 8座古城的山水基底格局Natural environment structures of the eight ancient cities

5 松阳古城区域水系统Regional water system of Songyang citiy

6 龙泉、云和古城区域水系统Regional water system of Longquan and Yunhe cities

7 缙云、遂昌古城区域水系统Regional water system of Jinyun and Suichang cities

2.2 “盆地据山型”古城:引流穿城

由于龙泉与云和古城位于瓯江干支流的中上游,河流水量较小,无须营建大规模水利工程抵抗洪灾。因此邑人采用单个堰坝引流的方式,自近城上游地带筑堰引水并穿城而过,满足城市生活、消防用水的同时,灌溉下游农田(图6)。龙泉古城区域水系统以蒋溪堰引水工程为核心,形成干渠穿城、支渠灌田的结构特征,《龙泉县志》有载“水入两渠,至应奎分二派流,达马埠十余里,灌附郭田三十余顷”[18]。云和古城区域水系统以黄公堰引水工程为核心,干渠流至城西后以浮云街为界分二支渠入城,“环绕民居,直达前巷,出城合流,以蓄风气”[19]。

2.3 “丘陵嵌山型”古城:近郊调控

缙云与遂昌古城由于嵌于丘陵地貌中,近城区域地形起伏、河道曲折较大,不适宜农田水利设施的营建。因此邑人选择在距城4~5 km的小型河谷盆地地带筑堰引水、灌溉农田,形成近郊区域水资源的调控模式 (图7)。两座古城的近郊引水体系均为干支渠结合的结构,长干渠保证渠道水量、短支渠覆盖平坦畈田区。

2.4 “河谷依山型”古城:汇水入渠

青田和景宁古城由于河谷两岸陡峭山体的限制,并未营建成规模的水利设施,邑人主要采用将古城靠山一侧的山体汇水线路进行渠化处理的方式,将山体汇水引流入城,补充城内居民的生活和消防用水。其中青田古城自丹山门侧引城北石龟山汇水入城,于城中形成甘雨池,作为城内水系统的调蓄设施,转东南流经县治后,自龙津门侧出城汇入瓯江。景宁古城自城北筑渠引乌铁岩汇水,渠道“由行春门外,达西门,灌田顷余”[20]121-122。

3 山水环境与古城风景体系相融合

基于古城山水基底格局和人工干预后适宜城市发展的区域水系统,丽水瓯江流域8座古城的城市空间与区域风景营建逐渐与山水环境相融合,形成完善的古城风景体系。

3.1 城山一体的城市空间

在多山地区,地形地貌对城市发展建设过程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较大,并成为塑造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21]。因此山体作为主导古城基址所在区域地形地貌特征的核心要素,深刻影响着城市规模、形态以及边界空间、街巷空间的营建。

在城市规模方面,依据历史资料,至清雍正八年(1730年)修葺完工后,处州古城城池“周一千八百五十丈有奇”[14]636-637;至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青田古城城池“城垣周围共长九百九十三丈五尺”[22]86;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景宁城“周二里有余”[20]331。除此之外,地区其他5座古城的具体规模数据记载不详。故结合民国三年(1914年)地区各城市的测绘资料,对8座古城的规模进行估算。发现位于平原和盆地区域的城市,由于基址地势相对平坦,区域水系统和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构建完善,占地规模较大;而位于丘陵和河谷地带的城市,由于四周山体的限制,城市规模相对较小。

在空间形态方面,周围山体尤其是镇山对古城的空间形态有很大的影响。“平原望山型”古城由于与山体距离较远,空间形态较为开展;而其他类型的古城,由于均背山面水而建,城市空间受山水空间的挤压,多呈较为狭长的不规则形态。结合精度较高的20世纪60年代的测绘图可知,8座古城的镇山和其县治连线形成的城市轴线对其平面形态和方位朝向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图8)。

在边界空间方面。处州、青田、景宁3城建置有城墙和城门,其余5城仅建有关门。其中处州城池规模最大,结构最为坚固,且具有敌台、窝铺等防御设施;青田城池靠水一侧的城门数量最多。3座古城的城墙均依据周边的

8 镇山与城市空间形态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ominating hill and the spatial form

9 处州、青田、景宁3座城池舆图Ancient maps of Chuzhou, Qingtian and Jingning cities

10 处州、青田、景宁的城门、城楼和山水要素的应对关系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ates, towers and landscape elements of Chuzhou, Qingtian and Jingning cities

11 8座古城的街巷空间结构Street structures of the eight ancient cities

山水空间形势而建,临水一侧以河流为天险,靠山一侧将山体余脉纳入城内,借助山势增强城市防御(图9)。如处州城墙西北侧与茭山相接,左为通惠门、右为总戎瞭台,“邑治西北锁轮也”[14]280,西南侧跨万象山而上;青田城墙引屏山、太鹤山和涌泉山山势入城;景宁城墙则跨石印山麓而上。同时,由于古代城市的空间营建很大程度取决于城市与其周边天然山水环境的对位关系处理[23],3座古城的城门和城楼也与区域关键山水要素有着良好的呼应。处州古城的6座城门之上均建有城楼,“楼每五楹,四面步廊,覆以筒瓦”[24],北侧望京门与镇山白云山、东侧岩泉门与好溪水口灵鹫山、镇东楼与鹁鸪尖等,城门城楼方位与周围山体均一一对应(图10-1);青田城与景宁城均北侧靠山、南侧面水,因此城门的空间布局重点考虑与南侧关键山水要素的对位关系(图10-2~10-3)。

街巷空间方面,连接城门、关门的交通主干道是各古城街巷体系的骨架。其中位于平原区域的处州古城和松阳古城的街道为路网式布局,盆地和丘陵区域古城的街道为“十字形”布局,河谷城市的街道系统则受两侧山势的影响呈“一字型”布局模式(图11)。

3.2 因山而为的风景集群

自宋代起,城乡格局的稳定和文化环境的繁荣给地区风景营建注入了充足的活力,城市远郊、近郊区域和城内的风景名山逐渐为世人所知,成为各类风景要素集群分布的区域。其中以处州、缙云、青田和龙泉古城区域的名山风景建设最为集中(图12)。

远郊风景名胜以缙云仙都山、青田石门山和龙泉匡山为典型。仙都山距缙云城东北约9 km,“高六百丈,为县胜境”[25],峰岩奇绝、山水神秀,其上建置有玉虚宫、独峰书院、小仙都别业、森玉园、雨凇亭、忘归亭、驻鹤亭等风景要素,并逐渐形成由鼎湖峰、倪翁洞、初阳谷、小赤壁、姑妇岩等景点组成的“仙都十景”,成为整个瓯江地区闻名至今的风景胜地;石门山位于青田城西约35 km大溪旁,“两峰壁立高数百丈、对峙如门……飞瀑千仞”[22]62,其上建有喷雪亭、飞泉亭、憩雾亭、文成书院等;匡山距龙泉古城西约60 km,“四旁奋起而中洼下,状如箕筐”,其上建有烟云万顷亭、惟天在上亭、清高亭、环中亭等。

12 仙都山、石门山、南明山、万象山舆图Ancient maps of Xiandu, Shimen, Nanming and Wanxiang hills

13 八景体系的空间分布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ight views

近郊风景名山以处州南明山和缙云吏隐山为典型。南明山位于处州城南约2 km处,“山半与两池之交筑亭约流觞,更近则峭壁飞泉溅襟洒面、有亭面壁即潞雪亭也,循蹬道而上为爽气亭……摩崖池北曰幽光亭……拾级屈曲至最高处曰千里亭”[26]202-203。吏隐山位于缙云城东约500 m,其上建置有吏隐亭、忘归台、翡翠台、南山楼、临清轩等风景建筑,为邑人登高览胜的必经之所。

城内风景名山以处州古城万象山及城内其余10座海拔50~100 m的山体为典型。万象山横卧府城西南侧,为城中最高峰,其上先后建有万象楼、灵鹫寺、崇福寺、一览亭、烟雨楼等,树木葱郁、曲径通幽,在山顶可俯瞰整个处州古城。此外,城内锦山“与茭山相对,旧多莳桃花,时若锦绣”[26]170-171;圭山在囿山西侧,嘉靖年间郡守高超建圭山台于其上,后人又因台建阁,西侧为莲城书院、东侧为万寿宫;梅山因“山石剥落类鸡冠”又名鸡冠山,上建有翠微阁、悠然堂、归云亭。

3.3 四围寻胜的风景序列

“八景”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化情怀[27],是对各城市区域风景胜览的良好概括。邑人通过考察城市四境山水,对特色风景空间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以八景体系将其串联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风景空间序列,成为古城风景体系的重要支撑。地区8城均有各自的八景体系,充分体现了地区的山水审美取向和城市风景意象特征。

各城八景体系的空间范畴存在一定差异性(图13)。总体而言,处州、云和、景宁 3城的八景体系分布范围较广且各方位分布较为均衡;松阳、龙泉、遂昌和缙云4城的八景体系分布较为集中,以近郊区域为主;青田城的八景体系分布最为集中,均在城北太鹤山上。

进一步考察各城八景空间的物象选择、客体和意象生成途径,可看出其与山水环境的高度耦合性。八景的客观物象选择即风景空间主体,包括自然山体、水体和城市空间;其意象生成途径即作用于空间主体的方式,包括自然气候天象、自然山水的附加表征和人的知觉行为感知。地区76处八景空间中,以自然山体和自然水体为客观物象的有61处,以山水的附加表征为意象生成途径的有32处。同时二者具有很强的重合度,如“丽水八景”中的白云叠翠、三岩瀑布,“松阳十景”中的塔溪绿涨、凌霄岚翠,“云和八景”中的凤山挺翠、灵漈悬泉等。

3.4 眺望览胜的风景标识

自宋代开始,通过亭、台、楼、阁、塔的建设将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有机融合是城市风景设计的普遍性现象[28]。此类风景要素往往选址于地势高爽、视野开阔的自然山林中,既是人们登高远眺、一览胜概之所,也逐渐成为城市区域的标识性风景点融入其风景体系中(表2)。地区各城的风景标识类建筑,多选址于古城周边的关键山体之上,或成为城市轴线的延伸或互相之间形成良好的视线关联。

表2 8座古城的风景标识建筑Tab. 2 Landscape landmark buildings of the eight ancient cities

以标识性风景建筑最多的处州古城为例(图14)。由于地处广阔的平原腹地、与镇山距离较远,大尺度的山城关系使得城市轴线的控制力不足,邑人于城南修筑应星楼和巽峰阁,“形势高壮,称巨观焉”[26],并于巾山顶修筑顶山塔,使得城市轴线自白云山一直向南延伸至巾子山,大大增强了轴线对城市空间及区域风景的控制力。同时,以万象山顶的烟雨楼为区域览胜核心,在东门岩泉门侧修筑镇东楼,并与好溪水口的好溪楼形成呼应关系;在大溪水口佛头岩侧修筑厦河塔,使其与应星楼、巽峰阁一道形成良好的视线关联;并且好溪楼、厦河塔、巾山塔三者共同强化了城东至城南的风景界面。登顶烟雨楼,府城四境山水尽收眼底,正如明隆庆年间诗人乔因阜所云“江上群山遥对酒,城中万户回凭栏”。

4 结语

钱学森先生在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时强调,城市发展的核心在于处理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29]。古人在区域的自然山水与人工农田水利系统中择址建设城市,并对城市内外已形成的大地肌理进行改造和点缀,实现山水环境的风景化[30]。这一人工干预自然、实现区域山水风景化的过程,即是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的基本追求和价值归宿。丽水瓯江流域的8座古城择址于各具地貌特征的原初山水基底之上,通过适度的人工干预形成适宜古城发展的“自然—人工”水系统,通过历朝历代的风景经营,山水环境逐渐与风景体系相融合,最终形成“山—水—城—景”一体化的古城山水风景系统。现如今,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使得诸多城市的山水格局发生改变,传统风景结构失衡、消亡,探讨丽水瓯江流域古城山水风景系统营构的特征和经验,对当前时代背景下浙闽山地地区城市山水人居环境的传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Notes):

① 依据参考文献[13]:坡度为0°~6°可发生轻度土壤侵蚀,须注意水土保持;6°~15°可发生中度水土流失,可采取修筑梯田的措施来加强水土保持;15°~25°水土流失严重,必须采取工程、生物等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5°为开荒限制坡度,即不准开荒种植农作物。

图表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and Tables):

图1 由作者绘制,底图源自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审图号:浙S〔2019〕36 号,并根据参考文献[2] 中的瓯江流域范围;图2 由作者改绘,其中图2-1 高程数据来源于谷歌地球;图3、8、10、13~14 由作者改绘,高程数据来源于谷歌地球;图4~7 由作者依据参考文献[13]、[17]、[18]、[19]、[21]、[24] 中的相关资料改绘,高程数据来源于谷歌地球;图9 由作者改绘,底图来源于参考文献[13]、[19]、[21];图11 由作者绘制;图12 由作者改绘,底图来源于参考文献[13]、[21]、[24];表1 由作者绘制;表2 由作者依据参考文献[4]、[5] 中的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瓯江山体古城
A new species of the gudgeon genus Microphysogobio Mori, 1934 (Cypriniformes: Cyprinidae) from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良渚古城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绿色公路创建实践
济南市山体修复中的植物应用与技术——以济南市卧虎山山体公园为例
《瓯江丛韵》在浙首发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再次邂逅(绝句小说)
安居古城
山体别墅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