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规格TA10 钛合金铸锭生产工艺研究

2020-02-25王永强户如意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23期
关键词:铸锭偏析溶质

张 晋,王永强,户如意,曹 瑞,李 楠

(新疆湘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疆 哈密 839000)

TA10 是一种耐腐蚀钛合金,因其良好的塑性和焊接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等行业。目前,大规格钛合金铸锭的镍元素成分均匀性控制难度大,严重的Ni 富集会影响后续加工板材的综合性能。一方面镍的凝固分配系数为0.44[1],其熔点、密度等与钛有较大差异;另一方面大规格钛合金铸锭真空自耗电弧熔炼的成分控制较为困难。因此,生产大规格TA10 钛合金的重难点在于确保Ni 元素的成分均匀性良好。为此,本文通过采用不同的一次熔炼电流和稳弧方式对大规格TA10 钛合金铸锭Ni 元素控制进行研究,以期找到提高大规格TA10 铸锭Ni 元素成分均匀性的方法。

1 试验

选用1 级及以上的海绵钛、片状的NiMo30 合金(10*6*1mm),按照Ti-0.7Ni-0.3Mo 进行配料。经混料、压制、焊接制备出自耗电极。采用不同的熔炼工艺经二次真空自耗电弧熔炼制备φ1040mm 的TA10 铸锭,具体熔炼工艺如表1 所示。对铸锭表面纵向头、中、底取样,取样位置如图1 所示,对头、中、尾部表面纵向Ni 化学成分均匀性最好的铸锭横断面9 点取样,取样位置如图2 所示。

表1 TA10 熔炼工艺

2 结果与分析

2.1 铸锭Ni 均匀性分析

3 根铸锭Ni 元素成分偏差见表2,纵向头、中、底三点Ni 含量检测结果如图3 所示。

图1 铸锭纵向3 点取样示意图

图2 铸锭横向9 点取样示意图

表2 3 根铸锭纵向3 点镍成分偏差/(wt%)

图3 3 根TA10 成品铸锭Ni 分布

表3 铸锭3 头、中、尾横截面镍的分布情况

从 表2 和 图3 可 以 看 出,铸 锭1 的Ni 量 为0.592%~0.0.915%,偏差为0.323%,超出了GB/T3620.1-2016中Ni的成分要求(0.6%~0.9%);铸锭2的Ni含量为0.644%~0.884%,偏差为0.24%,改善了Ni偏析;铸锭3的Ni含量为0.685%~0.714%,偏差为0.029%,偏差最小。对比铸锭1~3的纵向Ni元素偏差情况,铸锭3的Ni成分均匀性最好,铸锭2次之,铸锭1的Ni成分均匀性最差。

铸锭3 头、中、尾横截面Ni 的分布情况如表3 和图4 所示,头部横截面Ni 元素含量为0.656%~0.844%,最大偏差为0.188%。中部横截面Ni 元素含量为0.691%~0.806%,最大偏差为0.115%。尾部横截面面Ni 元素含量为0.663%~0.738%,最大偏差为0.075%。由铸锭3 头、中、尾横截面Ni 成分分布可以看出整个铸锭Ni 均匀性好。

图4 铸锭3 端面部位Ni 分布

2.2 熔炼工艺参数对Ni 均匀性的影响

在真空自耗电弧炉熔炼条件下,铸锭化学成分不均匀的原因有:每瞬间加入熔池的合金组元不均匀、合金组元气化和沉积、合金组元结晶偏析等[2,3]。其中,最难克服的是结晶偏析。按照结晶偏析经典理论公式[4]:

式中CS为恒温下固相溶质浓度;CL表示液相溶质浓度;为溶质平衡分配系数。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决定结晶偏析程度大小的是分配系数K0。

在非平衡凝固的条件下,Ni 元素K0<1,具有正偏析倾向,固/液界面处形成固体所排出的溶质Ni,经扩散层扩散进入液相中,造成越靠近后期凝固的固相中溶质Ni 含量越高。通过选择合理的熔炼工艺参数可以改变Ni 的分配系数,使其尽可能接近1,减轻其结晶偏析的程度。

2.2.1 一次熔炼电流对Ni 均匀性的影响

熔炼电流决定金属的熔化速率和熔池温度,直接影响熔池的形状、深度以及表面质量[1]。

通过对比铸锭1 和铸锭2 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较小的一次熔炼电流时,TA10 铸锭Ni 成分的均匀性有所改善。

在VAR 中采用较小的一次熔炼电流可以减小熔池深度,使熔池浅平,增大铸锭凝固速度,抑制了一次熔炼时Ni向铸锭头部富集,使一次锭Ni 偏析得到改善,进而得到Ni成分较均匀的成品锭。

2.2.2 稳弧方式对Ni 均匀性的影响

合适的搅拌电流可以使熔池变浅、细化晶粒、成分均匀化、减轻结晶偏析[1]。

通过对比铸锭2 和3 的试验结果,发现采用交流稳弧的方式时TA10 铸锭Ni 成分的均匀性良好,有效减小Ni 偏析的倾向。VAR 中铸锭凝固属于非平衡凝固,根据溶质有效分配系数公式[5]:

其中CS*是固相成分,C0是溶质组元原始配比成分,v是固-液界面推进速度,DL是液相中溶质原子的扩散系数,δN是扩散层。

由上式可知,采用交流稳弧熔炼时搅拌效果比直流弱、液相中对流强度减弱,导致熔池偏平,同时增大δN的厚度,抑制了固/液界面处Ni 元素经扩散层向液相中的扩散,使有效溶质分配系数kE向1 靠近,提高固相中溶质的成分CS*,使TA10 铸锭中的Ni 元素均匀分布。

3 结论

通过选用较小的一次熔炼电流和交流稳弧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大规格TA10 铸锭中的镍偏析,对大规格TA10 铸锭的工业化生产具有指导作用。

猜你喜欢

铸锭偏析溶质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浅谈Al-Ti-C与Al-Ti-B细化剂对7050合金铸锭的影响
滴水成“冰”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大规格纯钛铸锭脱氧现象及对策
浅析锆合金β淬火组织差异
Sc对7028铝合金铸态组织和性能影响研究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归类解析
改善60Si2MnA弹簧钢小方坯中心碳偏析的研究
原铝旋转偏析法净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