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的实践模式:以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2020-02-25王鹏何友均高楠陈亚

风景园林 2020年3期
关键词:空间性项目区保护地

王鹏 何友均 高楠 陈亚

随着治理理论与景观学学科的发展,“景观治理”作为二者的交叉领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意义,并逐渐成为自然保护地治理领域的重要分支[1]。自然保护地是19世纪上半叶欧美国家自然意识转变的产物。中西方对保护地景观的理解存在本质区别,西方国家受笛卡尔二元论等影响,强调绝对的主客体二分,导致人与自然在保护地形成过程中处于一种绝对的对立[2];而中国保护地景观则受传统世界观影响,强调天人合一思想,是一种融合自然生态系统与人文社会系统而形成的景观。因此,中西方保护地景观的文化差异,也决定了景观治理路径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阶段,自然保护地景观必然会从破碎化的割裂状态回到自然的状态,但这种状态是照搬西方荒野式的自然状态,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值得我们深思。此外,在国家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背景下,能直观体现中国保护地特色的景观该如何实现有效治理?如何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发挥景观学科设计优势?都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保护地建设议题,也是风景园林学、景观学等学科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亟待厘清的科学问题。

1 自然保护地局部 Part of the protected area

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北京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内部,主要由6座岛屿及周边水域构成,这6座岛屿是由周边村庄拆迁而产生的建筑垃圾堆砌而成。项目区现状是一片荒芜杂乱的人工林地,树种以杨树为主,林相残破。从传统规划设计角度来讲,地块空间并不理想,常规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法很难满足保护地景观要求。为此,设计团队基于广泛的保护地与景观项目进行研究,探索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将“设计”看作实现自然保护地治理目标的手段机制,设计师既是景观空间的“设计者”,也是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中的一类治理主体。

3 空间整合论理论示意图Diagram of spatial integration theory

4 “三元空间”逻辑关系Logical relation of “triarchic spaces”

5 国家、市场、社会与景观治理的逻辑关系Logical relation among the country, market, society and landscape management

6 植物景观 Plant landscape

7 让时光慢下来的景观 A landscape that slows down the time

8 汇总各类治理主体意见,绘制的设计思维逻辑图Logical map of design thinking by summarizing the opinions of stakeholders

设计团队对项目区进行综合评估,得出3点结论:1)项目区的淡水泉与沼泽湿地等景观资源价值较高,应充分考虑项目设计与工程管理可能带来的潜在效益与风险;2)项目区不适宜开展大规模休闲游憩活动,但应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保护地景观治理及公共事务管理;3)项目设计应体现景观多重空间属性,注重景观元素在保护地社会文化与自然过程中的特征变化。

9 竹林景观 Bamboo landscape

10 “光”与“影”暗示的“合”与“分”“Combination” and “separation” implied by “light” and “shadow”

11 景观中的“记忆”与“ 反记忆”“Memory” and “anti-memory” in landscape

2 设计方法

2.1 研究框架

12 钢板与植物形成的空间意象Spatial imagery formed by steel plates and plants

景观治理,既是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本身也是涉及生态、文化、社会等多重属性的空间治理[3-4]。列斐伏尔(Lefebvre H.)是空间理论研究的先驱人物,他认为空间不只是单纯的物质和地理空间,更是容纳社会关系与生产的空间[5]。为强调空间差异性,他提出涵盖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空间整合理论,后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著名的“三元空间理论”。该理论认为,空间主要由“空间性实践”“空间性表征”与“表征性空间”构成,它们三者作为一种特指关系,可用来解释上文所述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与社会空间[6]。在这三元逻辑关系中,“空间性实践”对应“物质空间”层面的行为活动,代表了这个空间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空间性表征”对应“精神空间”所构想出来的理想型、概念化空间,这类空间由政府官员、科研学者、规划设计者等参与主导,实质是一种“统治性”空间;“表征性空间”对应“社会空间”,是一种“被统治性”空间,象征着社会公众这一参与主体使用的空间。这3种关系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市场与社会3类利益主体在空间层面的权力博弈[7]。

项目引入列斐伏尔“三元空间理论”,探讨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与景观空间相互关联的影响机理,使二者互为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政府治理主体主导的“空间性表征”与社会公众治理主体使用的“表征性空间”,在自然保护地治理过程中构成主客关系,同时“空间性实践”作为市场治理主体针对治理客体采用的治理工具,体现了设计师、专家学者、咨询机构等主体的治理过程。

2.2 设计理念

“三元空间理论”是一个用来分析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较好的研究视角。一方面,景观治理作为一种空间治理,利用该理论能有效串联保护地治理过程中所涉及的政府官员、市场企业、设计师、公众等多元治理主体,平衡利益群体关系;另一方面,治理作为评判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一种关键路径,利用该理论所依托的空间社会属性以及政治视角,可以为探求景观治理与景观空间二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

站在治理的角度,项目的设计应是一种“狭义”加“广义”的概念[8]。当设计作为一种治理活动,设计的方式方法便由治理场域决定,并影响着治理的结果,这一层面的设计是一种技术操作概念;当设计作为一种治理目标,设计的目的便是塑造自然系统与社会系统关系,是对人的服务与治理,这一层面的设计是一种系统化的动态过程。因此,作为空间治理的保护地景观,既是“空间性表征”、隐喻的精神空间;也是“表征性空间”、复杂的社会空间;还是“空间性实践”、直观的物质空间。

2.3 设计过程

13 为降低干扰而架高了的观景平台 Elevated viewing platform to reduce interference

14 周边村庄拆迁剩余的废弃石材,经过打磨、染色,重新用于场地Abandoned stone materials from demolition of surrounding villages are reused in the site after polishing and dyeing

15 道路由渗透性极好的碎石铺就 Roads are paved with highly permeable gravels

16 乌龟在场地爬行A turtle crawls on the ground

17 摄影师镜头下的自然万物Nature under the photographer’s lens

项目在传统设计过程中,加入社会学、管理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研究方法,探索了一套相对系统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并提出了设计介入景观治理的4种实践模式。

2.3.1 项目准备与现状调研阶段

该阶段包括设计团队组建、任务确认、案例选择、利益相关者澄清、保护地及周边土地利用分析、社区居民调研、问题与潜力分析等内容。设计单位组建了涵盖风景园林学、生态学、社会学、林学、农林经济等多学科的团队,基于对全国13个省区、96个自然保护地开展的前期系统评估,设计团队联合房山区园林绿化局、长沟镇林业站、长沟湿地公园管理办公室等部门以及利益相关者共同编制了研究报告,并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集了周边社区居民、相关科研学者以及游客的意见。

2.3.2 设计与实施阶段

该阶段包括伙伴关系建立、目标分析、设计方案绘制、治理活动规划、治理活动实施等内容。本项目属于2016年中央财政补贴项目,政府治理主体既包括中央层面的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也包括地方层面的房山区园林绿化局、长沟镇政府、公园管理办公室等;市场治理主体包括旅游管理公司、规划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社会治理主体主要是居民与游客等。

针对项目区4个人工岛屿(现有6座岛屿,其中2座保留原状),设计团队根据不同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组合方式,提出了4种治理主体合作的设计模式,即“政府+设计师”“市场+设计师”“公众+设计师”及“集成型”模式。上述4种模式并非绝对,设计过程也会征询其他治理主体的意见,只是占比较少。

2.3.3 治理监测与成效评估阶段

该阶段包括评估目标与指标确认、评估报告编制、数据获取、监测程序实施、数据分析与建档等内容。目的并非是营建一处“自然化”的景观,而是试图在项目区构建一种设计介入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的试验方法与认知体系。该阶段尚未开展工作,但正在争取相关课题选择项目区作为研究区域与对象。

2.3.4 模式推广与运用阶段

该阶段包括项目效益影响评价、能力建设、方法理念推广等内容。将在后期追踪评价项目的景观治理成效,凝练一套适用于多元化景观治理的设计介入模式,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体系。

3 结果与分析

“政府+设计师”“市场+设计师”“公众+设计师”以及“集成型”4种景观治理模式,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依据治理主体责任划分的政府治理、公益治理、社区治理和共同治理4种类型相呼应,景观治理与景观空间2种不同维度彼此关联,并互为设计的实现途径。

3.1 “政府+设计师”景观治理模式

该模式所形成的景观是一种“空间性表征”,也是隐喻的精神空间,设计人员主要由政府管理人员和设计师组成。前期采用核心专家深度交流等方法,调研了中央、市级、区级以及公园管理办公室等相关人员,总结认为第一个岛屿应体现中国“天人合一”和西方“物我二分”的思维特征,因为正是这种思维差异决定了中西方保护地景观的本质不同。团队选取了“光影”来表现“合”与“分”。正如“天人合一”这一命题中“合”的价值以及所暗含的对“分”的形态认知[2]。光影是表现景观时间性与空间过程性最为直观的方式,有光便有影,有光影必然存在阴影,光影和阴影既是相互依存的二元存在,也是浑然合一的一元现象。

3.2 “市场+设计师”景观治理模式

该模式所形成的景观是一种“空间性实践”,也是直观的物质空间,设计人员均为来自规划、园林等市场部门的专业规划设计、咨询人员。通过商讨,岛屿2的设计主题定义为“记忆与反记忆”。过去我们认为,人之于自然无所不能;而当今,传统记忆中追求自然之道的价值观与建造方法正在逐渐消失。“反记忆”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既是自然历史和文化的颠覆,也是对过去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团队希望人们能够发现自然过程中被隐藏或被遗失的文化行为,唤醒关于自然的记忆与反记忆。

3.3 “公众+设计师”景观治理模式

该模式所形成的景观是一种“表征性空间”,也是复杂的社会空间,设计人员主要由社会公众和设计师组成。设计师采用半结构访谈、参与式设计、快速评估等手段与社会公众开展联合设计,岛屿3的设计主题是“自然与干预”。提出“天然的就是自然?人工的就是非自然?”的问题,为了提供给公众探索这一问题的机会,团队采用80 cm高的耐候钢板,划定出了3种景观区域,以表达3种自然意向:1)天然植物群落组成、无人工干预的区域,用以表现天然的自然景观;2)通过少量人工干预、维持生物多样性稳定的区域来表现半自然半人工的自然景观;3)完全人工干预下构建的植物群落区域,用以表现完全人工状态下的自然景观。设计师希望游览这个场地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心目中理解的自然。

3.4 “集成型”景观治理模式

该模式所形成的景观相比前3种更为综合,是一种集成型的空间,设计人员由中央和地方政府管理人员、科研学者、规划设计师、咨询专家、环保主义者、社会居民、游客等多元治理主体组成,岛屿4的设计主题是“既成与集成”。景观治理过程中,各利益主体的目标都是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了展示这一治理特征,设计团队做了多种的尝试,最后出于各利益主体间关注点的不同,决定将“景观治理”理解成一种既成、集成或预设概念,以此来帮助吸收多元治理主体意见。

4 结语与讨论

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和相互调适的动态系统,它受景观格局、土地权属、利益相关者以及参与方式等多重影响。从这个角度考虑,以狭义的设计思维去思考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其实很难得到答案。设计作为风景园林学、景观学等学科的优势领域,需要在国家现代化治理框架下思考其方式方法,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对过往规格化、生产化设计模式的反思。

设计作为实现自然保护地空间治理目标的一种行为手段和价值方式,虽非自然保护地治理体系的根本,但却能以自身优势,调节政策制定、规划设计、体制管理与监测评估等多方矛盾偏差。“景观治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有利于反思现有保护地规划管理、风景园林以及政策机制方面的疏忽问题。然而,自然保护地治理作为一个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对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双重拷问。自然保护地景观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还有漫长的探索之路。

猜你喜欢

空间性项目区保护地
潍坊市自然保护地现状及整合优化对策
近50年自然保护地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农业水权分配方法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地法立法体系的构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哈莱姆二重奏》的空间性探微
浅谈亚行贷款项目对项目区发展的影响
借助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有效突破英语的“时间性”难点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论存在与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