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山记忆,令人神往

2020-02-24彭凯欣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山口东山广州

彭凯欣

1

“寺贝通津”位于如今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与农林下路、署前路、东华北路交界处。那一带被“老广(老一辈广州人)”统称为“东山口”。广州城中有一句被人们口口相传的俗语“有权住东山,有钱住西关”。老广也常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一说。东山和西关,花式洋房和西关大屋,代表的是政界与商界,同时也是权力与财富的象征,两者相辅相成,浓缩的却是老广州旧时光的影子。但自2005年广州市政府将东山区合并为越秀区,从前的“东山区”已成为历史烙印,融入“老广”的记忆中。

正如卢锡铭先生所著的《寺贝通津那条小街》一文中所说:“寺贝通津是东山的一脉,且是很具象征意味的一脉……寺贝通津是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雅、散淡与悠闲的气质”。这里沉淀了浓厚的独属于羊城历史与人文的印记。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历过战争炮火的侵袭威胁仍屹立不倒,是前人留予广州城的宝贵财富。

历史造就了文化,而文化又丰富了历史。东山口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海外华侨、归侨第一次回国投资建设的珍贵历史遗留。古人曾云:“驱车出东门,循百子路而进,遥望楼台层起,与岗陵上下,红墙碧瓦,万户千门,已可窥东山壮丽之概。”广州“老东山”曾是许多达官贵人,青年才俊聚居之处。而如今的东山口,不仅仅只是成片风格独特的旧别墅群,更是集休闲、娱乐、购物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绿色社区。既有开业二十多年来一直秉承“诚为商本”的经营宗旨、为附近街坊提供各种优质服务的东山百货大楼,又有众多致力于培育为祖国兴盛而奋斗的优秀青年学子的名校。

2

来到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一带,你会发现这里的环境是如此幽静惬意,独有一份与广州这座超级大城市的喧闹、匆忙不同的感觉,这里格外宁静悠闲。东山口就这样藏于闹市之中,隐于高楼之间,在这里,时光的脚步都仿佛变得缓慢下来。当你置身于旧东山这片不同于传统老西关青砖石脚大屋的建筑风格的西式小别墅群中,你会感受到东山独特的魅力所在:这里的道路不算宽阔,周围尽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两旁是众多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的建筑为主的中西合璧的小洋楼。

而这些体面又不失气派的小洋楼就静静地站在小街区的角落,伴随着夏日晨光中的蝉鸣,阳光落在老树身上,树影就斑驳在长街上,阳光、蝉鸣、红砖、老树、铁门,似乎都在邀请你一探历史的踪迹,寻找那些尘封已久的前尘往事。

东山口的建筑风格因受官宦、华侨、军政要员陆续在此定居过的影响,在传统岭南大屋的基础上糅合了西洋建筑风格,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色建筑群。而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东山五大侨园——逵园、春园、隅园、简园、明园”。五大侨园的建筑风格都是融合了岭南本土建筑与西洋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小洋楼。

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春园了,因为它曾肩负过特殊的历史使命。

3

1923年5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从上海迁移到广州,一些相关机关办公处就设在了东山。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为了纪念这次对中国革命胜利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及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议,广州市市政府设立了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该纪念馆就位于东山口恤孤院路3号,主要由中共三大会址遗址广场、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春园、中共三大历史陈列馆和旧民居5号楼组成。

中共三大召开期间,出席会议的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与杨开慧伉俪,蔡和森与向警予伉俪、张太雷等及共產国际代表马林入住广州春园24号并办公。而作为中共中央旧驻地的春园就位于新河浦路,它是一式三幢并列的三层砖石混凝土结构的公寓式住宅,分别由22、24、26号楼组成。是20世纪20年代由黎姓美籍华侨所建。坐北朝南,前临河涌,东侧为恤孤院路,周围古树簇拥,周边环境幽雅清静,又紧邻大沙头火车站,出入交通方便,环境独特。此楼借鉴欧美建筑风格,在结构、布局、装饰等方面都呈现了典型的中西合璧的艺术特色。

在20世纪初广州独特的政治环境影响下,又因广州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多年辛苦经营的革命中心地,于是历史把机遇给予了春园。当时的春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革命的中心,党中央机关人员就在春园研究国共合作的相关方针策略,讨论修改中共党纲、党章,起草中共三大宣言和各项决议等政治工作。各项决策、指示就在春园24号孕育、成熟,并发往全国,不断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进程,一场场扣人心弦的红色革命纷纷在此上演。至1923年9月,中共中央机关才由春园迁往上海。

现在的春园设有复原陈列及专题展览“春园故事——中共中央机关在广州”。除春园外,还有中共三大会地遗址广场及旧居民5号楼等建筑向公众开放参观。这些纪念馆都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公共教育活动,让更多市民及游客了解到相关历史背景及,更好地弘扬优秀革命传统,继承并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4

走出春园,沿着恤孤院路慢慢向前走,逵园和简园就分立在道路两旁。沿着简园向东走一小段,就能看到另一个名园——明园了,明园是两幢风格相同的三层红砖楼房,中间入口为罗马柱式门廊,如今左右两幢已分开独立。往前再走,来到一个小交叉路口,左侧是培正小学,右侧则是培正中学,正面就是广州市第七中学了,这几间学校都是名副其实的百年名校,七中和培正小学的建校时间分别是1888年及1889年,都拥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由此可见老东山其独特的魅力及重要地位。

我对培正中学的印象尤其深刻,小时候身边师长常提及过有这样一首顺口溜:“真光猪,岭南牛,培正马骝头”(马骝,即猴子,广州人习惯用马骝来形容顽皮、体力充沛的男孩子;真光、岭南、培正,是指在广州创办于19世纪末的真光书院、岭南学堂、培正学校)。为何有如此说法呢?真令人对培正学子的真面目产生好奇感!有曾在培正读书过的师长解释说,这顺口溜很有意思,能说出那个年代不同学校的学生特点,培正的学生就是以热爱运动著称。

带着这份好奇,我走到了培正中学校门前,学校的门楼竟如此气宇轩昂,飞檐碧瓦,更显典雅崇丽之姿。校门顶部脊上分布着龙头鱼尾的兽饰,寓意鲤鱼跃门,端正祥和。房檐上绿瓦当都铸刻“培正”二字,彰显出建筑之时所具有的深厚文化底蕴。校内的美洲堂也非常壮观,这个建筑红墙绿瓦,像极一个穿着西装的外国人戴着一顶中国古代人的大帽子。它那中西合璧的建筑之美,让我觉得很吸引。培正的校园有着漂亮的红砖校道,十分幽静……真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

师长曾向我分享过他在培正求学时的经历,他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在夕阳中的那片小洋楼群落。试想,从如此古色古香的校园中结束了一天紧张而忙碌的学习,与三五知己一道走出校门,抬头就能看到那片伫立在小路两旁的小洋楼。夕阳西下,柔和的阳光轻轻笼罩在那长长的街上,路边的小草和大树上,还有那片充满历史回忆的西式别墅上,秋风吹过,卷起的不只是落在地上的枯黄树叶,更有那几声清脆的鸟鸣。身后的校园传来一阵悠扬的铃声,融合附近人家做饭时飘出的阵阵饭香,似乎还能听到哪栋房子传出悠扬的小提琴声,顿时平添一丝人间的烟火气。

如此惬意又具有生活气息的场景其实就是几十年前师长曾经历过的真实写照,又怎会不让人心生羡慕呢?那可是多少老广心中难忘的时光啊!

5

今天的东山口仍处于潺潺的流水、郁葱的古树和斑驳的石桥环绕之间,虽身处闹市之中却独有一番幽静之意。漫步于寺贝通津,似乎还能听到远逝的波澜壮阔的历史之声。如今,斯人已去,而留下的却是珍贵的历史文化底蕴,先辈们的满腔热血仍在我们的心中沸腾燃烧。来到铭记了一段峥嵘历史的东山口,我相信你也会被这里浓厚的艺术文化气息与为革命理想奋斗的崇高精神氛围所感染。看前人所看之景,走前人所走过的路,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继续为祖国富强而前进奋斗!

猜你喜欢

山口东山广州
东山由义井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红红的苹果
东山书院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
两次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去世
逃往时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