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脑瘫患儿个案服务

2020-02-24方佩

社会与公益 2020年1期

摘要:医务社工在病房走訪过程中发掘到此个案,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进行了接案评估,主要以社会支持理论作为指导,助力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获得有形支持与无形支持,从而向其提供应对当前困境的资源、增强其应对的信心。

关键词:脑瘫患儿;社会支持理论;医务社工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阳阳(化名)

性别:男

年龄:3岁

二、个案背景

(一)接案原因

工作员在走访儿保康复科时接触到服务对象的妈妈,当时服务对象妈妈抱着服务对象来做康复训练。工作员观察到,服务对象身体状况与其他同龄小朋友不一样,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姿势异常。于是,工作员与其妈妈进行了简单接触。服务对象妈妈告诉工作员,出生时缺氧造成其肌张力高,医生建议做康复训练。经过评估,工作员决定开展介入服务。

(二)家庭资料

服务对象一家来自四川重庆,服务对象爸爸来广东深圳已有十几年时间,在长途客运站工作;服务对象妈妈是全职家庭主妇,没有工作,主要负责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与康复治疗,服务对象还有一个12岁的姐姐在四川老家上学,由爷爷奶奶照顾。

(三)健康状况

服务对象目前3岁,2017年,服务对象妈妈怀孕7个多月时早产生下他,出生时非常危险,紧急抢救过来,并且在新生儿科住了一个多月才出院。在5个多月时查出肌张力高。根据医生的建议,服务对象一直都在广东深圳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接受康复治疗和训练。工作员咨询医生得知,服务对象的疾病属于脑瘫的一种,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训练也只能缓解症状,并不能根治。

(四)经济状况

服务对象爸爸妈妈来深圳十几年,有一定积蓄,经济状况能维持一家目前的日常生活及服务对象每月的康复费用。

(五)情绪及心理状况

服务对象是一个3岁的小孩,能听懂工作员跟他说的话,但自己说话不清楚。一般情况下情绪比较平和,但做运动时会哭闹,一哭闹身体容易发硬。服务对象妈妈对于服务对象以后的成长比较担心和忧虑。

(六)支持网络

服务对象有家庭的支持系统,虽然脑瘫不能根治,但是父母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治疗,坚持每天都带他来医院做康复训练;服务对象的父母都是外来劳务工,不知道也不懂寻找和利用资源,因此,除家庭支持外,服务对象没有其他社区支持。

三、问题分析及理论运用

(一)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

支持系统对个人应对困境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他们可以在行动上和情感上给予服务对象一些支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恢复服务对象在社会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人面对环境能否适应,最重要的是看个人拥有资源的多少。个人资源包括自我功能和适应能力,社会资源指个人关系网络的广度与网络中的人能够发挥支持功能的程度。

本个案中,服务对象的家属家庭支持系统相对薄弱,服务对象无自理能力,平时只有妈妈一个人照顾,压力较大,同时,由于是外地户口,不能在工作单位得到相应的救助支持,因此,需要社工与服务对象家属一起分析当前的处境,并且鼓励服务对象家属充分地寻找和动员身边的资源来获得帮助。工作员可以通过寻找“天使家园”的平台,动员社会资源和力量帮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

(二)人本治疗模式并不注重具体的技术方法,而更注重特定氛围的营造

人本治疗法强调人的主体性,尊重人的价值,推崇人的自我实现。罗杰斯认为,案主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是依靠社工,而是依靠案主自身,只要案主能够打破内心深处的自我防御机制,增加自我了解、强化自我表达,就能解决问题。工作员要注重个案辅导过程中的关系和过程,明白激发人的潜能是真正的目标,引导案主自我实现。

在本个案面谈过程中,工作员努力创造这种适宜的环境气氛,使服务对象妈妈体会到自己在咨询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讲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在工作员的引导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作员要相信服务对象妈妈是有能力面对和解决自己当前的困难的,并且给予真诚、无条件的关注,引导其寻找解决的办法,给予服务对象妈妈心理上的支持。

四、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1)通过工作员的行动,给予服务对象妈妈心理上的支持,缓解服务对象家庭的压力,提升其应对问题的能力。

(2)协助服务对象妈妈积极挖掘资源,为服务对象康复及整个家庭提供帮助。

(二)服务策略

(l)在与服务对象妈妈沟通和面谈中,为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有效缓解服务对象妈妈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增强其积极面对的信心。

(2)积极联系“天使家园”脑瘫互助组织及其他资源,鼓励服务对象妈妈积极参加活动,学习照顾宝宝的能力和技巧,扩大其社会支持网络。

五、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

1.介入重点:收集资料,关系建立

建立良好专业服务关系,收集服务对象信息,进行问题初步评估。

2.主要内容

服务对象目前3岁,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因此需要专人照顾。在家庭分工中,服务对象爸爸负责赚钱养家,服务对象妈妈主要负责服务对象的日常生活照顾及病情治疗等。在与服务对象妈妈接触的初期,虽然服务对象妈妈每天带宝宝来做康复训练,但对服务对象的病情并不是非常了解,显得很无力,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太与其他的家属沟通和交流。工作员在这期间主要就是了解基本情况,与服务对象妈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以确保后续工作的开展。

在这一过程,工作员积极进行探访,运用个案工作中的面谈和观察技巧,初步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和现状,特别是对其病情、家庭情况、心理状况等进行了解;同时,进行同感和沟通,认真聆听服务对象妈妈的倾诉,给予同感和支持,以达到相互信任的目的,建立较好的专业关系。

(二)第二阶段

1.介入重點:心理支持,资源挖掘

为服务对象妈妈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协助服务对象妈妈加深对服务对象所患疾病的认识,增强其康复自信心;同时,积极寻找合适的社会资源,并邀请服务对象妈妈加入“天使家园”互助群体。

2.主要内容

在此时期,工作员定期去探望服务对象,与服务对象妈妈建立了更深厚的关系,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倾听、同理心、支持等技巧给予服务对象妈妈心理上的支持,积极引导服务对象妈妈认识服务对象的病情,增强其信心。同时,因服务对象妈妈一个人照顾服务对象,压力大,支持不够,工作员积极联系“天使家园”脑瘫互助组织。这是一个针对脑瘫患儿家庭提供支持的互助组织,为生活在深圳的0~14岁脑瘫(脑伤)患儿及其家庭提供预防性、支援性、发展性社会公益服务。工作员积极了解加入的要求及流程等情况,并详细向服务对象妈妈介绍活动内容,鼓励服务对象妈妈加入他们的QQ群,参加“天使家同”的微康复室活动。但是,服务对象妈妈由于环境因素及害怕担心等原因不愿意参加,对此,工作员对服务对象妈妈的决定表示理解,但并没有放弃对“天使家同”活动的关注,同时积极联系其他资源。工作员还帮其申请“劳务工子女关爱基金”,由于服务对象的一些材料没有办法准备齐全,因此服务对象妈妈放弃了申请。

(三)第三阶段

1.介入重点:坚持不懈,资源链接

定期探望,给予服务对象妈妈心理辅导和支持,鼓励其坚持康复;带领服务对象参加“天使家园”南联微康复室的活动。

2.主要内容

经过工作员长期的跟进,服务对象妈妈已经与工作员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愿意向工作员倾诉。首先,工作员通过运用个案沟通和面谈技巧,服务对象妈妈慢慢有了改变,脸上的笑容多了,对服务对象有了更多耐心,愿意与其他人沟通,工作员也鼓励服务对象妈妈学习康复训练的手法,在家里帮服务对象做训练。通过这些,服务对象也有了一些变化,习惯了做康复运动,不会做训练就哭。其次,经工作员评估,“天使家同”这个组织对服务对象很重要,因此,工作员并没有放弃对资源的了解和跟进,积极关注“天使家同”脑瘫互助群上的消息,并将其分享给服务对象妈妈,鼓励服务对象妈妈带领服务对象去参加。最后,在工作员的带领下,服务对象妈妈跟服务对象一起参加了“天使家同”南联微康复室的活动。在这里,服务对象得到了免费的康复指导,服务对象妈妈也认识了同类型的家庭,并与他们取得联系和沟通,得到同路人的支持,服务对象妈妈也很开心。

(四)第四阶段

1.介入重点:互助支持,融入集体

运用面谈技巧鼓励服务对象妈妈,肯定其为服务对象所做出的努力;鼓励服务对象妈妈带领服务对象多参加“天使家同”的康复活动、生日会。

2.主要内容

首先,工作员定期探望服务对象,并与服务对象妈妈进行沟通,运用专业的沟通技巧和方法给予服务对象妈妈心理上的支持,肯定他们的努力。其次,工作员了解服务对象妈妈参加“天使家同”活动的感受和想法,并鼓励服务对象妈妈多参加他们的活动,与“天使家同”脑瘫互助群建立紧密联系。经过一段时间,服务对象妈妈告诉工作员,现在自己跟龙岗区互助群体的负责人关系非常密切,经常一起前往坂田街道等地参加“天使家同”举办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深了对服务对象病情的了解,也学习到如何更好地照顾服务对象,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乐趣。并且,得到了“天使家同”物资上的帮助,在参加生日会中,得到部分生活用品及食品,且“天使家同”成立了“天使宝宝”关爱基金,工作员也积极打电话帮其申请。在这一过程中,工作员也协助服务对象妈妈积极准备各项材料,确保其顺利申请。

(五)第五阶段

1.介入重点:回顾收获,后续跟进

回顾工作人员介入的过程,并总结取得的进步;服务对象后续情况的跟进。

2.主要内容

在与服务对象家庭刚接触时,服务对象妈妈只是每天带服务对象来医院做康复训练,与其他人少有交流,支持系统薄弱。在这半年中,工作员运用个案面谈技巧,资源整合及链接等方法来协助服务对象家庭解决面临的问题。服务对象现在继续坚持做康复治疗,并且有所进步;通过社工的协助,服务对象妈妈与“天使家同”建立了联系,并积极参加他们举办的活动,在他们的支持下,服务对象妈妈也找到了归属感,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能积极面对服务对象的情况。就像服务对象妈妈说的一样: “他们宝宝的情况跟我们差不多,更了解我的心情,多与他们沟通能更清楚地知道宝宝的情况该怎么办。”

工作员与服务对象妈妈回顾了这段时间的一个过程,并总结了其所做的努力和改变;鼓励其继续参加“天使家园”的活动,与他们多交流。通过评估,工作员和服务对象妈妈都认为目前的问题已经解决,当初设定的目标基本实现,在肯定了服务对象妈妈的改变后,决定结案。虽然已经结案,但是针对这样的特殊家庭,工作员还是应该多给予关注,关注服务对象的康复情况及服务对象妈妈在“天使家同”群体的参与情况,还有其家庭以后的发展状况。

六、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

工作员定期探望服务对象,并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专业的面谈和沟通技巧,给予服务对象妈妈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增强其自信心,目标达成。

工作员积极寻找资源,协助服务对象妈妈加入“天使家同”脑瘫互助群,通过这个组织得到免费的定期康复训练,日常生活物品的资助,还有“天使宝宝”关爱基金的申请。

在探访过程中积极关注服务对象的病情状况及康复情况,与服务对象妈妈一起关注服务对象的治疗过程。

(二)工作人员自评

在个案服务过程中,工作员运用了专业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专注、倾听、同理等技巧与服务对象妈妈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关系。并运用人本治疗模式给予服务对象无条件关注和支持,缓解了服务对象妈妈的心理压力。同时,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系统”积极帮助服务对象妈妈挖掘资源,协助其加入“天使家同”互助群体,获得同路人的支持,并且给予了一些物资帮助。通过这些,增强服务对象家庭面对困难的自信心,使其找到归属感,也让其能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生活。

(三)服务对象的评估

工作员介入后,通过关注、倾听、支持鼓励、同理心、建议等技巧,给予了服务对象及其妈妈心理上的安慰和情感上的支持,并且帮其联系“天使家同”脑瘫互助群体,帮助其找到归属感。服务对象妈妈,表示工作员经常过来探望让其很温暖、很感动,也让其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带宝宝继续坚持康复的动力。通过工作员联系的“天使家同”,自己认识了很多同类家庭,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支持,非常感谢工作员的帮助。

七、结案

(一)结案原因

工作员在评估了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情况后,了解其家庭经济情况尚能维持目前的生活, “天使家园”帮其申请的“天使宝宝”关爱基金也在办理过程中。服务对象一直在努力坚持做康复,支持系统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天使家园”也一直关注他们的家庭,给予他们支持。通过评估,服务对象家庭现有能力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没有特别需要社工介入的地方。因此,在与服务对象妈妈沟通后,予以结案,但是结案后,工作员还会继续关注他们,必要时给予他们支持。

(二)结案处理

工作员提前告知服务对象家属即将结案,做好结案准备,并且减少探望时间,工作员还表示会继续关注,如有需要可以联系工作员。八、专业反思

本案例中,服务对象妈妈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刚开始不愿意参加“天使家园”的活动,到后面主动走出去,利用“天使家园”的资源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员主要是协助者的角色,帮助服务对象链接资源,提升服务对象妈妈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社工“助人自助”的理念。“助人自助”即是帮助服务对象认识自我,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发服务对象自身潜力的发挥,本着服务对象自决原则,让服务对象自己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当服务对象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有能力有信心面对各种问题。

本案例的服务对象是一个3岁多的脑瘫患儿,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但又不得不面临另一个重要问题,长期的康复训练很有必要,但费用又比较昂贵,且家长又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还要面临生理和心理压力。本案例中,工作员虽然协助服务对象链接了一些资源,对其生活有一定帮助,但是并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现实社会对这类群体的关注度普遍偏低,工作員在帮助服务对象的同时可以积极发挥其倡导作用,利用媒体等宣传手段加强社会大众对脑瘫家庭的关注,帮助他们顺利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思斌,孙莹,顾东辉.社会工作综合能力[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作者简介:方佩( 1990- ),女,湖北黄冈人,中级社工师,督导助理,研究方向:医务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