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党课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2020-02-24徐佳
摘 要:研讨式教学是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目标,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和成果交流等方式,达到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党课教学中运用研讨式教学法将有利于提升学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对于高职院校党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模式;党课;教学设计
党课是以上课讲授的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教育手段。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创新优化党的理论教育方式,倡导和运用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党课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研讨式教学模式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研讨式教学法最早在德国运用于课堂教学,其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我国最先提出研讨式教学的是郭汉民教授。他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良,总结归纳出研讨式教学模式之“五步教学法”,并应用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了高校的教学质量。近年来,高校党校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党课教学方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党课教学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按照郭汉明教授的“五步教学法”,党课教师通过教学指导,引导学员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完成对课堂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学习。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主要特征
1.教师主导与学员主体
研讨式教学模式相对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知识点的讲授,而变成了“指挥家”。但是,工作重点的转变并不代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弱化,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不论是课前准备、教学引导,还是课堂实施和课后延展都离不开指挥家手中那根重要的指挥棒。此外,在研讨式教学中,学员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跟随教师的指挥棒,以问题为思维导向,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和交流研讨,通过探索和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完成专题研讨任务与知识内容的学习,这大大改变了以往党课教学中灌输式理论教学导致的教学质量较低的情况,极大的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2.课堂互动与开放式交流
研讨式教学模式为课堂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环境,教师与学员可以围绕主题展开各种研讨,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是课堂教学的常态,教师对问题的解析和引导,学员合作交流与观点的发表都不拘于任何形式,理论的探讨交流与观点的表述都具备足够的自由度。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群策群力共同来完成研讨任务。
3.知识的建构与内化
相对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研讨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的灌输转变为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和内化,重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党课教师应时时关注和激发学员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通过独立思考和团队交流,完成知识的自我建构和内化。
二、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党课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一)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党课教学是对党校教师专业素养提出的新的要求与挑战。党课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素养,还要具备善于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与能力;既要在课堂上能够准确把握学员的学习疑难点,又要具有善于引导学员思维、点拨释疑的能力;既要组织课堂交流研讨,又要善于归纳总结,展示亮点,分析不足。因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研讨式教学模式对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推进研讨式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有助于党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有利于学员理论素养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育
党校学员大多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党课教师通过研讨式教学模式,积极启发和引导学员自主完成理论与认知体系的建构,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联系,同时,教师要指导和传授学员如何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提高学员理论素养的同时,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此外,研讨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研讨与交流,实现了学员之间思维的互动,开拓了各自的视野,在研讨交流的过程中,共同探究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有利于提升学员的创新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研讨式教学模式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鼓励学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参与课堂研讨与交流,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充分调动了学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与热情。研讨式教学模式为党课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党课教学的魅力与教学质量。
三、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党课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
研讨式教学模式在我国最先由郭汉民教授提出,他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研討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特点,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良,总结归纳出研讨式教学模式之“五步教学法”,并应用于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具体设计如下:第一步——教学示范和任务布置;第二步——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撰写讲稿;第三步——分组讨论;第四步——学生讲课与教师评价;第五步——教师归纳总结。党课教师可以利用郭汉民先生的“五步教学法”,结合党课教学的特点,将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党课课堂教学实践。
(一)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是掌握党课学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学历、成长背景、年龄结构等,这为设置党课研讨主题以及学员分组提供了参考依据。其次是要确定每次党课的研讨主题。在选题上,要符合党校对学员理论素养培养与党性教育的目的,同时,适合课堂讨论和理论研究的主题,需要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时事问题,在选题确定后,需提前一周通知学员,以便充分的准备研讨所需的材料。最后是备课。党课教师必须潜心研究研讨主题,做好教学设计,准备相关教具或影音资料。既要考虑研讨主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考虑课程各个环节的衔接与课堂的把控;既要精心备课,提前做好课件,又要预设好研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
(二)设计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首先,课堂教学导入部分内容的设计不能过于繁杂,内容的编排以激发学员探究问题的兴趣为出发点;其次,党课教师在教学导入中要以研讨主题为中心,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研讨的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最后,在课堂教学导入中要向学员说明本次课程的设计和安排,并向学员推荐可运用的研讨方法,例如:“头脑风暴法”、“团体列名法”、“讨论法”等,同时明确研究任务。
(三)展开互动研讨
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是互动研讨,这个阶段有三个进程。第一个进程是完成独立思考。各学员依据授课教师提出的问题,以研讨主题为中心,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展开思索;第二个进程是进行组内的研讨。各小组长负责组织组内研讨的开展,保证每位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同时,把握组内研讨的整体进程和时间,最后形成小组研讨过程材料以及总结材料;第三个进程是在课堂上开展集中交流。各小组在组内研讨的基础上,选择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研讨后的结论和观点,同时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研讨式教学模式中,互动研讨的开展必须要依托一个民主、公平的课堂讨论环境,积极营造和谐的讨论氛围,授课教师也要适时的参与到各小组的研讨之中,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把握好课堂研讨各环节的顺利进行。
(四)完成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于研讨式教学模式而言,归纳总结既是各小组的任务,同时也是教师的任务。归纳总结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学员总结,教师评价;二是教师总结,学员评价;三是学员和教师总结,外请专家进行评价。归纳总结环节可以完整的还原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便于教师整理教学亮点以及发现问题,从而指导教师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五)课后学习与思考
课后学习与思考是对课堂学习内容和研讨主题进行的再学习和再思考的过程。党課教师和学员都应主动完成课后学习与思考。对于教师而言,要及时反思课堂教学的开展情况,包括学生学习情况、课堂互动研讨的开展情况等,总结优点与不足,积极探求改进的方法,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对学员而言,对于课堂内容的再学习,课堂研讨主题的再思考,有助于提升自我的理论素养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对于各小组而言,课堂研讨主题课后的再次深入研讨,有助于形成对研讨主题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知,提升研究成果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12-14.
[2]陈利君,唐明皓.从传统教育走向创新教育——评郭汉民教授研讨式教学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03):95-97.
[3]黄宁,董浩玉.高校党课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7(08):72-75+84.
作者简介:徐佳,女,硕士研究生,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综合办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