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立德树人内涵及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原则

2020-02-24苑腾

科技风 2020年3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大学生所必须内化的伦理要求。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立德树人对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探析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把握好融入的基本原则,对于大学生地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立德树人”这个概念到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确保教育公平,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1],再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立德树人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这些都表明“立德树人”這个关键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发展方向,准确的说,立德树人更是思政工作者应该坚持的奋斗目标。可见,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对于培育时代新人,创新教育理念,开展思政活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基本内涵

立德树人,从词义上看应该是由“立德”和“树人”两个词语组成,也就是说准确把握立德树人的涵义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既要了解“德”的涵义,也要把握“人”的构成,只有做到分开把握,才能真正理解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

首先,从两个词语的历史渊源来看,“立德”源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树人”源自《管子·权修》。“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2]由此可见,立德是立功和立言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拥有德行,他才会存在建功立业和言论流传的可能。这里的“德”指的是德行修为,是人的内在品德修养。“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3]从这里的形容可以发现树人是比树木的养成难于百倍的,可见,树人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里的“人”则指的是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人才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才能成功。

其次,在新时代“立德”和“树人”又在继承原有内涵的基础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正确理解新时代的“德”对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德既可以指思政内容中宏观的道德观教育也可以是微观中的道德观内容的某一方面,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可见,“立德”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树人”也是如此。这里的“人”既是指可以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也可以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所以,只有弄清楚立的什么德和树的什么人,才能真正明确立德树人的新内涵。

最后,“立德”和“树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立德是树人的前提条件,树人是立德的表现形式,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一方面,立德是对人思维方面的要求,立德的目的旨在帮助人们形成一个正确的社会意识,进而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可以说立德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起点,只有在内心深处存在“德”,才会做出符合德行规范的事情;另一方面,树人是对人实践方面的期盼,树人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使人的行为规范能够符合社会的道德要求,通过树人使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可见树人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由此可见,立德和树人虽然是从不同方面对人的发展提出不同的要求,但是二者却共同形成了人的正确发展轨迹,可以说,二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共同对新时代进行思政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美好愿景。

立德树人,作为一个能够贯穿古今且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规范要求,其原因就在于自身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被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所以对待立德树人的涵义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只有将立德树人与时代变化相联系,这个概念才会继续流传下去,为人们进行思政教育注入新鲜的活力。

二、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的原则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培养人才的新要求,也是所有的教育者都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以大学生为例,作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主力军,大学生的德行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将立德树人融入到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就成为当下思政工作者的一个重点,同时在融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把握好融入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不切实际。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的方法论,同时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所应该坚持的原则。在大学生中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就是要立足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大学生可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个人想法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他们对“德”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思政工作者在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时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区别的进行,如对于不注重宿舍环境卫生,随意丢弃垃圾的学生就要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提高个人素养;对于那些没有人生目标追求,整天“混日子”的学生则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一个奋斗目标,引导他们努力学习。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就是要求思政工作者要深入实践研究,避免“假、大、空”。一个合格的思政实施者应该是一个始终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的人,只有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才能明白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将立德树人的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思维中。作为一个思政工作者,要明白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不能只侃侃而谈“大道理”,而要通过与学生的调查交流做到理论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帮助学生“立好德”、“树好人”。

(2)正面教育与侧面渗透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育与侧面渗透相结合是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政教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真正让立德树人内化为学生所应该明白的思政内容,二者缺一不可。

正面教育是指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使他们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通过理论教育法来增加他们对于立德树人相关知识的理解。在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的思政课堂,“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4]这就说明思政课堂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通过思政课的正面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有所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进而指导他们进行正确的实践活动。

侧面渗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融入到大學生的实际生活中去,单纯的理论教育是不能被学生所掌握的,甚至单一的课堂教学会引起大学生对思政工作的反感,所以这就需要渗透的力量,通过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所以要坚持正面教育与侧面渗透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在大学生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不同形式的思政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才能在大学生身上真正体现,进而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该贯彻的原则,同样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政中也需要这个原则的支持。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相互配合的形式达到共同追求的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路上的引路人,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带头作用,要想立德树人首先自身要“立得住德”,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行修养,用实际行动主导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是立德树人融入思政教育的重点,立德树人做得好不好关键看教师,所以只有教师发挥好立德树人的领导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学生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群体,要时刻明确自身的使命所在,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5],这就说明大学生能否亲身参与到思政过程中决定了立德树人是否可以实现。所以大学生发挥好自身的能动性不仅有利于自身德行修养的提高,而且对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结语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应该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实践证明,只有把立德树人与思政工作结合才会取得成效。将立德树人与大学生思政相结合既是新时代国家对于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时代发展对大学生寄予的厚望。所以说立德树人在思政教育中占据中重要的地位,高校应该通过实践教学探讨出教育学生的最佳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在不断创新中找到二者结合的最佳契合点,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1088.

[3]黎凤翔.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55.

[4]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01),2018-03-19.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10-211.

[6]宋晓晨,于书忠,刘昕彤.把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分析[J].科技风,2019(13):26.

作者简介:苑腾(1994-),男,山东枣庄人,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