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关系下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谣言传播原因探析
——以新型冠状肺炎时期的微博谣言为例
2020-02-24杨红旗
□ 金 玲 杨红旗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引起公众的注意,它威胁着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公众会主动关注相关信息,接受相关信息。在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时代,为满足受众不同的需求,各式各样的社交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这些社交媒体下的用户关系可用强弱关系来解释。突发性公共事件首先是在网络上进行传播,信息借助社交媒体发布,受众能直观地参与该事件的讨论,受众只需要在各类社交媒体注册账号就可以发布、转载信息。无门槛、传播速度快、缺少审核环节、信息碎片化等特点导致一些信息发布者为吸引流量而歪曲事实,对一些重要信息进行过度解读,他们成为谣言的制造者。突发性公共事件作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话题,更容易在基于弱关系的社交圈中发酵,用户可以通过搜索获取大量的相关信息,其中微博就是典型的代表。微博作为常用的社交媒体,其用户之间主要是以获取相关信息为目的建立的关系圈。微博作为弱关系社群中的开放性平台,弥合了隐私化和泛社交化,使用户之间的交流少,大部分用户注册账号是基于信息的获取和分享,在接受信息时缺少思考程序,或者直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粗加工,从而忽略事实的真相,这为网络谣言的肆意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网络谣言成为政府防控、解决问题的阻碍。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一些网络谣言混淆公众视听,不仅引起受众的恐慌心理,还传播不科学的防控措施,比如“麻油滴鼻会预防疫情传染”“某医院物资被盗”“双黄连、抗生素、维生素C等药物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等,若不及时辟谣,诱使公众对疫情进行错误的判断,会妨碍有效控制疫情措施的实施,将会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会引起新的突发事件。本文对疫情期间的网络谣言进行研究,探析其产生及传播的原因。
二、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弱关系社群中产生网络谣言的原因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后,相关报道会第一时间发布出来,并引起关注,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受到噪音的影响,受众在接受信息时会有一定程度的误解。2015年后,“互联网+”的模式被提出,流量为王的时代来临,一些组织或个人为了经营自己的“IP”,吸引眼球,增加粉丝量,而忽略道德责任,在突发性事件来临时利用公众的恐慌心理制造谣言。而在弱关系的社群中,受众的素质参差不齐,面对煽动性极强的信息容易产生共情。弱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紧密,涉猎的社交范围广,获取的信息极多,便不会纠结于消息的真假,在无意识中接受和传播谣言。
(一)弱关系社交易形成短暂共鸣
在新媒体环境下,一台智能机就是一个传声筒,人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对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威胁,使公众在舆论中的呼声高涨。微博每天有几十个热搜位置,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期,关于新型肺炎的话题占到总热搜的一半,一个话题浏览量能达到上亿。进入该话题讨论的人形成大规模群体,在热搜的带领下,弱关系社交的范围不断扩大,彼此看见彼此的言论和评论,还可以在别人的评论里进行点赞和交流,达成共识。但这些交流大多都是“日抛型”的,各个受众的交流都是浅层次的,所以言语未经过深思熟虑,其交流显得轻松,受众易达成短暂的共识,即使是未经核实的消息,受众也会选择相信。大规模产生共鸣的群体在未经核实的信息下讨论,更易感情用事,歪曲事实,从而滋生谣言。例如,在疫情爆发期,谣传蚊虫叮咬会传播病毒,网友在话题下留言:“只要一旦感染了就都会在血液中大量检测出来……”并且还做假设实验来验证此观点,劝服传播发挥重要作用。看到此评论的受众在毫无专业判断的情况下被劝服,选择相信该观点,与发言者达成共识。若转发,又有新的用户看到此观点,对其进行裂变式传播。
(二)集体的无意识推动网络谣言的传播
庞勒在《乌合之众》中指出,群体聚集在一起时,不具备推理能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名氏,公众一旦形成群体就会失去责任意识,缺乏理性思考,失去判断能力。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公众聚集在网络平台,成为网络群体,借助社交媒体,谣言四起。尤其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政府一时没有给出相关的措施,一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夸大其辞,煽动公众,将谣言润滑成真相,公众也随之失去辨别能力。疫情爆发时,公众在微博上形成一个“心理的群体”,他们“永远蔓延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①。基于弱关系的微博中,受众容易在“浅社交”中释放压力,将微博视为表达与宣泄的出口,其主体责任一直被削弱。例如网上谣传的穿防静电服能隔绝新型冠状病毒,稍加思考就能判断是假的,但出现在网络上时,受众收到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的力量依然将此谣言当成一个预防常识,并对它进行多次传播。弱关系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由于组成弱关系的群体来自不同阶层、有不同年龄、有不同的教育背景等,他们彼此之间互不了解,各自也有着不同的群体,当一则谣言出现在某一个群体中时,该谣言会依托弱关系进行跨群体传播。
(三)发布信息的模糊性使受众信息诉求得不到满足
最早推出谣言的传播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奥尔波特,他指出:R=i*a,(R=谣言,i=信息的重要性,a=信息的模糊性)②。心理学家克洛斯于1953年在奥尔波特的谣言理论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变量:1/c(c=受众对谣言的批判能力),谣言公式演变成:R=i*a*l/c。这个谣言传播的公式,指出了谣言传播的三个因素:“第一,传播的内容对受众而言具有重要性;第二,真实信息必须用模糊性信息代替;第三,受众对传播的内容失去自己的判断力。”疫情爆发期间,全国各个省份都启动了一级响应,公众不能正常工作和学习,甚至出门也受到限制,疫情严重影响到受众的生活,对疫情相关消息十分渴求。王利平指出:“由于人们渴求真相,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谣言就会变得供不应求。”③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介注重传播内容的简洁性,内容碎片式的呈现更易引起用户的阅读兴趣。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用户往往希望第一时间发布相关信息,从而捕风捉影,忽略全部的事实真相。政府一旦滞后发布真实信息,网络上各种猜测就会出现在受众视野中,迅速引起关注和讨论,滋生出各种谣言。谣言止于智者,但受众基于弱关系社群中,能够接受到海量信息,充斥着各类的垃圾信息,也使得受众在群体之中失去判断和辨别的能力。受众为了填满自己的信息空白,会选择盲目相信网友,成为谣言的接受者和传播者,甚至有人为了吸引粉丝关注,成为谣言的制造者。
(四)后真相传播语境下情绪传播更为凸显
在后真相语境下,事实真相已经让位于情绪的传播,尤其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面前,不满、焦虑等负面情绪更容易被抓住,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稍有诱导便会引起受众的共鸣。在后真相语境下,谣言成为情绪的表达形式,而基于弱关系的微博社交平台,则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疫情期间的谣言,大部分关键词都是“传染”“传播”“消毒”“口罩”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词汇,这些谣言借助网络实现大范围的传播,让本身就处于极度不安全环境中的受众更加恐慌,能够引起网友的关注。受众受到谣言的误导和群体暗示,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力,成为情绪的传播者。在情绪的驱动下,真相就更容易被掩盖,增强了谣言的表达效果。
三、结语
谣言是一种没有经过证实、缺乏证据的一种言论,公众不能辨别其真假,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就会忽略其真假性。由于谣言一般都与公众有密切的相关性,其内容具有煽动性,受众便会对它进行传播。谣言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迎合受众的利益诉求,容易被受众接纳和转发。与此同时,谣言蕴藏着造谣者和传播者的情绪,尤其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这种情绪能够引起其他受众的共鸣。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受众往往会忽视原本的事实真相,去接受某种情绪,或者说去迎合某种情绪。网络谣言传播的内容呈现多元化,造谣者利用音频、视频制作动画或截取部分素材,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受众更是无法辨别其真相。在弱关系的社群中,其关系网巨大,关系分支繁多,一旦信息接入传播便有着极快的传播速度和极高的传播效率,对社会的影响巨大。
注释: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 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1-16.
②[美]奥尔波特.谣言心理学[M].刘水平,梁元元,黄鹂 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17.
③王利平.谣言往往在真相不明的地方高发[EB/OL].博客中国,2009-07-24.http://wlp2026.blogchina.com/76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