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国高校美育改革研究
——以四川文理学院“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的“大美育”建设为例
2020-02-24崔宝玉王小奎
崔宝玉,潘 维,王小奎
(四川文理学院 学生处,四川 达州635000)
我国高校的美育建设是以“艺术教育”这类“小美育”方式探索式发展的,十八大之后,美育概念全面升级,国务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央的政策文件和习总书记的指示将美育概念回归“大美育”本质,并且加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比如美育要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1]但一些高校的美育观念却没有与时俱进,仍停留在“小美育”的困囿中。如何响应国家号召,打破高校美育困境,高校美育改革亟待提上日程。
“322大思政”工作体系是四川文理学院2017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等文件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起的“三条主线、两翼阵地、两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在“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四川文理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拓展育人阵地,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各类平台和载体,推动协同创新机制和运行考评机制创新。学校在原来卓有成效的美育基础上进一步大胆改革、创新发展,构建起“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的“大美育”模式。
一、四川文理学院的美育改革基础
四川文理学院是川东地区一所综合性大学,拥有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等艺术文化类学院,学校有一定的艺术文化教育专业基础。学校以2005年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为契机,开始着力打造美育学科建设,连续14年参与“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中国舞蹈荷花奖”“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四川省大学生书法大赛”“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等重大文艺活动屡获殊荣,带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学校以艺术教育为引领,积极拓展校园美育建设,营造起浓郁的艺术与人文氛围,为进一步的美育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学科、文化基础。
二、“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的“大美育”建设
2017年学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构建起的“三条主线、两翼阵地、两轮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即“322大思政”工作体系)。美育建设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在“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展开全面的改革与创新,形成“制度、内容、环境、队伍”四位一体的“大美育”建设模式。
(一)“大美育”的内涵与顶层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作为“四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美育本身能够发展人的情感、知觉属性,完善人的心智、品格,同时也是实现“德、智、体”三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2]通过美育与“德、智、体”三育相融合的育人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国的美育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在美育方面的实践,董学文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美育观是一种大美育观,突破了以往狭隘的美感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美育观融合了哲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3]
学校更新美育教育理念,从原来以主抓艺术教育为引领的“小美育”转变为以“三全育人”为路径,构建全方位美育体系的“大美育”。美育回归其基础教育、审美教育、人性教育以及作为隐性教育手段的原本属性。学校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立学校“大美育”改革创新工作小组推进相关工作,对“大美育”格局开展顶层设计,将美育与高校育人有机结合,全面贯通在高校育人的各个环节,从美育内容、美育环境、美育队伍等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改革,探索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的创新点、突破点。
(二)“大美育”内容创新
“大美育”下的内容创新,是指突破原有主要通过艺术教育引领校园美育建设的模式,丰富美育内容,拓展校园美育的内涵和外延,不仅要做好原有的艺术教育、延续原来的艺术文化氛围,还要大力发掘学科美育、吸收我国的优秀文化、加强美育熏陶和美育实践,转变原有学生被动接受的美育方式,形成立体化、层次化的美育内容体系。
1.加强美育学科建设
优化美育课程设置。学校依托政法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五个主要的美育学院,不断增加美育课程的广度和深度,共开设各式美育课程500余门,包括通识类、人文社科类、艺术类、实践类等课程类型,主要涉及思想政治、人文、历史、社会、教育、音乐、舞蹈、美术等十几个学科。其中艺术类专业必修、专业选修课程342门,通识类艺术选修课程18门,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要求,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在通识核心课程中至少选修4学分,其中至少要选修8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的两门取得2个学分。
《四川文理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进一步打造艺术教育、文化产业、艺术展演等专业。对传统强项艺术类学科保持持续投入,积极组织团队参加各类艺术活动、竞赛,带动学科发展。学校鼓励美育类学院的教师选培其他学院的学生,挖掘现有美育资源,扩大美育学科在全校的影响。对人文、社科等类型的美育学科也在加快建设进度。不仅增加课程数量,提供学生更多选择,更加注重课程质量,建设美育课程考评体系。
2.挖掘课程美育潜力
“学科具有全面育人的潜力”,[4]挖掘学科课程的育人潜力可以有效地扩大美育的时空范围,让学生不仅在美育类课程中受到美育熏陶,也在诸如数学、物理、社会、经济、技术等其他类型的课程中,感受美的启发,形成科学美、社会美、技术美等独特的美学体验。
学校启动“文理金课”建设工程,深度挖掘课程育人潜力,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要求专任教师将育人要素融入课堂。在全校开展课堂教学方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培训、大改革”活动。通过集体学习、讨论、调研、培训、深化改革课堂“十大教学法”,引导和促进教师结合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应用于不同课程的实际情景中,引导教师发掘教学资源,推动课程育人成效。
3.加强德育的整合教育
我国的“美育”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育,[5]在“美育”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利用美育的功能属性,作为育人的有效手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美育与德育具有目标的一致性、内容的相通性。美育可以提供世界观教育的框架和方式、德育提供世界观教育的丰富内容。学校通过美育学科教学、美育校园文化育人、美育社会实践等途径加强德育的整合教育,如举办校园美育展、红色文化之旅、红色文化进课堂等活动。
4.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的大美育观,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美育观。习总书记在“四个讲清楚”重大课题中指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集中体现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求同存异、文以载道、俭约自守等人文精神,这些都是我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在“美育”的人性教育之中,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闪烁着人性中伟大的光辉,这是一种质朴、纯真、纯粹的人性美、文明美。在美育过程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文化审美观,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树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心。
学校在各大节日节点举办弘扬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开设《民族文化》选修课,支持文化社团的组建和发展,保护彝族、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传统文化,通过高雅艺术进校园、川剧进校园、寝室文化节、迎新晚会、新年晚会等活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
5.发掘优秀地方文化
学校地处川东明珠——达州市,这里是巴文化的摇篮,并且有着璀璨的红色文化传承。学校根植于地方,注重对地方优秀文化的发掘,成立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巴文化研究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等校内科研平台,开展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和美育研究。学校深度挖掘巴文化、红军文化素材,组织创编的作品《大巴山抬工汉》获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演出,《魂铸巴山》《致青春》《赤雪同行》《雨润巴山》《背山背水被太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原创舞蹈在全国或全省等赛事上屡夺第一。学校开展红色文化进课堂、成立校国旗仪仗队宣传红色文化。
巴文化、红色文化成为四川文理学院美育教育的文化品牌和思想源泉,不断激活文理人利用优秀地方文化开展美育工作的创新意识,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6.转变角色定位,增强学生主体性
有研究现实,大学生缺乏对自身审美意识的观察,被动地接受高校在美育、德育等方面的教育,在自身审美需求远未满足的情况下,仍采取消极被动的方式处理,缺乏思想上的主人翁意识。[6]四川文理学院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环境育人、社会合作”的办学思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使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担当意识、主人翁意识,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转变。
如长期开展学风养成活动,从寝室、教室、图书馆多方营造学习环境;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文娱活动;发布《校外竞赛奖励办法》,激励学生参与校外的文体交流。学校通过宣传攻势、氛围营造、激励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美育,并从美育活动中收获获得感,增强学生的主体性。
(三)“大美育”环境打造
1.营造美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隐性育人的主要载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美育途径,欧美发达国家高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美育作用,利用校园文化可以很巧妙地实现高等教育的育人目的。
四川文理学院2018年出台《关于丰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开展常态化、长效性文化建设活动,并重点推进七项文化建设项目。该《意见》的出台,标志着学校对以文化人、以美育人工作的进一步重视,必将促进积淀性文化与活动性文化、隐性文化与显性文化之间的交融互动,打造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开放型的校园文化格局。
学校将环境美育作为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打造校园景观,形成了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优美校园环境,当学生漫步校园时,可深受美育的感染和熏陶;着力营建优美的寝室文化环境,在宿舍张贴书画、名言,举办寝室文化节鼓励学生美化寝室环境;学校着力营造美育人文氛围,打造校史馆,对学生开展校史、校情教育;建设美术馆,定期开展校内外艺术家和专业学生的书法、绘画、艺术设计等作品展览;建设音乐演播厅,经常性组织校内师生的个人演唱会、演奏会、教学展演等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不定期展出川陕革命老区等主题图片展,在开展思想教育同时进行审美教育;学校教师创作校歌《凤凰欲飞》,朗朗上口,广为传唱,歌词意喻师生同心同德,经风沐雨,为祖国富强、社会进步,谱写生命的华章。这些都起到了文化熏陶的美育作用。
2.拓展家庭美育与社会美育
目前,我国美育资源还较为有限,但是不论是高校内还是社会上的美育资源都存在利用率不高的情况。[7]一些地方的博物馆、文化宫、剧院、学校的展馆、舞台使用率和效果都不尽人意。需要促进家-校合作、校-社合作,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学生活动中心、网络与广播电视等各类文博与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各类资源蕴含的美育元素与美育价值。
为了提高美育资源的利用率,增强美育的实践育人效果,学校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努力整合校内外美育资源,打造美育大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美育互动模式,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让校内学子“走出去”进行美育实践,达到知行合一;利用学校学科优势邀请校内外学生、家长、群众,“请进来”参加学校美育活动。达到既培养了人才也服务了地方的双赢目的。
经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社科联批准,面向全省的社科普及机构“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在学校授牌。联合达州市文联、达州市作家协会等十余个专业团体开展普及活动。基地致力于提高青少年的文学艺术修养,陶冶其高尚情操,塑造其优良品格,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学校与中国移动达州分公司合作,面向川东地区举办“秦巴讲坛”,邀请北京大学王岳川、程郁缀等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讲授“文化自信与文化创新”等美育专题,充分发挥了美育文化的引领、教育及塑造功能;校美术馆举办美育沙龙系列活动,该活动主要针对校内外各个年龄段学生开展美育熏陶,每期都会邀请校内外艺术家面对面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培养大家的艺术兴趣;学校向万源市永宁乡柏树坝村,渠县万花谷,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湖南景森文化写生基地等教学实践基地给予授牌。同时在巴中恩阳、石桥古镇、阆中古城、达州市达钢集团、达州江湾城等有地域民俗文化特色的地区进行长期定点写生采风活动。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开展美育实践活动。
3.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打造美育文化网络
实践证明,教育、科技、文化、社会和网络“五位一体”互联互通的学校美育优质资源体系,是学校美育发展的根本保障,积极运用新媒体平台是新时代下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途径。如北京市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艺术学科的学习记录和积分。陕西省探索开展“互联网+美育”艺术素质测评,联合建设美育资源网络平台,推动学校美育互联网平台在各地推广实施。[8]
在体制上,四川文理学院设立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部统筹网络美育工作,成立新媒体联盟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并对各类新媒体进行有效整合,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打造美育文化网络。在制度上,学校发布《新媒体管理暂行办法》《四川文理学院新媒体联盟章程》《四川文理学院二级学院易班建设方案》等制度文件,规范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在具体举措上,学校大力推动易班的推广;支持学生喜爱的名师公众号、QQ空间建设;定期表彰优秀新媒体平台、指导教师、网络评论员、学生信息员;打造《红色巴山》网络文化展馆等,这些都成为美育网络育人的有力保障。
(四)“大美育”队伍建设
有效开展审美教育,其核心在于教师。建立以艺术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参与的美育教师队伍,[9]既是美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全员育人”“教师主导”教育原则的体现。学校通过“大美育”队伍建设,实现教学、管理、服务齐抓共管的全员美育模式。
1.教师队伍
四川文理学院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美育学科,加大美育人才的招聘,从2017年起,每年公开招聘博士、艺体类人才数十名,并且按照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标准给予优待,不断增强美育人才队伍质量,打造优势更加突出的美育学科。
学校通过开展教师公开课、教研室研讨、学生评估等形式,提升美育教师队伍教学质量。通过开展“青年大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强国”以及各类教师培训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育人意识和综合素质。并且从科研导向和教学导向上,激励教师开展跨学科交流学习。
2.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一线学生工作者,是学生接触最多、最为信赖、影响最大的教师队伍。辅导员的思想引领作用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为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育人成效,学校实施辅导员队伍改革,发布《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试行)》《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加强辅导员队伍考核,实施兼职辅导员制度,鼓励高学历、高职称、高职位人才开展育人工作,聘请200余位专任教师作兼职辅导员,利用他们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生经验来引导学生。
(五)“大美育”改革成果丰硕
1.美育研究成果丰富
学校高度重视美育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巴文化研究院、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研究院等校内科研平台,凝聚了一批专家学者,聚焦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积极挖掘地域文化、红军文化、孝善文化等文化素材,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美育相关决策咨询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2006年来,我校教师共获得市厅级以上文化艺术类科研资助项目50余项,学校青年教师创编的群舞作品《魂铸巴山》获批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节)目立项;出版《中国文化简论》《歌唱技艺与修养》《书法篆刻艺术》等文化艺术类著作6部;公开发表美育、艺术理论等文化艺术类研究论文400多篇;《中国书法艺术探索论稿》《巴渠民歌文化研究》等多项艺术研究成果获得省、市级政府奖励。
2.美育社会影响深远
为推动艺术学术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和地方文化建设,学校出台了系列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开展艺术作品创编。学校艺术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立足原创,围绕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摄影、艺术设计等多个方面,创编了一批文艺精品,在各类艺术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近80项、省级奖励300余项。学校的美育实践也为巴文化的宣传作出巨大贡献。
学校组织师生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服务活动,以美育教学成果服务地方,引领和促进地方艺术文化建设。近五年来,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开展艺术“三下乡”,参加送文艺进社区、企业、部队等美育实践活动3000余人次;组织学生参加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类文艺演出3200余人次,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中国梦”文艺演出、四川省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等大型文艺演出30多场;组织文艺小分队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800人次。2017、2018年,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学校精准扶贫大型主题文艺演出“文化惠民·携手奔康”“跟党走·听党话——感恩奋进携手奔康”文艺汇演分别在万源市和小金县隆重举行,当地政府、干部群众数千人观看了演出。这些参演作品大多根据活动主题和四川历史及独特文化由学校师生原创,获得各界的高度好评。
系列美育实践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培养了学生积极投身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了地方高校以美育人的社会服务功能。
结语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改革开放以来,美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且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美育发展。现阶段一些高校还未真正实现从艺术教育向“大美育”的蜕变,高等教育美育建设距新时代下国家对美育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四川文理学院“322大思政”工作体系下的“大美育”模式,贯彻落实国家“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三全育人”等育人理念,打造“制度、内容、环境、队伍”四位一体的“大美育”格局,为高校美育改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