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建设驱动下大学英语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2020-02-24刘小红
刘小红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一、高校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化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2010 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提高交流合作水平,加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大学国际化被定义为“在国家、部门及院校层面,融国际的、跨文化的、全球的维度于中学后教育的目的、功能及教育传输的过程”。“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把跨国界和跨文化的观点和氛围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主要功能相结合的过程,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变化过程,既有学校内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我国学者李岩认为中国大学国际化“是以培养国际化人才和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为目标,以组织管理、课程教学、人员流动、科研合作等活动为载体,将交流合作及国际化的理念融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之中的过程”。2000 年,美国教育委员会开始从国际化目标、教学课程、组织建设、资金支持、教师资源以及留学生和学生合作项目等6 个方面进行国际化水平的评估。
二、大学英语改革
大学英语天然承担着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加速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伴随着国家经济、科技进步,开创经历了从课程体系到教学模式,从课程整合到技术融合,从规模发展到内涵提升的改革与创新之路。可以说,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路上”。而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教育部为此专门将此项工作纳入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国内各校也积极开展各项研究与实践,力求实现新突破。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从上个世纪走来,共计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在一定的教育政策指导下进行。第一阶段是建国后至20世纪70 年代末,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以俄语为主。直到1962年,我国才颁布第一部公共英语教学大纲,并逐渐推广英语学习,目标是“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阅读是当时唯一的教学要求。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至世纪末,以二语习得、语言共核、功能意念、语言技能、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等当时的先进理论为根据,设计并编写《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用1985,文理科用1986)两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阅读的主导地位再次被确定。第三阶段为21 世纪初至今,社会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语言应用能力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阅读技能”并一度培养出大量“哑巴英语”的大纲与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2002 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开始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7年正式推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明确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可借力于高校国际化建设,也即,高校国际化建设可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平台,开展基于“应用”为主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三、“通识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一)“通识英语”+“专业英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普遍由英语教研室老师承担,负责全校学生的英语教学任务,这就导致英语教师只能上全校内容完全相同的课程,缺乏对专业课程的不同设计,对英语考核采取统一的量化和考核,因此,对于S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授课的内容几乎是无差别的。本文认为,大学英语应该以良好的师资力量和英语基础较好的优秀学生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中英双语教学,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和大学英语课程。其中,大学英语课程由通识类英语老师承担,而专业课程则由具有英语技能的专业课教师讲授,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增加英语量的涉入。任课老师按照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开设不同课程,比如大一开设比较基础且通识的课程,如通识类词汇、语法、听力、阅读;大二或大三开设提高与专业相关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课。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爱好、日后的可能用途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也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开设英语学习“种子班”和“精英班”
基于现有的关于双语教学的研究发现(朱忆琳、汪祥耀,2019),学生的英语水平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对双语教学质量产生影响。英语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在双语课程学习中会受到一定制约;而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能较好地发挥所长,轻松阅读各类英文材料。而且,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英语基础都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为了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笔者建议进行分类教学。因此,本研究提倡设立英语学习“种子班”、“精英班”。一方面鼓励喜欢英语,或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申请加入该班级;教师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引进大量外语人才,并通过外出培训、出国学习等途径不断提升英语老师和专业老师的外语能力,打牢学校国际化的基础。对于学生和教师的选取,我们参考刘小红(2020)的分析数据,选取英语基础较好,对英语有较高热情的学生,具体参考依据为:英语高考分数在90分以上的学生,并通过一定的英语等级考试,面向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着重培养,当然该类学生是建立在学生自身自愿的基础上,并选进“种子班”和“精英班”。该类班级的开设将有效避免因学生基础差异导致的双语教学质量的不理想。
(三)改良常规管理模式
常规管理模式更多倾向于笼统式或一刀切的管理方式,也即所有教师和学生都实行以同一套管理制度,没有任何的层次或个性特征。本课题认为,国际化建设驱动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方面,应该实施以多层次管理,多层次教学。
具体而言,英语学习“种子班”、“精英班”的管理模式应与普通班级区别开来。基于教师酬劳政策角度分析,为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需施以公平客观的奖励。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对教学展开,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管理,包括教材、课时、教师选聘、课程进度等,定期展开培训考核,不断提高双语教师教学能力与业务素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需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可为英语学习“种子班”、“精英班”配备相应的国际就业渠道。
(四)建设“英语角”和“英语智慧教室”
对于英语学习“种子班”、“精英班”的全体学员,在享受相应双语教学的优势时,也配备有一定的规定和学习要求,如学校可以建设“英语角”,为想学英语的同学创建一个平台,通过日常学习交流逐渐提升水平;可成立一个具有国际范的“英语智慧教室”,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促进英语教学,如观影交流,也可以由英语老师定期开展讲座、论坛。在活动的进行过程中,启动每日打卡制和完备的监督控制体系,并在学期末考核相应的学习知识点,与通识英语考核不一致,不提前规定考试内容和划分考试重点,实行国家大学英语能力考试的形式,重点测试能力,包括口语能力测试和专业英语能力考核,并辅助以严厉的惩罚制度。
(五)加强国内、国际高校交流与合作
国际化合作体现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有利于促进海外人才与国内科研骨干队伍的融合,全面提升学校的科研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徐涔琳认为,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是中国高校进一步参与全球教育资源竞争与合作的必然诉求,也是国家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行为进一步提高本校的学术科研及人才培养能力,其中包括有学术交流、互派留学生、交换教师等。日益加深与国内、国际高校的交流,每年派送数名学生前往对方高校进行1-2 个学期的学习。同时每年接收来自外校的交换生来校学习汉语、金融、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课程。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与语言优势,与省外交工作部门积极开展合作,主动参与国家和地方国际合作。合作不仅促进了学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国际视野的拓展。
综上所述,“通识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将有利于激发师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层面,以二级学院为单位,以年级为层次,设立英语学习“种子班”、“精英班”,为喜欢英语的学生开展双语教学,通过以点带面,切实在各学校兴起学习英语的热潮。用喜欢学英语能学好英语的学生带动其他学生,实现一枝独秀带动遍地开花;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英语竞赛,将优秀学生包装塑造成学校典型,发挥他们的酵母作用和引领示范作用,打造校园特色和亮点,进而扩大学校影响力。教师层面,开设“英语培训班”,以外教授课的形式,提升教师队伍英语应用能力。
发挥师生资源优势。日常教学和高考入学成绩分数表明,各院系各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成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财会类和教育类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普遍偏高,入学分数中英语单科成绩及格率较高,相比之下,工程类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偏弱,英语教学效果较差。有鉴于此,可设立英语学习“种子班”、“精英班”,鼓励教师队伍中具有英语技能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喜欢英语的学生进入该班学习,以此发挥师生资源优势。
推进学校、师生国际化进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处于建设摸索初期,与省内外同类院校相比,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为例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化进程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提高,学校内部必须高度重视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举措,以期推进学校、教师和老师国际化。
为本科评估添砖加瓦。为保证办学质量,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着专家进校评估,国际化进程是本科评估条目中不可避免的一项指征。因此,析出新建本科高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改善英语教学质量,指出英语学习对学校课程教学、学生专业深造及未来留学、考研等发展的重要性,必定会为本科评估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