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古族题材电影中的马意象研究
——以电影《季风中的马》为例

2020-02-24孙旭东

视听 2020年6期
关键词:乌日蒙古族题材

□ 孙旭东

作为一种声画媒介,电影是能够承载民族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的影像表达。蒙古族题材电影是我国电影事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它描绘并传播着蒙古族的历史和文化。马是蒙古族题材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作为主人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伙伴而出现在银幕中共同参与叙事,同时也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达影片内涵。

一、马——蒙古族的文化象征

几千年前,被人类驯化后的马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马的兴衰始终与蒙古族的荣辱交织在一起,被共同载入史册。成吉思汗于马背上征服了天下;蒙古族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将马匹驯服成自己生产生活的助手,同时也善待它,使它和自己相知相契。马群是蒙古族人民的主要财产,也是财富的象征。马不仅是蒙古族文化的一种客体物化的表现,更是蒙古族的精神崇拜对象。在蒙语中,“曲鲁”指良马、骏马。“曲鲁”要具有忠诚的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超凡的智慧和才干,因此蒙古族人常常把骏马作为对英雄豪杰的尊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蒙古族人产生了尊马、崇马的思想观念。“马,因游牧的蒙古族人而荣耀,而蒙古牧民也因马生存、壮大昌盛。牧人认为马是牲畜里最具有灵性、懂人言、会思维的神圣动物,它始终如一忠实主人。没有马就不会有成吉思汗一直流传至今的英名,更不会有煊赫一时的大元帝国。凭借马,蒙古族人还创造出了奇特的文化系统,不仅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达到了一个文明的新高度。”①

二、马意象的叙事作用

(一)推动情节发展

在《季风中的马》这部影片中,“马”这一意象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主人公乌日根是一个地道的牧民,面对着昔日水草丰美而今却严重沙化的草原,他不得不在留守家园与去往城市生活之间挣扎,这同时也导致了他与妻子矛盾的激化。身处窘境的乌日根不肯屈服于现状,也为此进入警局,无奈之下他只好卖掉了自己的白马,并一再嘱咐买家要善待它。但之后乌日根却发现自己的马在夜总会被穿上内衣进行表演,这使他感觉到了莫大的耻辱,于是在朋友毕力格的帮助下把马赎了回来。白马萨日拉给他带来了荣誉,带来了蒙古包,甚至连妻子英吉德玛也是萨日拉带来的,他热爱、尊敬萨日拉。影片的最后,以乌日根为代表的牧民们的生存环境并没有改变,他放生了自己的马,拆掉了毡包和儿子一起往城里走去。通过乌日根养马、护马、卖马、赎马、放生马的一系列剧情,马作为一个关键的象征符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并贯穿影片始终,马与乌日根产生的紧密联系使影片围绕其展开叙事。

(二)塑造人物性格

长期的马上生活塑造了蒙古族人民勇猛、粗犷、豪迈的性格,并成为一种他们特有的民族精神气概。黑格尔曾说:“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②在影片中,马对塑造人物性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白马萨日拉代表了乌日根的内心,当酒厂的展演队开着大车来到乌日根的家时,喧闹的歌舞声让萨日拉受惊,它狂躁地跑出去以至于被铁丝网围困住倒在地上无法站立。在面对城市的喧闹嘈杂和城里人的狡猾奸诈时,乌日根同萨日拉一样产生了抵触,也选择了逃避。蒙古族人民认为白色是纯洁和美好的象征。影片中,乌日根的马萨日拉是一匹上了年纪的白马,城镇化的进程侵蚀着牧民们的生存领地,代表着纯洁美好的萨日拉却无法与城镇化完全适应。道尔基大叔告诉乌日根:“蒙古族人骑着马赢得荣誉,可是蒙古族人没有马也能活,马是什么,是蒙古族人的骑的马,可不是蒙古族人最终的理想……”听了道尔基大叔的话,乌日根似乎明白了许多。电影的最后,萨日拉行走在代表着现代化的公路上,引人深思。虽然影片中乌日根没能继续和自己的爱马继续生活在草原上,但是某种程度上,乌日根和萨日拉都找到了自己的自由,在面对不可阻挡的社会趋势时,放弃挣扎,尽管无奈,但也未尝不是另一个好的开始。

(三)渲染氛围

电影是视觉艺术,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是电影创作者所追求的艺术作用。《季风中的马》中大量的场景、画面中都出现了马的形象。影片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乌日根所养的白马一动不动站立在毡包前的镜头,展现出了一种孤独、无奈的气氛。“马群还有象征意义,对这个马背民族来说,它意味着摇篮、母亲、大地、祖国,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看作这个奔放不羁的民族的化身。”③乌日根在回忆几年前自己骑着马挥着鞭与马群一起奔驰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时,马群的脚下是气势磅礴、壮美无边的草原景色,与现实中的草原退化,马群、羊群的数量骤减形成极大反差,这再一次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无奈。影片中,乌日根的儿子呼和坐在严重退化的草地上给萨日拉念起了《蒙古人》:“那飘着袅袅炊烟的蒙古包啊,是我出生的地方;那辽阔天际的绿色草原,是我生命永恒的家园。”眼前的草原早已不再茂盛丰美,和课文中的草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代表着未来的孩子和象征草原精神的白马,在荒芜的草地上显出些许悲凉的气息。

三、蒙古族题材电影中马意象的研究价值

蒙古族题材电影展现了蒙古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同时在影片中向观众展示了民族的特色风情、生活习惯、观念信仰等,是包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载体和独具特色的电影类型。21世纪以来,蒙古族题材电影更注重表达现代化进程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传统文化面临着挑战。“广义的现代化是指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剧烈变革。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大转变中,无论少数民族本身是否选择现代化,他们都会被动地卷入现代化潮流。”④马元素是蒙古族题材电影中重要的表现内容,这是因为马首先与蒙古族的历史紧密交织在一起,若要讲好蒙古族的故事就一定不能离开马。马在蒙古族人的心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物象,它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内心。人们爱马、敬马,将骏马所代表的勇猛、智慧、忠诚的精神作为自己内心的指引。马自身也具有像牧民一样任劳任怨、忠诚的品质。马作为该片的重要叙事线索,串联起整个剧情的发展,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展现了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冲突,渲染了悲伤无奈的情感基调,民族危机意识在这部影片中得以体现,引人深思。

蒙古族题材电影是蒙古族民族精神的影像体现,借助电影媒介手段可以将民族文化更加广泛地传播。对马意象的研究是我们了解蒙古族题材电影、了解和传播蒙古族文化的重要一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精神的外化性符号或特征,马则是蒙古族题材电影、蒙古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注释:

①笑影.蒙古骏马[J].华夏人文地理,2004(10).

②[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 1 卷):300.

③陈宝光.马背民族颂[J].当代电影,1998(03).

④于英格.现代化进程中草原文化的影像化表达[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23.

猜你喜欢

乌日蒙古族题材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乌日嘎和他的乌润合尔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乌日嘎的蒙古马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蒙药萨乌日勒为主方治疗萨病临床疗效分析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