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困境与突破
——以地方本科院校双创教育研究为例
2020-02-24袁嘉荫
袁嘉荫
(山东工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发展最直观的表象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它使高等教育从缓慢的变革中得以提速。但相应的高等教育研究却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依然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概括性、思辨性、描述性的研究相对较多,具体性、实证性、科学性的研究相对偏少。如何破解高等教育研究特别是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困境,寻求突破困境的有效路径,增强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管理研究的实效性、指导性和引领性,还值得我们做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现实困境
综观近年来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成果,仅就高校管理研究的边界而言,至少还有以下两点困惑:
一是学科归属建制问题。教育管理学明显的是一门跨学科领域的科学,至少可以认为是教育学与管理学交叉的学科。“教育管理学”作为明确的专业名称,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在1986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文件之中,也是这一年,“学校管理与领导”成为正式的硕士学位点。然而在学科定位方面,“教育管理学”长期被规划为“教育学”的子学科。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确定设立“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并将“教育经济学”与“教育管理学”两个专业合并其中,同时设置了博士点。而同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则又把教育管理专业划归到了公共管理学科之下。至此,大部分学校便延续了历史传统,把教育管理专业放在了教育学院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但在研究生层次上,其学位授权仍然从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在国家层面的有关项目申报中,教育学和管理学也都可以并行考虑,从而徒增了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困难。
二是学科研究领域问题。《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指出,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学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教育科学研究单位从事科研工作,或在学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其专业研究领域则聚焦于教育,从初期的教育行政管理研究逐渐扩展到了教育的各个领域,只要是与教育有联系的方面都是研究的内容。高校教育管理研究领域则包括高等教育相关的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理论,以及战略管理、领导科学、法规政策、财政管理、教学与师资管理、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学科互涉以及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彻底放纵了教育管理研究的边界,冲击着教育管理的教育基本属性,弱化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大学属性。
此外,从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上讲,也有其相应的困惑;从研究的成果上来说,不少论文著作也是应景的多,针对当前存在问题以及未来走向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少。从机构平台及研究者来说,重点高校以及师范类高校更加完善一些,也有不少高校对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重视不够,学校领导和中层部门负责人还是凭经验在管理。他们认为,自己也都上过大学,在大学耳濡目染,也都看到过自己的母校是怎么管理的,所以无需作专门研究。殊不知,时代在飞速发展,学校的规模是30年前几倍甚至十几倍。个别高校领导认为高教研究机构“形同虚设”,看不到成果,要么就是直接撤销要么就是合并,或者挂到其他部门名下,缺少了研究的平台,也缺少了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二、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重点突破
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破茧”重点更多地倾向于研究者地位的确立、研究者研究方向的确立,以及研究机构与相关的项目支撑。除此而外,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是充分尊重教育规律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要以活跃高等教育内部系统为动力,以完善高等教育内部资源配置为途径,以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为核心,以加快解决高等教育内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焦点,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为使命,密切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际,转变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发展方式,拓展和创新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领域,综合提高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质量,系统优化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结构。要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深入探讨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发展的方法路径,深入探讨高等教育的国际发展、域际发展、校际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未来趋势,深入探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用全面、深厚的理论成果指导今后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
二是以校际协同本征特色形成互补格局。倡导“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校内各项资源和学科优势,力争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领域深入开展校际合作、校内合作,以及高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不仅如此,还要从宏观层面将教育合作与产业合作、技术合作进行统筹规划,以加强产教融合的方式来推动和完善新时代的教育合作。[1]要以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和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以补充性、非排他性的合作方式,平等参与、共建共享,加强校本特色研究,探索高等教育治理机制,打造“开放、共生、再生、互生”的教育生态圈,走自主发展、合作共赢之路,增强高等教育系统的内生动力,激发高等教育系统新的增长点,[2]形成富有活力的知识增长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以包容性与互补性的心态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将高等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三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研究人员队伍。以传承与创造知识体系为主要途径,以完善研究人员的专业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构建对话式的研究共同体,全面提升研究团队的科研本领、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在充分尊重个体发展节奏差异的基础上,着实推进团队专业研究方向的整合,凭借团队良好互动所产生的感染力量、知识平台和智慧共享,帮助研究人员逐步确立趋同且发散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观点,加强科学道德建设,提升研究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忠诚度,开展基于合作的实践和基于实践的合作,以持续不断的共同关注、相互作用而发展自己的知识和专长,走“自我更新”与“合作互助”相结合的研究成长之路,最终形成长期稳定寻求高等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合理性最大化的集体力量。[3]
四是教育管理研究的保障机制创新与成果评价创新。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的矛盾和需求,秉承问题意识和结果导向,合理配备教育科研力量,把教育科研纳入教育事业发展整体部署和总体规划,出台政策“组合拳”,优化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落实落细各项措施,研究构建高等教育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科学发展体系。建立健全高等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支持高等教育“思想库”“智囊团”建设,确保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4]根据研究项目的特点,确立科学合理、导向明确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及方法,建立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评价考核制度,以创新质量、科学价值和服务贡献作为评价重点,强调激励与约束并重,营造潜心治学、创新发展的科学文化氛围,加大对高质量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性团队的扶持。[5]
三、高校教育管理研究的实践探索
要将地方本科高校的教育管理研究落细落实,应当以实践研究为主要方向。而实践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关注或改进教育管理实践本身而不在于作出新的知识贡献。近年来,一些地方本科高校以实施教育部“卓越计划”为抓手,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基础理论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立足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构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6]并以此作为学校综合改革的重要推手,纳入宏观的高校事业发展规划之中,通过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怎样才能更加积极地发挥教育理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可成立创新创业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可由颇有建树的或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积累了相对丰富成果的老师组成,同时吸收具有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参加,通过充分调研、认真凝练,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校发展定位,提出各自的双创教育目标,并以此为目标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基于研究团队已有研究成果,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整合和细化,并融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全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拟以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向,增加创新实践教学比重,设立创新学分,以便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融入必修、选修课程模块中。其中的选修课程模块也可按照学生创新创业兴趣自主选择,以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培养。
笔者以为,要使双创教育研究取得成效,至少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要尊重教育规律,优化课程体系。地方本科高校可结合地方产业特色、以本校校友在推进地方产业转型发展中的生动案例,按照知识能力层次递进规律,开设《创业人生》《创业管理》《专业导论》《创业指导》等课程,构建起创业知识、创业意识、创业技能、创业经验、创业能力等层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链;同时,注重创新创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整合通识教育课程时要按照“有用”“够用”“会用”的原则进行,专业类课程则要注重去繁就简、化简为精,把握前沿、适时更新,围绕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将专业领域最新的理论、反映企业最新设计理念与技术、生产工艺与技术及装备融进课程教学内容之中。
二是要凝练学校特色,创新教育模式。要整合校内教学、训练、实验、实训、创业孵化等系列模块,横向打通,多元协同,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要对接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实施校地之间深度合作,构建创新创业的协同育人新机制。要实现学校内部职能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也可由教学主管部门牵头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以统筹校内外载体资源。学校的科研与教学实验室,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当学生接受了创新创业基本训练后,便可以项目形式申请进入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成熟后可直接进入大学生科技园,以取得更好的实践效果,产生该有的市场效应。
为有效集聚政府和社会资源,也可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所在地区的城市建设项目有机对接,比如,围绕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新型产业,深入挖掘产学研合作要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地方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要改革传统教法,创新行业理念,推行多样化教学方式,按照先进、有用、有效原则,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凝练创新创业教学特色。比如,以“大班讲座、小班讨论、项目引领、导师帮扶”等多维教学模式来推进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推广研究性教学。大班讲座可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或创业导师,以及具有创业经验的校外专家、著名校友担任主讲;小班讨论可由学生的学业导师主持,不限定地点、时间;学生根据课程教学,自主选择创业或创新项目,组织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帮扶下,开展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
三是要聚焦研究方向,组建专业团队。地方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可将如何打造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作为研究的首选课题。要优化专任教师结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按照专任为主、专兼结合,遴选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建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要通过校企合作选送教师到企业实践、开放平台引导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依托创业研究院资助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要以杰出校友为基础,组建优秀双创导师人才库,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团队师资结构,提升专兼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的凝聚力和服务意识。要注重完善规制,加大投入,激发全员参与创新创业热情。在制订和完善学校激励学生创新创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社团文化建设,全方位营造创设创新创业的氛围,激发全员参与创新创业热情,扩大教育的覆盖率和受益面。要以提升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将通识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结合,纵向多元协同、横向层级衔接,通过校地深度合作,对接地方产业、创新链,[7]构建起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机制,使地方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向更高目标和更深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