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工作目标量化考核机制探索
2020-02-24丁晓丽
丁晓丽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工作量化考核指标设计
对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量化考核,首先要有一个切合学校实际、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这是开展量化考核工作的基础与前提。研究生院首先需要确立考核的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确定考核工作坚持的原则、甄选考核的内容、权衡各考核内容之间的关系、选定评分方法、理性设定各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年度目标,从而精心设计出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量化考核指标。
1.围绕“两推动”,制定考核目标
所谓“两推动”,即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通过考核,一方面充分调动学院的积极性,鞭策落后鼓励先进,确保学院工作紧跟学校步伐与节奏,推动学校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另一方面,引导学院把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使广大毕业研究生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坚持“三契合”,明确考核原则
所谓“三契合”,即契合校情、契合院情、契合发展实际。具体包括,量化指标要与学校现有基础和发展实际相契合;要充分考虑并尊重学院、学科间的差异;要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与干坏不一样,承认学院的付出。如提出各学院研究生年度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指标数量时,应充分考虑学院原有基础以及不同学科间的差异,不是简单地根据学院在籍研究生人数按照同一比例提出学院年度发表论文篇数的要求;考核学院研究生年度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时,不只是横向地比较各学院发表论文的绝对数量,更注重纵向地比较同一学院年度增幅情况,鼓励学院的进步。
3.把握“三对关系”, 甄选考核内容
所谓“三对关系”,即研究生教育常态化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隐性工作与显性工作的关系、内涵建设等基础性建设工作与重大标志性成果的关系。如研究生招生、研究生日常管理等常态化工作与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等重点工作,师德师风、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等隐性工作与学科排名、师生发表SCI高水平学术论文等显性工作,研究生课程建设等内涵建设与师生在教学科研及学科竞赛方面获得重大奖项等标志性成果,需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
“十三五”期间,研究生院将围绕学位点建设与评估工作、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重点工作,将其确定为量化考核的核心指标,进一步细化落实。如体现学位点建设与评估工作的细化指标有:学科进入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前百分之一及前千分之一情况、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结果、学位授权点接受国家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结果、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情况、学位点申报与增列情况等。体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细化指标有:学院开展和组织师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情况、学院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学科)合作培养研究生的路径与途径拓展情况、学科国际影响力提升情况等。体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细化指标有:国家、省、校三级关于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优秀率及不合格率情况;获评全国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省优秀学位论文情况;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情况;研究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社会对学位授予质量评价情况等。
4.注重“三结合”,选择考核方式
所谓“三结合”,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加分与减分相结合、设立基础分与有限加分相结合。能量化的尽量量化,不能量化的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希望学院多开展的工作,可设定为加分项。不希望学院出现的情况,则设定为减分项。如为鼓励学院加大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学院组织开展暑期学校的,可予以加分;学院主动撤销建设水平和效益不高、社会需求不大、培养质量不高的学位点,从而优化学校学位点结构和布局的,应予以大幅度地加分;在目前博士招生指标紧缺的情况下,对录取为博士生无正当理由放弃入学的,应予以扣分,促使学院在博士录取过程中加强与考生的交流,了解考生报考的动机与迫切性;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不合格的,应给予大幅度地扣分,促使学院重视人才培养质量。为不挫伤学院积极性,可设立基础分,避免出现因某一方面工作的扣分而否定学院整个研究生教育工作。在设立基础分保底的同时,也实行有限加分,即设立最高分,使得考核结果既拉开学院间差距,也不必造成学院间差距过于悬殊。
二、目标任务与功能定位的调整
1. 研究生院的工作目标任务
学科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高级阶段,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主要途径,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1]。研究生院要准确理解研究生院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明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年度重点工作以及希望推动的工作。在做好招生、学位与培养、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就业指导等常规工作的基础上,谋划与推动年度重点工作,规划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紧扣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全力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奋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目标考核在学校各项考核工作中的比重,科学进行考核指标的设计与任务分解,助推高水平大学的建设。
2.研究生院的规划引领功能
“十三五”是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和决胜阶段。研究生院的职责功能,要从单纯的行政管理转变为注重规划引领。不局限于通知、布置学校或上级部门的工作,而是要紧密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尊重综合性大学学院、学科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强化统筹,进行顶层设计,全面推进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学院研究生教育工作目标量化考核中,对于考核工作的具体操作、考核结果的合理性、考核结果的使用等,都要认真谋划,充分发挥考核的引导与指挥功能。
3.研究生院的组织协调功能
研究生培养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学科建设、招生工作、教学、课程建设、科研训练、实践与学位论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学校的学科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涉及学位点建设、导师队伍建设与考核、研究生专业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师生科研工作的管理与评价、师生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需要研究生院会同学校人事管理、科研管理、学生管理、外事管理、本科教学管理等业务关联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合力,推进协同工作机制。比如,在对学院研究生教育量化考核工作过程中,涉及对导师、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及其他形式科研成果的认定与统计,就需要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专业认定。涉及对学院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的考核,就需要学校外事管理部门的倾力协助。研究生院在加强与业务关联部门协同的同时,更要重视建立与学院的联系制度,主动深入学院,了解学院发展状况,广泛征求意见,加强现场检查与指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事后服务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服务,变间断服务为长效服务。考核只是手段,推进工作才是目的。只有取得共识与认同,才能便于考核工作的开展与推进。
三、工作量化考核的保障措施
设计好科学合理且契合学校实际的量化考核指标后,需要研究生院采取措施保障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
1.加强对教师的指导服务
尤其要做好对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教学秘书的培训与指导工作。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其投入程度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研究生院应积极推进导师队伍培训常态化工作机制,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在岗导师提高系列培训,鼓励学院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强化导师的责任意识,搭建导师工作经验交流平台,发挥优秀导师的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打造一支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相适应的导师队伍。将导师指导能力、导师指导投入的精力、学术水平以及研究生培养质量等列入考核内容[2]。研究生教学秘书是学院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状态,直接影响着学院和学校整体的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随着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多样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以及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对研究生教学秘书的要求也相应提高。研究生院应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培训,使研究生教学秘书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增强工作责任感,强化服务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将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情况、学院研究生教学档案管理规范化情况、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创新情况、学院研究生教学管理人员发表高水平教育管理类论文情况等列入考核内容。
2.完善相应的配套制度
要围绕科学的考核机制,制定相应的配套制度。只有与学校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学院及学科间差异的考核,才是科学的考核;只有对学院具有制约作用,促使学院努力工作,不会使学院产生无所谓态度的考核,才是真正的考核;只有充分调动学院、导师、研究生的积极性,承认学院的付出、努力与进步,不挫伤学院积极性的考核,才是有意义的考核。要做到这一切,就需要研究生院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科学把握学院与学科间的差异性,因院制宜,制定符合学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实际的量化考核指标及考核实施方案。需要研究生院主要领导与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取得学院的共识与认同,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尊重学院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的实践创造,不断总结考核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便于考核工作的开展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