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与特征*

2020-02-24周笑盈魏大威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周笑盈 魏大威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1 研究背景

文化与科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生产力,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所积累的精神和物质创造,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革命,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现代文化的业态创新,在此背景下,文化服务机构也纷纷积极探索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实践。

通过CNKI检索已有研究论文发现,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的传播渠道、内容种类、建设主体、服务方式4个层面。初期研究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不缺内容,缺的是传播渠道和传播技术,所以相关重点主要围绕传播渠道展开,新媒体、数字技术、互联网+等数字传播技术成为关键词。伴随着传播渠道的完善,渠道创新遇到瓶颈,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研究回归内容本身。而内容研究离不开内容创作主体,随着研究的深入,如何激发创作主体活力、调动更多元参与者成为传统文化发展研究的重点。伴随传统文化内容与传播方式的逐渐丰富,受众需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重点进一步过渡到服务方式研究,如何以更加便捷、高效、有吸引力的服务满足受众需求。总体看来,前述研究集中在技术发展对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与传播帮助方面,未对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进行分析,缺乏文化传承特征的总结与研究,对图书馆陈旧资源中传统文化发掘与传承借鉴意义有限。

本研究基于文化科技融合的时代背景,从文创、新媒体和数字文旅的角度出发,探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公园等文化服务机构传承传统文化实践成果,总结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图书馆为中心,提出传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建议。

2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分析

2.1 “文创”新风口的实践探索

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8.66万亿元,同比增长7%[1]。“文创”产品通过赋予传统文化当代特色,以实物产品讲述古代故事,不仅将传统文化从历史带到当代,还将其从虚拟带到了现实,打破了传统文化虚无缥缈的形象,成为传统文化传授与继承的新方式。图书馆、博物馆借助数字技术,全面提升传统文化传承主体的传承能力。

2.1.1 图书馆产品与店面“双拳出击”

2017年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在北京成立,该联盟旨在协调全国图书馆资源,通过联盟的共享共建,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果,推动图书馆文创产业发展。2019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创新设计的“敦煌莲花包项目”启动,文创产品敦煌莲花单肩包获得了一致好评,其取材源自敦煌遗书的经典元素。

同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文创艺术品商店正式营业,不仅有《从诗经到红楼梦》多媒体邮册、创意笔记本、帆布包、蝶恋花信纸等产品,还设置咖啡区、培训区、交流区,可以举办小型培训分享活动。福建省图书馆与福州植物园共建了“公共图书馆+书院”模式,根据读者群体的特点,精选了2 500余册图书和各类刊物,主要内容包括福建传统文献、植物花鸟和少儿绘本等,通过文创产品展示体验互动等区域寓教于乐,让旅游与文化体验融合在一起[2]。大连图书馆白云书院多措并举开展国学阅读推广,创办《白云论坛》作为书院的官方出版物,组建吟唱团并编排经典曲目,在世界读书日、研讨会、春节等期间集中表演[3]。山东省各级图书馆开设“尼山书院”,挖掘齐鲁大地、孔子故里的独特文化,活动内容表现为5个板块,即礼乐教化、国学新知、经典传习、道德实践、情操培养[4]。

图书馆一方面利用丰富的典藏资源,挖掘传统文化内容并推出文创特色产品,将存在于文字中的抽象、枯燥的传统文化带到现实,用实物讲授历史故事;另一方面塑造现代化阅读空间,打破传统的坐在座位上捧书学习的方式,使读书环境更加自如随意,让人们在新奇中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学到传统文化内涵。

2.1.2 故宫博物院粉丝效应“花式营销”

2010年“故宫淘宝”上线售卖文化产品,2013年开始呈现出卖萌的姿态,既有主打女性消费的美妆系列,又有《千里江山图》主题折扇、2020款故宫日历等生活用品。

故宫文创产品展现出“反差萌”特点。在“故宫淘宝”店里,有乾隆皇帝比剪刀手的表情包、写着“朕真的不知道怎么疼你”的折扇、印着“朕不能看透”的桑蚕丝眼罩、“奉旨旅行”行李牌等,新奇中透着俏皮。博物院里售卖的产品再也不是毫无亮点的“旅游纪念品”,而是把文化内涵和产品的实用功能结合起来,更加贴近消费者的生活,更加注重艺术美感。除了故宫文创中的精美图案元素,文创产品还注重美好寓意的表达,故宫是皇家宫殿,注重讲究吉祥、富贵、长寿等美好愿景[5]。

故宫打破传统文化厚重形象,通过“反差萌”瞬间将传统文化活泼起来,给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与传播动能,让受众更喜欢接受、容易接受、乐于接受,成为重要的传承手法。

2.1.3 博物馆品牌合作“跨界带货”

国家博物馆开启IP授权业务,通过文创中国与多种品牌共同合作,创立文创研发中心,将各类文博机构的文物资源与国内外优秀的设计生产力进行对接,在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开展合作设计产品。其文创产品粉彩杏林春燕文瓶、霁青金彩海晏清河尊、四羊方尊同比例复制品,让观众对各类文博产品增强了现实体验。除此之外,还衍生出笔记本、书签、魔方丝巾等具有创意的生活文化产品。

通过IP授权,国家博物馆与生产厂商强强联合,借助生产厂商的生产工艺、营销方法,加速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把传统文化教育带出了博物馆,带入了亿万普通民众家庭之中,让民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传统文物的精妙所在,学习传统文化内涵。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文化产品,2020年疫情期间,博物馆虽受疫情影响而闭馆,但“闭馆不打烊”,推出“云看展”,联合抖音推出直播“在家云游博物馆”,博物馆电商平台联合组织在线淘宝直播,融合展览、讲解、线上消费,吸引了120多万粉丝关注国博天猫旗舰店[6]。

2.2 视频新形式的传承实践

在数字通信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视频对文字的取代愈发明显。借助视频资源,一方面可以使传统文化内容的讲授更加生动活泼、真实可感,另一方面又可以反复播放、快速复制传播。影像资料易储存、易备份的特点,又使传统文化传承得到了保障。

2.2.1 短视频“个性化表达”

短视频是数字化的传播连接,更是互联网时代历史传承的一种新方式,与当代文化、新兴文化、青年文化和外来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截至2019年底,短视频用户的规模已经超8.2亿,短视频以其互动性强、视觉冲击力强、碎片化制作的产品特征,吸引了网民的关注。在短视频出现之前,推动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的尝试性实践多半处于“半沉寂”状态,如传统戏曲类节目的收视率低、传统的手工艺难寻传承人。但短视频的出现让传统文化内容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动了传统文化的爆炸式传播。

抖音平台上通过短视频形式,将黄梅戏戏曲名段《女驸马》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唱出“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呀,好新鲜哪”,配上生动活泼的舞蹈动作,引发青年人甚至是外国友人的争相模仿。

传统诗词的教学方式让很多学生对诗词歌赋失去兴趣,但是以通俗幽默的形式讲解可以受到抖音用户的热烈欢迎。如独具个人风格的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在课堂上风趣地调侃陶渊明种田技术不佳“种豆南山下”,忙得“带月荷锄归”,但最终的结果是“草盛豆苗稀”。戴老师以个性化的解读,将古诗词以风趣幽默的形式进行拆解,让年轻人更好理解。

抖音还发起了“谁说京剧不抖音”,京剧演员王佩瑜是京剧余派老生,曾经努力多年成为京剧表演艺术者,但发现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少,近年来她尝试通过多种方式推广京剧,极力跨过京剧的高门槛儿。王佩瑜为抖音“我要笑出国粹范儿”的话题提供了示范视频,收获了一大批模仿者和京剧粉丝,以更加轻松快乐的方式让年轻人接受了京剧这门传统艺术。

除此之外,抖音还开发了多种传统文化的动态特效,如变脸、时空穿梭,还可通过画面拼接、视频剪辑等方式自行制作动态内容,极大提高了大众创作的积极性。以川剧变脸为例,从台前的演出到台后的装扮,抖音利用特效、配乐、配音等技术大幅降低了戏曲表演的难度。

通过这些新颖的形式,传统文化的接受门槛明显降低,趣味性明显提升,将教室、剧院的教学,带到了公交、地铁上,用碎片化的时间实现传统文化对民众生活的渗透,让更多人学到了看似高不可攀的知识。

短视频不仅凝聚了价值认同、推动了价值共创,还改善了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一是开发了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如内容付费、电商、直播带货,传统文化景点和老字号提升了原始广告价值,借助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App)成为网红打卡地;二是传统文化IP产业的延伸,依托平台管理运营和线上产业线下服务链条的联通[7],创意社群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也成为中华文化输出的媒体典范,如李子柒在国内外走红,“李子柒现象”的背后是传统文化元素浸润式传播和短视频机构全面运营的双向加持。

2.2.2 精视频“优良化创作”

相比于短视频灵活性、娱乐性、传播性强的特点,图书馆、博物馆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主体,主打“精”,通过精品大制作,创造视频传承经典。

国图公开课定位于国民通识教育,致力于减少甚至消除公众在重大文化领域的知识盲点和知识误区,帮助公众建立完整、健康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其资源结构可分为阅读、课程、体验与实践、交流与分享4个部分。通过视频形式,实现大师带民众读经典、学历史的效果,通过传统文化、现代世界、国家时事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对照讲解,以优良的画面、趣味的表达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授与推广。

故宫博物院近年来推出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文化综艺节目,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了传统文物保管、欣赏方法以及文物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以精良的视频将知识讲述给民众,起到了良好效果;同时,随着文博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兴起,以综艺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合其中,这就使节目充满了古典气息,大制作的精视频深入解读传统文化的新内涵,注重故事化表达与仪式化呈现,“品生活之美,寻文化基因”充分考虑到当代人的精神需求,用诗性语言启迪人生智慧,凸显正向价值引导[8]。

讲授传播之余,视频资源起到了很好的保存资料的作用,这些重要的知识内涵将被通过电子的形式长久地保留下来,作为人类知识积累的重要组成。

2.3 “5G+数字文旅”的实践探索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向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放了5G商用牌照,全国范围内已经开放了5G试点,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高清视频、物联网、AR、VR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社会交往与消费服务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变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传统文化有了新的传承渠道。

2.3.1 文化公园“智慧体验”

“5G+现代科技”成为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与可视化表达的重要方式。5G、AR、VR和人工智能技术让游客的出行体验大幅提升,不仅有出行前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信用支付,出行中的刷脸扫码,出行后的视频游记记录、旅行轨迹数据等,还借助可穿戴设备身份验证、智能支付、语言翻译、语音导航信息获取等方式,利用沉浸技术与交互技术的应用使得旅客在博物馆、车站、机场、景区等各个地方的旅行感知体验更加丰富,更愿意走出家门,体验景区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5G与AR和VR的结合,使沉浸式产品快速发展,语音导游、机器人互动讲解等成为新的旅游业态,AR、VR等沉浸式技术可以使公众身临其境获得亲身体验,通过穿越时空与景点对话,将传统文化讲授给旅客。让旅游由“傻玩”变成了思想认知的提升,让旅游景点不仅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增添了历史底蕴。民众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学到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5G+数字文旅”的智慧体验融合升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消费升级,进入景区前可通过人脸识别入园,通过准确预判客流情况,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二是安全管理升级,5G技术在防火防盗、交通安全与人流疏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监控和防范作用。西湖景区巡逻机器人“小义”综合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帮助民警完成巡逻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还可以回答游客的旅游服务咨询。

2.3.2 5G提速“虚拟旅游”

新冠疫情期间,“云旅游”再次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新模式,让文化传承有了新的依附路径。

虚拟旅游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民众通过手机就可以体验到景区现场的景色,而由于这种模式无法感受景区的山、水,无法体验微风吹拂的舒适,文化内涵就成为虚拟旅游的重要一环。通过讲解,将景区蕴含的文化精神、历史故事带给民众,让民众足不出户,拿起手机,就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传统文化,丰富知识积累。

新冠疫情下,居家防疫成为常态,疫情以及各种信息的披露导致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大、焦虑情绪激增,许多旅游景区推出“云旅游”模式,让公众足不出户也能赏奇观胜景、享文博盛宴。携程发起“景区云旅游”活动,免费开放近7 000条语音导览产品,涵盖全球48个国家832座城市共计3 000多家景区;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良渚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寿光蔬菜博物馆集体在淘宝直播间在线开馆,拿出最好的藏品,带观众看国宝级文物,重走“丝绸之路”,品江南风韵[9]。

3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特征

通过对文化科技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实践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文化传承在数字技术背景下,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呈现以下重要特征。

3.1 时空跨度全面覆盖

科技发展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时间上,传统文化传授与学习由整块时间变成了整块时间与碎片化时间相结合,由固定时间变成了任意时间,由学习历史的知识变成了学习当下的知识,由回到过去想象着学习变成了活在当下感受着学习,传统文化的传承效率与方式得到彻底提升。

空间上,学习传统文化不再受地域限制,足不出户,就可看遍大千世界,甚至在国外都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真正实现用科技云游四方。

内容上,传统文化借助科技,也使自身具备了全球视野,通过各类文化兼容并包,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有了创新,与时俱进,内涵不断丰富。

3.2 传播效率提质升级

数字技术极大提升了知识传播效率,不论是新的知识还是传统文化,都可以在短时间内低成本、高效率地面向广大受众进行大范围反复传播,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感受沉浸式学习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可以快速查询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传承效率。

数字资源的存储和传播也体现出海量、便捷的特点,占用很少的物理空间,就可以对数据进行长时间、大量的存储,对人类知识储备、传统文化传承起到重要助力。

3.3 知识体系精细、复杂

传统方式下,文化传承依赖于书本查阅、老师讲解,对知识的学习多停留在“点”,很难聚点成线、聚线成面,知识之间的关联性难以体现,交叉融合无从谈起。

新技术背景下,人类知识储备不断丰富,知识总量快速扩张,知识再也不是以点状方式分散存在,相互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知识网络。知识图谱、大数据搜索等方式的兴起,让传统文化的点与面连接起来,在学习一个知识的时候,自动联想到了相关知识,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原有知识的理解,也提升了知识整体运用与掌握程度,让传统文化知识面不断丰富,让普通民众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起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让传统文化传承达到新的高度。

3.4 传承形式娱乐多元

老师教授、学生学习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在数字科技发展背景下得到了有力补充。传统文化传承不再局限于教学模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传统文化学习的互动性显著提升。借助文创产品、休闲吧、视频、虚拟现实方式,传统文化传承变得活泼有趣,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带入大众生活中,使传统文化传承有了质的提升,让传统文化变成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传承化有形为无形,才是传统文化真正的传承。

3.5 参与主体良性互动

数字技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让传统文化传承范围显著扩大,无论是传承人还是接受者,都有了快速增长。

数字技术背景下,一方面传统文化传承人的传授形式更加灵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方便;另一方面,传播的知识受众更广,传承人得到的成就感、关注度、物质激励都有明显提升,可以自发地提升传承人的传授动力,提高传统文化传播效率与传播质量。

传统文化受众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便捷地接收到传统文化知识的沐浴,无须付出过多的时间、金钱成本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水平,甚至在不经意间,就可以学到传统文化知识,在看电影、追剧、玩游戏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精髓就进入脑海,在潜意识中形成知识积淀。这使得传统文化传承的覆盖范围不再是具有较高知识储备的知识分子,每一个社会生活的参与者,都成为传统文化传授对象,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传承人与接受者的良性互动、正向激励,让传统文化传承的内涵、参与的主体不断丰富,对新时代传统文化传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6 内容挖掘创新亮点

从目前传统文化传承的实践分析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在新技术背景下得到广泛传承的传统文化,其内容多数早已存在,只是之前未被发现、未被重视,抑或无法传承。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以新的传承思路重新审视既有传统文化内容,重新审视与整理图书馆的传统资源存货,实现存货资源的再生产、再利用以及价值的再创造,成为图书馆传统文化传承的最重要方式。

(1)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图书馆提供了重要的内容来源。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资源存储机构,馆藏内容浩如烟海,任何传统文化内涵均可以在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找到蛛丝马迹。

(2)新的技术环境以及受众情况,为图书馆馆藏资源挖掘带来新的方法与思路。以新技术为依托,对图书馆馆藏资源进行再研究,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与禁锢,让既有内容、沉淀内容“活”起来,重新焕发生命力与吸引力。

通过图书馆馆藏资源与新技术结合,创造融合火花,可以让更多的传统文化被大众学习与掌握。

4 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展望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和技术变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征,传统文化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着力点。

4.1 以公共文化为引领,促进主体协同合作

依托信息技术特别是新媒体技术对现代公共文化体系的支撑,形成跨界融合管理、上下联动、纵横结合的有效组织机制。政府、高校、企业相互协作,实现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1)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通过监管立法,加大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新融合发展,为新技术环境下的新业态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2)完善多主体共建投入体系。通过政府资本与民间资本的融合参与,建立多资本、多主体参与的传统文化建设实体,以政府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布局。

(3)促进多主体良性竞争。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参与主体进行良性竞争,促进文化产业内容创新,优化文化产业服务形式,激发市场参与者活力。

(4)扩大传统文化传承覆盖范围。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传统文化传承的受众已不再局限于知识分子,“全民传承”的概念必将得到更广应用。

4.2 以内容挖掘为核心,倡导精神情感表达

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内容创作。一方面,以新技术重新审视图书馆传统馆藏资源存货,以实现馆藏资源的新挖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各类既有文化的继承、传播,实现各类主体的跨时空、跨领域合作,以激发出更加丰富的文化内容。

(1)图书馆焕新颜。基于新的技术环境与受众特点,重新审视馆藏资源,以新技术思路考虑馆藏资源内容发掘与传承,充分利用各图书馆特色资源,让老存货焕发新价值。

(2)加强技术转化。发展文化科技产业最紧迫的任务就是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以图书馆、博物馆等传统组织机构的资源库为依托,以新技术的传播为抓手,加快文化内容与传播形式创新,以技术赋予文化传承新的内涵。

(3)创造技术合力。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促进共性技术的共同研发,加速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建立各类技术的共同应用平台;创立文化创意产业科技要素资源共享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搭建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创意产业基地、新媒体产业基地、艺术作品开发中心、科技密集型孵化器等形式提高专业服务效能;通过完善技术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和市场秩序,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强带弱完善产业链和技术链,从而组建强大的技术联盟,形成集群效应。

(4)创新技术内涵。将传统文化融入技术进步本身,以优秀传统文化指导技术创新发展,实现传统文化与科技由单向融合向交叉渗透融合的转变,在技术进步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与内涵。

4.3 以用户为中心目标,增强体验现实感

用户是文化的传承人、接受者、创造者,是文化产业的推动者、消费者,只有从用户角度出发,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易于接受、易于传播、易于消费的新文化内容,才可以实现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对于不同偏好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将更大地提高文化传承效率。

从传承人的角度看,以数字技术为依托,使传统文化的讲授更加具体、简便、易行,以方便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从接受者角度看,传统文化需要以更加易于接受、易于消费的形式完成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传承人需要更好地分析用户行为习惯,了解用户偏好,有针对性地打造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从消费者角度看,受众认可技术含量更高的文化产品,从而反向作用于文化市场的培育,促进了新文化产业生态的形成。如2015年IP热潮和众筹电影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传统文化电影的传播力,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扩大进一步刺激了文化消费,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更催生了多元化的文化创意[10]。

中华传统文化上下五千年,内涵丰富,色彩厚重,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变迁不可阻挡,传统文化转型已是历史趋势。用科技助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借助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产业、移动通信产业、旅游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价值,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得到很好的保存和保护,还可以促进转型升级,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丰富传统文化的体验与接受方式,对社会文化多样性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亚岁送鞋的传统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