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台电视时政微视频的创新策略
——以2019年河南民生频道时政微视频创作为例
2020-02-24□夏颖
□ 夏 颖
近年来,国内主流媒体生产了大量集精品化、专业化和轻量化于一身的时政微视频。作为互联网传播格局下的新型产物,时政微视频是传统主流媒体积极转变话语形态、创新时政表达的重要驱动载体①。2019年,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先后结合两会报道、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等重大事件推出了多种类型的时政微视频,如两会系列微视频《实干出新彩》、微视频《别眨眼~100 秒,300 个字,字字与你有关!》、系列微视频《我们一起学“习”金句》、微视频《向总书记汇报》和民生频道抖音号推出的《实干出新彩——出彩追梦人》微视频策划等系列节目,形成了多角度、立体化的融媒体宣传矩阵。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周年这一重大历史时机,河南民生频道借助时政微视频,使用融媒体的宣传方式,创新叙事话语的表达形态,从内容形式策划创新、叙事话语创新、生产机制创新三个方面革新了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手法,提升了政治主题的传播效度,突显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功能。
一、时政微视频的策划创新
时政微视频是指以微视频的形式展现党和政府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方针、政策和看法②。时政微视频是主流媒体重要的发声形式,将政治传播中题材的重要性与话题的热点性,结合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碎片化和移动化的趋势,是主流媒体适应移动媒体环境,提升自身影响力、传播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方式。河南民生频道分别从节目播出时机、节目表达类型、节目技术形态三个方面进行时政微视频策划创新,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一)节目播出时机:重大历史节点的议程设置,突显主流媒体传播功能
在融媒体时代,时政微视频聚集于国内、国际重要政治人物和重大事件,配合重大时政活动进行精准的议程设置,引导观众的关注力,突显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量。在议程设置过程中,媒体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投放有针对性的内容产品,另一方面要通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实现对受众的情感召唤,促进受众的接受行为。两者的有机互动能最大程度地提升信息传播行为的影响力,迅速击中社会舆论的热点、焦点和兴奋点,实现真正有效的舆论引导。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做了政府工作报告,结合这一热点,民生频道在3月8日及时制作并推出了H5+微视频《别眨眼~100 秒,300 个字,字字与你有关!》,用节奏明快、形式创新、画面精美、主旨突出的微视频宣传了2019 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2019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代表团参加审议并传达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3月9日,结合这一背景,河南民生频道全新推出特别版微视频《向总书记汇报》,献礼两会,结合总书记3月8日下团最新指示精神和代表感受,凸显亮点,多角度展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两会“金句”,展现新时代中原儿女的奋斗与拼搏。
(二)节目表达类型:多种类型的形式表达,展现历史现实的宏大主题
时政微视频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报道类新闻微视频,即结合新闻事实的动态纪录,着重突出微视频报道的时效性和生动性;二是主题类微视频,即以主题策划的方式对党的政策进行微视频的形态创新、语态革新,着重突出新闻的宣传效应和舆论引导作用。
河南民生频道在2019年的时政微视频创作上,真正做到了多主题、多类型、多形态的适时播出、系列宣传。在节目表达类型上,在传统媒体的类型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融媒体影像语言的传播技巧,分别策划播出了纪录类时政微视频(如五集系列时政微视频《走进兰考》)、报道类时政微视频(如两会宣传报道《我们一起学“习”金句》《别眨眼~100 秒,300 个字,字字与你有关!》)和主题类时政微视频(如系列微视频《实干出新彩》《奋斗吧新青年》)。多种类型的时政微视频创作,通过个人故事的铺陈,借助主题剪辑手法,展现宏大的精神主旨。如纪录类时政微视频《走进兰考》作为国家权威话语的一个重要宣传形式,通过细腻的个人故事、生活化的视角表达、隐喻生动的象征符号和丰富多元的叙事架构,传播了主流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引导观众全新理解和领悟“兰考力量”的内涵,体现了传统媒体身肩道义、凝聚人心、引导舆论的力量。
(三)节目技术形态:多样技术手法的叠加,讲述意蕴丰富的中国故事
时政微视频创新的核心即是运用短、新、快、活的影像话语讲述和传播中国故事。融媒体时代,故事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讲故事的形式也要不断创新。传统的电视包装手段如图表、音乐、动画等,甚至3D 技术也运用在了微视频的制作中,进一步丰富了微视频的表现力。
2019年3月8日,民生频道推出H5+短视频《别眨眼~100 秒,300 个字,字字与你有关!》,采用快闪+醒目字幕+节奏感强的音乐+全国人大代表简短而有力的同期来宣传政府工作报告的创新形式。微视频将政府工作报告中和大家生活相关的2019年奋斗目标展示出来:“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新增就业1100 万人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 万人以上……”H5+短视频通过触控、滑动、点击、摇一摇等方式拉近和受众的距离,同时采用了符合广大手机用户习惯的竖屏播放形式,增强了与受众的互动,给受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二、时政微视频的叙事创新
微视频的宣传,并不是简单地将多个信息串起来播出,而是用创新的方式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构建丰富的话语符号,引导受众解读。河南民生频道的微视频充分发挥了以“小时长”承载“微结构”,以“小视角”表达“大主题”,以“小切口”支撑“大格局”的创作特点,增强了传统媒体进行舆论宣传的传播效力。
(一)叙事结构:“小时长”承载“微结构”
时政微视频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受众碎片化的观看习惯,时长多限制在10 分钟以内。由于时间的限度,无法容纳太多悬念的铺陈酝酿,也很难展现宏大完整的事件进程③。所以在叙事结构上,时政微视频抛弃了早期宏观叙事的结构方法,采用积木式结构,即通常以系列片的方式将宏大主题分化为具体场景,以一个个微小场景见证大事件。
如纪录类时政微视频《走进兰考》就采用了这种积木式结构,将兰考历史发展中的精神力量具象为五个主题,以五分钟系列微视频的方式分别展现和表达。五个主题既考虑了代表焦裕禄精神的兰考典型形象——泡桐,又有生动鲜活的兰考人民婚恋世俗生活的真实写照——喜宴;既有承载着兰考历史发展变迁的车站,又有着新时代兰考与时俱进的互联网商业的奋斗之路——推手。通过这种叙事结构上的创新,五个独立成段的系列微视频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兰考人民奋斗前行、走向幸福生活这条主线有机串联在一起。叙事结构的“小时长”承载了完整的“微结构”,融合了现实性、历史性、情感性,做到了主题大而美,表现微而深,将兰考的过去与现在和兰考的自我发展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二)叙事视角:“小视角”叙述“宏大主题”
小视角是指时政微视频要避免早期的文件播报、领导人讲话式的宣传式话语,而是要从个体出发,从情感出发,从细节出发,将宏大主题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人物,实现宏大主题的符号化、情感化、故事化表达。
微视频《实干出新彩》通过全国人大基层代表的个人故事,借助主题剪辑手法,展现了宏大的精神主旨。如《我们一起奋斗》通过朱婷从学习特长屡次被拒到练习过程中浑身伤痕地艰难前行,通过金不换练声咬掉舌头的苦难到兜里装着速效救心丸的拼命坚守,通过吕妙霞面对一夜之间压倒67 座大棚的暴风雪时的坚定不移,到回忆十年来没有和亲人共度除夕的哽咽不能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形象。而故事的叙述结合适时闪现的习近平话语“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有力地诠释了《我们一起奋斗》的主旨。
(三)叙事语言:多重影像符号隐喻政治价值
怎样把宏大的政治主题转化为通俗生动的影像符号,运用影像语言的象征性、多意性、隐喻性表达丰富多样的主题价值,是时政类微视频创作面临的核心问题。时政微视频叙事语言创新的内涵是指重新回归电视语言的本质,充分利用影像语言符号的魅力,实现其所指涵义上的多重表达。
一是注重特定象征符号的选择。时政微视频《走进兰考》精心选择了富有深刻意蕴和表现空间的象征符号,如在《家当》一集中,小麦育种专家沈天民的家当是“小麦”种子,姚中义夫妇最宝贝的家当是“满栏湖羊”,木匠曹胡的家当从八仙桌到智能扫地机器人,兰考的最大家当则是“兰考集聚区”里精心招商的企业。这几个象征性符号具体生动,使空泛的宏大主题有了具体形象的附载;而这些家当的刻画,也是改革开放40年成就的缩影。
二是注重影像话语的故事化表达。故事化的叙事手法通过铺陈细节提高了新闻的可信度,接近了与观众的情感联系,继而传达出了记录者的价值观和态度。如《实干出新彩》系列每期采用三到四个两会代表的个案故事,通过特定主题进行交叉剪辑,结合适时出现的习近平话语,结合宏大画面和恢宏音乐,将主题符号化、情感化、故事化,实现了影像语言的多重指征。
三是通过故事化的叙事话语,实现了影像语言的多重指征。第一重指征是指宏大主题的符号化表达,将奋斗、坚守、奔跑、创新、追梦这种多义模糊的时代口号,转化为观众可以理解、感悟、认同的共情叙事话语。如在《实干出新彩》系列中,每一篇章的故事都紧贴主题,利用人物故事具象化主题。第二重指征是个体的情感化表达,即将个体榜样式人物的价值力量扩大到普通人身上,避免程序化、标签化的表达,将时代赋予每个人的责任通过观众感同身受的细节传达出来,并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人。在细节选择上,避免高大空的设定,突出接地气的细节。如《实干出新彩》系列中,空空导弹总设计师十年麿一剑设计最新型号导弹的细节;平高集团首席工匠提出的基层创新的理念;通许县刘庄村诊所医生用一生行医来回报村民169 元的救命恩情;这些丰富的细节既接地气,又直抵人心,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实现了影像语言的第二重表征。第三重表征是国家话语的意识形态表达和传播。两会和新中国成立70 周年是我国重要的政治事件,是传播党和国家的政治主张和时代议题的重要时机。媒体通过精品微视频的创作和传播,通过创新化内容表达党的声音,持续不断地进行舆论环境的创新引导,实现政治主题的意识形态传播的力量。如《实干出新彩》就将两会精神转化为奋斗、追梦、坚守、创作、奔跑的时代精神,实现了政治议题的多元化传播。
三、时政微视频的生产创新
融媒体时代,河南民生频道的时政微视频制作坚持“全媒体融合、平台化生产”的操作理念,对传统时政节目进行融媒体流程再造,结合时事重点推出系列时政微视频,革新了传统时政报道采用的会议报道方式,打造了鲜活的时政报道文体。
(一)制作体系: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内容产出的生产机制
从制作上看,民生频道通过选择不同主题对两会代表的采访进行针对性剪辑,实现一次采集、多元内容的多层次表达。如《实干出新彩》第五篇章《我们一起追梦》又名《别眨眼~100 秒,300 个字,字字与你有关!》《我们一起追梦》对应《实干出新彩》中的追梦主题,展现了改革四十年来河南人民的追梦旅程,在微视频生产机制上实现了一次采集、多主题剪辑和多层次表达的融媒体制作流程的创新。
(二)播出机制:构建多种终端、综合覆盖的传播体系
时政微视频采用精妙的叙事手法和精美的视觉呈现方式,让传统的时事政策新闻在传播内容上实现了转译和再创造,重新占领观众的注意力市场。但是内容和渠道并重的时代,优质的分发渠道也是提升传播效率的重要因素④。
河南民生频道充分发挥时政微视频“轻骑兵”的传播功能,通过多平台、多渠道传播的方式,实现多种终端、融合覆盖的效果,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2019年,民生频道微视频展播除了电视大屏播出外,还借助年轻人聚集的微博、微信、抖音、微视、快手、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百家号、大鱼号、腾讯号、趣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全网推送,形成多角度、立体化的融媒宣传矩阵。仅仅在两会报道上,截至3月13日,电视播出15 条,新媒体推送150 条,全网共推送165 条,全网阅读量、点击量1400 万次。
河南民生频道通过多系列时政微视频的创作和传播,推进融合报道,不仅实现了产品之“融”的成功,通过内容的优质化、技术的精湛性、形态的多样性、视角的平民化、叙事的亲和力、情绪的感染力等实现移动社交语境下时政微视频的传播创新。同时实现了机制“融合”的合力,通过一次采集、多主题剪辑、多平台传播的方式,使频道各部门既通力合作又各显所长,各种形态终端媒体各展其能,高度相融,让政治报道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
注释:
①冯楷.主流媒体时政微视频的继承与创新——以央视新闻新媒体为例 [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8):12-15+97.
②刘丽明.碎片化时代时政微视频的微创新 [J].传媒,2017(19):68-69.
③唐彩虹.时政微视频:推动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突破点[J].新闻世界,2018(10):62-66.
④黄楚新,张露引.微视频在时政报道中的传播特色[J].新闻与写作,2017(1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