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教育的守正与创新
——以 《千家诗》的传承为例
2020-02-23陈智峰
陈智峰
蒙学,即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之学。 《易经·蒙卦》说: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是我国关于蒙学的最早阐述,也是蒙学概念提出的依据。
在蒙学教材之中,最有名、传播最广的要数 “三百千千”,即《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和 《千家诗》。此外, 《声律启蒙》《弟子规》 《幼学琼林》 《朱子家训》 《笠翁对韵》等也是深入人心的蒙学教材。而本文将以 《千家诗》为例,谈一谈蒙学教育的守正与创新。 《千家诗》由宋代文学家谢枋得 《重订千家诗》和明末清初学者王相所选 《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一共226首诗,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两代的名家名篇,题材多样,易学好懂。虽然号称 “千家”,但 《千家诗》实际只录有122家,其中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 《千家诗》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好好传承、学习和研究。
一、蒙学教育如何守正
蒙学教育的学习对象是孩童,他们是萌芽,是嫩苗,是花蕾,需要大人们细心呵护。稍有差池,很可能就会错失最佳成长期。在蒙学经典的学习中,我们需要遵循一些规律,努力激发儿童的兴趣,引导孩子们饶有兴致、循序渐进地诵读、记忆并吸收这些蒙学经典的精华。
(一)兴趣为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梁启超先生说: “假如有人问我: ‘你信仰的是什么主义?’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有人问我: ‘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柢?’我便答道: ‘拿趣味做根柢。’”(《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孩童们学习蒙学经典也是如此,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兴致勃勃的诵读中不知不觉记住了这些内容,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不是强迫他们去死背硬背,这样则会 “事倍功半”,严重一些甚至会造成他们背诵的阴影,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小女阿西为例,她今年16岁,会背大约五六百首古诗,比课标要求初中生背诵的诗歌量多了两倍有余。其实她背诗并没有什么秘诀可言,靠的是兴趣和积累。她记住的这些诗歌中,绝大多数都是在读初中之前就会了的,大部分是在幼儿园和小学的上学路上,和我一起 “我念上句你接下句”、不知不觉之中背下来的。比如我念 “两个黄鹂鸣翠柳”,她接 “一行白鹭上青天”;我念 “昔人已乘黄鹤去”,她接 “此地空余黄鹤楼”……她以此为乐,我则顺水推舟。日积月累,集腋成裘。一册 《千家诗》中的200多首诗很快基本上背会了,于是我再补充其他的历代名诗名作。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 《中国诗词大会》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冠军获得者武亦姝 (第二季冠军,获奖时才16岁),小时候她妈妈常跟她玩诗词接龙的游戏,谁输了谁就去做洗碗、洗菜或择菜等家务,两人常常玩得乐此不疲。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得武亦姝对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意中铺就了她的 《中国诗词大会》冠军之路。
(二)记忆为要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拥有的能力,到了一定年纪很可能就会失去。有研究表明:一个人记忆力的发展是从0岁开始,1—3岁即有显著的发展,3—6岁记忆力发展更为迅速,而6—13岁则是人一生中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因此,在孩童时期引导孩子们背诵 《千家诗》之类的蒙学经典是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 “黄金期”,则再也无法弥补。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李镇西说 “让孩子在其记忆力最强盛的时代,通过背诵,将最经典的古诗文化嵌入自己的血肉,这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并且是终身的”,就是这个道理。
被尊称为 “穿裙子的士”的叶嘉莹先生,在口述自传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中说: “其实,我从很小还不大认字、不大懂事时就已经开始背诗了。到正式上课了,我认字渐渐多了起来,就开始背唐诗。”叶嘉莹先生之所以能成为一代国学大家、诗词界泰斗,显然与她小时候的这段背唐诗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叶嘉莹先生在口述史中还强调: “小孩子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的时候,此时,即使他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来,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出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这是她的切身体会,很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而胡适先生的一番话可以作为叶嘉莹先生上述观点的注脚: “我9岁的时候特别喜欢一句话:人心曲曲弯弯水,世事重重叠叠山。我就是觉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岁,我还是喜欢这句话,这时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三)循序渐进
一般而言,儿童背诗应当遵循这样的规律:先听后背,从短到长,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而 《千家诗》一书正是按照从短到长、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来编排的,它按体裁分为四卷:卷一为五绝,卷二为五律,卷三为七绝,卷四为七律。与此相应的,我们最先教会儿童的诗应是 《春晓》 《静夜思》《登鹳雀楼》等几首耳熟能详的五绝,然后才是七绝、五律和七律。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记忆和理解也是有先后顺序的。研究表明,在13岁之后,人的记忆力将逐步衰退,而理解力则逐步加强。《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冠军彭敏说: “在理解之前先记忆,是儿童文化教育、审美教育的法宝。那些铿锵的声韵节奏和汉语特有的质感,会潜移默化地进入孩子精神世界的纵深处,成为孩子学习和认知世界的一个强大的精神背景。”引导孩童们从小背诵古诗,既有利于锻炼他们的记忆力,也为提高他们的理解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千家诗》中的绝句和律诗都简短凝练,富有韵律和节奏。在持续的古诗背诵过程中,不断地刺激孩子们的大脑皮层,对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也大有裨益。诗人李斌说: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 ‘死记硬背’是基础,随着量的积累,审美能力的提高,生活经验的增加,所有背下的诗句都会在恰当的时间发出光芒。对于孩子来说, ‘死记硬背’的量要把握好,不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当然,背诵古诗的度是需要把握好的,应以不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为底线。
二、蒙学教育如何创新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兴媒介和新媒体层出不穷,电视、手机、电脑,给蒙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同时也蕴含着新的契机。在蒙学经典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应时而变,与时俱进,努力创新呢?我们不妨做如下一些尝试。
(一)与绘本配合
绘本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形式,绘本阅读业已成为21世纪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有人说,好的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我深以为然。确实,相较那些一闪而过、仅带来瞬间快感的抖音、快手等代表的视听“快餐文化”而言,和孩子一起欣赏绘本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的绝妙体验。
当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古诗绘本有 《揭秘古诗词》 《跟着诗词去旅行》 《课本里的诗》等,这些绘本大多能做到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如果能将这些古诗绘本与《千家诗》配合起来给孩童们边欣赏边诵读,不但会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美好意境,而且能加深他们对诗歌的内容理解。
(二)与音乐结合
儿童是天生的音乐家,都喜欢唱歌。而诗歌与音乐自古以来就有不解之缘,从 《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都是用来唱的。与其说是 “以诗入乐”,毋宁说是“以乐辅诗”。正如余光中先生在《诗与音乐》中所说: “诗与音乐的关系如此密切,真说得上 ‘诗中有乐,乐中有诗’了,但两者间最直接的关系,应该是以诗入乐。诗入了乐,便成歌。”因此,以歌唱的方式学古诗,对孩童们来说自然是一种绝佳的途径。
也许有人会问,当前有没有可供儿童学习的古诗吟唱模板呢?答案是肯定的。中央电视台的 《经典咏流传》节目就以歌唱的方式推广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古诗短章;而著名词曲作家刘尊耗时3年多的时间为 《唐诗三百首》谱了曲,意在引导孩童们以音乐的形式读唐诗,唱唐诗,学唐诗。如能将这些资源与《千家诗》整合起来一起学习,将能起到相得益彰之效。
(三)与生活融合
歌德说: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的金树长青。”其实,经典蒙学教育也是如此,应融合儿童当下的生活情境,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学古诗,背古诗,用古诗。正如彭敏所说: “让诗歌介入自己的日常生活,才是对诗歌真正的热爱。言谈中有诗,提笔作文、写文案时有诗,聚会饮宴时玩诗词游戏,诗歌才算真正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是过来人的心得体会。
如何让古诗融入儿童的生活呢?这就需要我们时时留心,处处应用。如吃饭时,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引导他们珍惜粮食并加深对此诗的印象;月圆之夜,可以让他们体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情画意;春天的早晨,可以引导他们领会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清新意境;夏天的荷塘边,可以让他们领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美景象……
概而言之,诵读蒙学经典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和传承。童年是人一生中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背诵的蒙学经典将成为他们脑海中不可删除的内存,并内化为一生的智力宝藏。正如诗人刘笑伟所说:“童年的背诵,正如春蚕吃掉的一片片桑叶,总有一天会化作透明美丽的丝,编织着你生活的诗意。”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