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研究
2020-02-23劳德祥
劳德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的阶段性步骤,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开展农村工作的重要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工作目标达成的关键在于贫困地区农村。如今,农村发展建设正处于“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交汇期,站在新起点,既要持续保障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同时也要注重提升贫困地区农村文化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发展。因此,有必要立足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并解决其建设过程中特殊性问题,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质量。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必要性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建设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仅是丰富广大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的现实需要,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贫困地区农村在全面脱贫的基础上,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乘胜追击,不断完善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富足广大贫困地区农户的精神需求。反过来,贫困地区广大农村居民精神富足,又能为乡村振兴目标达成提供发展动力。
(一)历史必然——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此次会议特别提出要让城镇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1]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规划先行,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补农村短板,扬农村长处,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住田园乡愁。”[1]这告诉我们,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不是将农村文化的一切推到重来,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精神家园,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根基。在这个精神家园里有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如节庆、民俗、礼仪、曲艺等,它们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脉[2],丰富着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凝聚着人们的精气神,是农村居民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尽管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但仍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涵养和内在活力。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事业是以农村文化为基础,对农村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同时,在具体建设过程中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富足农村居民的精神世界[3]。
(二)现实需要——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国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对贫困户进行帮扶,使得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生计改善,摆脱了绝对贫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发展性,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实现脱贫后,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在文化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将会有更多的需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层次也会更高。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以后,由于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历史积欠,同时农村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激增,加快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事业便成为弥补欠账、解决农村居民文化迫切需要的现实必然。在挖掘当地传统特色乡土文化价值基础上构建符合当地发展的公共服务文化体系,能够使农村居民多元化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较高的自豪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能够聚集乡村振兴主体的力量,促使农村居民投身到乡村振兴浪潮中,并且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中得到全面发展。
(三)未来指引——农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引领
农村文化根植于广袤的农村大地,源于农村生产劳作,是农村的精神与价值所在。包括民族风情、生活理念、村规民约、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农村文化不仅规范和约束着广大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还维系着农村“熟人社会”的秩序与规则,甚至在当前乃至未来对农村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在农村社会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理念、高尚的道德观念是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重要思想保障。农村走现代化之路,逐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都离不开农村文化的价值指引。因此,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通过建设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对农村文化进行融合与创新,才能发挥其文化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现状——以五联村为例
五联村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喀斯特地貌山区,是东兰县东兰镇极度贫困村,被列为国家贫困村定点观测点。距东兰镇政府所在地23公里,平地较少,村民盘山而居,自然村落较为分散,形成了“五户一屯,十户一村”的分布格局,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贫困村。全村共有24个村民小组,362户1432人,其中男784人,女6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15户874人,自2014年至2020年7月,累计脱贫203户844人。全村耕地总面积1024.21亩,全部是旱地,没有一分水田,人均耕地面积0.715亩,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80%以上的劳动力依靠外出务工获得经济收入。由于外出务工的青壮年人数较多,劳动力净外流,村内常住人口主要是“一老一小”人群。精准扶贫以来,与全国大多数农村一样,五联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农户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为了富足农民的精神世界,健全农村公共文化,达到推进乡村社会治理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目标,地方政府加强对五联村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到目前为止,五联村已拥有村内党群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公共资源。
为了了解和掌握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际状况,本文选取河池市东兰县东兰镇五联村作为案例研究,于2020年7月前往该村进行实地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2份,有效问卷270份,有效率为90%。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内容、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状况、公共文化服务评价的内容。
(一)五联村农村公共文化实证调查
1.五联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状况
五联村于2019年建成村部公共服务中心及附属设施,包括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项目。文化活动室和农村书屋实际上是与村委会会议室共用同一个房间。农村书屋藏书共300册,座位共5个,书屋内无相关电脑设施和电子阅览资源。文化活动室有一台电脑、一台电视和一套广场音响设备,活动室外有3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活动广场,广场上有一套基础健身器材和两个篮球架。调查发现,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使用频率最低。由于农村村民普遍学历较低,以务农为生,大多时间都在忙农活,闲暇时也会选择出去务工,所以农村书屋使用率低。在对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评价方面,五联村的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满意度并不高。在有效问卷填写的270人中有103人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占比38%,有167人表示满意和非常满意,占比62%。在不满意的原因调查中,有60.3%的农村居民认为可供选择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较少,有57%的农村居民认为农家书屋图书陈旧,知识内容落后,休闲娱乐性不足,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性也不强,不符合实际需求。在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的需求方面,65%的居民希望可以增设棋牌室,47.3%的居民希望可以对文化广场加设大棚,雨雪天气也能进行相关文化活动,由于居住较为分散,自然村到五联村村部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较远,30.2%的居民希望可以提供免费的电子资源,如电子书、影音资料等,在家足不出户就能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登录APP便可自由享用公共文化服务。
2.五联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状况
五联村组建有篮球体育队、文艺队,设立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协管员岗,聘请村民进行管理和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五联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形式主要是政府“自上而下”的组织和村民自发组织两种。其中,村民自发组织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主要是广场舞,地方政府组织的常规性活动有公益电影、篮球赛、拔河比赛和唱山歌比赛等,同时也会开展一些主题性活动,如“建国70周年”文艺汇演。活动开展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春节、三月三、重阳节等节日,活动开展频次能够到达每个季度两次。整体上看,五联村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开展效果一般。仅有10%的村民对五联村展开的文化活动非常满意,有23.4%的村民对五联村开展的文化活动满意,有50.6%的村民对五联村开展的文化活动表示不满意,有16%的村民对五联村开展的文化活动表示非常不满意。当问及不满意的原因时,大部分村民们表示公共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活动开展场地较远,活动内容不够贴切实际生活。
3.五联村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现状
东兰县五联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主要有看电影、看文艺汇演歌舞、篮球比赛和读书看报等活动。由于活动开展场地主要在五联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距离24个自然村民小组都较远,公益电影项目也只能在各自然村巡演。在被调查的270名农村居民中,仅有103人看过公益电影巡演。查询五联村的电影放映记录发现,公益电影巡演场均人次仅为40人次。有45人表示到农家书屋借过书,但发现对指导生产作用不大,借过一次就不借了。有超过200人看过春节、三月三等重大节日举办的文艺活动,篮球比赛。
(二)五联村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案例分析
本部分借鉴杨斌[4]学者的研究方法,采用质性研究范式,基于开放式访谈方法,综合运用“三角校正法”对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访谈资料进行校正。作者于2020年7月在广西东兰县东兰镇五联村对10位农村居民进行访谈,并从中选择了两位农村居民作为案例分析。
1.Y农户的案例
Y农户是本村的一名刚脱贫的贫困户,男,54岁,小学文化,常年在家务农,家里有5口人,育有两儿一女,女儿外嫁隔壁村,儿子外出打工。Y平常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是看电视和听收音机。在访谈中,他表示: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发展,搞扶贫,给我们修桥修路,村里通水通电通网,我们脱贫了,日子比以前好过了。现在出入都比以前方便,晚上有路灯,还修了篮球场、广场可以散步,有时候村里组织文艺晚会去参加观看,比以前好多了……党对我们好啊,感谢党和国家。”
在问及当前村里公共文化服务存在哪些不足时,Y说:
“村委建设了篮球场、广场和文化书屋等,但是相关活动开展很少。我们老人年纪大了,不识字,篮球又打不了,能够参加的项目比较少,平常没事干,白天只能在家里坐着聊天、看电视、下棋、打牌,但打多了,也很无聊。晚上天一黑,大家都待在自家屋里,很少有人到村委进行娱乐活动。”
2.L农户的案例
L,女,48岁,初中文化,养有一儿一女,子女都在外打工,平常主要一个人。她认为:“近年来,国家政策好,村里好多基础设施都建起来了。”
当问到本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存在的不足时,她认为:“相较于以前,现在基础条件好多了,活动开展也慢慢多起来了,但是就是公共文化活动不切实际。我们白天干活,哪有时间去搞这些,不忙的时候,能够在家坐下来休息就不错了,而且我们这里住的离村委比较远,从村里去到村委要花费一个小时的路程,除了开会,我们自己很少到村委进行锻炼和开展相关活动的。搞这些都是年轻人和村委干部组织的,我们如果有空就看一下。”
从与村民的访谈对话,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对不同公共文化设施和项目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不一致的。事实上,无论是何种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其对农村居民是否具有吸引力,其能否获得农村居民的高度认同,关键在于其是否贴切农村居民的自身需求。农村居民认为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不足,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部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项目的功能与其日常需求难以契合。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五联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现状出发,基于五联村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调查,可以发现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精准性不足
标准化、均等化、清单化、集中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思路和供给模式能够较快地使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从无到有的改变。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贫困地区已建成在县城以“图书馆”“文化馆”为龙头,在乡镇以文化站为枢纽,在农村以“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综合活动室”为阵地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5]。但面对地方文化复杂性、需求差异性和多样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自上而下地集中供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服务供给不精准,不能真正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的实际需求,最终造成资源浪费。具体来说,一是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不合理、结构失衡。综合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通常建设在“村两委”,贫困人口居住分散,导致自然村内无公共文化设施可用,而行政村(村委)的公共文化设施长年闲置。在结构上,城镇区域挤占了大部分的公共文化资源,而农村除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综合活动室”三大阵地,其他设施简陋、配备明显不足。二是公共文化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针对性欠缺。当前,针对弱势群体特惠性的公共文化供给制度尚未建立[6],受文化、收入水平等限制,贫困人口在公共文化产品可获得能力有限和公共文化生活参与上比较困难。在实践中,贫困山区地广人稀、人口居住分散和青壮年动态外流的特点往往会比普通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和供给带来更多困难和挑战,增加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成本。加上基层工作人员不足,针对留守儿童、老人和妇女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较难展开,服务半径被大大缩短,对他们的实际帮助有限。
(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融入性不足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与群众日常生活融入不足,导致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项目的认同度和参与度较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未能真正发挥实效。按照地方政府治理的要求和初衷,“项目进村”[7]——建设综合性农村公共文化中心既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然而,在综合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后,农民既没有增加文化福利,也没有对其实际生产生活带来多大的影响。以文化广场为例,尽管脱贫后农户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户仍旧保持着当地传统的劳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乡村道路、谷场和祠堂等公共空间依旧是其举行重大节日聚会、休闲娱乐等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现代意义上的农村文化广场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划,大多选址建设在“村两委”,其功能配套更符合现代城市社区生活习惯和节奏,更多体现精英文化的消费偏好,与地方农村居民劳作方式和生活习惯融入不足[8-9],导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陷入“供需不匹配”的困境[10-11]。就具体的设施利用而言,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篮球场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利用率普遍较低,未能真正发挥其原有的功能。文化广场本是集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场所,但在农村常常被当作晒谷场。图书、公益电影等项目是有效帮助农村居民提升文化素质、开阔视野的公共产品,能够在农村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伴随着移动科技和网络的发展,观看电视、网络节目等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文化的主要方式,村民劳作一天,回到家主要是看电视、玩手机,很少到村委看书或健身;观看公益电影的人数更是寥寥可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未能契合农村生活实际和生产需求,是农村群众参与热情不高,造成资源闲置,未能真正发挥应有实效的重要原因。
(三)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内生性不足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具有资源投入的外源性和文化结构的嵌入性特征[12]。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扶持之下,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外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结构的变化,贫困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内生性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一是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外流,空心化严重,农村文化主体弱化。在年龄结构上呈现“幼多老多”特征,在教育结构上以低文化水平人口为主,缺乏高学历人口,在性别结构上主要以女性为主,导致贫困地区农村在文化活动参与、创造和发展的内生能力不足。二是受“文化贫困”和“贫困文化”的双重影响,贫困地区农村生活方式根深蒂固,其文化符号、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对现代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形成包围和切割的阻碍困境[13]。部分村民养成了与自己经济地位、能力不符的消费习惯,喝酒、“人情来往”频繁社交等娱乐活动占据了绝大部分休闲时间,尽管许多优质文化活动、项目下乡到村,送到家门口也难以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农村实施了许多文化项目,但效果仍比较有限。
(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整体性不足
在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强有力政策倾斜和帮扶下,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在“硬件”方面的短板得到一定的补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54.9万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4],极大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农村综合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覆盖率。但从当前五联村及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的运行状况来看,虽然一座座光鲜亮丽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在贫困地区农村拔地而起,但其中设施、场地利用和相关活动服务开展“孤岛运行”割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这一现象主要体现在横向联动缺乏与纵向层级割裂两个维度。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内图书馆、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中心之间缺乏整体联动,纵向和横向之间的交流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另一方面,在政府“自上而下”组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中就有来自文化、旅游、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等部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政出多门、内容分散、整体规划、推进不足。如电影下乡、春节篮球比赛等一系列公共文化活动的开展较多,投入过大,但实际效果不佳。
四、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建议
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重在“提升”二字,在保持农村传统公共文化生态和特质基础上,应着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融合性、内生性和整体性。根据当前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根源,提出以下具体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
1.合理规划布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增加有效供给
立足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现状,未来贫困地区农村要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必须合理布局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由于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分散而居,人员集中相对比较困难,这就要根据各个农村居住的区域特征和人口分布、结构等差异科学合理地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做好谋篇布局,长远规划。同时,还应当创新建设更多融合当地乡村特色的文化服务设施项目,以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覆盖面,提高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2.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注重向农村特殊人群倾斜
贫困地区农村常住人口以“老、弱、残、病”、妇女和儿童为主要群体,其作为贫困人口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获得能力和机会上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15],文化福利实际获得性不高。按照精准建设的要求,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聚焦贫困人口群体,紧紧围绕其需求特点展开。为提高公共文化设施惠民的精准度,需要立足普惠、公平和均等的理念,按照机会均等的标准[16],结合重点目标人群的实际发展需要,在政策上更加注重向老年人、妇女和儿童等特殊群体倾斜,提升关爱老人和儿童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比重,优化农村公共产品结构。例如,深度贫困地区文化需求层次稍低,在有关安全、爱与归属感、陪伴等方面有更强烈的需求,应当予以更多回应。
(二)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融合性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说明不同地域农村所造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是不同的。无论在民族风情,文化遗产,名胜古迹,还是地方特色方面都有很大差异[17]。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以“项目制”为主,更多体现精英文化的意志,脱离地方性知识,忽略了民众地方文化特色,与农村、农民的实际融合不足,容易出现“投入大,实效低”等现象[18]。针对此问题,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必须从政府计划型供给(项目制)转向市场契约型供给[19],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地方性知识为基础,深度融合当地风俗习惯的文化服务体系[20],以满足贫困地区农村文化发展。农村传统公共空间与农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农村“熟人社会”联系感情的纽带,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建议以田间地头、村庄道路、谷场等传统公共空间为基础进行建设,将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嵌入与融合,扩展公共空间服务功能。在公共文化的内容上,顺应当地文化“潮流”趋势,深度融合地方文化传统,以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供给,避免出现格格不入的尴尬局面。如少数民族常有对山歌、赶歌圩等传统,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内容创作和供给上,可以借助山歌这一重要形式进行,以更好地获得当地的群众支持和认可。
(三)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内生性
通过分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大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成效明显,而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基础落后、发展后劲不足,仅仅依靠政府加大人、财、物等资源投入,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增长有限。农村居民既是乡村振兴实践主体,也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建设者。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都离不开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当前农村劳动力外流,空心化严重,农村公共文化主体有进一步弱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应当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着力挖掘农村公共文化新增长点,通过政策吸引更多当地年轻人回流农村,特别是“90后”“00后”新一代农村青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的时代意义以及投身乡村振兴实业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获得感,使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同时,将市场机制引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带动广大农村群众创造出更加接地气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产业。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政府提供转变为村民主体主动参与,通过“自组织”的形式来源源不断充实农村文化生活,以达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生性。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贫困人口的文化状态,深入了解和调查当地“贫困文化”深层次的逻辑,对其落后、消极的文化形态要进行抑制与消除,对其合理、积极的部分进行适当调适和引导。在贫困地区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农村居民的现代文化理念和文化素质[21],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展提供长久动力。
(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性
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整体性”不足的根源在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系统建设不足。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关键在于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体制和机制。当前,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硬件”方面的短板已经得到一定补齐。从整体上提升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的效率,充分高效利用相关设施服务于民才是当前建设的重点。针对文化、旅游、体育、广电、新闻、教育等部门整体联动推进不足的问题,应积极整合各部门之间的文化职能,打破部门间的壁垒,有效减少重复建设、政出多门的现象;在纵向上,重新整合县图书馆、文化馆、文化服务中心等资源,使各自独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向联合推进供给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