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探析
——以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
2020-02-23刘朝晖
◎刘朝晖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国对受教育水平越来越重视,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最先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总体课程改革的方向。之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更加具体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根据先进的教育思想,立足于语文教育实际和学生发展,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方向提出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够实现其人生价值与自我意义、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内化的素质与能力。”[1]因此,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四种综合素养,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培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是古人智慧与艺术的创造。几千年来,本身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记录了中华民族的璀璨历史文化,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思想情感、巧妙地艺术构思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它对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历史、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出发,探索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应采取的几种策略。
一、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策略
(一)注重音韵知识教学,建构学生语用能力
古人创作诗词十分讲究练字炼句和声律,有时候为了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这样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古代汉语里的音韵学方面的知识,如押韵、对仗、平仄、句式等。如唐朝是格律诗的顶峰,宋代是词的巅峰,那么再讲唐诗宋词的时候,教师可以拓展格律诗和词的特点及其创作要求,不仅帮助学生深入感知诗词的结构美特点,而且也有助于体会古诗词的音韵美便于读或吟诵,也便于学生对诗词的仿写或创作,加强了学生的语用能力。
(二)结合古诗词的韵律特点,指导学生朗读水平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词本身朗读起来就十分顺口,具备较强的音乐性与节奏感。如很多诗词喜欢用叠词叠句、各种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韵律与表达当时创作的心情。现代人也是抓住古诗词的韵律美特点,将很多作品都改成了歌曲,如李煜的《虞美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李清照的《一剪梅》《如梦令》,苏轼的《定风波》《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被现代音乐人搬上了荧幕,受到大众所喜爱。同时,也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次数多了,自然而然其中的深意就明朗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抓住诗词的韵律美特点,多种方式融合在课堂来读,如指导个人读、吟诵、唱读、配乐读等让古诗词蕴含的韵律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这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审美机能,学生朗读的水平也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熟读古诗词,对学生今后模仿或者创作诗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挖掘作品优秀思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2]实际上,从古至今古诗词中蕴含的精神思想与我们日常生活并未脱轨。正因为诗词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所以它一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经久不衰,一直为后来人借鉴或引用。当我们经历重重磨难将要倒下去时,李白的《行路难》勉励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给了多少人坚持下去的勇气。当我们深陷囹圄对前路感到迷茫时,苏东坡的《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教会我们正确面对人生的态度和智慧。当我们感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李商隐的《锦瑟》中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因此,我们要让诗词中蕴含的精神财富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实现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策略
(一)充分发挥想象,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
“台湾教授林雪铃曾解释说:诗性思维,又称原始思维,意指人类所具有的特殊思考方式。其特征是运用想象力将主观情感过渡到客观事物上,使客观事物成为主观情感的载体,从而创造出一个心物合融的主体境界。”[3]那么,诗性思维不仅能让作者发挥想象创作诗,也能够让读者在头脑中再现作者当时的个人情感和创作背景,而这种再现还是想象。想象可以帮助读者让古诗词还原作者所想表达的内容、思想、画面、感情。如贾岛的小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虽只有简短的四句,但写了三番问答,而第二问与第三问需要我们通过想象才能还原出一个完整的深山问答图,同时作者在听到第三句答语时,那种由失望到有望,再到惘然若失的心理变化过程,需要我们想象与细加品味才能体会。再如柳永的《雨霖铃》,从字面上看到的只是傍晚落寞的秋景和诗人孤独的身影,但通过想象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作者当时不忍与恋人别离的画面以及所处环境的苍凉风貌。
(二)巧用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两千多年前,孟子曾提出了以意逆志的方法,指欣赏作品时,应从整体出发,由浅入深地理解作品主旨,不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作品。知人论世是指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要全面了解古人所处时代和生活环境,还要深入探究古人的生平和性格特征。”[4]比如说,我们在欣赏杜甫的《蜀相》时,不能只了解诗中诸葛亮的生平功绩,也要探究当时杜甫写下这首诗的心境与他一生的政治理想和遭际,才能全方位读懂这首诗。与此同时,后人的评述以及现存的各种历史传记材料,也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如著名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笔下有很多的田园诗和隐逸诗,我们不仅要了解他处的时代是盛唐前期,人才济济,政治清明,还从同代人的记述中得知其故乡襄阳有高士隐逸的传统,这样他诗中表现的灵魂和思想我们就能充分理解。而且,作者的思想轨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受各种因素影响,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如杜甫的三首《望岳》诗,望东岳泰山的作品,是诗人早年间所写,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另外两首写于中年和晚年,这时候的他理想破灭,仕途遭挫,情绪低沉,创作了望西岳华山、望南岳衡山的作品,感情色彩都不再激昂。
(三)品析作品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它蕴含在作品中,一般而言,名篇佳作在表达技巧方面也是艺术高超的,包括许多方面,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结构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思考、理解以及感悟能力才能鉴赏。这就需要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进行引导与培养。古诗词虽然字数不多,但表达技巧十分高超。如《诗经》中大量运用的“赋比兴”手法,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想象”、“夸张”修辞手法,辛弃疾《永遇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用典”“象征”手法,李清照《醉花阴》的“渲染”“拟人”手法等,再如李白绝大多数诗歌的语言特色是夸张奇特,而杜甫绝大多数诗歌的语言特色是沉郁顿挫,宋代苏辛两大文豪的词大多数语言特色是豪迈旷达,而李清照与柳永的词大多数语言特色是委婉含蓄,这些都是作者运用表达技巧的体现,理解了诗词的表达技巧,也就意味着找到了解读诗词的奥妙。对于古诗词的鉴赏,也可以建议学生借助大家专论。如陆机《文赋》中的“诗缘情”、欧阳修《六一诗话》中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一切景语皆情语”与“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的高论。学生如熟悉这些经典理论,诗词鉴赏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提高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策略
(一)抓住意象,品味古诗词的意象美
在古诗词作品中,意象十分常见,有些作品意象通篇一致,篇幅也短小,我们在欣赏时,需将作品中的意象联缀起来,就能体会到作者想表达的情感。如贺知章的《咏柳》,意象是柳叶,在读完这首诗时,那碧绿的柳条如丝般的轻盈地摇曳在春风中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中,同样也体会到作者对柳叶的喜爱与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完之后,一个个鲜明的意象绘成的一副深秋黄昏旅行图就映入我们的眼帘,不知不觉地就会被浓郁的乡情和其苍凉的意象所打动。而有些作品的意象丰富多彩,出语新警,色彩不一,跳跃性大,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既是一首游仙诗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意象色彩纷呈,意境雄伟壮阔,想象奇谲瑰丽。在读这首诗时,忽而跟随诗人登山游湖,忽而神游仙庭,目不暇接之际,也能听到诗人愤懑激越、昂扬奋进的心声,以及感受诗人耿介孤高、潇酒出尘的气概。
(二)置身意境,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中国的古诗词作品,不少作品意境优美,具有诗情画意。置身诗境就是借助联想或想象,使自己仿佛身临其境,将作品中描绘的场景还原,体验审美享受。”[5]如李白的《蜀道难》,诗中并非是现实生活中场景,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充分发挥想象构想出诗人描绘蜀道中奇幻的世界。同样,李贺的诗的意境也是十分光怪陆离,如老兔寒蟾泣成的天色,天河中像石子一样漂流着的星星,还有满布寒霜而敲不响的战鼓等,都需要我们进行想象,或贯通视听觉、触觉,或借助影视、绘画等艺术,在脑海中虚拟出一个从未经历的全新宇宙图景,从而达到审美体验与理解。在置身诗境过程中,我们已有的审美经验和生活体会也可以和作者取得共鸣。比如,陶渊明的田园诗与王维的山水诗,对于一个热爱大自然与劳动,喜欢游山玩水,不追求名利的人来说是十分亲切喜爱的。因为这些作品读完后,不仅让读者宛如身临其境,而且还感同身受。
(三)探究语言,欣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美
“有些古诗词作品的精妙处不在于整个篇目浑然一体,却在于一句一联或一词一字之妙,起着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着重表现不为人注意的新奇之美、瞬间之美。”[6]那么遇到这样的作品时,我们须对这些句子和字词进行多加品位,品出其美感来。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看似全诗有铺陈排比之嫌,当读到“池塘第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句时,不觉让人眼前一亮,瞬间就感受到一幅春天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美丽图景。特别是“生”和“变”这两个动词,写活了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作者在大病初愈后心思细腻的审美感受。再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等等,很多作品均因一字之妙而显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地,我们应当重点品位。还有些作品的卒章显志或画龙点睛之处放在结尾,那对于这样的字词或句子,我们更应揣摩、感悟其中蕴涵的情思和美感。
四、推进文化理解与传承策略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重拾传统文化教育意识
教育部曾提出发展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第一大素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倡导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有人文底蕴和有宽厚文化基础之人。而以往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偏重对作品的鉴赏和识记。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继承与发扬古诗词中的文化精神,牢固树立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重点介绍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文学成就,以及奇闻轶事等文学史知识,以便学生随文学习,拓展文化知识,加深文本的理解。再如,教师可以以课文或作者为基点,推荐相关文化读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例如,在学习苏东坡的诗词时,可以推荐学生读苏东坡的传记。再者,教师还可以围绕古诗词教学编写校本教材,在学校举办一些学习古诗词的活动,引导学生系统而又不失趣味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兴趣
教育界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诗词教学也同样如此,只有先把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出来,才能点燃学生探索古诗词文化的热情。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以往机械单一的古诗词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古诗词作品时觉得并不枯燥。其次,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如模仿《经典咏流传》举办诗词吟唱大会,或仿照《中国诗词大会》开展类似的竞赛活动,或者借助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学生感兴趣的文艺形式,渗透古诗词传统文化知识。学生只要真正地喜欢古诗词,喜欢沉浸在古诗词的文化氛围当中,那么古诗词中蕴藏的传统文化精神终有一天会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
(三)借助作品,弘扬古诗词文化精神思想
在十九大的报告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的力量。我们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面向未来,要构筑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古诗词中积淀了深沉丰厚的历史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文明,包含着中国人崇高的道德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价值取向。如屈原、陆游、岳飞、文天祥等人强烈的爱国情怀,陶渊明不慕名利、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真率,李白不为权贵折腰催眉的美好品质,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苏轼旷达的处世态度与品格。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通过教学带领学生领略了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浸润,灵魂得到滋养,继而提升他们的气质修养。
古诗词是高中语文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古诗词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而且对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然而,古诗词教学并非易事,需要采用合适的教学途径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