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堂提问策略探究

2020-02-23宫承波

英语教师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学科核心

宫承波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学生个人能力、思维意识、价值观念息息相关,是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应获得的学习成果,也是后续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基础(李润洲 2019)。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更注重学生高阶能力的形成。一般情况下,教师通过情境式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以思辨式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理性、辩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强调学生在某个学科学习过程中,受学科教学特点影响形成的正向品质和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受具体学科教学特征和教学内容的影响,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养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是明确学生主体、学科特点,考虑学生的需求、意愿与学习兴趣。

一、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提问策略

(一)创新教育理念,注重提问内容

创新教育理念必须基于时代发展和学生个体。一方面,优秀的材料源源不断,从内容到观点都有所创新,经典文章范例教学成效虽然十分客观,但是不能局限于此,适当引入学生感兴趣的、时代性强的文章,展开有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提问,选择他们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从而提高提问的效果。

(二)渗透教育思想,优化提问方式

不同学科的不同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且与某一教育思想直接联系。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提问能将教学内容与教育思想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获得新的知识,提升综合能力。例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章内容,除了针对文章重点知识进行提问外,还对文章所反映的主旨和精神内涵进行提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强化其思维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引出问题

在提问过程中,最常用的是通过情境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文章主人公的行为、心理变化和故事情节相关的情境,并在情境中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迁移知识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相关内容,形成清晰的解题思路,提升实践应用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隐性生成,加强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四)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学习始于思考,思考源于疑问。如何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且指向核心素养的问题是关键。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他们思维的、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问题。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且具有可及性、实践性、多样性、层次性和递进性等特点,从而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融会贯通,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五)以核心知识为统领,设计相关问题

核心知识凝聚着整个学科的核心价值观,是学科思想、学科知识和学科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学科育人价值所在,具有排他性、兼容性和稳定性等特征,是学科的灵魂(李慧芳 2019)。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梳理和精选能对学生学习和思考有利的条件和信息,选择相关性高、迁移可能性大、时效性长的核心知识,并将其融入具体教学目标,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进而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课堂提问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明确以下几点:一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预设和提问时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二是考虑不同学科的特征、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优化提问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发他们的深度探究与思考;三是加强评价和教学反馈工作。因此,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提问策略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强化学科核心内容;第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第三,深度探究和有效评价。

(一)强化学科内容

学科内容是教学的本质,其中的思路和逻辑代表学科的基本思想,是学生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必要部分。学科核心内容决定课堂预设和提问的大体方向,是教学节奏把控的关键因素。因此,提问时要考虑知识点的重要性和主次,尽可能精简教学内容,强化核心知识。

(二)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

提问意味着互动,是教师把控教学节奏的重要手段,能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一方面,提问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情况,获得教学反馈;另一方面,提问能够明确学生的问题,从而对后续教学和课堂预设进行调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由问题引出情境,由情境引出内容,加深学生对具体情节和问题的印象,激发他们思考和探究的积极性,并有效串联起教学内容,层层铺垫、循序渐进,从而帮助他们高效梳理教学内容。

(三)深度探究和有效评价

引导学生围绕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探究是发展核心素养的关键。深度探究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能反映学习思路,吸收和了解新的意见和观点,取长补短。有效评价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多进行表现性评价,减少标准化评价。一般情况下,标准化评价根据多项选择、留白填空、判断、情境问答等预设课题,并结合文章选段、重要语句、关键词及文章主题进行提问和课外延伸。标准化评价一般用于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表现性评价则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情感表达等判断其能力。表现性评价需要在逼真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与结果作出判断,是课堂教学预设对学生能力评测和获得教学反馈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案调整的参考依据。如阅读前布置朗读或背诵任务,并让学生在场景中表演;在阅读时让学生梳理时间线、人物关系图、文章重要线索等;在阅读后,拟定主题,让学生进行续写和改写;等等(陈丽香 2015)。然后,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构答反应和作品,分析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更具策略性和目的性。

结语

总而言之,提问要基于教学重点整体考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差异作好规划,既要重视教学过程的机动处理,使课堂提问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又要考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养成,以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促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学科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超学科”来啦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