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发掘利用及其现代价值研究
2020-02-23穆昭阳
穆昭阳,颜 磊
(赣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进一步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发[2016]65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发展观、执政观和自然观内在统一起来,融入到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中,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体实施意见。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和乡村发展,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需要深入挖掘利用以地域乡土文化中蕴藏的生态智慧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性建设生态文明,创造性发展乡村文化传统,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一、国内外生态智慧研究纵观
1973年,挪威奥斯陆大学内斯教授就提出了“生态智慧”(ecological wisdom)的概念。这个概念直接推动了全球的绿色革命和生态运动,并成为其理论基石。“生态智慧”也被称为“生态哲学”或“生态哲理”,它强调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包括人类与自然界万物的共存关系。1847年,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提出“环境决定论”,马克思亦认为环境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生态学的概念,而后的研究者将其引入人文学科,J.H.斯图尔德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纳什而后提出“环境史”,将生态学理念引入历史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生态人类学”兴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生态智慧的研究,最初来自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价值观思考,由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相关成果主要围绕生态智慧与人类文化关系展开考察,涵盖管理、可持续性、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气候、传统生态知识、生态系统、景观设计、生态规划、群落等方面。研究热点多且分散,米尔顿结合文化理论研究从环境话语中人类学角色做了探讨和回应。斯图尔德、哈里斯、哈迪斯蒂也都从文化生态学和生态人类学入手进行深入研究,将目光投射到环境与社会文化、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相互关系上,而生态智慧成为关键的调节剂。
国内余正荣《生态智慧论》最早进行了系统全面论述,而后研究多集中在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与哲学、美学研究,“天人合一、万物平等、生命关怀、道法自然”等成为主题词。任俊华对古代生态智慧予以环境伦理研究及阐释,杨庭硕对传统生态知识详细梳理,戴嘉艳则关注生存智慧与文化选择,罗有亮以西南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对其民间生态智慧做了考察剖析,洪大用对研究村落智慧提出见解并肯定其意义所在,黄承梁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做出全面概况梳理。近几十年来,环境和生态成为关注热点。国内生态智慧的研究热点开始集中在传统生态哲学思想、儒释道与生态智慧、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已有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如何传承与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实现人与大自然和谐相融,成为重要的研究主题。研究取向逐渐从传统哲学和文化中进行凝练,注重理论总结、实践问题导向和现实应用,包括景观设计、传统聚落选址布局、生存智慧与生计方式、当代价值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等。
1.有关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及传统哲学思想中的生态智慧研究。最早以传统哲学、儒释道、传统文化、主旨内涵、人物思想、文献典籍等为研究切入点,大量成果成为扎实的研究基础。2.有关传统聚落与景观、理水等方面的研究。高小和以中国西部村落为落脚点,结合乡村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关系,展示生态智慧的实践启示。刘沛林对传统聚落的景观基因图谱做了深入解读。另外有从村落环境、乡土公共建筑、民居、营造技艺、景观实践、水系等开展研究,以期实现生态、社会和人类间的良性发展。3.有关民族地区生态智慧存续及利用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对生态智慧的研究,对民族地区关注较多。内容涉及传统生计方式、传统生态知识应用、村落布局、文化传承、传统村落与生态保护、区域生态安全等,涉及客家文化生态智慧研究较为薄弱,亟待进一步强化深入。4.有关生态文明建设与现当代价值的研究。冯天瑜对传统生态智慧的价值及限定,当代启示和历史局限做了深入探究,指出可持续发展之道。高丙中、赖章盛等从生态文化角度做了思考,杨宇静探讨了创新保护模式与实现路径,卢风则以时代精神与哲学层面做出更为深入的探究。
综上所述,以赣南客家地区为田野场域,关照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挖掘利用及其在当代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为国家政府部门出台有关乡村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和参考依据;有利于探索和总结利用客家生态智慧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助推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路径,为新时代推进文明乡风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和绿色生活方式贡献智慧方案。
二、赣南客家生态智慧基本类型与特征
赣南位于我国江西南部,与闽粤两省交界,被誉为“客家摇篮”。主要包括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大余、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定南、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石城等区县,有着丰富多样的客家文化。是赣闽粤湘四省通衢的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资源极为丰富,梯田、围屋、习俗、节庆、农事节律、信仰等蕴含着客家人的生态智慧,是一笔亟待发掘和利用的重要资源。
对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资源进行研究,其用意是为了发掘和保护客家文化中的优良因子,帮助人们了解该民族文化的根性及其价值,并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生态智慧资源的类型、特征和现状、考察其现代利用价值、总结和探索利用生态智慧建设生态乡村及生态文明的实践经验与科学对策,贡献智慧方案,以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作为生态智慧依存主体,拥有集信仰习俗、道德操守、规约制度、科学认知、传统技艺等优秀知识为一体的文化复合体,具有崇德向善、乡土情怀、教化乡民、尊崇自然、重视伦理、涵育乡风、维护平衡与和谐乡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从大的方面来说可以分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具体来说包括了物质生产生活方面,如传统民居建筑(客家围屋、风水布局选址)、农耕(农具设计、梯田系统)、客家饮食(擂茶、米酒、艾米果、药膳);制度方面如宗族制度、乡规民约、家训、禁忌等;精神方面如文学艺术类(客家山歌、各类非遗、农业谚语、生活俗语、风水观、民间信仰等)。这些是构成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主要类型,乡土文化内容涉及民间传说、民俗风情、古建遗存、地方文献、名人传记、传统技艺、地方风物等诸多方面。考虑到根与脉的文化绵延,乡土文化资源的利用应该引起重视。
对于当下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基本类型,笔者做了以下划分:“秀美山水田园文化、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的和合文化、律己修身的家训文化、仁慈友爱的忠恕文化、良性永续的农耕文化、敬畏尊崇的信仰文化、重道修德的伦理文化、协调承传的民俗文化、康养怡心的休闲文化”等。其中以能够代表赣南客家特色的围屋、饮食、民居建筑和文学艺术等为核心,如崇义上堡梯田建成和运行的生态意蕴、赣南独有的围屋建筑和其所体现的生态理念、祠堂庙宇修建的方位选择和风水实践理念的贯入,特定的乡规民约和宗族制度等。王福昌对宗族风水包含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二重关系做了阐述:“自然生态意义上,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居环境的生态健康、生态安全,表达一种人类对理想生活环境的追求,表达诗意的栖居的愿望,是一种讲安全、求生存、谋发展的模式。在社会生态意义上,经过族老乡绅的诠释和装饰,化约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给族人一种心理慰藉,从精神上激励族人奋斗,也被当作一种与外族争夺生存资源的工具,成为地方社会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1]乡规民约或族规禁忌,对维护古代乡村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起到过积极作用。广泛存在于赣闽粤客家地区村落的“社公”信仰,其祭祀仪式中贯穿了丰富的生态教育,传承了生态意识有助于当前的客家美丽乡村建设。[2]
生态智慧体现着一地人们的生态观,是在个体生存、发展以及与大自然相处中逐步总结积累,“通过风水理念、自然崇拜、建筑特色、生活习性等最朴素的方式表现出来,包含了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热爱土地、健康生活等理念,形成了自己独特和谐的生态观念,即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包容感恩的自然观、绿色顺生的健康观。”[3]传统的生态观与当下乡村的生态实践完美契合,历史流传下来的朱熹的《劝农文》、王阳明“万物一体的生态意蕴”[4]等都一起融入到赣南客家文化血脉和生态习性中。赣南客家生态智慧依托于乡土文化而存在,因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凸显了该地域人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和顺应自然的理念,体现出当地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在明清以来闽粤赣边山区的地域开发中,人们首先必须应对的是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供安居的河谷盆地的狭小使人们局促于有限的生存空间,深不可测的大山和人少兽多的恐惧、自然灾害、由生态条件决定的生计模式又要求族人同舟共济。同时,人们也要处理复杂的国家、社会关系。”[1]历史上的赣南地区也遭受过巨大的生态破坏,“清代赣南由于大量山地被开垦出来种植薯芋等杂粮和各种经济作物,以及对山区矿藏进行盲目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5]但庆幸的是,民间基层社会发现了这点并注重生态保护,实行了一些举措以维护被毁坏的生态环境。[6]根据初步已划分的生态智慧类型,拟从“讲仁爱、重和谐、崇节俭、尚和合、求共享、予宣教”与“榜样性、化育性、互联性、整体性、循环性、约束性、开放性”两大方面,具体剖析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主要特征。
三、赣南客家生态智慧的挖掘利用与实践探索
对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发掘,要科学选择研究对象和样本,进行系统搜集整理村落生态智慧元素。1.通过广泛深入的田野调查,认真找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持续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村落。通过体验感悟,充分了解尊崇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生产生活细节,从中采集生态智慧的丰富内涵要素。2.根据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区域及生物、水、土地等资源,客家文化在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体现着特定的“自然观、和谐观、审美观、生存观、居住观”等理念。3.根据特定的生产生活要素和赣南独特的山水林田等资源,深入挖掘一地的生态思维、民间惯习、生态伦理、宗族制度、精神传统及现实发展的价值取向等,分门别类搜集材料数据,系统挖掘赣南客家生态智慧的元素,并予以总结其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影响,探索生态智慧与美丽中国建设的互动关系。主要包括客家建筑、客家饮食、客家服饰、客家技艺、宗法制度、风俗家礼、民间信仰、客家语言、客家山歌、客家文学、客家教育等构成内容。
可以通过选取赣南地区的上犹县、崇义县、信丰县、石城县、定南县、龙南县、宁都县等地区的若干聚居村落和体现山湖田林地良好生态的代表区域为典型个案,从生产生活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学、民俗体现及传承、乡规民约、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建筑格局、风水应用等多角度深入探讨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资源的发掘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逻辑关系。这样可以集中记录田野实践经验,以便在调查基础上形成对策:1.以赣南客家地区若干个美丽乡村为案例村,一是探索和总结利用生态智慧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经验与成功模式;二是调查和评估案例村中生态智慧资源的传承及创新发展等问题。2.围绕生态智慧主体内容、载体构建、现代利用和机制保障,拟从“生态智慧资源的挖掘与整理;生态智慧内涵及内容的重建与创新;生态意识教育与文明乡风传承;生态智慧的弘扬与传习;发挥生态智慧在乡村中的基层治理功能;推进生态智慧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合;完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活力,构建传统生态智慧保护传承与发展创新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建构挖掘利用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资源建设好赣南地区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的具体对策。
研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资源挖掘利用,还要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形成呼应,积极探索两者的良性互动机制。一是分析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对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二是探索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视阈下弘扬、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科学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第六篇“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也为我们做生态智慧研究指明了政策方向。其中提及“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内容,是具有针对性的。具体还可以在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生态永续利用、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生态产品供给、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健全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和补偿机制、发展生态旅游等方面开展工作。而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利用好民间丰富的生态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在充分展示传统文化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基础上,厘清当下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脉络,彰显可持续性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社会价值取向。并在实践中探讨生态智慧在生态文明建设及美丽中国建设中的意义、功能及其利用实践,深入剖析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资源介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对策建构。
四、赣南客家生态智慧的现代价值及利用模式
生态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间乡土社会,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积累、传承下来的认识和理解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关系并在其中健康生存和发展的认识智慧,具有生存实践的价值。它以儒释道为中心的生态伦理和生态哲学思想为哲学基础、万物平等为生态价值观、凸出生命关怀意识。通过协调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创建美好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这有助于乡土文化重建与现代转型,促进乡村文化认同,重塑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在当前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期,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调查研究赣南客家乡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挖掘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时代背景之下,生态系统、生态教育、美丽中国等成为热词,很快在全民中间形成一种生态意识与保护理念。国家设立的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位列其中。开展客家乡土文化生态智慧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从细部来说,可以从“生态社会建制;文明乡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伦理维系;生态思想与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管理与改善;乡土认同;生态安全维护;文化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系统保障;生态保健养生”等十二个方面,深入挖掘赣南客家地区生态智慧资源的现代利用价值。并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发展生态产业;塑造生态美乡村品牌;营造健康美好生活方式;提升文化自觉和生态保护意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等方面凸显其现代意义,涉及“生态美、生活美、文化美、社会美”等内容。具体表现在:
1.增强民众生态意识,提升生态审美情趣;
2.有效发掘和保护客家文化资源,促进产学研教一体化;
3.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4.树立生态理念,培养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就目前而言,赣州已经有相关的利用模式,如生态美乡村(社区)建设、乡村生态及农业休闲体验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传统建筑及水理、生态景观设计应用等形式。比如我们较为熟悉的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农业景观,记载着丰富的农耕文明记忆。作为农业景观的遗产,如何与原有的祠堂、庙宇、民居等村落景观相互联结,共同构筑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格局。并能够将农业文化与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结合,将这种理念和生态智慧融入到旅游发展,形成生态旅游。既有保护也有发展,在赣南客家地域中,农业文化仍然占据一定的比重。对农业文化遗产在传承村落文化和保护乡村历史记忆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与角色,如何有效发挥其功能,需要重点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化根基在乡村,农业又是乡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文化遗产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我们情感的归属地,保留了历史记忆,成为构成社会有肌体的重要细胞。传统农业中体现的天、地、人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是我们当下所关注和提倡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于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农耕文明的重要文化资源。通过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关注,最终达到对农业的关注,以及其在当下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再如一些农业展示馆和休闲体验,将传统农耕技术、农具、服饰等作为陈展内容,集中突出展现了赣南客家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在传承农业文化的同时,也是典型的文化载体,呈现文化多样性。梁盛平在《赣南客家传统民具设计研究》中,就分出了农事类(耕作、排灌、收割与脱粒)、运载类(水陆)、建筑类(夯土、木作构件、石作构件)、加工类(粮食加工、手工业)等生产工具。这些是我们认识农耕文明,学习先人智慧,了解掌握与此相关的作物品种、管理制度、信仰仪式、节日、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径。对赣南客家地区内的生物遗传资源、特色生态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的调研、搜集整理与综合利用,最终达成对其相关知识的综合资源利用及惠益分享。在这其中也体现出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的生态观,对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小结
纵观来看,客家乡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资源藏量丰富,赣南地域只是其中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上周边闽粤两地的客家区域,内容会更为丰富。面对自然强大的力量,客家人积极融入,在求得生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和生存智慧体系,对人与自然关系有着基本的认识。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尊崇自然、敬畏生命这些理念也一贯传承下来,对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资源进行挖掘和价值利用,既顺应了当下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经济发展,最终利于推动生态社会的建设。而江西、贵州和福建还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试验区,则还有很多路和经验需要摸索。运用乡土文化中的民间智慧,能够更好地促成生态理念的贯彻,提升其文化内涵,凸显现代价值,赋予更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