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异
——以日常生活用词为例
2020-02-23刘艳平
刘艳平,张 琴
(运城学院 中文系,山西 运城 044000)
新绛县是山西省运城市的下辖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连闻喜县,东北与襄汾县接壤,西北与乡宁县相邻。新绛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中的绛州小片[1-2],因为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可以大致分为汾北话、汾南话。本文主要以城区方言为研究对象,属于汾北话[3]。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编的《汉语方言词语调查条目表》[4]为蓝本,根据其中的衣、食、住、行四类的日常生活用词拟定了《新绛方言日常生活用词词表》,经过对新绛县龙兴镇站里村(1)(方言发音合作人张小林,男,52岁,农民,初中文化,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生活在新绛县,从未离开。)的实地调查后,最终总结了325个日常生活用词,以这325个日常生活用词为内容,将新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出新绛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经统计分析,所调查的325个词中,新绛方言有67个词与普通话完全一致,占20.62%。从相同的词汇中看,大多是使用频率极高的简单名词和动宾式复合词,如:皮袄、领子、袖子、长袖、短袖、裙子、裤子、沙发、穿衣服、脱衣服等。新绛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存在较大差异。所调查的325个词中,除去在北京话中找不到与之对应的12个词(2)这12个词主要是在普通话中找不到确切的词语表达,故用一句话或短语来表示.分别为:疵怂、坏怂、憨怂、闷怂、蛮怂、不咂、不来、不勒、不嗖、日弄、日噘、拉拉车。外,还有258个方言词和普通话存在差异,差异比例占79.38%。下文从音节差异、构词差异、意义差异、功能差异、来源差异等方面来具体比较[5-6]。
一、音节差异(3) 比较框架参照参考文献[5]和[6]。
音节差异主要有四种情况:
(一)方言是单音词,普通话是双音词。
例如:(以下对应顺序均为新绛方言——普通话)
面——面粉(4)用例中,破折号前为新绛方言词汇用例,后为普通话词汇用例,后文同。门——门扇味儿——滋味
姨儿——阿姨 椽——椽子 扣儿——扣眼儿(西式的)
(二)方言是双音词,普通话是单音词。
例如:
猪肝——肝(猪的)檩子——檩柱界——柱
柴锅——灶凉 □(5)“□”表示有音无字的字,后文同。pie——蓬(织竹夹箬覆舟)
米汤——粥 日哄——骗
以上两类数量不是很多,这可能跟新绛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双音化进程不同有关。
(三)方言是双音词,普通话是多音词。
这类型的词数量较少,例如:
褂褂——汗背心 裤带——裤腰带
腐乳——豆腐乳 杌子——高板凳
(四)方言是多音词,普通话是双音词。这类型的词数量大大多于前一种,有的有共同语素,有的没有。
有共同语素的占多数,例如:
蝎虎子——壁虎 夜壁蝠——蝙蝠
花卷馍——花卷儿 油坨子——油饼
帽舌头——帽檐儿 煮□ti a 子——饺子
玉黍舀黍(6)字下加“___”表示同音代替字,后文同——玉米 鸡蛋糕——蛋糕(老式小圆形的)
三角裤衩儿——裤衩儿 裤子裆——裤裆
没有共同语素的占少数,例如:
□lie子疙瘩——冰雹 贼娃子——小偷
红丢丢——枸杞 筛筛子——鸡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绛方言词汇中的单音词、多音词比普通话词汇多,而双音词则比普通话词汇要少。
二、构词差异
构词差异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方言是单纯词,普通话是合成词。
例如:
姨儿——阿姨 埋——出殡
椽——椽子 褂褂——汗背心
勤勤——勤快 □ia——人家
扣儿——扣眼儿
(二)方言是合成词,普通话是单纯词。
例如:
舅厦娘——姥姥 夜蝙蝠——蝙蝠
头牯——牛 试活——试试
蝎虎子——壁虎
从词汇表分析来看,第一种的数量要比第二种多。
(三)方言带词缀,普通话不带词缀。
如新绛方言中有独特的前缀“圪”、“日”、“不”和后缀“子”、“家”、“怂”,普通话中一般没有,这种构词形式是新绛方言中的一大特色。例如:
1、方言中带前缀词“圪”,普通话则没有:
圪旯——旮旯 圪窝(圆形的坑)(7)下标是对难理解的词进行解释,后文同.——窝
圪棱——棱 圪蚂——青蛙
2、方言中带前缀词“日”,普通话则没有,甚至找不到确切的词来表述:
日哄——骗 日弄(走歪门邪道胡来)
日鬼——搞鬼 日噘(骂带有批评的意思)
3、方言中带前缀词“不”,普通话没有:
不来(来回摆动的样子) 不勒(来回抚摸的动作)
不咂(吃东西的声音) 不嗖(身上痒,感觉有虫子)
4、方言中带后缀词“子”,普通话不带:
衬衫子——衬衫 单裤子——单裤
蝎虎子——壁虎 长筒袜子——长袜
连脚裤子——连脚裤 野鹊子——喜鹊
护裙子——围裙
5、方言中有些词习惯用后缀词“家”(8)新绛方言“家”更多的是用在一句话中,因为这里是对词汇的对比,所以没有例举“家”在新绛方言句子中的用法,如:你则家啷?(你去干什么?)。
我家——我们你家——你们他家——他们
6、方言是子尾词,普通话是儿化词;或者方言是儿化词,普通话是子尾词。
前者如:
鞋帮子——鞋帮儿 砖头子——砖头儿
后者如:
格格儿——格子 纳鞋底儿——纳鞋底子
钉扣儿——钉扣子
7、方言的构词形式是重叠式,普通话是附加式。例如:
馍馍——馒头 虫虫——虫子
此类型的词数量比较少。
8、方言和普通话都是合成词,但词根的排列顺序不同或者词根不同。
(1)结构相同,但语素有的相同,有的不同,且大多数语素顺序相同,只有少数顺序不同。
此类型词数量特别多,语素顺序相同的,例如:
利洒——(动作)利落 鼻子——鼻涕
夹鞋——布鞋 倒灶——倒霉
水笔——钢笔 下学——放学
厦脊——房脊 犍牛——公牛
起面——发面
语素顺序不同的,例如:
蝇子——苍蝇 泼池——池塘 粉面——淀粉
(2)语素完全不同,结构也可能不同。
冬□lie——冰块 庵子——草房
茅子——厕所 锅厦——厨房
杌子——高板凳 熬煎——发愁
胰子——香皂 眵头——眼屎
踩高跷——蹅拐子
三、意义差异
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意义关系,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新绛方言词语比普通话词语义项多,应用范围广。
例如:新绛方言中“床”一词,除了表示现代人睡觉用的床之外,也表示“低凳子”(床床子),指坐具,而在普通话中只有卧具的意思;“好好”一词能够同时表示普通话中的“零食”和“点心”。
(二)新绛方言词语比普通话词语义项少,应用范围窄。
“小子”在普通话中根据声调不同有以下义项[8]:“子”读三声时,义项为:(1)年幼的人后生~;(2)旧时长辈称晚辈;晚辈对尊长的自称~识之,~不敏;“子”读轻声时,义项如下:(1)男孩子大`,二~,小~;(2)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在新绛方言中“小子”现只指“子”读轻声时的两个义项,不指其他义项。
(三)义项与词项的参差对应。方言用不同的词表达普通话中一个词的多个义项。
例如:新绛方言分别用“日怪”和“怨”两个词,表示普通话中“怪”一词的“奇怪~事”、“怨,责备这不能~他”两个义项。
(四)词项和词项的参差对应。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方言的多个词与普通话的一个词相对应。例如:
新绛方言中用“馍馍”(圆形的)和“切糕”(长方形的)来表达普通话中“馒头”一词的含义;普通话中的“花卷儿”,在新绛方言中用“花卷馍”和“压卷儿”(在做的过程中用筷子压而形成的一种面食)来表示。
第二种,方言的一个词同时表达普通话中两个词的意思。例如:
新绛方言中的“褂褂”一词,既指“汗背心”,也指“坎肩”;“鼻子”在新绛方言中既表示普通话中的“鼻子”(人的一种器官),也表示“鼻涕”,这样这里的一个方言词就对应了普通话中两个词的意思;新绛方言中的“泼茶”一词既指普通话中“沏茶”的意思,又指“倒茶把茶倒掉”的意思。
(五)新绛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的词形相同,但意义不同或不对应。
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方言和普通话的某个或某几个义项相同,其他的不同。有的是方言中的一个词对应普通话中的几个词,例如:
新绛方言中“布袋”,既指口袋,也指用布做的袋子,这里的方言词“布袋”就对应普通话中的“口袋”和“布袋”两个词。
在新绛方言中,“等人”用“等”字,“等尺寸”也用“等”字,在普通话中“等尺寸”用“量”来表示,这里方言词的“等”就对应了普通话中“等”和“量”的意思。
第二种,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的意义完全不同。例如:
喜鹑:在新绛方言中是麻雀的名字,而普通话中则是麻雀,两者之间字面意义完全不同。
蹦蹦:新绛方言中指的是一种三轮车(烧柴油的),普通话字面意思则是一种蹦的状态。
第三种,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的词义相关。例如:
卤面:新绛方言中是焖面的意思,而在普通话中是带有卤子的面条。
围脖:新绛方言中是围巾(长条的),普通话中是围脖(圆形的,套在脖子上的)。
白豆:新绛方言中是指黄豆,普通话中则指眉豆。
四、功能差异
功能差异的意思就是方言词与普通话词在概念、意义方面是基本相同,但是语法功能、附加意义方面却有所不同。这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词义基本相同,但是适用对象和搭配关系不同。
主要是动词和形容词,例如:
新绛方言和普通话中同样都是表示“打补丁”的意思,前者用“补~补丁”,适用对象是物,后者用“打”,适用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同样是表示“讨厌”一词的意思,新绛方言中用“顶眼”,而普通话中则用“讨厌”,两者的搭配对象不同,前者的搭配对象是人这个人真顶眼,后者的搭配对象可是人,也可以是物。
(二)概念、意义基本相同,但其所附加的感情色彩不同。
“日哄”在新绛方言中表示一种指责,含贬义;而对应的普通话词是“骗”,偏中性。
新绛方言中的“晒暖暖”一词很形象,带有喜欢、心情好的感情色彩,而对应的普通话词汇“晒太阳”则是偏中性的。
新绛方言中用“不来”一词表示普通话中“来回摆动”的意思,“不来”一词在新绛城区方言中是属贬义词,表示说话人的一种厌烦情绪,而“来回摆动”一词则是中性词。
五、来源差异
来源差异主要表现在古语词的沿用和方言词汇的创新两方面。
(一)古语词的沿用
新绛方言中有不少沿用古语词的现象,而这些在普通话中大都已经不再使用。例如:
倒灶(9)“倒灶”一词出处:汉扬雄《太玄经·灶》:“灶灭其火,惟家之祸。”后因以“倒灶”谓时运不济,倒霉.元王晔《桃花女》四折:“敢是这老头儿没时运,倒了灶了.”《西游记》二五回:“行者笑道: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何事!”现多用于方言中,泛指种种倒霉、麻烦之事,也指一些不讲公德的人.:倒霉的意思。例如:他家老骗人,看,现在倒灶了吧。普通话中没有此用法。
杌(10)“杌”出处:《宋史·丁谓传》:“(帝)遂赐坐,左右欲设墩,谓顾曰:‘有旨复平章事,乃更以杌进’”.:“杌”在古代是一种矮而无枝上平的光木头,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坐具。迟至宋代,才逐渐成为正式坐具。在新绛方言中是高板凳的意思,普通话中已没有此用法。
床。在古代,床是用来坐卧的器具,新绛方言中沿用至今,“床”是小凳子(一种供人坐的器具)的意思,而在普通话中只用作卧具。
(二)方言词汇的创新
新绛方言中有些词是根据事物的颜色和形状等外在特征来命名的,这和普通话有很大差别。这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方言词根据事物的颜色来命名。例如:
红丢丢——枸杞 枸杞的外表颜色是红色的
铜面——次粉(11)面粉与麸皮间的部分,又称黑面、黄粉、下面或三等粉等,是以小麦籽实为原料磨制各种面粉后获得的副产品之一磨面粉时取走精粉剩下的粗粉,颜色发红,故称铜面
黑糖——红糖 红糖的颜色看上去是发黑的
第二种,根据事物外部形状来命名。例如:
三角裤衩儿——裤衩儿 内裤的形状一般是三角形的
鼓儿石——柱下石 柱子下面的石头形状是圆形的,是一面鼓
第三种,根据事物的用途来命名。例如:
酣水(口水)牌儿——围嘴儿 围在嘴下面,一般是婴儿或比较小的小孩儿用,主要是接嘴里流出的口水
暖鞋——棉鞋 冬天穿用来保暖的鞋
围脖——围巾 主要是围在脖子上来取暖用的
护裙子——围裙 用来保护衣服不被弄脏
除此之外,方言还采用比喻的方式来造词,例如新绛方言中“雀斑”也叫“蝇屎”,因为雀斑的外形特征跟苍蝇的屎很像,这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段创造的词。还有把“拍马屁”说成“舔沟子屁股”,是比较委婉的说法。另外,新绛方言中用“月娃子”来表示“婴儿”的意思,用“汽流水”表示普通话中“水蒸气”一词的意思,“要饭的”表示普通话中“乞丐”一词的意思,都是比较形象的说法。
方言总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特色。新绛方言中富有当地饮食特色的词汇,如:“锅盔”、“□ti子(面条)”、“油粉饭”“生炒面”等;还有具有特色的方位名词,“这岸(这边)”“兀岸(那边)”等,这些不仅反映了新绛的地域特色,也从侧面反映了新绛拥有丰富的语言资源,总之,研究当地方言不仅能够提高我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感,并且能为此后方言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和依据。
对新绛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比较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新绛方言词汇和普通话词汇的差异性远远大于一致性,这也让我们从不同的方面更多地了解到了新绛方言词汇的特点,虽然处在官话区,但其方言词汇还是和普通话的词汇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新绛方言提供了更多的材料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