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的翻译态度研究
——以《红高粱家族》中外译本谚语翻译为例
2020-02-23任俊
任 俊
引言
“乡土语言”是指一切具有地方特征、口口相传、通俗精练,并流传于民间的语言表达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周领顺 2016a)。它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始于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语‘乡土语言’英译实践批评研究”的成功立项和周领顺(2016a)《乡土语言翻译及其批评研究》一文。随着翻译领域的不断发展,学者们也感受到了乡土语言英译的难度。乡土语言中包含的文化底蕴难以在目的语中达到相应的表达效果。业界对其翻译也未确定统一标准,相关学术研究多集中在翻译策略研究这一角度。
葛浩文作为一名汉学家,在中国文学作品外籍译者群中享有盛誉,翻译了大量中国乡土文学作品,包括以莫言小说为代表的《红高粱家族》《蛙》等十多部。针对葛浩文译作的相关学术研究众多,但从译者对比这一角度入手的数量较少。中国译者邓世午、于大波于20世纪80年代曾译过《红高粱家族》(节选)、《亚细亚瀑布》等作品,相比较于葛浩文译本,中国译者的译本并未引起较多注意。下面将对比分析《红高粱家族》的外国译者葛浩文和中国译者邓世午、于大波两个英译本(以下简称葛译本、邓于译本),探寻其中译者行为与翻译态度的差异,从而为对比翻译研究提供借鉴,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进步。
一、《红高粱家族》译介情况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以第一人称展开叙述,描述了“我”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在抗日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英雄故事。《红高粱家族》(葛译本)于1993年在美国出版,广受赞誉,被视为《红高粱家族》官方译本。但实际上,《红高粱家族》首译本为中国译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中国译者翻译并收录在《中国当代军事文学作品选》(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War Fiction)一书中,并由当时中国作家协会所属的中外文化出版公司于1989年出版,这也是莫言作品首次被译为英语。马士奎(2018)提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有能力翻译作品的人十分有限,中国译本由新华社英文组的两名记者邓世午和于大波翻译,过程十分艰难。我国资深翻译家胡志挥(2012)先生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文详细说明了《红高粱家族》首个英译本问世的艰难历程。《红高粱家族》作为乡土文学的典型代表,其中涵盖众多乡土语言表达。下面聚焦于《红高粱家族》第一章中的两个英译本乡土语言翻译的对比分析,以期为以后的翻译提供启示。
二、译者行为与译者翻译态度的关系
(一)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与“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
翻译实践历史悠久,而翻译理论的研究并不多见。随着“社会转向”等思潮的到来,“译者”这一角色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重要,针对译者行为进行考察、分析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核心问题。周领顺(2014)开创的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指出,“译者行为”是指“社会视域下译者的语言性翻译行为和社会性非译行为的总和”。译者行为批评综合考虑翻译内和翻译外因素,为译文合理性提供新的分析视角,也为翻译活动作出更加科学、全面的解释和支撑,是翻译批评学科的进一步细化,将翻译批评推进到了翻译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阶段。在此基础上,为构建全面、客观、科学的翻译评价体系,周领顺(2014)进一步提出“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求真”是“务实”的基础,“求真”是译者使译文达到忠实的必要过程,是确保翻译之为“翻译”的根本;“务实”高于“求真”,求真为本,务实为用。这一评价模式为译评者提供了一种动态译者行为评价模式,同时译者也可用作自身的翻译准则。下面基于此评价模式分析中外译者翻译《红高粱家族》的不同翻译策略,探究译者翻译态度的差异性,从而深化对翻译行为的认识,丰富翻译批评的广度和深度。
(二)译者行为与译者翻译态度的关系
“翻译是复杂的文化交流活动,承担着精神交流的中介作用,译者的作用不可忽视。作为桥梁,翻译的首要职能是沟通。因此,面对作者和读者,面对出发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译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沟通方式,是翻译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许钧 1997)译者的身份和态度在整个翻译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译者的态度代表着译者个人内在的一种心理倾向,可以说是一切翻译行为的心理触发点,能够影响翻译行为、评判翻译质量,甚至决定翻译理论研究的道路与方向(屠国元、袁圆 2015)。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态度会外化成不同的译者行为,或忠实于原文,或向读者靠拢,在译文中会存在清晰的译者行为轨迹;反之,译者留下的行为轨迹也可作为归纳其翻译态度的重要依据。因此,译者行为与译者翻译态度即外化和内化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具体体现,后者是前者的内在倾向。
目前,译学界针对译者翻译态度的具体文本分析数量较少,将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与译者翻译态度结合起来,并对中外译者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属于首例。与译者翻译态度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译者翻译态度和策略之间的关系探讨(如张琦2015;方莉 2006;刘满芸 2002);二是译者的文化态度对翻译产生的影响(如赵志敏 2012;袁秀凤2002;王岫庐 2014);三是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译者的文化态度(如张季红 2016;程福干 2015)。因此,开展译者翻译态度对比,对为乡土语言译介提供借鉴、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三、译者翻译态度影响因素下中外译者行为求真度与务实度对比分析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强调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在整个过程中需作出各种策略的选择和转换。这样译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翻译态度发生变化并产生相应的译者行为。首先,翻译活动始终脱离不了特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各种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风俗习惯的潜移默化和文化的熏陶等方式进行”(乐国安 2009)。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是译者需要面临的一项困难和挑战,这种困难和挑战来自历史、地域、风俗和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屠国元、袁圆 2015)。由于中外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在译介的过程中难免会对译者和读者造成一定的障碍。中外译者在差异较大的文化背景下对翻译产生不同的认知,对原文的处理方式必然大有不同。除了文化因素会对译者行为产生影响外,译者自身也有较多因素影响其翻译态度。翻译目标是翻译的基础和前提,为具体的翻译活动指明方向。译者出于一定的翻译目的,在翻译活动中朝着翻译目标努力。读者在译文中随处可见译者的痕迹。“乡土语言”作为乡土文化的结晶,译者的审美倾向对该类表达也有一定影响。
下面将从影响译者翻译态度的文化及个人因素对葛译本和邓于译本的乡土语言英译进行分析。通过影响因素对比译者行为,再总结出译者的翻译态度,从而丰富翻译实践内容,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一)文化差异
乡土语言作为地方民俗文化与风土人情的结晶,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因此,译者在进行译介时不仅要做到意思转换,还要朝着翻译效果一致而努力。
例1:他问:“你没送他点见面礼?”
葛译本:“You didn’t give him anything to grease the skids?”
邓于译本:“Didn’t you give him some gift on the first meeting with him?”he asked.
例2:父亲听到奶奶说:“买卖不成仁义在,这不是动刀动枪的地方,有本事对着日本人使去。”
葛译本:Father heard Grandma say,“Even if you can’t agree,you mustn’t abandon justice and honor.This isn’t the time or place to fight.Take your fury out on the Japanese.”
邓于译本:Father heard my grandma saying:“Friendship still exists after the failure of business deals.Here is not a place to fight.Go fight against the Japanese if you want to show your gallantry.”
例3:那天他喝了个八成醉,玲子闯进去,正如飞蛾扑火,正如羊入虎穴。
葛译本:He was pretty drunk that day,and when Lingzi burst into his room,it was like a moth drawn to a fire,or a lamb entering a tiger’s den.
邓于译本:That day he was more than half drunk.Lingzi had come like a flying moth darting into the flame,a lamb entering a lion’s den.
例1中的“见面礼”本义为“初次见面赠送的礼物”,原文中中年人问罗汉大叔是否给监工准备了“见面礼”,意为行个日后方便,不受欺负。葛译本为grease the skids,根据 Farlex Dictionary of Idioms中指出grease the skids意为to work to prepare something for success,葛浩文在翻译时采取务实策略,在目的语中找到相应意思的表达进行套译,避免造成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障碍。而邓世午、于大波则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保留了原文特色。
例2中的“买卖不成仁义在”出自《红旗谱》,意为“虽然买卖没有做成,但彼此间的感情还存在,不会为了这点事儿伤了和气。”葛浩文在翻译时结合原文具体语境,针对“余司令”和“冷支队”剑拔弩张之时“奶奶”出来调和气氛说的这句话进行了转换,采取归化策略,更加便于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同时将原文的具体意义表达了出来。邓世午、于大波明显采取异化策略对原文进行直译,保留了原文信息的完整性,对于个别词语选择了简化翻译,更加方便了读者理解。
例3中使用成语“飞蛾扑火”和“羊入虎穴”。“飞蛾扑火”意为飞蛾扑向火焰,自取灭亡;“羊入虎穴”或“羊入虎口”表示较弱的一方处在危险的情况之中。葛浩文和邓、于在处理“飞蛾扑火”时都采取求真策略进行翻译,向原文靠拢,将意思完整保留;同时达到了良好的译介效果,给目的语读者带来了阅读新意。对于“羊入虎穴”,葛浩文译为a lamb entering a tiger’s den,邓世午、于大波则译为 a lamb entering a lion’s den,二者的差别在于对“虎穴”的英译:葛浩文直接按照字面翻译,而邓世午、于大波处理为a lion’s den。中文中的老虎多含褒义,象征勇敢威猛;英语中的老虎多含贬义,象征邪恶。中文中的老虎和英语中的狮子具有相同寓意。出于以上考虑,再结合具体语境,原文中的“虎”更偏向于邪恶的意思,故而邓世午、于大波作出的调整与原文意思相悖。
葛浩文作为外国译者,处理乡土语言首先是挖掘其真实含义再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他说:“为求忠实,我首先试图忠实于作者的语气,尤其是在对话中。”(Goldblatt 1980)对于文化信息浓厚并难以在目的语读者中达到相同效果的表达,葛浩文在自身理解的前提下采取归化策略,甚至在部分翻译上进行省略,因此他理解有偏差时会造成误译的现象。邓世午、于大波在翻译时同样受到中外文化差异的制约,出于为读者的考虑,翻译时部分没有保留原文特色,直接采取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进行处理。
(二)翻译目标
译者的翻译目标会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态度,或向原文靠拢,或为读者翻译,是翻译活动内部或外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还会直接反映在译者行为上,通过行为上的倾向也能总结出译者的翻译态度。
例4:奶奶虽然想过上马金下马银的好日子,但更盼着有一个识文解字、眉清目秀、知冷知热的好女婿。
葛译本:Grandma pondered what it would be like to mount to the jingle of gold and dismount to the tinkle of silver,but what she truly longed for was a good husband,handsome and well educated,man who would treat her gently.
邓于译本:Grandma was glad to live a life of plenty,but she also longed for a handsome and attentive husband who was well-educated.
例5:中年人说:“您老,犯不着跟这根糟木头生气。”
葛译本:“Reserve one,”the man said,“that stinking blockhead isn’t worth getting angry over.”
邓于译本:The middle-age man said:“Sir,you needn’t get angry with such a useless person.”
例6:余司令抠起一块土坷垃,投到方六的脸上。
葛译本:Commander Yu picked up a dirt clod and tossed it in his face.
邓于译本:Yu throw a stone at Fang Liu who was snoring.The stone hit his face.
例4的俗语“上马金下马银”指待遇丰厚,生活丰裕。原文结构对称,节奏押韵,葛浩文在翻译时将其处理为mount to the jingle of gold and dismount to the tinkle of silver,对文化信息浓厚的词语表达采用求真的手法,生动地保留了原文特色,保持结构、节奏与原文的一致。邓世午、于大波则处理为live a life of plenty,清楚地表达出俗语所蕴含的真实含义,在目的语读者中引起共鸣,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障碍,但在一定限度上丢失了原文的韵味。
例5中“糟木头”原意指木头腐烂,烂木头,引申为没有用的人或物。葛浩文在翻译时侧重于“木头”二字的翻译。中文中的“木头”包含形容人脑袋不灵光、死板之意,因此葛浩文将其译为stinking blockhead,考虑到原文在读者群中不易被接受,因此在更高程度上坚持务实策略。邓世午、于大波作为中国译者在理解原文意思时更加顺畅,将“糟木头”译为a useless person,在更大程度上贴合原文原意,坚持求真策略。
例6中“土坷垃”是方言,本义为“土块”,葛浩文翻译为dirt clod,虽然未与其字面意思完全一致,但与原文含义基本无差,所以采取求真策略,在意义对等的基础上达到了在目的语读者间相同的效果。邓世午、于大波直接翻译成stone,采取务实策略对原文简化,但其意思与原文有所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超务实,这也证明了译者为读者所做出的努力。
葛浩文说:“作者是为中国人写作,而我是为外国人翻译。翻译是个重新写作的过程。”明确指出他为外国人即目的语读者群服务,在翻译过程中以求真为主,向西方读者传播中国文化,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受到读者的欢迎;同时采用务实策略,如意译、省译等,这是坚持以读者为中心,为读者考虑的具体体现。邓世午、于大波承担《红高粱家族》的翻译工作,本着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宗旨,在乡土语言等特色表达的翻译上采取归化策略,期望在目的语读者中产生相同的表达效果,引起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学的重视。中外译者虽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有所差异,但都受到了翻译目标的影响。
(三)审美倾向
审美倾向是译者对翻译结果的美学期待。翻译的过程同时也是审美的过程。译者的审美倾向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及译文的表达上。乡土语言作为中国特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外译者来说,使译文能够达到和原文一致的表达效果还是具有较大挑战性的。
例7:奶奶说:“……后日一起把鬼子汽车打了,然后你们就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
葛译本:“...then go out and destroy the Jap convoy.After that,chickens can go their own way,dogs can go theirs.Well water and river water don’t mix.”
邓于译本:“...and ambush the Japanese trucks the day after tomorrow.After that,you two just mind your business.”
例8:父亲早就知道……,但这些人住在村里时,搅得鸡飞狗跳,仿佛满村是兵。
葛译本:Father knew all alone that...But when they were quartered in the village,they had stirred things up so much,with chickens squawking and dogs yelping,that you’d have thought it was a garrison command.
邓于译本:My father had long known that...But when they lived in the village,their disturbing activities even frightened the chickens and dogs as if there were soldiers throughout the village.
例7中“鸡走鸡道,狗走狗道,井水不犯河水”作为一个典型的谚语表达,意为各自管理各自的事情,互不侵犯。在翻译时,葛浩文处理为chickens can go their own way,dogs can go theirs.Well water and river water don’t mix。译文完整地再现了原文含义,保证了文本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译者也充分展现了原文的语言风格和魅力,最大限度地做到了对原文意义和风格求真,达到了理想的译文审美效果。邓世午、于大波在翻译时也出于对读者理解的考虑,对于文化内涵深厚的表达采取异化策略,倾向于译文在目的语国家的译介与接受情况,对原文信息的保留程度有所取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译文审美效果较弱。
例8的“鸡飞狗跳”属于成语翻译类,对于此类表达生动的成语,译者在处理上也有所不同。“鸡飞狗跳”形容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惊慌得乱成一团。葛浩文处理为chickens squawking and dogs yelping,在意思与结构上都与原文保持一致,在“求真”的基本层做到了完全对等;同时形象地表达出了原文中的画面感,给读者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且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迎合了译者的审美倾向。邓世午、于大波译成frightened the chickens and dogs,采用务实策略将成语表达简化,一切以在目的语国家获得理解为首要任务,因此两位中国译者的审美倾向以简洁为主,将所有认为会在目的语读者群中造成沟通障碍的表达简化翻译,在原文韵味上有所取舍。
译者的审美倾向包括对原文的理解及处理,同时包括对目的语国家读者群喜好的把握。葛浩文翻译乡土语言时以原文的“乡土味”为重,在表达上可以明显看出葛浩文对原文含义的保留,但他自身也提到“希望能做到既保留文化特色又保持译文的流畅。但很多时候不能两者兼得,所以必须作出选择”(Goldblatt 2012)。这种选择往往是以读者为中心的。葛浩文在对译文处理存在障碍时,出于对相同语言读者的了解而采用他们易于接受的表达。邓世午、于大波作为与原文相同语言的译者,在乡土语言的译文处理上却没有浓厚的“乡土味”,虽然在对原文的理解上比汉学家要更加深刻,但在处理译文时过多地考虑目的语读者的喜好,大多数情况下简化翻译,原文的表达之美在译文中没有较多保留,倾向于简洁的译文表达,以不给目的语读者造成任何理解偏差。
四、结论
在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对文本进行分析,清晰地对比出外国译者与中国译者翻译同一乡土文学作品时,在处理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在“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影响译者翻译态度的因素对乡土语言英译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学家葛浩文的翻译态度总体上是以保留原文特色为主,存在理解障碍时向读者靠拢,采用归化策略保证译文的质量,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中国译者的翻译态度是以读者为中心的,在乡土语言翻译上大多采用务实策略进行简化处理,甚至有些处理为“超务实”,一切为目的语读者服务。在译者翻译态度的影响因素下对译者行为进行对比,突出译者行为之间的差异,也证明了这些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翻译态度本身主观性较强,难以直接定义,从译者行为出发对译者的翻译态度进行总结概括,以事实为依据,更加科学、客观,从而对译者形成更加客观、全面和科学的认识。针对乡土语言的翻译,翻译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周领顺曾提出“最理想的译者模式是作者、汉学家译者和中国译者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周领顺、丁雯 2017)。对比不同身份下译者行为的差异,总结出译者不同的翻译态度,有助于提升乡土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也能给译评者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和研究方法。乡土语言英译也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有着紧密联系,其成功译介能提升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提供指导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