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视域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02-23

语文天地 2020年9期
关键词:群文文体童话

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提出“海量阅读”的建议,这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然而,“海量阅读”又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引领学生在“阅读之海”中淘得金沙,基于深度学习视域的群文阅读教学无疑是一个较好的路径,它打破传统单篇阅读的教学设计思维,将文本组建成群文,引领学生在群文阅读过程中,扩大阅读量,提升群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群文组建,一般来说,群文组建主要由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教材内文本组合,另一种是课内外文本组合,选择怎样的组合方式,要基于深度学习的实际情况而定。

一、教材内因文制宜,坚持以教材为本

深度学习视域下,群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立足于教材根本,坚持以教材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思想,充分发挥教材内文本的载体效应,寻找教材内文本之间的关联性,从而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文本之间的关联性,因文制宜地组建群文。

1.文体相关,举一反三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阅读教学时,能够关注阅读文体教学意识,改变当前只见文本不见文体的现象。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教材编排中,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该单元主要包括《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等四篇课文。分析这四篇文本的组合特点,不难发现该单元是一个“童话”单元,编者的意图显而易见,意在向教师和学生渗透文体阅读意识。我们可以利用教材既有的编写优势,按照文体组建群文,从而在文体相关中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基于童话文体,我们先通过宏观建构,探究童话的一般特点,引导学生掌握童话阅读的一般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聚焦微观,引领学生开展比较阅读学习,将学生的阅读推向深入。宏观建构,以阅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把握《去年的树》《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和《一块奶酪》四篇文章的故事情节,在情节梳理的过程中捕捉童话塑造的形象,解读形象特点,再体会形象塑造的方法,进而探究童话表现的主题,让学生体会到童话丰富的想象,以及夸张和象征手法,通俗生动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等,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基本特点,学会阅读童话。

微观层面,主要着眼于文本“个性”,引导学生聚焦文本“个体”。微观阅读适宜采用比较的阅读教学方法。例如,第三单元,我们可以聚焦单篇童话表现的思想主题开展比较阅读活动,让塑造的形象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揭示文本主题,既做到形式有趣,又着眼文本个性,引导学生学会用比较的方法阅读。

2.主题统领,化散为整

主题统领是指根据文本之间的关联点,提炼出一个共同的主题组建群文。在主题的统领下,将不同的文本关联起来,使分散的文本得以整合,从而引领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掌握同一主题文本的阅读方法。

主题的提炼不拘一格,例如,我们可以按照素材提炼主题,将描写自然景物的文本组合成群文,也可以按照文本表达的情感、表现的内容等组建群文。例如,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该单元主要包括《古诗三首》《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和《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四篇课文,四篇课文都是描写自然风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按照“自然风光”为主题。群文阅读以朗读为手段,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感悟语言,把握自然风光的特点,体会写景的一般方法,以及寓情于景的方法。

通过改组群文阅读,将四篇文本围绕“自然风光”有机组合起来,让学生围绕“写景”文本的一般阅读方法,从整体进行建构,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主题阅读学习活动,掌握写景文本的一般阅读方法;再聚焦微观,例如,作者抒情的方式、写景方法的异同,语言特点等,又强化学生比较阅读思想,从而将群文阅读推向深入。

3.关注表达,以读促写

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文本表达解构,从而削弱了群文阅读效应。我们要进一步拓展群文组合思维,关注语文文本表达,从而通过群文比较阅读,让学生能够借助群文载体效应,在群文阅读中赏析表达,并发挥阅读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文本表达不仅仅是文章的谋篇布局,还包括文本的构思立意,表现手法等运用。这就需要我们打破教材单元间隔,进行跨单元间的关联。例如,围绕文章开头表达,《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开头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统领全文;在分析该段开头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已经学过的课文,找出与该文开头方法相同的文本。

这一环节,打破常规思维,一改由教师组建群文的做法,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中心文本,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整合活动,对已经学过的文本进行整合,从而将这些文本组建成群文,通过集中比较,强化学生对这一类文本开头方法的认知,并体会这一方法在文本结构中的作用,推动群文阅读向写作渗透。

二、课内外有机关联,课内课外相生

教材中文本解读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而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支架,提供一个语文素养生长的支点。这就需要我们打破传统“唯教材”的阅读教学思维,能够打破课堂和课外阅读之间的界限,将课内外阅读有机关联起来,实现课内课外有机相生。

1.异曲同工,由此及彼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开展比较阅读的一个重要路径,也是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推进深度阅读的必然方法。在课内外关联组建群文时,我们要进一步强化群文阅读设计的目的性,基于由此及彼的组合目的,体会不同文本之间的“异曲同工之妙”。

以《荷花》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围绕“荷花”这一主题,引导学生搜集以“荷花”为写作对象的文本,组建成群文,比较他们写作方法上的不同之处,体会相同的情感,可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也可以寓情于景,丰富学生阅读认知。

2.有机延展,强化认知

群文阅读可以是基于拓展延伸的方式,引导学生聚焦某一主题、相同的作者、相对的文体、相似的写法等,组建群文。仍然以《荷花》为例,课文第四段是写作者“变成荷花”,从而表现自己对荷花的陶醉,虚实结合。我们围绕文本这一写作特点,组建群文。让学生通过群文阅读,对虚实结合写法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强化,从而深化学生阅读认知。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学生对虚实结合的认知必然是深刻的,而且能够指导学生写作实践。

总之,群文阅读是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积极变革,它打破传统语篇阅读孤立化、零碎化做法,将不同的文章打破教材单元束缚、课内外束缚,进行有机的组合,从而使学生基于群文阅读的视角,既进行宏观建构,培养学生系统性阅读思维,又聚焦文本微观,关注文本的“个性化”特征,推动语文阅读向更深处推进。需要注意的是,群文阅读和深度学习都必须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在尊重文本基础上,迎合学生认知特点和阅读需求,让群文阅读和深度学习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群文文体童话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群文活动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