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四项重点工程推动就业扶贫长效开展
2020-02-23杨昕
近年来,南充市仪陇县在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中突出重点群体,开展精准施策,先后通过实施“技能提升、搭建‘金桥’、牵手带动、援助兜底”四项重点工程,切实推动各项工作纵深开展,确保了脱贫长效。
实施“技能”工程,增强就业能力
县上统筹培训师资、培训项目、培训资金和培训标准,建立统一师资库,融合纳入各部门培训项目,统筹资金支付,统一培训课时、内容和实训标准,统筹制定培训计划,着力解决行业部门培训类别多样、内容重复、标准不同的问题,确保培训顺利进行。
根据不同群体不同要求,实行分层次申报培训意愿,分区域开展专项培训,分时段进行培训监管,落实事前申报、事中参与、事后考核评估管理,确保培训规范运行。
建立规范的“六步”培训实施流程,即全面摸排各部门现有培训项目、师资、资金来源、培训要求、培训能力、意见及各地培训需求等情况;制定全县技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统筹师资库建立、项目分类、资金支付、标准要求等;根据各行业各部门培训需求情况,分解培训目标任务要求;对各部门负责人及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明确培训要求和标准;督促各部门各行业按照要求,分类实施培训;对培训合格人员,落实就业服务包工作,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
按照征集的培训意愿,对接实施订单培训,围绕需求培育德乡劳务品牌,先后开展德乡月嫂、德乡建工、职业农民等十大类别培训共计5500 余人,全面增强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实施“金桥”工程,畅通就业路径
积极推进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先后建立并充分发挥三大用工信息发布平台,即建设联通县、乡、村三级的信息网络,利用省市公共招聘专网发布招聘信息;推进县、乡、村三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尤其是2019年新建100 个就业示范村,将人力资源市场搬到村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设新闻专栏及开通媒介平台,利用广播电视、新闻网、微信公众号、QQ 群等媒介发布信息。
突出就业服务重点,落实就业“服务包”工作,实现经开区企业用工状况日监测,县内外用工信息日收集,招工信息周发布,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确保信息精准对接。
深化“春风行动”、扶贫专场、夏季专场、大学生专场、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日常招聘活动,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发挥驻外商会及农民工就业服务站作用,并积极引导就近就业、鼓励灵活就业、扶持创业发展、实施对内就业精准推荐、异地就业点对点输送,先后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8.6万人次,其中今年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28000余人,切实拓宽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
实施“牵手”工程,促进就业带动
仪陇县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有关工作的通知》《促进就业创业“四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促进返乡下乡创业40 条措施》等系列文件,完善减税降费、融资贷款、土地流转、场地减免、创业扶持、求职补贴等促进创业就业办法,强化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政策支撑,着力营造宽松的就业创业政策环境。
充分运用就业扶贫援助措施,加强对贫困户创业扶持,通过创业引导、兑现激励、树立典型、复制推广等作法,先后培育创业典型600 余人,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充分发挥企业、农民专合社、种养大户、农村电商及创业典型作用,鼓励能人带动,通过兑现政策激励扶持,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2500 余人,常年带动就业3000 余人。
实施“兜底”工程,强化就业援助
按照每个贫困村不少于4 个、就业扶贫示范村不少于5 个的标准,县上每年开发一批农村公益性岗位,对贫困劳动力中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就业援助兜底安置,重点针对就业困难的脱贫监测户和致贫风险户,结合异地搬迁安置就业、退捕渔民安置就业、河道管护、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防疫宣传等工作,年均托底安置就业950人左右。
农村公益性岗位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采取“一年一明确”方式进行认定,脱贫收入稳定后退出,返贫符合条件人员纳入,确保有劳动能力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对安置在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按每人每月500 元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参加社保的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巩固了脱贫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