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生态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2020-02-23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文 肖 迎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云南大学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正视和解决好巩固脱贫成效、实现脱贫效果可持续性的重要问题。云南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贫困地区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十大行动”,创造性地将云南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在全国率先实践生态扶贫新举措,通过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牧业和生态旅游业,开创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的扶贫新模式,依托生态特色资源环境,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产业。
云南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 以上,已经建立了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各类自然保护区360 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 以上。围绕把云南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生态资源环境发展新产业、新业态,2018 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怒江流域脱贫攻坚难点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深入怒江、大理、保山、德宏、临沧,对怒江流域的11 个县产业可持续发展开展调研。调研中发现,各县因地制宜,以发展生态特色产业为切入点,聚合科技、品牌、市场和互联网之力,逐步解决产业短平快、长期效益、稳定增收不够的问题,积极探索生态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生态产业多元投入长效机制正在形成
随着生态文明观和生态财富观渐渐深入人心,全省产业扶贫更加注重把生态成本纳入商品价值,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核算。通过创新产业经营模式,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家庭以及个人的优势资源要素(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金融资源、政策资源、建设资源)投入广泛而具体,如政府推进的生态建设工程和易地搬迁扶贫工程积累并释放了大量生态资源和生态空间,以异地产业集中式扶贫方式促进土地向带动企业集中,增强了企业长期经营的信心;促进贫困户注入生态补偿资金,激发了农户参与经营的潜力;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壮大。资源变资本、资源变资产、资产即财富,经营者各方新的“多元投入”通过生态产业部署实践取得巨大成效,一大批长短结合的生态农业、林业、养殖业、旅游业互动融合,突破了“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艰难选择,实现了收入快速增长又兼顾了长久的产业效益。
生态产业长效运营的局面正在打开
较之外引产业,生态产业是最具有内生特质的新型产业,是自身历史文化、自然风貌、资源特色、人文情怀、风俗民情、机制体制等多种因素沉淀后,由内向外散发出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优势特色产业。
贫困地区生态产业经营主体从“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出发,一是推动优势生态资源向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四大产业汇集。产业融合度大,集群效益显著,形成的新经济类别和新的业态能有效破解贫困地区产业结构不优、产业形态不稳、产业链过短等难点问题。二是推动贫困农户的自我投入能力不断增强;2019-2020 年调研云南省特色产业典型案例时发现,通过政府、企业、能人、农村基层党支部、供销社、技术部门等带动的生态产业经营组织中,强调贫困农户的参与即:农户参与流转耕地和林地、农户参与具体的生产、农户参与生态环境的管护治理、农户参与经营旅游产品和服务,并在投资、产出、收益上不断有了话语权和决定权,能有效解决产业经营主体之间利益连接不紧密的问题;三是生态产业为全省农业现代化转型培养了人才。从生态产业中剥离出来的包括旅游服务、家政服务、餐饮、建筑、汽车修理等行业,很容易让贫困群众上手。对贫困村有就业需求和培训意愿的劳动力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重点培训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的实践技能,并进一步树立创业理念、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促进受训者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领办经济合作组织和创办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能有效缓解贫困农村技术人才缺乏、产业科技含量低的压力。
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融合联动正在加强
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从传统经营走向现代经营。按照现代农业走“适度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态化及市场化”发展道路的要求,云南省贫困地区生态农业从积极探索发展山区生态创意农业出发,以创意产业的思路把科技和人文要素融入农业生产,依托贫困地区丰富的资源、宜人的气候,及民族农耕文化多姿多彩的特征,将小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与全域乡村休闲旅游密切结合,从而增强乡村特色农业的经济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形成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
生态林业促进林业从消耗型走向全产业链型。云南省现存的深度贫困地区100% 处于山区,山区林地、林木等生态资源是贫困农村及贫困户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最主要的资产。全省通过林业深化改革、林业修复建设、林业法治体系建设、林业投融资体系完善,不断破解传统林业产业结构中依赖木材生产加剧森林资源危机、初级产品多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在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林业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并在纵向上推进林业全产业链建设发展,横向上林业第一产业联动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效益明显,在促进贫困山区“一方水土养富一方人”中发挥关键性作用。
生态养殖业促进养殖从污染型走向循环型。以科技支撑全面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已成为云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建设美丽乡村的有力支撑。2020 年,已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环境保护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构建种养结合产业发展机制,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5% 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 以上,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
生态旅游业促进三产全面融合发展。生态旅游业促进产品提供和服务提供在一二三产业之间进行交融,被视为短板的基础设施也因旅游产业的推动而获得了飞速发展,建设了一批旅游小城镇、旅游特色村、民族特色村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保护了一批传统村落,培育打造了一批旅游商品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旅游业还实现了又一次国民收入再分配,全省推动旅游富民工程产生的溢出效应向贫困农村传导,群众钱袋子鼓了起来,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此外结合全省实施的“宽带乡村”工程,推动物联网、云计算、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在生态休闲旅游开发和管理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加快了与国内国际旅游大市场对接的步伐。
发展可持续生态产业是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和长久之策。通过“多元投入、长效运营、持续健康发展”,云南省贫困地区以生态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构建主体清晰、方向明确。下一步,要从以下方面着力:一是要在形成产业效益倍增新机制上狠下功夫。全要素资源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的“外部资源”一定要与地方农村“内部资源”合作,着眼于为摆脱贫困的群众实现自我“投资”,真正与贫困户形成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这样才可能在共同投入经营的产业项目中既获得增值效应,又促进贫困农村和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源的积累;二是要尽快构建生态产业绩效评估新机制。要从经济性、效益性、效率性、环境性、公平性等方面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细化评估指标,通过评估摸清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效、问题,及时调整产业经营策略,积极面对产业同质化趋势及市场风险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这一产业“内生式”的内在作用,从更多的外部使劲到更强的内外合力,用心做好长期产业、中期产业和短期产业的规划布局,以更好的推进模式迈进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持续健康、贫困群众踊跃参与的脱贫攻坚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