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练、赛、评”促教学效果提升

2020-02-22胡幸儿

校园足球 2020年11期
关键词:运球足球动作

胡幸儿

足球是初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在初中足球课堂中往往会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教学手段没有针对性、练习方法缺少创新性、运用方法呈现单一性、评价方式缺乏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一现状,笔者从“学、练、赛、评”四个环节入手,期翼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能动性,改变现状,优化初中足球课堂。

一、“学”因“情"而定,保证学习效果最大化

“学”是学生掌握技能、获得知识的一个内化提高过程。在足球课堂中,学生的“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足球教师的教学手段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课堂氛围、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足球教师应善于发现和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学情制订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将之实施于课堂教学中,以确保学生学有所得。同时,足球教师也要根据学情的变化而适时改变教学策略,以此来保证学习成果的最大化。

1.了解学情,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

态度决定一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运动能力。在日常足球教学过程中,往往由于学生的学习起点较低、学习能力不强、学习兴趣不高等因素导致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此时,足球教师应观察和了解学生消极态度的根源,对症下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如,在足球颠球教学中,由于学生对足球的本体感知比较弱,控球能力不强,有时会出现颠一次球就丢球的现象,以至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捡球上,从而消磨了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足球教师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可利用网袋将球套住,让学生一边牵着网袋绳一边颠球,这样不仅能节省捡球的时间,提高练习的密度,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2.寻找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学练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总被提到的一句话就是:“跟着学情走。”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足球教师才能真实、有效地制订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把握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面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不同学情时,足球教师要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做到因“情”而动、因“情”而变。如,在进行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时,学生A学习基础较差,对该技术动作掌握程度不深。此时,足球教师应采用原地踢固定球、两人一组近距离原地传接球等相对简单且容易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而学生B运动能力较强,对该技术动作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足球教师则可让学生B进行行进间传接球练习,或者让多名运动能力较强且水平相近的学生围成圆圈进行传接球抢断游戏,还可以进行四人一组(两防两攻)的攻防练习等比赛。不管采用哪种练习方式,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决定,因情而定才能事半功倍。

二、“练”组合动作,保证技术动作学有所用

“练”是学生通过不断进行身体练习来强化掌握技术动作,最终达到自动化的过程。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技术并能将之运用到实践中,对于足球项目来说,就是将掌握的足球技术动作运用到比赛之中。而在足球课堂中,学生更多为单一动作练而练,他们并不知道掌握这个技术动作有什么用,更别说灵活运用这个技术动作。因此,要改变机械、枯燥的学练形式,需要引导学生在练中尝试如何用,做到学以致用的“练”。

1.强化学以致用的练习方式

传统的练习方式较多,如,个人、小组、集体的练习,自主、合作、探究的练习,分解、完整的练习,徒手和有器械的练习等。但不管哪一种练习方式,都仅是单一技术动作的练习。学生在此过程中仅限于一味按照足球教师的要求进行练习,掌握技术动作,但并不清楚掌握这一技术动作有什么用,该怎么用。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足球教师在组织练习的过程中,在进行单一身体练习的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的组合练习及比赛和运用。如,在进行足球脚背外侧运球教学中,足球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进行原地绕标志物运球、行进间绕标志物运球等单一的练习,还要进行用脚背外侧运球摆脱防守队员后接传球或射门的练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游戏或比赛,让学生知道足球脚背外侧运球在比赛的过程中能起到改变球滚动方向、摆脱对手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在比赛过程中,在哪种情况下需要用到这一技术动作,真正实现学有所用。

2.充分利用场地,营造学练氛围

练习环境是指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包括场地、器材、学习氛围等。足球运动虽然不像羽毛球、乒乓球那样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高,但在学习过程中,足球教师也应注重优化学生的练习环境。充分利用大场地进行教学,如,可以进行大场地同时进行的五人制足球赛,也可以进行八人制的足球赛甚至十一人制的足球赛。巧妙利用小场地进行教学,如,进行原地颠球比赛、绕杆比赛等对场地面积要求不高的练习。面对各类辅助器材(如,网袋、小球门、云梯等)应不断变换方法进行教学,強调多练、练好。如,小球门既可以作为球门,进行近距离的射门练习,也可以当作障碍物,进行运球过障碍练习,还可以当作素质练习的辅助器材,进行各种素质练习。同时,足球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在教学中,足球教师应多运用鼓励、表扬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表现;多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以比赛类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尝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足球教师也还可以和学生一起参与比赛,融入到学生之中。无论何种方式,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感受愉快的学习气氛,做到在乐中学,在学中乐,从而爱上学习,爱上足球。

三、优化比赛形式,检验学练效果

“赛”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所掌握的技能通过比赛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检验“学”“练”过程的有效度。对于足球课堂而言,比赛无疑是学生最喜爱的,只要给他们一个足球,他们就能玩得不亦乐乎。而现实往往是由于学生基础的参差不齐、能力的强弱不一、兴趣的高低不同导致了足球教师对于教学比赛的组织存在一定难度,以至于一些足球教师弱化了“赛”这个重要环节。想要强化“赛”,就要改变单一的比赛形式,优化比赛的形式,丰富比赛的内容。

1.优化比赛形式

在以往的足球课堂中,由于学生的技术、体能、兴趣等诸多因素导致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组织教学比赛。即便有比赛,也仅仅局限于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组进行“放羊式”的自主对抗,既没有战术的指导,也没有技术的强化,更不能通过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练”效果,出现了“为赛而赛”的现象。足球教师应善于运用不同形式的比赛(如,单项赛、组合赛、积分赛、晋级赛、小组赛、团体赛等)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运动能力。如,个人积分赛。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学生所参加的每一次单项赛和组合赛的成绩都将得到相应的积分。如在单项赛的绕杆运球比赛中,男生在10s以内完成的,女生达到11s以内完成的,得2分;男生在10.1~11s之间完成的,女生在11.1~12s之间完成的,得1分;男生超过11s完成的,女生超过12s完成的,不得分。此外,在积分赛期间,学生的进步程度不同,也能得到相应的不同积分——“进步分”(设置的“进步分”占较大的分数比重,以来激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积极参与比赛)。如,在开学初对学生的颠球水平进行一次测试,记录原始成绩。学期结束后,再进行一次颠球测试,了解学生的进步程度,进步15个球以上的,得5分;进步10~14个球的,得3分;进步5~9个球的,得2分;进步1~4个球的,得1分。比赛结束时,获得积分多的学生能得到相应的奖励。

2.丰富比赛内容

比赛是足球课堂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而比赛的内容却往往比较单一,基本以竞技对抗类为主。而这种比赛对于一些足球基础较差、比赛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无异于强人所难。为此,足球教师应多样化地丰富比赛内容,力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除了常用的竞技对抗类比赛外,还可以设置游戏类、测评类、知识竞赛类等各种类型的比赛内容。如,在游戏类的比赛中,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通过玩游戏的形式比一比哪名学生完成得更好。如,可以在进行脚内侧踢球动作的学习中,组织学生玩“钻山洞”游戏,即用脚内侧踢球的方式让球钻过“山洞”(小球门或者跨栏架),看哪一名学生钻过的“山洞”个数最多。这种游戏性质的比赛,既降低了难度,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获胜的可能性,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比赛的热情。

四、合理评价,确保评价方式最优化

“评”是对学生“学、练、赛”的过程和效果进行测评的有效监测手段,具有考核、检验、促进等综合作用。通过评价,可以帮助足球教师、学生了解和检验“学、练、赛”的效果,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练、赛”的方式方法,发挥出以“评”促“学、练、赛”的作用。

1.选择适宜评价方式

常用的评价方式有两种:定性和定量。定性评价以“学、练、赛”方法为主,重点看学生会不会,也就是常说的“技评”。“技评”主要是通过足球教师对于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打分所得。如,在对学生的正脚背踢球动作进行评价时,足球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踢球部位是否正确、击球点是否正确、击球力量是否足,及球的远度和落点的准确度等多方面评定学生正脚背踢球动作的掌握程度,并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定量评价则以“学、练、赛”的结果为主,通过测数量、远度、速度、准确度等方式进行评价。如,体育中考足球项目的考试。在30m的场地里,学生运球绕过5个间隔5m的标志杆,看所需时间是多少。以用时多少评价的方式即为定量评价。无论是定量还是定性,其目的都是为了能更准确、更合理地对学生做出评价。

2.注重完整評价过程

评价过程要强调客观性,兼顾经验性;注重科学性,做到精准性;考虑差异性,关注相对性;采取传统性,增加智能性。如,在开学初,对学生进行一次测试,以采集原始数据。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之后,在期末时再对学生进行同样的测试。通过对期末成绩的定量测评和学生测试成绩的前后变化(进步幅度),以及在这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身体机能的提高程度等进行测评,同时结合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等内容,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程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形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练、赛、评”4个环节紧密结合,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因此足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用4个环节,优化课堂。通过整体规划、系统实施,提高足球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运球足球动作
下一个动作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双人运球”乐翻天
认识足球(一)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