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大地
2020-02-22施云
施云
牛栏江 小江 以礼河
玉做的水 舞动
潜伏的金沙江 闪烁
金子的光芒 乌蒙大地
布满矿洞的眼睛和嘴巴
三百年前始于外患 在此
开凿出铜 开炉铸币 养育山河
从此 多了条马帮的河
从东川府源源不绝地流进
清政府几近掏空的心脏
逢岩凿隧 遇沟建桥
抵达金沙江后
顺流而下 过三峡
筑更宽更大的水路 输送
铜币 支撑起半壁江山
我的祖辈们在此劳役
看着金晃晃的铜币 过着
饥寒交迫的日子 背了
一辈子的矿石 自己拥有的
只剩下弯腰驼背和如今
比我们捡拾到的铜币
更少 也更锈迹斑斑的
轶事 许多传说已经失传
像他们失传的手艺
干瘪的幸福不曾留下影像
昔日的繁华在会馆的寂静里
流逝 牛栏江 小江 以礼河
始终镶嵌在肋骨间 仿佛
从来就不曾流淌 高一声
低一声的涛声喊魂似的却再也
叫不回那些铜 那些铜币
那些运输铜币的人和马帮
他们走过的路 像根绳索紧紧
勒住乌蒙 在雨后呈现鞭痕
呈现我们眼睛里的血丝
蔓海干涸 传说依旧新鲜
只是曾经的十景已了无踪迹
袅袅的炊烟 再也竖不起
家的灯塔 再也不缭绕
村庄 如魂缥缈而真实存在
孩子般长大的楼群
分离出更多的家 小城
一直在扩容 时光在膨胀
萎缩的矿藏 扩大
贫穷 塌方的可能性
当然也有美誉 比如
嘉靖通宝 天南铜都
虽然已是过眼云烟
记忆之肤上的疤痕
但给了我们寻找的根系
西部新城的崛起 多少
给予我们安慰 也带着
迟疑 惶恐的心
进城的人都是乌蒙后裔
都是被贫穷逼穷的人
一场火灾缔造的斑铜
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其间的好与坏
像斑铜制品 只能用
金钱和稀少来衡量
三江十河如血液在体内
奔涌 富庶之地少如
金沙江的金沙令人向往
更多秘密像象鼻嶺的象鼻
借着吸水藏入了水中
六祖分支的衣胞之地
文化如血液流失 偶有
探迹寻根之人 从地名里
翻译出彝语 像捡到块
价值连城的生铜
历史 像拐角处的灯盏
照亮拐角 水城扩红
更多的年轻人想冲出去
挣脱贫穷潦倒的枷锁
趟出条银光闪闪的水路
过牛栏江 跨以礼河
随小江流入金沙江
梦寐着成为闪光的金沙
而今人们能点名追忆的
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
金钟山发出的金钟之音
时刻萦绕一座有魂之城
再度崛起 指日可待
高速公路已经建成通车
高铁穿过的路线图已确定
这一切 高高的牯牛峰
尽收眼底 它的默默无闻
如同裙摆上盛开的杜鹃花
闻名遐迩 静卧臂弯里的
会泽城 淑女一样静美
巍巍乌蒙 说不尽磅礴
浩浩江水 诉不尽思绪
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
虽没有枪声炮声 却每声
都是执政为民的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