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文献研究综述
2020-02-22李虹佼
□ 李虹佼
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文献指的是所有研究中国声乐作品的文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从宏观角度对中国声乐作品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声乐作品的共性特征研究的文献——即本文中所指的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文献。
本文以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文献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对什么是中国声乐作品这一概念做出解释,探索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文献的现状,并从客观分析和主观评价两个方面对中国声乐作品未来的研究进行探讨。笔者采用了查询因特网、中国知网、读秀、超星以及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中的文献考据方法:以“中国声乐作品”+“研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搜到可应用相关期刊28篇,学位论文1篇,专著2部;而以“中国声乐作品”+“形态研究”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等为关键词,未搜到任何相关文献。
一、学术著作
关于中国声乐作品研究的仅有两部,分别是《中国古代声乐艺术》和《当代中国歌曲艺术史纲》。
《中国古代声乐艺术》一书撷取了中国古代声乐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歌唱题材,结合音乐文献及古代唱论研究,较系统地论述中国古代各种歌唱体裁的风格特征及其不同的声乐技巧和演唱特色,剖析中国古代各种演唱风格与声乐技巧的文化内涵,明晰地反映了古代声乐艺术不同体裁形成、发展、演进的历史面貌,多层面地展现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辉煌成就,多视角地观照古代声乐体裁的艺术个性和文化品质。
《当代中国歌曲艺术史纲》一书作者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来产生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在群众中有着较大影响的著名歌曲作品创作概况及歌曲作家,进行了概括论述,通过歌曲真切折射出共和国6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与人民生活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二、学位论文
关于中国声乐作品研究的仅有一篇,是邓煜的硕士论文《浅谈中国声乐作品中“散板”之声乐与钢琴的合作》。该文从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与钢琴伴奏结合的角度具体分析了中国声乐作品中“散板”的运用及演唱把握,该文抓住了中国声乐作品独有的特点——“散板”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读者更多关注到中国声乐作品中的“中国节拍”。
三、期刊论文研究
有关中国声乐作品研究的文献主要涉及几下方面。
1.关于中国声乐作品定义的研究
姜山发表于《艺术教育》的《中国声乐艺术范畴探究》一文,梳理了中国声乐艺术范畴的概念,论述了厘清中国声乐艺术范畴的必要性和缘由,并对中国声乐艺术的范畴及其表征做了较为详实的论述。文章认为中国声乐艺术的范畴表征其风格的界定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民族音乐传统和当下音乐特征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演唱风格;二是民族音乐传统和当下音乐特征相互影响下的中国声乐艺术的创作风格。
杨曙光发表于《歌唱艺术》的《关于中国艺术歌曲的讨论》一文,对中国艺术歌曲的概念和中国声乐作品的分类进行了探讨,认为现在中国艺术歌曲概念存在内涵与外延上的模糊。
对于中国声乐作品的分类音乐界一直没有相对的标准答案和理论支撑,《本土为主 借鉴为辅——探讨中国民族声乐的几个观点和两个话题》一文中把中国声乐定义为“中国的民族声乐,既包括汉族声乐,也包括少数民族声乐,涵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歌、说唱、戏曲,以及近现代新民歌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和不同的演唱方法。可分为民间歌唱、民间说唱、戏曲演唱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是一个多元共融的统一体”[萧萍.《中国乐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声乐艺术理论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J],中国音乐,2017 (01) .]。
到底什么是中国声乐作品,笔者认为广义的中国声乐作品包括古往今来中国音乐史上所产生的所有以人声演唱为主的所有音乐作品。宏观来说,中国声乐作品包括中国古代音乐史上,从宫廷音乐到文人音乐到宗教音乐再到民间音乐产生了许多以人声为主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声乐作品;中华民国至今,国外音乐的引入、音乐家的大量创作等更是产生了大量的声乐作品[卿泽.《中国声乐作品的力度形态与风格之联系初探》 [J],音乐创作,2013(06).],其中包括民歌、革命歌曲、艺术歌曲、歌剧选段、流行歌曲等各种形式的声乐作品。但从狭义上讲,“中国”是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称谓,所以笔者认为中国声乐作品的定义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创作作品。
2.关于中国声乐作品发展历史、现状的研究
苏星月发表于《北方音乐》的《中国声乐作品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一文,按照中国艺术歌曲、中国群众歌曲、中国合唱歌曲中国歌剧的分类对二十世纪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使读者对二十世纪中国声乐作品整体发展情况和主要代表作品有一定了解。
张宇恒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中国声乐艺术民族化的多元内涵探析》一文,对中国声乐艺术“民族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历史意义的追问和文化分析,提出了世界音乐文化格局下中国声乐“民族化”的未来走向的问题。
李珺发表于《艺术评论》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国声乐的发展道路》一文,认为中国声乐所包含的艺术体裁形式包括“中国古典艺术歌曲”、“中国民歌及改变民歌”、“中国歌剧”、“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和“现代创作歌曲”五类,本文主要围绕新时期以来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从审美变化、技术变化、作品变化、形态变化四个方面对中国声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进行梳理,提出中国声乐只有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发展前行,立足传统文化走民族化道路才能屹立世界之林。
王占文发表于《经贸实践》的《“中国声乐”发展现状及发展导向探究》一文,从作品风格戏曲化、演唱方法流行化的角度说明了中国声乐多元化发展是必然,提出了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中国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基础、技术与社会时代变化相结合是中国声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翟社泉发表于《民族音乐》的《我国专业民族声乐发展现状之问题与对策》一文中对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我们的作曲家、声乐专家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正能量引领,创作出文质兼美的民族声乐优秀作品,创作出老百姓所思所想所期盼的时代精品;第二,加强从我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中吸取营养,并不断创新提高;第三,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等深入研究探索总结历史中成功的歌唱家和优秀声乐作品,尤其是吸取并借鉴近年来通俗演唱方法成功的范例,来提升中国民族声乐的继续走向辉煌的时代新元素;第四,紧跟时代潮流,运用媒体传播、电影、电视、电台以及互联网络、音像出版等,充分传播宣传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音乐会、优秀的声乐作品。这四点从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的角度分别进行了思考,有利于中国声乐作品在未来更好的发展。
杨少昆发表于《艺术科技》的《拓展中国声乐作品形式的研究》一文,对中国声乐作品的独创性、丰富多样性、相对稳定性和相对稳定中的可变性四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王晓燕发表于《四川戏剧》的《中国声乐作品与当代社会》一文,提出了文化大融合的趋势催生中国声乐新作品的观点,并对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代社会的延续、传承进行了探讨。
张珂发表于《黄河之声》的《20世纪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一文,将20世纪的中国声乐艺术分为起步、发展、繁荣三个阶段,列举了每个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品,分析了声乐作品是如何表现出中国的时代、政治和历史。
朱亚洁发表于《广东蚕业》的《浅谈中国声乐的发展》一文认为,中国声乐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多元化的,既要对传统声乐文化的精华得以传承还要对外来声乐文化以及新兴声乐文化加以学习创造融入到中国声乐体系当中,让中国声乐更加完善、更多元化和个性化。
关于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是较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领域,目前已经发表的文章中可以看到从老一代作曲家到当代作曲家为中国声乐作品做出的贡献,还有我国的音乐家们潜心向西方学习,将诸多先进思想介绍到我国,并寻求与我国的民族特点结合起来的道路。但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声乐作品的研究应当是在新中国这一历史时空下进行探讨,故关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3.关于中国声乐作品本体的研究
(1) 创作特征
于海萍发表于《音乐时空》的《民歌改编对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引领与推动》一文,认为民歌的改编既要保留原有特点——“民歌为媒”,又要进行与时俱进的革新——“西乐东渐”,指出了在当代文化发展中推广民歌改编的重要文化意义。
杨佳蓉发表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的《中国声乐作品的民族性及其演唱问题》一文,从方言、衬词、韵律对中国声乐作品中具有民族特点的语言进行了分析,从旋律、节奏、五声调式的使用对中国声乐作品中具有民族特点的音乐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中需要注意这几方面的把握才能够更好地表现中国优秀声乐作品的艺术特色、抒发民族情感、展现民族精神。
邹琼新发表于《艺海》的《中国声乐创作中花腔技法的民族化体现》一文,从节奏、旋律和音色的微观视角分析了民资音乐元素在花腔技法中的体现,从即兴音乐思维和中华文化“写意”审美情趣的宏观视角对传统音乐文化思维在花腔技法中的体现进行了研究,为中国声乐作品中的花腔歌曲演唱及创作提供了理论借鉴。
罗平冠发表于《艺术教育》的《略论中国声乐作品中的“留白”》一文,从休止、引子、歌词几方面对中国声乐作品中的“留白”技术手段进行了举例分析,文中这样评价中国声乐作品中的留白“休止:简单明了的‘留白’;引子:给歌唱者与欣赏者酝酿情绪的‘留白’;歌词:意蕴的‘留白’”。
梁珊发表于《大舞台》的《浅论中国声乐作品的写意风格》一文,从中国声乐作品旋律的写意性、中国声乐作品歌词的写意性和中国声乐作品舞台表演的写意性三方面列举了具体作品,对中国声乐作品的写意风格进行了分析。
陈荔发表于《音乐创作》的《当代声乐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彰显及思考》一文,从中国声乐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发展谈起,认为声乐创作中对女性意识新的思考和表现,不但是对之前优秀创作传统的继承,更体现出了当代创作者特有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
卿泽发表于《音乐创作》的《中国声乐作品的力度形态与风格之联系初探》一文,提到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自由灵活、结构规律讲究等各种音乐要素所构成的独特的结合方式构成了中国声乐作品的独特风格,并用“虚”“生”“意”“韵”四个字总结中国声乐作品的深刻内涵。
罗曼丽发表于《音乐探索》的《20世纪4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叙事》一文,对抗战后期的声乐创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声乐创作、40年代的流行歌曲创作、40年代的艺术歌曲创作进行宏观阐释,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总结其创作追求及为当下声乐创作带来启示。
毛亚雄发表于《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的《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技法初探》一文,从题材选择、旋律类型及风格和音乐创作中的新技法探索三方面对上世纪80年代中国声乐作品创作情况进行了分析。
张维佳发表于《北方音乐》的《中西声乐艺术文化内涵差异的比较研究》一文,从旋律线条、节奏、音的倾向性关系、织体、结构和字正关系等方面对中西声乐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
关于声乐作品本体的研究多集中于其民族性特点的角度展开,对作品的创作内容(主要是旋律和歌词两方面)进行相关理论分析研究,同时还有纵向上一定历史时期内中国声乐作品创作的归纳分析和横向上对同一时空下中西方声乐艺术文化内涵的比较,此类研究对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 钢琴伴奏
刘雪颖发表于《艺海》的《中国声乐作品五种常用伴奏类型的运用——以<我的爱与你相伴终身>为例》一文,对中国声乐作品中常用的五种伴奏类型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在中国声乐作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杨楠发表于《艺术教育》的《中国音乐作品的钢琴伴奏研究综述》一文,经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分析得出中国音乐作品钢琴伴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美特征、演奏技法、民族性等方面,研究方式涉及到历史、宏观与个案,相较于国外的研究,需要改进的是将一些现代的研究方法运用其中,比如立足社会学、心理学的视角,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合理而有效的思考和方法。
张彧发表于《歌海》的《中国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发展轨迹》一文,对中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介绍了中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对西方的主要伴奏技法的借鉴与创新,并提出中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未来之路将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融合。
黄兰发表于《大舞台》的《试谈中国声乐作品中的钢琴伴奏》一文,从钢琴演奏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调式、织体、节奏和各种伴奏音型的要点,认为不论是伴奏者还是演唱者都应该对中国声乐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有一定了解,才能够有更好地演绎。
钢琴伴奏作为中国声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以上关于中国声乐作品钢琴伴奏的研究涉及历史、宏观与个案,也对未来相关研究领域的改进提出了参考意见。
(3) 演唱和技巧
陈燕发表于《中国音乐》的《女中音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探讨》一文,对适宜女中音演唱的中国声乐作品进行了列举和分析,是唯一一篇从演唱音域角度对中国声乐作品进行探讨的文章。
该类文章关于某一作曲家或某一作品的个案研究颇多,但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的仅有一篇。中国声乐作品有以中国音乐风格为代表的某些共性特征,相关学者还应当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中国声乐作品的共性特征演绎进行研究。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在搜索到的31篇文章中对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文献的介绍如下:第一,关于中国声乐作品定义的研究文献仅有2篇,约占文章比重的6%,其研究存在“中国声乐作品”这一概念上模糊的问题,笔者认为对其研究的界定应该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由作曲家创作的作品。第二,关于中国声乐作品发展历史、现状的研究的文章有9篇,约占文章比重的29%,中国声乐作品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还应当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结合东西文化元素、与歌手和唱法的互文性建构、与歌唱审美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制约等方面展开叙述。第三,关于中国声乐作品本体的研究的文章有15篇,占中国声乐作品研究文献总数的48%,但对于其研究内容多为点到为止,研究视域较为雷同、切入点较单一,关于中国声乐作品形态特征的专项研究更是空白。中国声乐作品由节奏、节拍、旋律、调式、歌词等多种元素构成,关于中国声乐作品的研究应当以作品本身为出发点,对其旋律与节奏形态特征、和声与复调形态特征、伴奏与织体形态特征、歌词与曲式结构形态特征等从历史发展变化和同类作品素材借鉴的纵横两方面进行宏观和个案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国声乐作品为代表的中国音乐文化蓬勃发展,中国声乐作品的形态特征是构成中国声乐艺术风格的主要缘由,亦为建构中国声乐学派作品、乃至中国乐派作品特质的重要学理依据等内容。综上所述,关于中国声乐作品的研究应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中国声乐作品形态特征从宏观到个案加以学术关照,为中国声乐艺术佳作提供可资参考倚鉴的方案。
李虹佼 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