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如何在实际应急管理领域中高效应用
2020-02-22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发挥科技在应急管理领域中的支撑作用。在此次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一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我国卫健委、疾控中心、应急管理部及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卫生部门通力合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次的融合应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除了依托生物技术及药学知识,用于疫情基因系列测序及检验方式、药品开发等活动外,信息化技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融合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表现为助力确认人员流动趋势。在我国巨大人员流动的压力下,为了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有效监控人流迁徙轨迹和移动路径,尤其是确定疑似患者在确诊前的移动路径,相关部门充分利用通信技术中的手机定位、基于地理系统的定位技术等,绘制出人员流动地图,为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参考信息。
第二表现为疫情信息公开及普及宣传相关的疫情防控知识方面。迄今为止,除了传统媒体之外,一系列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及渠道都在提供各种各样的疫情相关信息。从网络新闻、微博、知乎等影响力非常大的互联网平台,到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基于智能手机终端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疫情上报等嵌入功能,支付宝疫情信息通报功能,以及各地各级政府的政务APP等,都在疫情相关信息的细分化、精准化公开方面表现不俗。
第三表现为大数据平台对于疫情防控所需物资的调配方面。在中国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武汉及湖北省其他城市的定点医院,都出现了医疗物资及防护品短缺的问题。基于智慧物流的大数据信息处理平台在物资的有效调配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第四表现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在线医疗服务、在线教育等一系列APP及平台的开发应用方面。这些新技术渠道也都达到了疫情期间缓解医疗资源不足、减少医院交叉感染等目的,为人民在疫情期间的生活、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
根据《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 (2018—2022年)》的规划,我国将在四年内完成感知网络、应急通信网络、大数据支撑体系和业务应用体系四大信息化发展计划。感知网络具体包括物联感知、卫星感知、航空感知、视频感知和全民感知五种途径。应急通信网络则使用指挥信息网、卫星通信网和无线通信网、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国家电子政务内部网和互联网来组成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