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过程为突破点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
2020-02-22□
□
晋中市从2014年开始预算绩效评价试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从无到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2019年,重点围绕“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这一主题,市局绩效管理科积极谋划、主动作为,从五个方面推动绩效管理工作深入发展,让改革落地生根。
一、抓基础,筑牢预算绩效管理防线
(一)建立绩效管理顶层制度
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防止出现资金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等问题,9月份结合晋中市实际下发了《晋中市财政局关于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就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要求进行明确,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奠定扎实基础。
(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细则
为进一步加强中介机构参与预算绩效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量,10月份印发《晋中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晋中市中介机构绩效评价工作质量考核办法>(试行)》,明确了对中介机构绩效评价工作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以及考核结果的运用,促进中介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调研
为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生根落地,结合“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发放问卷、开展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对晋中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针对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实际困难与问题提出了建议。
(四)加强宣传培训
为更好地推进绩效管理工作,汇聚各方合力,在全市财政工作会、预算会等各项会议培训中反复强调、讲解,使绩效管理主体对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心中有数。2020年部门预算布置会上对预算部门开展绩效管理培训,强调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预算绩效目标编制工作进行了讲解和案例分析。同时,于12月初对市直预算部门和各县(市、区)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人员260余人进行了绩效管理专题培训。
二、抓目标,树立预算绩效管理量尺
一是规范目标申报。把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必要前置和约束条件,所有符合绩效目标管理要求的项目支出都要设定绩效目标。二是强化目标审核。对单位申报的预算绩效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和审核,包括立项依据、项目内容、投入金额、年度绩效目标、绩效指标等。三是规范目标批复。与预算批复同步下达绩效目标,将单位上报的项目绩效目标批复给各单位,明确部门单位是预算执行主体,负责实现项目绩效目标。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绩效目标批复文件是直接由预算科下达的,增强了预算绩效管理的约束性。四是推行目标公开。应公开绩效目标的预算部门在财政局官网“政府财政预决算公开”专栏进行了公开,包括本部门设定绩效目标的个数、金额和具体的绩效目标,进一步强化了预算监督。
三、抓监控,保证预算绩效管理不跑偏
2020年以来,加强对财政资金项目管理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的绩效运行监控,进而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在绩效目标批复时,要求各单位对年初上报的所有预算绩效项目开展预算绩效目标中期监控工作。9月底,单位对预算执行情况和绩效目标实施情况开展“双监控”,严格对照年初预算确定的项目绩效信息,监控预算执行进度是否及时、合理,项目是否按照既定绩效目标进行等。2019年绩效监控覆盖年初纳入绩效目标管理的全部项目,涉及市本级157个预算单位,664个项目,涉及资金56.11亿元。从监控结果来看,有213个项目不同程度的偏离了绩效目标,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涉及98个预算单位,涉及财政资金16.14亿元。各单位均能在发现问题后,有针对性的制定下一步计划和措施。
四、抓评价,突出预算绩效管理重点
(一)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为促进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的深度融合,在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中加入“预算执行率”,并设定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严格以年初预算口径来判定执行率,预算执行率低于60%的项目,评价结果自动判定为不合格,推进预算执行进度精准化和预算编制明细化。
(二)精心筛选重点项目
结合全市财政中心工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点项目或重大民生项目,更加注重与政府重大项目、重点资金的有效衔接。确定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规划和城市管理局、市第二幼儿园等12个部门;确定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建项目、2018年深度贫困村发展脱贫产业扶持资金、2017—2018年促转型增动能投资基金、内环道路快速化改造、2018年耕地开垦费安排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7—2018年扶持村集体项目、企业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等19个项目和政策,涉及资金32.06亿元,并委托具备一定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实施绩效评价。
(三)全面推行自评价
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覆盖面,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通过刚性约束不断强化预算部门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完成项目支出自评价528个,完成部门整体支出自评价210个。通过自评不仅能了解项目的资金使用率、使用效果,更能在自评的过程中发现本身的不足,在下一年度能够有效避免。
(四)探索评价结果应用
为促进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编制的有效衔接,在绩效自评工作结束后,我们对评价情况和评价结果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反馈给相关业务科室,把自评结果作为2020年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同时,把绩效自评工作情况作为业务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考核,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
五、抓系统,共享预算绩效管理信息资源
2019年,晋中市研究搭建的预算绩效管理信息系统正式上线。依托信息化手段,市直200多个部门全部纳入系统管理,绩效目标、绩效监控和绩效评价的填报、审核全部通过系统完成,开展绩效管理的市直部门达到全覆盖,实现申报电子化、方式规范化和管理手段信息化,实现绩效管理四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和全过程跟踪监控。一是加快各个系统之间的融合,考虑与国库集中支付系统、部门预算系统对接,对资金支出进行实时监控,同时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各项目各环节100%申报;二是进一步完善操作系统,简化操作流程,增加共性案例,设定共性指标,方便预算部门使用;三是做好综合服务平台试点,实现线上评价和审核,达到进一步规范流程、提高质量和提升效率的目的,实现多主体、全流程的绩效信息集成和共享,提升绩效信息应用的效果。